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0)
- 2023(8633)
- 2022(7642)
- 2021(7183)
- 2020(6506)
- 2019(15124)
- 2018(15167)
- 2017(28540)
- 2016(16580)
- 2015(19197)
- 2014(19723)
- 2013(19441)
- 2012(18849)
- 2011(17057)
- 2010(17563)
- 2009(16494)
- 2008(17333)
- 2007(15979)
- 2006(13902)
- 2005(12554)
- 学科
- 济(66019)
- 经济(65911)
- 管理(48384)
- 业(45446)
- 企(37968)
- 企业(37968)
- 方法(32210)
- 数学(27790)
- 数学方法(27367)
- 财(21283)
- 农(18236)
- 学(18224)
- 中国(16347)
- 制(15734)
- 务(14097)
- 财务(14064)
- 财务管理(14024)
- 企业财务(13309)
- 业经(12889)
- 贸(12342)
- 贸易(12334)
- 易(11954)
- 地方(11866)
- 农业(11576)
- 银(11369)
- 银行(11316)
- 理论(10990)
- 和(10719)
- 融(10669)
- 金融(10665)
- 机构
- 大学(252771)
- 学院(248426)
- 济(93542)
- 经济(91302)
- 研究(88880)
- 管理(87251)
- 理学(74401)
- 理学院(73384)
- 管理学(71641)
- 管理学院(71178)
- 中国(67310)
- 科学(59723)
- 京(55305)
- 农(53552)
- 所(49194)
- 财(47176)
- 研究所(44733)
- 农业(42928)
- 业大(42645)
- 中心(40911)
- 江(39967)
- 财经(36632)
- 北京(34840)
- 范(33825)
- 师范(33342)
- 经(32919)
- 州(31335)
- 院(30912)
- 省(29212)
- 经济学(28779)
- 基金
- 项目(159665)
- 科学(122240)
- 基金(114392)
- 研究(109659)
- 家(102600)
- 国家(101753)
- 科学基金(83825)
- 社会(65967)
- 省(62485)
- 社会科(62093)
- 社会科学(62067)
- 基金项目(60603)
- 自然(57040)
- 自然科(55675)
- 自然科学(55649)
- 自然科学基金(54648)
- 划(53971)
- 教育(51391)
- 资助(48006)
- 编号(44097)
- 成果(38462)
- 重点(37074)
- 部(35409)
- 发(33283)
- 计划(32130)
- 创(31690)
- 科研(31651)
- 课题(31406)
- 创新(29841)
- 大学(29611)
- 期刊
- 济(106688)
- 经济(106688)
- 研究(70310)
- 中国(51657)
- 学报(51199)
- 农(49018)
- 科学(42510)
- 财(40270)
- 大学(36743)
- 学学(34785)
- 农业(32520)
- 管理(30667)
- 教育(26041)
- 融(22965)
- 金融(22965)
- 技术(19880)
- 财经(18862)
- 业(17798)
- 经(16112)
- 经济研究(16029)
- 业经(16015)
- 版(15424)
- 问题(14566)
- 业大(13633)
- 图书(11981)
- 统计(11962)
- 技术经济(11920)
- 贸(11902)
- 理论(11730)
- 财会(11367)
共检索到377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灵钰 李昀 董夕梦 于朋 张晓燕 齐鑫 田源 温海深
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末端酶,COX6A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核编码亚基之一。本研究在花鲈(Latolabrax maculatus)中鉴定出了2个cox6a基因(cox6a1、cox6a2)。系统进化树分析进一步确认了两个花鲈cox6a基因命名的准确性。多序列比对表明cox6a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尤其是C端。我们利用qRT-PCR技术对花鲈cox6a基因的mRNA在心、肝、脾、胃、鳃、肾、头肾、性腺、延髓、端脑、中脑、小脑、下丘脑、垂体、肌肉15种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花鲈的两个cox6a基因均呈现组织特异性表达,其中cox6a1在垂体、脑、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量较高,cox6a2在心脏和肾脏中的表达量较高。同时,通过TargetScan及miRanda软件,我们在花鲈鳃组织miRNA库中获得了4个可能靶定cox6a2基因的miRNA:miR-30e-5p、miR-223、miR-200a-3p和miR-155-5p,但没有发现可能靶定cox6a1基因的miRNA。为进一步了解cox6a基因及相关miRNAs在花鲈渗透调节机制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开展了急性盐度转换实验,即将海水养殖的个体转移到淡水(盐度30~0,SW-FW组)中,以及将淡水养殖的个体转移到海水中(盐度0~30,FW-SW组),并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处理前后各时间点(0 h, 12 h, 1 d, 3 d, 7 d) cox6a基因以及潜在的调控miRNAs在花鲈鳃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在花鲈适应低盐和高盐环境的过程中,cox6a1、cox6a2基因以及miR-30e-5p、miR-223、miR-200a-3p都呈现显著差异表达,而miR-155-5p只在适应高盐环境时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表达。