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
- 2023(1442)
- 2022(1046)
- 2021(816)
- 2020(490)
- 2019(1173)
- 2018(1055)
- 2017(1741)
- 2016(1002)
- 2015(924)
- 2014(816)
- 2013(887)
- 2012(920)
- 2011(772)
- 2010(773)
- 2009(705)
- 2008(643)
- 2007(628)
- 2006(619)
- 2005(553)
- 学科
- 环境(3943)
- 管理(3882)
- 济(3257)
- 经济(3256)
- 业(2413)
- 学(2159)
- 划(2042)
- 规划(1887)
- 环境规划(1871)
- 企(1863)
- 企业(1863)
- 资源(1827)
- 发(1477)
- 部门(1404)
- 门环(1400)
- 农(1237)
- 生态(1155)
- 中国(1142)
- 技术(1069)
- 水产(978)
- 利用(971)
- 和(967)
- 业经(958)
- 开发(941)
- 地方(872)
- 技术管理(840)
- 融(832)
- 金融(832)
- 经济学(760)
- 产业(757)
- 机构
- 学院(15716)
- 大学(15222)
- 研究(7589)
- 农(6495)
- 科学(6251)
- 济(5308)
- 农业(5292)
- 经济(5198)
- 中国(4985)
- 管理(4910)
- 业大(4692)
- 所(4616)
- 研究所(4432)
- 理学(4194)
- 理学院(4165)
- 管理学(4054)
- 管理学院(4041)
- 室(3291)
- 省(3276)
- 农业大学(3207)
- 中心(3202)
- 实验(3200)
- 京(3186)
- 院(3175)
- 江(3104)
- 实验室(3076)
- 业(3006)
- 重点(2899)
- 研究院(2855)
- 技术(2639)
共检索到22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懿涵 桂仁意 林新春 杨海芸 黄丽春
花秆绿竹Bambusa oldhamif. striata是绿竹Bambusa oldhami的一个变型。以花秆绿竹的侧芽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6-苄基腺嘌呤(BA)及噻二唑苯基脲(TDZ)对花秆绿竹试管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BA或TDZ,随其质量浓度增加,增殖系数逐渐上升,但伸长生长受到抑制,添加TDZ的效果显著优于BA;BA和TDZ相互作用时,以3.00 mg.L-1BA与0.10 mg.L-1TDZ结合时芽体增殖及伸长生长最佳,芽丛生长旺盛;培养过程中降低或去除细胞分裂素即可生根。
关键词:
植物学 花秆绿竹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裴海燕 方伟 林新春 桂仁意 黄丽春
以花叶花秆绿竹Bambusa oldhamii f.variegata腋芽为外植体,筛选增殖最佳芽数3个.丛-1来研究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叶花秆绿竹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时,6-苄基腺嘌呤(BA)和噻二唑苯基脲(TDZ)效果优于激动素(KT)和2-异戊烯基腺嘌呤(2ip);BA和TDZ相互作用时,效果优于各自单独添加。当0.01 mg.L-1 TDZ与3.00 mg.L-1BA结合时,芽体增殖最佳,增殖系数达4.63,芽丛生长旺盛。外植体经50.00 mg.L-1吲哚丁酸(IBA)处理1 d,再转移到MS(Murashige and Skoog)基本培养基上,发根率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有珍 刘倩倩 何冬冬 樊琳 宋李玲 林新春
以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侧芽为材料,研究其试管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铺地竹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3.0 mg.L-1BA(6-苄基腺嘌呤),增殖系数为5.2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5.0 mg.L-1IBA(吲哚丁酸);试管苗移栽到泥炭、蛭石、珍珠岩体积配制比例为1∶1∶1的基质中,成活效果高达95%。
关键词:
植物学 铺地竹 组织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月英 夏海涛 李效文 金川
花绿竹系绿竹自然变异选育而成,笋体马蹄形或锥形,秆色绿底间黄条;分枝习性低,多自地上第2~3节始抽枝。成竹高5~12 m,胸径3~8 cm。出笋期自6月初—10月中旬,7—8月为出笋盛期。3~4年生竹,产量5 250~7 200 kg·hm-2,成龄竹产量可达7 500~9 000 kg·hm-2。笋质优良,含糖量高,口感甜,可笋用、观赏兼用。
关键词:
绿竹 品种 秆色 含糖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学军 林德芳 吴寿国 林奂忠
在不同基质条件下对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带蔸埋秆育苗和扦插育苗进行试验,并以ABT6号或ABT7号生根粉处理试验材料。结果表明:以带蔸埋秆育苗ABT6号15mg.kg-1处理最佳,节萌笋成竹率达86.50%,其次为竹节扦插育苗ABT6号70mg.kg-1浸渍2h处理后扦插于农田土、泥炭、蛭石混合基质中,出笋成竹率达74.57%。表2参6
关键词:
育苗 绿竹 埋秆 扦插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玉球 方伟 夏国华 虞雪枫
在浙江省临安市对当年移栽成活的绿竹试管苗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其各月的出苗数、竹苗地径和竹苗高等因子,研究绿竹试管苗年生长的规律。结果表明:新出竹苗的月平均地径随着出苗月份的推移逐月增粗,平均高度呈正态分布;试管苗移栽后发新苗期长达8个月,发新苗高峰期为8月份,占全年总量的23 8%;其新竹苗高生长历时47d左右,平均生长总量达114 4cm,平均日生长量达2 43cm,最大日生长量可达6 86cm;每株试管苗平均年出竹苗数为42 5株。表明绿竹试管苗是建立绿竹采穗圃或母竹园的好材料。表4参9
关键词:
育苗 绿竹 试管苗 出苗期 生长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珍 孙天洲 孙廷 雷呈
