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4)
- 2023(13947)
- 2022(11745)
- 2021(11078)
- 2020(8979)
- 2019(20594)
- 2018(20477)
- 2017(38418)
- 2016(21386)
- 2015(24097)
- 2014(24222)
- 2013(23571)
- 2012(21214)
- 2011(18954)
- 2010(18706)
- 2009(16648)
- 2008(16067)
- 2007(13918)
- 2006(12156)
- 2005(10603)
- 学科
- 济(81356)
- 经济(81271)
- 管理(57844)
- 业(55297)
- 企(45397)
- 企业(45397)
- 方法(37291)
- 数学(32155)
- 数学方法(31743)
- 农(23707)
- 中国(22624)
- 业经(20100)
- 学(19658)
- 财(18344)
- 地方(17255)
- 农业(16044)
- 理论(15195)
- 贸(14235)
- 贸易(14227)
- 制(13887)
- 易(13791)
- 技术(13308)
- 和(13110)
- 环境(12824)
- 教育(12029)
- 务(11784)
- 财务(11710)
- 财务管理(11692)
- 划(11313)
- 发(11205)
- 机构
- 大学(298817)
- 学院(297634)
- 管理(116586)
- 济(109947)
- 经济(107386)
- 理学(101790)
- 理学院(100568)
- 研究(99914)
- 管理学(98548)
- 管理学院(98026)
- 中国(71246)
- 科学(67334)
- 京(64126)
- 农(56086)
- 所(51037)
- 业大(50419)
- 财(48100)
- 研究所(47206)
- 中心(45067)
- 农业(44488)
- 江(43319)
- 范(40511)
- 师范(40006)
- 北京(39774)
- 财经(39210)
- 院(36212)
- 经(35707)
- 州(35299)
- 技术(35046)
- 师范大学(32268)
- 基金
- 项目(212852)
- 科学(166462)
- 基金(152998)
- 研究(152430)
- 家(135113)
- 国家(133954)
- 科学基金(114454)
- 社会(93075)
- 社会科(88046)
- 社会科学(88022)
- 省(85640)
- 基金项目(82096)
- 自然(76742)
- 自然科(74964)
- 自然科学(74946)
- 自然科学基金(73578)
- 划(71860)
- 教育(70617)
- 编号(62246)
- 资助(61703)
- 成果(49964)
- 重点(47923)
- 发(45383)
- 部(45238)
- 创(44697)
- 课题(43545)
- 创新(41621)
- 科研(41065)
- 计划(40171)
- 大学(39276)
- 期刊
- 济(117775)
- 经济(117775)
- 研究(82896)
- 中国(57675)
- 学报(54878)
- 农(51711)
- 科学(47920)
- 管理(42112)
- 大学(40141)
- 学学(37579)
- 教育(37316)
- 农业(35940)
- 财(34626)
- 技术(26775)
- 融(20925)
- 金融(20925)
- 业经(20302)
- 业(18715)
- 经济研究(18341)
- 图书(18166)
- 财经(18000)
- 科技(16087)
- 问题(15621)
- 经(15220)
- 版(15194)
- 业大(14909)
- 理论(14514)
- 技术经济(13810)
- 实践(13527)
- 践(13527)
共检索到423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祺 杜运鹏 魏迟 高雪 贾桂霞
百合是全球著名的切花商品花卉,较低的遗传转化效率限制了百合转基因育种的发展,建立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对于培育转基因新品种至关重要。外源花青素合成调节基因的表达可使花青素在植物细胞内积累,使植物体外观上表现出色彩的变化,易于观察,因此可作为报告基因用于植物转基因研究,快速报告细胞、组织、器官或植株是否被转化。本文以东方百合‘索邦’无菌苗鳞片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花青素合成调节基因B1/C1导入‘索邦’中。通过草甘膦敏感性试验,确定了草甘膦筛选的质量浓度为2.1 mg/L,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侵染液及共培养基成分对抗性芽诱导率的影响,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之为 范俊臣 康立茹 贾瑞芳 田再民 赵君
为了探索马铃薯小G蛋白StRab5b与花青素合成之间的关系,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StRab5b基因在马铃薯中超表达后,研究StRab5b基因对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和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表达StRab5b基因显著增加了马铃薯叶片、茎段和薯块中的花青素含量。与对照相比,转基因马铃薯植株StRab5b-L2、StRab5b-L3和StRab5b-L5叶片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了42%,24%,54%,茎段中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了59%,37%,32%,薯块中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18%,82%,105%;同时,StRab5b基因对植物花青素合成关键酶PAL活性也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转基因马铃薯植株StRab5b-L2、StRab5b-L3和StRab5b-L5叶片PAL活性分别增加了88%,63%,66%,茎段中PAL活性分别增加了48%,38%,31%,薯块中PAL活性分别增加了98%,78%,64%。