这表明,cox6a1、cox6a2基因和4个miRNAs在花鲈的渗透调节过程中发挥潜在作用。其中miR-30e-5p、miR-223和miR-200a-3p在盐度转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与cox6a2呈负相关关系,以miR-223相关性最高。由此推测,miR-30e-5p、miR-223和miR-200a-3p不同程度地参与了cox6a2基因的表达调控。本研究为研究花鲈适应不同盐度环境的渗透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志远 李金库 李昀 王灵钰 齐鑫 李吉方 温海深
为探究ncc、nkcc基因在花鲈渗透调节中发挥的作用,本实验通过全基因组鉴定、多重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构建以及蛋白结构预测对花鲈ncc进行了鉴定及序列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花鲈ncc和nkcc在海、淡水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原位杂交技术确定ncc2和nkcc1a在淡水及海水花鲈鳃中的表达位置。结果显示,从花鲈中鉴定出2个ncc基因,ncc1和ncc2,其CDS长度分别为2 691和3 120 bp,编码896和1 039个氨基酸,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ncc2基因在淡水花鲈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海水,而nkcc1a在海水花鲈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淡水,ncc1、nkcc1b、nkcc2在海淡水中的表达量则没有显著差异。并且淡水适应过程中花鲈鳃组织中的ncc2的表达量逐渐上调,而nkcc1a的表达量逐渐下调;海水适应过程则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此外,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cc2和nkcc1a基因分别位于淡水与海水中鳃组织的相邻鳃小片间的鳃丝上皮。以上结果表明,ncc2和nkcc1a基因分别编码淡水及海水花鲈鳃中重要的Na~(+)及Cl~(-)离子转运蛋白亚型,可作为区分淡水、海水养殖花鲈的分子标志物,在渗透调节及盐度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花鲈 ncc nkcc 鳃 渗透调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会 柴志欣 朱江江 钟金城 张成福 信金伟
【目的】通过对牦牛长链非编码RNA Linc24063进行克隆鉴定,分析其在乳腺组织中与miRNAs表达量的相关性,为Linc24063通过调控miRNA发挥功能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4.5岁处于第一泌乳期的健康母牦牛12头,清晨空腹屠宰后,迅速采集大脑、乳腺、肾脏、心脏、肝脏和卵巢组织,提取组织总RNA,利用5′RACE和3′RACE方法克隆牦牛Linc24063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保守性、染色体定位及编码潜能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原核表达试验对其编码能力进行验证;利用RT-qPCR检测其在大脑、乳腺、肾脏、心脏、肝脏和卵巢的表达水平。利用普通牛和绵羊的miRNA数据库,结合miRanda和mireap软件预测与Linc24063具有相互作用的物种间保守miRNAs,与前人研究表明在牛不同泌乳时期乳腺组织中具有差异表达的miRNA取交集,然后对其靶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在乳腺组织中进行Linc24063与miRNAs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Linc24063 5′RACE和3′RACE片段大小分别为476 bp和356 bp,测序分析表明Linc24063大小为758 bp,位于牦牛21号染色体的Dlk1-Dio3印记域,与普通牛的序列保守性最高。生物信息学预测其编码潜能较低,原核表达试验进一步验证Linc24063不能有效的翻译蛋白,表明Linc24063是一个真正的长链非编码lncRNA。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Linc24063在牦牛乳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肝脏和卵巢中表达量较低。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共筛选到与Linc24063具有相互作用的物种间保守miRNAs 21个,其中有研究报道在乳腺中有差异表达的13个;13个miRNAs靶基因富集到TGF-β、PI3K-Akt、胰岛素等信号通路中,表明Linc24063可能通过这些信号通路参与牦牛乳脂和乳蛋白的生物合成过程。在乳腺组织中,Linc24063表达水平与miR-200a(P=0.001)、miR-141(P=0.02)显著负相关,与miR-27a(P=0.023)显著正相关,与miR-24(P=0.601)不具备相关性。【结论】Linc24063位于Dlk1-Dio3印记域内,在乳腺组织中具有较高表达量,且可能通过与miR-200a、miR-141和miR-27a相互作用从而参与牦牛乳脂和乳蛋白的生物合成过程。为深入探讨牦牛Linc24063在乳脂和乳蛋白合成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冰玉 温海深 王灵钰 李金库 齐鑫 李昀
