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5)
2023(5639)
2022(4703)
2021(4196)
2020(3438)
2019(7708)
2018(7295)
2017(13385)
2016(7461)
2015(7868)
2014(7277)
2013(7069)
2012(6397)
2011(5712)
2010(5435)
2009(4959)
2008(4740)
2007(3952)
2006(3307)
2005(2668)
作者
(24745)
(20957)
(20804)
(19335)
(13039)
(10302)
(9167)
(8367)
(7938)
(7143)
(7108)
(6850)
(6837)
(6748)
(6528)
(6416)
(6311)
(6308)
(6051)
(5894)
(5582)
(5077)
(4872)
(4773)
(4604)
(4517)
(4457)
(4435)
(4378)
(4315)
学科
(26177)
经济(26144)
管理(19545)
(19413)
(14607)
企业(14607)
方法(12724)
数学(11653)
数学方法(11573)
(7932)
(7703)
(7020)
(6820)
贸易(6820)
(6612)
中国(6489)
业经(5824)
农业(5598)
地方(5090)
环境(4985)
技术(4925)
(4461)
财务(4455)
财务管理(4451)
企业财务(4239)
(4013)
产业(3954)
(3812)
(3551)
(3510)
机构
大学(104352)
学院(103507)
(39914)
经济(39334)
研究(38733)
管理(37982)
理学(34186)
理学院(33722)
管理学(32985)
管理学院(32832)
(30577)
科学(29085)
中国(27020)
业大(25520)
(25484)
农业(24842)
(21555)
研究所(20489)
农业大学(17104)
中心(16805)
北京(16080)
(15427)
(14325)
(13877)
(13851)
(13329)
实验(13218)
财经(13169)
科学院(13007)
(12788)
基金
项目(82341)
科学(62907)
基金(60760)
(57845)
国家(57399)
研究(49106)
科学基金(47339)
自然(34315)
自然科(33541)
自然科学(33520)
基金项目(33335)
自然科学基金(32966)
社会(32059)
(31792)
社会科(30489)
社会科学(30480)
(28302)
资助(23779)
教育(21222)
计划(19368)
重点(19107)
科技(18044)
(17651)
(17455)
科研(17057)
(16768)
创新(16612)
编号(16441)
(16345)
(14813)
期刊
(35770)
经济(35770)
学报(30097)
(26129)
研究(23667)
科学(23436)
大学(21166)
学学(20623)
农业(17686)
中国(16765)
管理(11569)
(10880)
业大(9803)
(9780)
农业大学(7866)
林业(7815)
(7229)
科技(7009)
经济研究(6925)
业经(6670)
(6176)
金融(6176)
财经(6017)
技术(5781)
中国农业(5404)
问题(5321)
自然(5254)
商业(5207)
资源(5120)
(5082)
共检索到135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珠静  郭丽丽  许涛  史锋厚  沈永宝  
【目的】根系是维持苗木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之一,研究不同比例芽苗切根处理对南京椴苗木根系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探寻最适切根强度,为培育优质南京椴苗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南京椴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芽苗移栽时分别对其进行切除主根1/3、1/2及2/3处理,以不切根处理作为对照(CK),一个生长季后分别测定各处理苗木的根系生物量及根构型。【结果】芽苗切根处理对于苗木主根生物量、侧根生物量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生长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 0.05),其中切根1/2、2/3处理的苗木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最佳;切根2/3处理的苗木根构型较好,其侧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总根尖数等根系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粗根能更快响应芽苗切根带来的损伤,在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形态指标上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切根2/3处理的苗木粗根根系长度和根系面积等指标较优,显著高于其他切根处理(0.0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丽  夏玉芳  杨怡之  
以构树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分别径级0.5~1.0、1.0~1.5和≥1.5 cm的苗木进行留顶、截顶(地上部分留30 cm)和切根+截顶(留主根5 cm,地上部分留30 cm)3种处理。造林成活一年后调查每个处理根系生长状况,通过测定主根、一级侧根、二级侧根和须根(d≤1 mm)的生物量、累计长度和表面积,研究其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径级0.5~1.0 cm的苗木,留顶效果最好,根系总生物量、累计长度以及表面积分别为71.3 g、758.1 cm、1371.2 cm2,其次是截顶处理,切根+截顶处理效果最差;径级1.0~1.5 cm切根+截顶处理最好,根系总生物量、累计长度以及表面积分别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祝燕  
精准培育的理念已经渗入到森林培育的各个环节。切根作为干扰根系最为重要的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切根可以划分为芽苗切根、苗期切根和起苗后切根等3种类型,把平截、扭根、侧方修根、盒式修根等称为苗期切根,是狭义切根范畴。结合苗木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造林效果,综述每一类型的切根对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影响。以辐射松为代表的主根发达树种,通过芽苗切根、苗期的平截和扭根,抑制根系顶端优势,从而降低苗木高生长,促进侧根发育,形成发达、紧凑的根系,调整苗木地上和地下比例,最终提高苗木造林效果。以花旗松为代表的慢生常绿树种,侧根较为发达,切根效果不一。苗木平截和扭根后,内源激素、矿质营养、碳水化合物、水分等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郝龙飞  王庆成  刘婷岩  许丽娟  
