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8)
2023(9130)
2022(8198)
2021(7879)
2020(6618)
2019(15444)
2018(15390)
2017(29642)
2016(16212)
2015(18253)
2014(18202)
2013(18084)
2012(16427)
2011(14707)
2010(14486)
2009(13077)
2008(12464)
2007(10660)
2006(9117)
2005(7750)
作者
(47437)
(39212)
(38933)
(37059)
(24938)
(18875)
(17690)
(15652)
(15050)
(13852)
(13575)
(13120)
(12300)
(12237)
(12174)
(11894)
(11865)
(11716)
(11183)
(11047)
(9950)
(9564)
(9363)
(8968)
(8826)
(8746)
(8678)
(8606)
(7914)
(7807)
学科
(61331)
经济(61267)
管理(44233)
(41860)
(35309)
企业(35309)
方法(30029)
数学(25771)
数学方法(25478)
(18399)
(15641)
中国(14876)
(14178)
业经(13318)
地方(12257)
理论(11613)
(10724)
农业(10582)
(10130)
贸易(10124)
技术(9930)
环境(9838)
(9799)
教育(9616)
(9304)
(9267)
财务(9247)
财务管理(9233)
企业财务(8749)
(8528)
机构
大学(228722)
学院(225182)
管理(91862)
(82726)
经济(80797)
理学(80472)
理学院(79572)
管理学(78152)
管理学院(77756)
研究(74110)
中国(51980)
科学(49934)
(48757)
(38630)
业大(37406)
(37379)
(36036)
研究所(34677)
中心(33063)
(31109)
北京(30601)
农业(30591)
(30529)
师范(30146)
财经(29778)
(27110)
(26946)
(25785)
技术(24748)
师范大学(24566)
基金
项目(162552)
科学(125924)
研究(116826)
基金(116519)
(102438)
国家(101596)
科学基金(86364)
社会(70512)
社会科(66604)
社会科学(66583)
(64139)
基金项目(62993)
自然(58324)
自然科(56903)
自然科学(56889)
自然科学基金(55839)
(54278)
教育(53404)
编号(48109)
资助(47835)
成果(38896)
重点(36227)
(34972)
(34018)
(33799)
课题(32657)
科研(31543)
创新(31428)
计划(30410)
大学(30226)
期刊
(86964)
经济(86964)
研究(63180)
学报(40798)
中国(38281)
科学(35767)
(34427)
管理(32087)
大学(29713)
学学(27880)
教育(26371)
(25663)
农业(24653)
技术(18855)
图书(14518)
(14335)
金融(14335)
业经(14264)
财经(13632)
经济研究(13318)
(12478)
科技(12231)
理论(12088)
实践(11417)
(11417)
(11395)
问题(11214)
情报(10951)
业大(10860)
(10775)
共检索到312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琼  李孟楼  杨忠歧  
20 0 0 - 0 3从陕西武功采集花绒坚甲成虫 36 0头 ,每 5头 1组放入用杨树木块凿制的人工虫道内 ,在实验室中饲养 ,观测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 ,花绒坚甲成虫寿命 3年以上 ,3年内可连续发生 6代及 2 1对姊妹代 ,世代重叠。成虫 10月上旬开始在虫道内越冬 ,翌年 3月下旬开始活动 ,越冬成虫 1年产卵 2次 ,卵期平均 12 .7d,幼虫期平均 8.4 d,茧蛹期平均 2 5 .6 d。第 1次和第 2次产卵发育的成虫分别为第 1姊妹代和第 2姊妹代成虫。第 1姊妹代成虫部分于 8月上旬开始产卵 ,9月中旬产卵结束 ,9月下旬第 2代成虫羽化 ;第 2姊妹代成虫当年不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建云  肖铁光  王文艺  肖芬  
以大蜡螟低龄幼虫为繁殖寄主,对蜡螟绒茧蜂的有关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79℃和338.5日度.22,25,30和32.5℃恒温下的平均世代历期分别为29.36,21.41,16.88和19.94 d.蜡螟绒茧蜂在35℃条件下不能完成发育,全世代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3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虹伶  刘旭  蒲德强  彭云良  