以花鲈(Lateolabrax macularus) 1~214 dph (day post hatching)的仔稚鱼、幼鱼以及 18 月龄的雌鱼和雄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花鲈早期性腺发生、发育和分化情况;分析了性腺分化过程中性别相关基因(cypllb和cyp19ala)的表达及与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0 dph [全长为(1.28±0.10) cm],首次在中肾管前端的腹腔膜周围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说明30 dph前是花鲈胚后PGCs迁移至生殖嵴的关键时期;在55 dph [全长为(2.45±0.19) cm],观察到一对呈对称分布的原始性腺已经形成,说明花鲈幼鱼的原始性腺在30~55 dph (全长为1.28~2.45 cm)之间发生;55~180 dph时(全长为2.45~12.28 cm),原始性腺不断发育变大,并且一直处于未分化状态;180 dph后性腺开始分化;在195 dph [全长(14.54±1.54) cm]观察到精巢开始分化,卵巢于205 dph[全长为(15.86±0.94) cm]开始分化,且性腺的解剖学分化要早于细胞学分化;18月龄的花鲈幼鱼性腺发育到Ⅱ期。性别分化相关基因cyp19ala在花鲈卵巢中的表达量高于同期精巢,说明其在卵巢的分化及维持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而cypllb在18月龄幼鱼Ⅱ期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卵巢及Ⅰ期精巢,说明其主要在精巢的分化及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花鲈的繁殖生理学资料,也为其性别调控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傅意然 田燚 常亚青 莫海波 宋坚
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低盐转录组数据库中选取与应激(热休克蛋白70基因)和离子传递(甘氨酸转运蛋白基因、锌转运蛋白基因、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相关的4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qRT-PCR技术分析这4个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低盐对其表达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转运蛋白基因在刺参呼吸树中表达水平最高,肠次之,体腔液表达较低;锌指蛋白基因和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均在体腔液中表达最高,肠次之,在呼吸树中不表达;热休克蛋白70基因在体腔液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呼吸树和肠组织。低盐胁迫下这4种基因的表达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波动性增减,其中甘氨酸转运蛋白在体腔液中的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业芬 孙宏宇 索朗斯珠 牛家强 贡嘎 郭敏 王玉恒 张鹏宇 张雷 旦巴次仁 王刚 罗润波
为了解牦牛BoLA-I基因mRNA组织表达谱,并探索可能靶定BoLA-I基因的miRNAs,利用RT-PCR技术对牦牛BoLA-I基因mRNA在牦牛肝、脾、肺、肾、肌肉、卵巢、小肠、下颌淋巴结、大肠和肠系膜淋巴结等10种组织的表达谱进行分析,再通过Targetscan和miRBase软件来预测可能靶定BoLA-I基因的miRNAs,检测其在10种牦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oLA-I基因mRNA在检测的10种牦牛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免疫器官组织中广泛表达,在牦牛的肠系膜淋巴结组织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小肠和大肠组织(P<0.01);预测到的可能靶定牦牛BoLA-I基因的miRNA共有28个,从中选择了6个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bta-miR-759、bta-miR-142-5p、bta-miR-665、bta-miR-2322-5p、bta-miR-199a-3p与牦牛BoLA-I基因共表达;除卵巢外,bta-miR-219-5p在其他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bta-miR-142-5p在肠系膜淋巴结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由此推测,牦牛BoLA-I基因及其预测的miRNA可能在牦牛组织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刁乐 张凤英 宋炜 马春艳 王伟 谌微 马凌波 赵明 乔振国 蒋科技
#N/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红 王寒涛 王聪聪 张芳芳 邓妍 魏恒玲 胡根海