施肥可以增加苗木体内养分含量,改善苗木质量(Sardans et al.,2006a;2006b)。长期以来施肥技术是苗木培育研究的重点,Ingestad等(1986)和Ingestad(1987)创立"指数养分承载理论"后,相关施肥技术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Timmer,1996;Oliet et al.,2009;Islam et al.,2009;李素艳等,2003;魏旭红等,2010a;2010b)。研究表明:指数施肥技术可以提高苗木生物量积累和增加苗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国斌  尚敏克  金华  尹伟伦  矢幡久  
盐碱地造林时根系伤口对盐分吸收有无影响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在150 mmol NaCl处理的水培条件下,切断供试苗木的吸收根,通过检测叶被害率、蒸腾速率及苗木根、枝干和叶中Na+含量,进一步阐明蒸腾和Na+吸收对切根及NaCl处理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1)青栲和金木犀两树种的切根处理都使Na+含量和含有率增大,导致叶被害率升高;(2)与对照及不切根做NaCl处理及切根后3 d做NaCl处理相比,切根后立即进行NaCl处理的苗木,Na+的吸收显著增多,苗木盐害最重,蒸腾速率降低的幅度也最大;切根后放置3 d,Na+吸收和盐害明显受到抑制;(3)随着蒸腾速率的增大,青栲和金木樨的Na+吸收量都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应会  蒋燚  姜英  刘雄胜  李娟  
对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苗的组合控根进行了研究。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在芽苗移栽期间进行切根和外源NAA处理对容器苗内源激素含量和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和外源NAA共同作用对苗木生长过程中的根径、根尖数、一级侧根均长以及全株鲜质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优组合的评定,筛选出芽苗≥2 cm且幼叶未展期进行切根,留根3 cm或切根1/2+50 mg/LNAA溶液处理为较优控根组合。组合控根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了苗木盘根现象的发生。对9个处理4个测定期的内源ZR,ABA,IAA和GA3含量主体效应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豆  石福习  万松泽  李广强  孔令刚  张扬  
[目的]为探究解磷真菌金黄蓝状菌(Talaromyces aurantiacus)JXBR04在毛竹促生作用中对土壤生物有效性磷组分的贡献。[方法]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该菌株对毛竹根际土壤生物有效磷组分含量、土壤有效磷、矿质氮含量及相关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该菌株对毛竹的促生效果。[结果]与对照(CK)相比,施用菌株JXBR04制剂显著提高了毛竹根际土壤中盐酸磷和氯化钙磷组分含量,显著增强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对酶磷、柠檬酸磷组分含量和土壤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并无影响,且土壤有效磷和矿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78.3%和13.3%;土壤盐酸磷、氯化钙磷组分含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毛竹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施用菌株JXBR04制剂显著促进了毛竹的生物量。[结论]金黄蓝状菌JXBR04主要通过提高土壤氯化钙磷和盐酸磷组分含量来增强土壤有效磷供给,进而促进毛竹对土壤有效磷的吸收利用和生物量增长,且该过程并无土壤磷酸酶介导。本研究可为竹林施用磷肥高效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琛稀  刘航空  韩明玉  张东  杨杰  
【目的】明确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的生长规律及根系空间分布特征,为苗木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富士/M9)为试材,在2013-03-29-2013-10-23,每隔7d对其地上部主干长度进行测量,利用原位取土法每隔30d将根系全部挖出,分析苗木的生长动态和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年生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主干生长近似"S"型生长曲线,可分为生长渐增期、生长快增期、生长缓增期3个时期,LogiStic生长曲线能很好地反映其生长动态。地下部根系在6、9月份出现2个生长高峰,7、8月份根系死亡量较大;在水平方向,吸收根、输导根主要分布在距树干0~30cM处;在垂直方向,吸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左永忠   刘春兰   陆贵巧   刘滨  
用0.62%的保水剂蘸根晒苗6h,油松、侧柏、花椒三个树种苗木成活率达72.5%,而清水处理的成活率仅51.9%;不浸根的成活率41.7%。方差分析表明:用0.62%保水剂处理与清水处理的成活率达显著水平,而它与不浸根的达极显著水平。油松、侧柏、花椒三个树种的成活率中后二者高于前者。抗风干日晒能力,侧柏苗最高,晒6h后栽植成活率汉下降15.8%。油松、花椒苗的成活率下降速度是它的两倍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福强  杨国亭  孟繁荣  田兴军  
利用5种丛枝菌根真菌,在不同肥态、肥力水平下对大青杨实生苗进行接种。结果表明:5种真菌都与大青杨形成了菌根,在不施肥情况下Glomusintraradices、G mosseae、G versiforme3个菌种的苗木在苗高、地径、总干生物量上都与对照表现出差异极显著,与菌根侵染率呈正相关。丛枝菌根能增加苗木对难溶性P肥的吸收和利用,特别是G sinuosa与施过磷酸钙(Ca(H2PO4)2·H2O)在有效成分(P2O5)含量0 06g·kg-1土水平下的组合对苗木有良好的促生效果,生物量积累是对照处理的3 58倍;使用G mosseae或G intraradices与施可溶性P肥磷酸氢二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马尾松容器育苗菌根化促进了苗木生长,苗高比非菌根化的提高109.7%,地径提高66.4%,干物重提高411.2%;改善了容器基质的理化性质,使其结构疏松良好,水分涵养能力增强,提高了有机质、N、P、K等养分含量;促使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比例的变化,R/S比值减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年辉  唐军荣  车凤仙  李亚麒  陈诗  陈林  许玉兰  李根前  