该文以大花蕙兰杂交新品种‘西维亚’、‘玛利莲梦露’、‘蒙米拉丝’、‘女皇’为材料 ,应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对适合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培养基、培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高了诱导成苗率和繁殖速率 ,降低了成本 ,建立了一套经济、高效的快繁技术体系 .对培养基、激素用量、切割方式、培养方式进行筛选 ,结果表明 :利于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改良KC +KT 0 .0 5mg L +NAA 0 .5mg L ,以半固体培养 ,加香蕉泥为佳 ,增殖率为 4 .1.利于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改良KC +NAA 0 .2mg L ,以固体培养为佳
关键词:
大花蕙兰 原球茎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铁明 于晓英 冯爽英 印芳 向佐湘 彭尽晖
为了快速繁殖野生重瓣大花萱草 ,分别以心叶、带生长点的茎段及成熟叶等为外植体 ,在 M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 2 ,4 - D和 6 - BA进行愈伤组织培养 ,结果表明 :在 MS+2 ,4 - D 2 mg/L +6 - BA 1mg/L的培养基上 ,心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为 32 .7% ;带生长点的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为 7.3% ;成熟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 ,几乎为 0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中 2 ,4 - D 2 m g/L +6 - BA 1mg/L的组合效果最好 .再生植株以球状体愈伤组织的分化苗效果最好
关键词:
野生重瓣大花萱草 愈伤组织 球状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虎山 王宜艳 王迎春 黄清荣
长竹蛏的繁殖和生长孙虎山,王宜艳,王迎春,黄清荣(烟台师范学院,264024烟台教育学院,264025)关键词长竹蛏,繁殖,发育,生长BREEDINGHABITSANDGROWTHOFSOLENSTRICTUS¥SunHushan;WangYiyan...
关键词:
长竹蛏,繁殖,发育,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彭伟
该文通过肾蕨走茎离体培养实验,研究走茎不同部位及不同激素浓度对GGB(绿色球状体)诱导及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走茎茎尖作为外植体的GGB诱导率高,分化增殖系数大,小植株生长快.产生GGB和芽的分化分别以MS+IAA0.1mg·L-1+NAA0.5mg·L-1和MS+IAA0.5mg·L-1+NAA0.05mg·L-1为好,根的诱导以MS+NAA0.1mg·L-1为佳.同时,对外植体的消毒提出了新方法,而较过去有所突破.最后,对有关肾蕨组培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肾蕨,走茎,组织培养,繁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书道 于水中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特产我国,其寒冬蜡月,傲霜斗雪,迎风怒放,品种颇多.多年来,作者在广泛收集全国蜡梅品种资源基础上,进行了蜡梅快繁技术的试验研究,获得良好的结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俊长 李萌 曹福祥 吴林世 刘志明 邓飘云
珙桐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需要经过1~2年的休眠期才能萌发成苗,较长的休眠期限制了珙桐的繁殖能力。本研究以采集刚结出的珙桐种子为材料,利用种胚组织培养培育珙桐幼苗。研究从培养基成分、灭菌方式、激素配比、培养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珙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在适合的条件下,当年产的珙桐种子可以跳过休眠期直接发育成苗。本研究为打破珙桐种子休眠,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快速育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珙桐 组织培养 种子休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玉球 黄华宏 陆海根 童再康
以光叶石楠Photiniaglabra当年生枝的茎段为材料,进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光叶石楠腋芽诱导、增殖、分化、生长及生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S+0.5mg.L-1BA+1.0mg.L-1KT+0.1mg.L-1NAA为腋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腋芽诱导率达93.3%;MS+1.0mg.L-1BA+0.1mg.L-1NAA为芽增殖最适培养基。1/2MS+0.1mg.L-1IBA和1/2MS+0.1mg.L-1NAA为光叶石楠试管苗生根较为合适的培养基,生根率分别为83.3%和93.0%,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表3参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光萍 丁雨龙 黄敏仁 王明庥
对菲白竹、平安竹、金镶玉竹、锦竹、菲黄竹、花秆佛肚竹、秋竹、爬竹、香竹、刺黑竹和水竹等11种观赏竹种,分别采用成年竹当年新萌发嫩芽或当年生带侧芽枝条为初始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诱导丛生芽及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丛生芽后,亲缘关系较近的竹种,丛生芽增殖培养基有一定相似性;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试管快繁成功的关键,不同竹种丛生芽生根难易差别较大,丛生竹生根率可达95%以上,而散生竹则较难生根,加入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BA,生根率可达65%~90%不等。再生植株在自动间歇式喷雾下的纯蛭石基质中移栽成活率可达90%左右。通过对再生植株表型相关性状观察...
关键词:
观赏竹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表型变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权 孙兆和
花羔红点鲑的鳞片年轮特征为疏密—切割混合型。体长和体重关系密切,属均匀生长类型。主要以水生昆虫为食,对食物有明显的选择性;主要摄食季节为夏秋两季,但可终年摄食。雌雄鱼几乎2+龄达到性成熟,产卵期为10~11月。绝对繁殖力为280~500粒,每年产一次卵,属秋季产卵类型。产卵场底质为石砾,水深50~70cm,水流速度1.5~2.0m/s,水温一般为5~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