为解析棉花中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GhTFL1b基因对胁迫的响应及生理功能,从棉花中克隆了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GhTFL1b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和蛋白质互作研究。利用启动子分析软件PlantCARE预测得出,GhTFL1b启动子区域有茉莉酸响应元件、脱落酸响应元件、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和光周期响应元件等。对GhTFL1b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根和顶芽,其他组织中表达量极低。进一步比较栽培种和半野生种不同时期的表达,发现无明显差异。激素和胁迫处理研究表明,GhTFL1b基因受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诱导低调表达,而受盐胁迫处理后高调表达。酵母双杂交验证GhFD与GhTFL1亚组蛋白互作,结果表明GhFD蛋白只能与GhTFL1b互作,而不与GhTFL1a、GhTFL1b、GhTFL1c互作。GhTFL1b基因不参与光周期调控通路,可能参与植物逆境胁迫水杨酸和盐胁迫响应的调控。
关键词:
棉花 GhTFL1b基因 表达分析 调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启苓 马骞 毛非凡 杨二军 王刘永 陈刚
合理选择盐度驯化方式是目前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养殖生产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盐度驯化对虹鳟幼鱼外骨骼(鳞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重点探讨盐度对鱼类骨代谢的影响机制。首先,分别采集盐度28海水驯化7 d和常规淡水养殖(对照)条件下的虹鳟鳞组织,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通过设置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条件为log_(2)|fold change|≥1且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丹 李多琳 梁奋飞 曹全全 尹绍武
为了探究花鳗鲡(Anguila marmorata)AQP3基因在不同盐度下的表达规律,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花鳗鲡AQP3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了花鳗鲡AQP3在9个组织中的分布及盐度胁迫后鳃、肾、肠组织在0、6、12、24 h和3、5、10 d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花鳗鲡AQP3基因的c DNA全长为1299 bp,开放阅读框(ORF)为891 bp,5’非编码区(UTR)和3’非编码区(UTR)分别为60 bp和348 bp,
关键词:
花鳗鲡 AQP3 盐度 mRNA表达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诗颖 张凤英 王伟 刘志强 马凌波 赵明
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协调调控节肢动物生长发育,E93是昆虫中蜕皮激素的初级响应基因,但在甲壳动物中的功能和调控尚未可知。为研究E93在拟穴青蟹中的功能和调控特征,本研究获得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E93基因,命名为Sp-E93,并对其基本生物信息学、系统进化、组织分布以及激素调控的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Sp-E93的mRNA长度为3 756 bp,包含2 982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99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34 kDa,含有两个保守的helix-turn-helix(HTH)结构域,而HTH结构域外的其他区域序列在不同物种中一致度较低。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基因的进化与物种进化基本一致。Sp-E93在青蟹成体的Y器官和大颚器中表达量最高,且在雄蟹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雌蟹(P<0.05)。此外,MF和甲氧普林能显著上调雌蟹肝胰腺中E93基因的表达,但对卵巢中E93的表达没有调控作用;20E可以调控肝胰腺而非卵巢中E93基因的表达。这些研究表明青蟹的E93基因仍在拟穴青蟹的激素信号中发挥作用,但调控模式可能相比昆虫发生了一定进化,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甲壳动物E93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静 李长忠 王蓉 马淑兄 贾春艳 王璐 勾化宇 李兰英 陈艳霞 柳芳 祁洪芳 金文杰