综上所述,小G蛋白StRab5b通过调控PAL活性,增加了马铃薯中花青素的含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沙沙 彭东辉 李雯琪 王晶懋 吕英民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东方百合‘索邦’鳞茎源--库转换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蔗糖和淀粉合成相关的主要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栽种期至花蕾发育中期(花蕾长度达到3cm),外层、中层鳞片中淀粉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鳞茎此时作为源提供营养物质;此后至盛花期,外层鳞片中淀粉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中层鳞片中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鳞茎在此时表现为源--库复合体时期;之后鳞茎作为库积累营养物质。此外,外层鳞片和中层鳞片内蔗糖与蔗糖合酶(SS)、蔗糖磷酸合酶(SPS)之间表现为正相关,而SS和SPS与淀粉含量均表现为负相关,但均不显著。除中层鳞片内可溶性淀粉合酶(SSS)与淀粉含量表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思勤 段枫 张莉雪 宁国贵 何燕红
为精准探究高温胁迫对百合开花品质的影响,以东方百合‘索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苞经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处理后,盛花期花径、花色和矢车菊素含量的变化,以及温度处理过程中矢车菊素合成通路的3个关键基因LhCHS、LhF3H和LhANS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S5-S6时期是‘索邦’百合花苞显色的关键时期;花苞在高于30℃温度培养4 d后,盛花期花径显著变小,矢车菊含量显著降低,花被片颜色变浅;qRT-PCR结果显示,花苞显色的关键时期,遇到30℃以上的高温处理导致LhCHS、LhF3H、LhANS等花青素合成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从而影响盛花期花色的合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芹 徐宗大 赵凯 李晓伟 张罗沙 张启翔
【目的】花青素苷是梅花花色形成的重要色素,R2R3-MYB是花青素苷合成调控的关键转录因子。从梅花中分离出1个R2R3-MYB调控因子PmMYB1,通过分析其序列特征并转入烟草进行功能鉴定,为探明梅花花青素苷合成调控机理及今后梅花花色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梅花基因组数据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梅花花瓣中分离PmMYB1基因,利用DNAMAN软件预测氨基酸序列,通过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分析其保守序列并进行功能预测,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将PmMYB1基因转入烟草,分析转基因烟草的表型及花青素苷含量的变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测定该基因及烟草内源花青素苷合成通路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综合分析以上数据鉴定PmMYB1基因的功能。【结果】从梅花中分离得到全长为729 bp具有完整编码区的PmMYB1基因序列,该序列编码242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保守的MYB结构域及花青素苷调控MYB蛋白特征基序,并且含有与bHLH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保守基序,可能需要bHLH蛋白协同表达共同完成花青素苷的合成调控。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mMYB1与其他已鉴定功能的花青素苷调控MYB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与樱桃李的PcMYB10和欧洲甜樱桃的PaMYB10一致性分别为92%和91%。转基因烟草试验表明过表达PmMYB1基因显著提高了转基因植株花冠中花青素苷的含量(P<0.05),使其花冠颜色明显加深,实时荧光定量RT-PCR试验结果表明PmMYB1基因在转基因植株花中表达量高于叶中,过表达PmMYB1基因明显上调了烟草花中7个内源花青素苷合成通路结构基因NtCHS、NtCHI、NtF3H、NtF3′H、NtDFR、NtANS、NtUFGT及2个调控基因NtAn1a和NtAn1b的表达量。【结论】在烟草中过表达PmMYB1基因能够显著上调转基因植株花中内源花青素苷合成通路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了其花中花青素苷的积累并导致花色加深,表明该基因在花青素苷合成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珍 刘金兵 刁卫平 王述彬 潘宝贵 戈伟 郭广君
为了明确辣椒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选取3种不同果实颜色的辣椒品系(紫晶、淡紫、水晶)为试材,提取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qRT-PCR技术分析相关基因(CHS、CHI、F3H、F3'5'H、DFR、ANS、UFGT、ANP、GST)在不同辣椒材料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HS、CHI在3种材料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量都很少且无规律可循,F3H在淡紫、紫晶中表达量较高,且在果实发育的第15~20天时出现较大峰值,与之相比在水晶中的表达量可以忽略不计。F3'5'H、ANP、GST、DFR、UFGT在3种材料中相对表达量随着果实的发育分别呈现同...