稻水象甲作为一种检疫性害虫于2011年在四川首次发现并报道。本文在发现地隆昌县迎祥镇对稻水象甲的各虫态历期及生活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四川1年发生1代,幼虫和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和7月上旬。稻水象甲的防治关键是利用低毒杀虫制剂、灯诱、天敌资源等绿色防控技术控制越冬成虫数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后平  严静君  
毒蛾绒茧蜂为聚寄生,自然寄生率高,在我国北方每年发生四代,前二代寄生舞毒蛾,后二代寄生松毛虫,以幼虫在松毛虫越冬幼虫中越冬。各虫态历期分别为:卵和幼虫期25~35d,茧蛹期6~8d,成虫寿命8~14d,5~10d。成虫羽化率高,最喜欢产卵寄生2龄舞毒蛾幼虫。每头雌蜂繁殖后代数量平均为636±176头,最多953头。温度影响各虫态发育历期,对成虫羽化亦有明显影响。在4~5℃下对茧进行冷藏,40d内对茧内蛹无不良影响,但冷藏预蛹期的茧则会影响成虫羽化。经冷藏后,成虫寿命有缩短趋势。饲养密度及饲料是影响成虫寿命的重要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艳飞  李世峰  李树发  解玮佳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光照、温度、赤霉素、储藏时间和储藏方式对钟花报春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钟花报春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3℃,在28℃时仍保持62.67%的发芽率。种子经过赤霉素处理后,萌发持续时间缩短,但对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显著。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下降,为保证钟花报春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率,生产上建议采用随采随播的方式进行播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孟楼  王培新  马峰  杨忠岐  
为了确定自然状态下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寄生规律,为利用花绒坚甲控制光肩星天牛提供依据,试验采用解析木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于不同月份解析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杨树树干,研究了光肩星天牛及其天敌花绒坚甲的数量变化规律,以及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花绒坚甲在4至7月中旬的第一姊妹世代,对天牛大幼虫的寄生率增长趋势较慢;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由第二姊妹世代与当年第二代组成的混合世代,其寄生率增长趋势较快;当被害立木蛀道数达30~45条时,蛀道内花绒坚甲的种群数量最大;光肩星天牛蛀道内花绒坚甲的种群密度随天牛幼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关系为正密度反应型,符合指数关系,其寄生率模型符合负加速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天森  王浩杰  徐企尧  华正媛  林长春  
竹蝉在浙江省为 6a1代 ,若虫于地下吸食竹子鞭、根的汁液 ,以卵在竹上枯枝中和各龄若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发生在 6月底、7月初到 9月上中旬 ,刺吸竹、树枝汁液为补充营养 ,有扑灯、鸣叫习性 ;7~ 8月在竹上已死 2~ 3年的枯竹枝上产卵 ,每产卵孔中有卵 12~ 2 1粒 ,卵于下年 7月上旬孵化。若虫 5龄 ,生活于土下 5~ 4 0 cm深的竹鞭两侧 ,每穴 1虫 ,虫穴与地面有垂直的通气孔 ;若虫性好斗 ,两虫相遇 ,常争斗致伤或致死。天敌较多 ,重要的有竹蝉卵旋小蜂 ,3 8.3 %~ 4 1.4 %的产卵孔中发现有旋小蜂的幼蜂 ,1头幼蜂可食竹蝉卵 2~ 4粒。竹蝉履甲取食若虫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张建明  胡明强  
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本文总结报道了雷竹形态特征、出土生长、秆形生长、枝叶生长、花的生长发育、结实和种实的特性,并根据雷竹生物学特性,相应提出雷竹的培育管理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西午  
柠条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物候期、根系、枝条和叶的形态特征,开花结实习性,种子特征,环境对柠条生长的影响,以及抗旱性,抗热性及抗寒性。其生物学特性与生境关系密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尚坤  张彦龙  唐艳龙  杨忠岐  王小艺  路纪芳  王健  司徒春南  付甫永  