[目的]研究平茬后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相对生长关系,为综合分析其平茬后的补偿性生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度平茬(平茬高度5 cm)、中度平茬(平茬高度10 cm)和轻度平茬(平茬高度15 cm)3个平茬高度处理,以不平茬作为对照,1年后采用全株收获法测定根(主根和侧根)、茎(主干、侧枝、萌条枝)、叶(母株针叶和萌条针叶)生物量,并计算各器官的生物量占比,比较分析各处理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差异及平茬高度与各器官生物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分析各器官间生物量的相对生长关系。[结果]云南松苗木除重度平茬的叶生物量显著(P0.05);不同平茬高度处理间根、茎、叶生物量的再分配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随着平茬高度的降低,根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主根,茎生物量更多分配到侧枝,叶生物量更多分配到母株针叶。从生物量占比来看,处理间根质比、叶质比存在明显差异,与对照相比,重度平茬可显著提高根质比、降低叶质比(P<0.05);随着平茬高度的降低,云南松苗木根质比(16.38%~23.52%)逐渐增加,叶质比(48.12%~40.94%)逐渐减小,茎质比(33.79%~35.54%)的变化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平茬高度与主根生物量、侧枝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萌条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萌条针叶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即平茬高度的降低有利于主根生物量和侧枝生物量的积累,但会减少萌条枝和萌条针叶生物量。相对生长关系分析表明,重度平茬叶-单株生物量间和轻度平茬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间为异速生长关系;其余的叶-茎、叶-根、茎-根、地上部分-根生物量等的相对生长关系均为等速生长。[结论]平茬通过影响云南松苗木器官间的相对生长关系进而影响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平茬高度降低可促进生物量向根分配,减少向叶分配,而对茎生物量分配无显著影响;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最优分配假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岳龙  徐迎春  张炜  王秀琴  董凤祥  
比较了在美植袋物理控根容器中以及大田条件下生长的3年生玉兰苗的生长量、根系构型和透根情况,结果表明:美植袋培育的玉兰苗的生长量与大田培育的玉兰苗无显著差异,但在根系构型上有显著不同,美植袋中生长的玉兰苗在距离主干20 cm范围内的吸收根(根系直径在0 2 mm的根系)的根尖数、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为12 996.66个.株-1,1 674.4 cm2.株-1,40.82 cm3.株-1,疏导根(根系直径在2 5 mm的根系)的根尖数、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分别为195.09个.株-1,969.09 cm2.株-1,67.73 cm3.株-1,明显大于大田培育的玉兰苗,具有更高的吸收和疏导能力。垂直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春全  王世绩  王富国  张启  钮利民  袁国文  
六个杨树无性系苗木(2年生根1年生于)叶面积、苗高和地径的季生长用Richards方程模拟,根据模拟参数分别计算最大绝对生长速率,平均绝对生长速率,生长期和拐点。结果为:六个无性系之间在生长速率、拐点和生长期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最好的欧美杨64号生长季末的总生物量是赤峰杨34号的六倍多;六个无性系的总生物量与它们的总叶面积、平均单个叶片的面积、叶面积的平均生长速率和每株树的日净光合总量等呈正相关,而与单位叶面积的日净光合总量呈负相关;总生物量生产依赖于叶面积、苗高、直径的生长速率及其生长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麒  孙继伟  李江飞  王丹  陈诗  许玉兰  蔡年辉  
【目的】旨在探明不同家系云南松苗木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异速生长现象,了解苗木的个体发育规律及适应策略。【方法】对10个家系310株云南松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系苗木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差异,并采用标准化主轴分析法对其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家系苗木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存在差异,但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均表现为叶>茎>根。苗木个体越小,叶生物量占比越大,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倾向于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茎。(2)苗木器官生物量间及器官生物量与个体大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在不同家系中不尽相同,总体表现为等速生长。(3)地上生物量与根生物量间及茎生物量与根生物量间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分别为1.054和1.209。不同家系苗木既存在等速生长又具有异速生长现象,异速生长关系并不一致。【结论】异速生长关系在不同的家系中并不唯一,既有趋同适应又存在差异,反应了苗木的生长与适应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