关键词:
辣椒 花青素 生物合成 表达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爱菊 唐金富 赵祥云 朱立煌
【目的】分离百合的LFY类基因,检测百合中LFY类基因的拷贝数并分析其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T-PCR结合RACE的策略克隆百合的LFY类基因,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百合中LFY类基因的拷贝数,通过RT-PCR分析LiLFY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了包括全长开放阅读框(ORF)的LiLFY1基因的cDNA序列。与已克隆的LFY类蛋白的同源性分析表明,LiLFY1编码的蛋白与单子叶植物水稻和玉米的LFY类蛋白具有更高的同源性。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二倍体百合中有2个拷贝的LFY类基因。LiLFY1基因在百合的幼嫩花芽和顶端分生组织中表达,而在根、茎、成熟的叶片和成熟花的各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爽英 刘春 董丽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生长在常用无土栽培基质(C)和新型泥炭替代基质(A)中百合Sor-bonne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及相关叶片质量参数。栽培于这2种基质中的百合Sorbonne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一致的单峰曲线,且峰值出现在9:00。两种基质中生长的百合叶片光响应曲线近似一致,替代基质和常用基质中叶片的光补偿点分别是12,20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为272,242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5.95,5.77μmol/(m2.s);暗呼吸速率分别为0.247 4,0.537 2μmol/(m2.s),且栽培于替代基质中的叶片在光饱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干思宸 师悦 梁立军
【目的】为山麦冬Liriope spicata果实花青素生物合成研究筛选最佳内参基因。【方法】基于山麦冬转录数据,通过变异系数以及变化倍数初步筛选出山麦冬15个候选内参基因。以幼果期和成熟期山麦冬果实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测定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采用ΔCt值法、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等软件包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稳定性,最后选取来自6个基因家族(C4H、CHS、MT、UFGT、MYB和bHLH)的10个目的基因(C4H、CHS-1、CHS-2、MT、UFGT-1、UFGT-2、MYB-1、MYB-2、MYB-3、bHLH),对所选内参基因组合进行验证。【结果】4种方法分析得出的候选内参排序存在一定差异,需综合4种方法的几何平均值作为综合排序。根据geNorm软件推荐的最适内参数目为4个,即CNNM、GPR107、EF1-α、G6PD-2最稳定,PDP最不稳定。对10个目的基因表达量标准化验证发现:以CNNM、GPR107为内参组合与选用4个基因作为内参组合无显著差异,相关系数可达0.999 9,且选用双内参组合比4个内参组合的可操作性强,而不适合的内参基因(PDP)会对RT-qPCR结果产生严重偏差。【结论】以CNNM、GPR107作为组合是山麦冬果实花青素生物合成研究的最佳内参基因。图6表5参3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睿彬 杨俊杰 罗常莎 姜小龙 徐刚标
【目的】对青冈栎原花青素(缩合单宁)合成基因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青冈栎果实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奠定分子基础。【方法】基于已公布的青冈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原花青素合成基因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蛋白质序列、染色体定位、种间共线性、基因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青冈栎中11种原花青素合成基因有42个家族成员,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蛋白质理化性质在具有多拷贝数的QgPAL、QgC4H、Qg4CL、QgF3′H基因家族成员间存在差异;Qg4CL8、Qg4CL14、Qg4CL17、QgF3’H2、QgC4H4蛋白具有2~3个跨膜区域,表明这些蛋白可能在细胞内外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家族成员在栎属中进化比较保守,通过栎属古老的全基因组复制及串联重复和片段重复扩张;QgPAL2~QgPAL6和Qg4CL15基因分别与拟南芥中参与原花青素合成的AtPAL1~2和At4CL3聚为同一分支,可能在原花青素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Qg4CL基因家族在系统发育树中进化出新的分支,其家族成员表现出基因结构的多样性,并在4CL基因的高度保守基序中发生氨基酸位点的突变,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因进化出新功能而被保留下来。【结论】青冈栎原花青素合成基因通过多种复制方式进行扩张,复制基因在栎属中相对保守,在青冈栎中表现出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和进化模式的多样化。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原花青素合成基因的特征和进化模式,这为深入解析栎属植物单宁合成机制奠定了分子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祥如 雷雨婷 姜依何 任春梅