为深入研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面临盐度胁迫时的分子应答机制, 本研究克隆了青海湖裸鲤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kD, Grp78)基因, 并采用qPCR法检测5‰, 10‰和15‰盐度胁迫后Grp78及其相关基因的应答模式。结果显示, 青海湖裸鲤Grp78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962 bp, 编码653个氨基酸, 并包含HSP70超家族保守结构域。Grp78在青海湖裸鲤9个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中在肠道、肝脏和心脏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n=3, P<0.05)。在鳃组织中, 随着盐度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 Grp78、Hyou1、Prdx1、Nqo1和UBC基因的表达先被抑制, 随后逐渐上调, 而DNAJC2、Cu/Zn-SOD、Mn-SOD和Hmox1基因的表达则先上调后逐渐下调, 随后又上调; 在肾脏和肝脏中, DNAJC2、Cu/Zn-SOD、Mn-SOD、Hmox1和Nqo1基因的表达也呈现类似的先上调后下调再上调的模式。以上结果表明, Grp78及其相关基因对盐度胁迫具有复杂的响应, 可能参与了青海湖裸鲤适应和应对盐度胁迫的过程。此外, Grp78及其相关基因Hyou1、DNAJC2、Hmox1、Nqo1、UBC、Prdx1、Cu/Zn-SOD和Mn-SOD参与了机体抗氧化应激调节, 在减少盐度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雷丽娜 高谦 王伟 孙兆盛 罗璋 刘其根
为进一步了解花鲈适应性免疫机制在病害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免疫球蛋白M重链(IgMH)和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I,MHCII)β基因的全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它们在花鲈各组织中组织分布情况以及LPS、Poly (I:C) 刺激及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后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情况;构建了IgMH-pET21d、IgMCH_(1-2)-pET21d和MHCⅡ β-pET21d原核重组表达质粒,进行重组蛋白表达,并通过分子筛层析技术纯化花鲈IgMH、IgMCH_(1-2)和MHCⅡ β重组蛋白,进而制备了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花鲈IgMH和MHCII β的cDNA全长分别为1 977 bp和1 242 bp;它们在鳃、脾脏和头肾等免疫相关组织中mRNA水平的表达量较高;LPS、Poly (I:C) 刺激及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花鲈导致鳃、脾脏和头肾中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表明IgMH和MHCII β均参与了花鲈的抗感染免疫反应;此外,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能与花鲈全血清发生强烈反应,与鳜全血清弱反应,与大口黑鲈和草鱼的不发生反应,推测其反应强度反映了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首次克隆了花鲈的IgMH和MHCⅡ β基因全长,表达了IgMH和MHCⅡ β原核重组蛋白,制备了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揭示了IgMH和MHCⅡ β基因参与花鲈的抗感染免疫应答,为深入研究花鲈的免疫调控机制和疾病防控策略奠定了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智文 黄姝 岳武成 陈晓雯 王军 王成辉
通过对中华绒螯蟹在4个盐度梯度(0、10、20、30)下的胁迫试验,观察了4个类别的10个相关基因,即4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3个生长相关基因、2个应激性相关基因和1个渗透压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3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VATB、UBE、GAPDH)、1个应激性相关基因(GST)和渗透压调节相关基因(NAK)在不同盐度间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应用Best Keeper、Norm Finder和Ge Norm 3个软件对各基因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应激性相关基因(GST)和渗透压调节相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盐胁迫 功能基因 表达稳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永刚 王骐 刘伟灿 邓宇 李晰亮 靳京 邓文波 赵利旦 王兴超 王南 王法微 李晓薇 董园园 李海燕
【目的】对比大豆Pre-mirNAs候选内参基因和传统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筛选出适合盐、碱胁迫条件下rT-qPCr分析的最稳定内参基因。【方法】选用了6个保守的Pre-mirNAs基因和4个常规的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通过rT-qPCr的方法,利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评价了10个候选内参基因在大豆盐、碱胁迫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大豆盐胁迫下,叶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组合是Pre-mir166和Pre-mir172,表达最稳定的单一基因是FboX;根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组合是ACT11和eF1A,表达最稳定的单一基因是ACT11。大豆碱胁迫下,叶中表达最稳定的基因组合是P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