【目的】研究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的越冬特性和耐寒能力,确定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的地域范围,了解林间花绒寄甲种群动态变化,为利用该优良天敌持续控制松褐天牛进而控制松材线虫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和解剖马尾松受害木,研究花绒寄甲自然种群的越冬场所、越冬高度、聚集形式、越冬方位等特征;人工模拟花绒寄甲的6种不同越冬场所,研究花绒寄甲人工繁育种群成虫的越冬存活率,测定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根据等温线划分松褐天牛分布区域,探讨花绒寄甲人工繁育种群在我国的适生范围。【结果】林间调查发现,花绒寄甲自然种群成虫多数以单头、少数以3~5头聚集在马尾松死树主干树皮裂缝和树皮下越冬。越冬部位主要分布在树高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雪兰  余为一  李槿年  
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清凝集素与动物(鳖、鲫鱼、鸡、鸽、兔、鼠、人A、B、O型)红细胞和细菌(八叠球菌、嗜水气单胞菌、短小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和拟态弧菌)进行凝集反应。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血清凝集素有明显的选择性,与小白鼠红细胞和八叠球菌的凝集活性最高(P0.05)。10 mmol/L的CaCl2和300 mmol/L的NaCl不影响凝集素与小鼠红细胞和细菌的凝集活性,600 mmol/L的NaCl可降低其活性。pH 5~9不影响蟹凝集素活性,但400 mmol/L的ED...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文生  方三阳  刘宽余  
1988年和1989年,我们分别对大、小兴安岭危害落叶松的球果花蝇(Strob-ilomyia spp.)种群进行了定点观察研究。在大兴安岭,种群由S.laricicola(Ka-rl)、S.baicalensis(Elberg)、S.infrequens(Ackland)和S.melaniola(Fan)组成,其中S.melaniola为优势种。在小兴安岭,种群由S.luteoforceps(Fan & Fang)S.batcalensis(Elberg)、S.infrequens(Ackland)和S.melaniola(Fan)组成,其中S.infrequens为优势种。利用黄色胶纸诱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冰  黄宇飞  张鑫宇  傅俊范  刘长远  
2016年7月在辽宁省北镇市的茄子大棚内发现了一种茄子花腐病,该病害发病初期表现为花瓣上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变褐,进而侵染茄子幼果。湿度较大时,发病的花瓣和幼果均产生白色霉层,果实干瘪。为了鉴定自茄子花腐病斑上首次分离出的疑似镰孢菌Fp01,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了其致病性,并且对菌落的形态、色素颜色、菌落生长速率、分生孢子的形态进行观察,初步将病原菌鉴定为层出镰孢菌;采用真菌rDNA ITS区的通用引物ITS4和ITS5对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过测序后,测序的结果在Gen Bank中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铁明  于晓英  彭尽晖  吕长平  向佐湘  
为了引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 ,合理开发野生花卉资源 ,对野生重瓣大花萱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野生重瓣大花萱草植株高大 (87.5 cm) ,叶片宽大肥厚 ,花葶高而粗 ,单株花葶数多 (3.8~ 4 .2 ) ,花葶上花蕾数多 (15 .5~ 16 .2个 /花葶 ) ,花高度重瓣 (平均 18.2瓣 ) ,花大(花径达 16 .1cm) ,花色鲜艳 ,是值得推广的优良露地花卉品种 .施肥试验表明 ,野生重瓣大花萱草需肥量较大 ,生长期至开花前每株追施花之宝 0 .2 5 kg,每隔 15 d施 1次 ,共 4次 ,能显著促进野生重瓣...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邵小根  邱永华  张发根  
水竹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笋用竹种。对浙江省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水竹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 水竹笋期为4 月中下旬至6 月中旬, 其中5 月3 日至5 月30日为出笋高峰期, 是竹笋单产形成的重要阶段。末期延续时间较长, 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 以提高竹笋单株产量。为保证竹林的更新复壮, 根据秆形生长和枝叶生长特性, 应在出笋盛期做好留笋养竹工作, 留养新竹04 ~05 万株·h m - 2·a - 1 , 使竹林密度保持在20 万株·h m - 2 。参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