为探索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野生型Col–0和酪氨酸降解途径缺陷突变体sscd1为试验材料,分析5种浓度(0、0.1、0.5、1.0、2.0mmol/L)外源苯丙氨酸处理后花青素的积累和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酪氨酸降解途径受阻是否影响苯丙氨酸诱导花青素的积累。结果发现:外源添加不同浓度苯丙氨酸能提高拟南芥幼苗花青素的含量,而且花青素的含量随着苯丙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多;苯丙氨酸处理后,sscd1突变体幼苗中花青素的积累增多,同时花青素生物合成基因,如PAL、CHI、CHS、DFR、LDOX、UF3GT的表达水平在sscd1突变体中都显著上调,表明SSCD1基因突变会阻断酸酪氨酸降解,增加苯丙氨酸诱导花青素的合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建 赵爱春 刘长英 梁燕梅 朱攀攀 蔡雨翔 王茜龄 李镇刚 余茂德
【目的】以桑品种‘嘉陵40号’的桑椹为试验材料,探究乙烯在桑椹发育进程中的作用和乙烯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今后有效开发桑椹的经济价值和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调控桑椹成熟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桑盛花期后21天(21DAF)和26天(26DAF),分别用100 mg·L(-1)乙烯利喷洒桑椹表面,采摘后桑椹经0.5μL·L(-1)乙烯抑制剂1-MCP熏蒸处理,测定其花青素和总糖含量,并提取桑椹的总RNA及合成cDNA模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乙烯生物合成基因MaACO2和MaACS3,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安春 刘艳丽 朱德康 汪铭书 胡骑 陈孝跃
【目的】(1)建立单抗介导的、能够对黄曲霉毒素AFB1进行亚细胞定位的免疫组化方法;(2)探明AFB1侵染和分布于雏鸭靶器官(细胞)规律,为阐明AFB1对雏鸭的致病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数据,为AFB1感染人类提供研究模型。【方法】(1)利用AFB1单抗、免疫组化理论和方法,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建立检测感染雏鸭组织器官和细胞中AFB1方法;(2)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黄曲霉毒素(AFB1)含量为150μg·kg-1的全价饲料,分别于6、12、24、48、72、96、120、144、168和192h各剖杀2只,取心、肝、脾、肺、肾、脑、十二指肠、法氏囊、胸腺和胰腺等组织器官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应用建立的...
关键词:
免疫组化 黄曲霉毒素 雏鸭 侵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进忠 孙嘉曼 李朝生 刘挺燕 范燕萍
【目的】AGPase基因可在百合鳞茎膨大发育过程中影响淀粉的合成代谢,从而调控鳞茎发育,构建干扰AGPase基因RNAi载体并遗传转化进行反向下调作用研究,可为该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更多信息。【方法】克隆300 bp的AGPase基因保守序列,利用Gateway技术通过BP反应将该序列插入入门载体p DONR221,进行LR反应将该序列正反向插入干扰载体p Jawohl8-RNAi中,经过酶切鉴定所构建RNAi载体的正确性;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百合组培苗中,PCR检测RNAi载体转化农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农杆菌转化植株的AGPase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 DONR221-AGPase入门克隆与p Jawohl8-RNAi-AGPase表达载体,遗传转化百合愈伤诱导出AGPase表达量下调的转化植株。【结论】采用Gateway技术可方便构建RNAi表达载体,选择的AGPase保守序列能作为干扰片段对百合AGPase自身转录的mRNA进行下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兴 易瑾 隋娟娟 吴泽 何俊娜 于守超 赵燕 义鸣放
为了深入研究百合热激反应的分子机制,以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白天堂’为试验材料,鉴定了百合C类Hsf基因LlHsfC1,其开放阅读框为780 bp,编码259个氨基酸,推定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0.1 ku,理论等电点为9.61.LlHsfC1蛋白含有热激转录因子的特征结构域,但与百合A类Hsf相比,LlHsfC1缺少转录激活模序和核输出信号.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LlHsfC1在细胞核中表达.37℃胁迫处理显著促进了LlHsfC1的表达;LlHsfC1的表达受热胁迫与Ca~(2+)处理协同诱导.此外,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LlHsfC1,为进一步研究LlHsfC1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