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0)
- 2023(11794)
- 2022(10400)
- 2021(9828)
- 2020(8388)
- 2019(19026)
- 2018(19264)
- 2017(36503)
- 2016(20438)
- 2015(23062)
- 2014(23259)
- 2013(22686)
- 2012(20944)
- 2011(18813)
- 2010(18802)
- 2009(17077)
- 2008(16619)
- 2007(14465)
- 2006(12729)
- 2005(10903)
- 学科
- 济(74277)
- 经济(74180)
- 管理(56314)
- 业(51482)
- 企(43259)
- 企业(43259)
- 方法(34937)
- 数学(29726)
- 数学方法(29320)
- 学(20733)
- 农(20387)
- 中国(19638)
- 财(18923)
- 业经(16596)
- 地方(15465)
- 制(15052)
- 理论(14864)
- 农业(13336)
- 和(13016)
- 贸(12344)
- 贸易(12335)
- 易(11916)
- 教育(11908)
- 务(11860)
- 环境(11839)
- 银(11820)
- 财务(11788)
- 财务管理(11765)
- 银行(11757)
- 技术(11753)
- 机构
- 大学(289367)
- 学院(286320)
- 管理(111254)
- 济(103187)
- 经济(100644)
- 研究(98720)
- 理学(96738)
- 理学院(95550)
- 管理学(93564)
- 管理学院(93063)
- 中国(71049)
- 科学(66250)
- 京(62852)
- 农(52862)
- 所(51235)
- 业大(47790)
- 财(47636)
- 研究所(47381)
- 中心(44052)
- 江(42365)
- 农业(41808)
- 范(39907)
- 北京(39444)
- 师范(39429)
- 财经(38433)
- 院(36136)
- 经(34909)
- 州(34255)
- 技术(32730)
- 师范大学(31947)
- 基金
- 项目(202778)
- 科学(157313)
- 基金(145049)
- 研究(145018)
- 家(128609)
- 国家(127541)
- 科学基金(107565)
- 社会(87218)
- 社会科(82325)
- 社会科学(82297)
- 省(80190)
- 基金项目(77744)
- 自然(72740)
- 自然科(71009)
- 自然科学(70987)
- 自然科学基金(69665)
- 划(68467)
- 教育(67016)
- 资助(59720)
- 编号(59412)
- 成果(49204)
- 重点(45735)
- 部(43796)
- 发(42444)
- 创(41845)
- 课题(41776)
- 科研(39278)
- 创新(39017)
- 计划(38631)
- 大学(37145)
共检索到411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学敏 王长发 秦晓威 赵丽
【目的】了解花生群体冠层温度分异现象及其生理特性。【方法】应用红外测温仪对豫花9331、豫花9327及鲁花11号花生的冠层温度进行了长期观测,并测定了饱果期花生主茎功能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以及该时期花生荚果的干物质积累量,并对一些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品种花生群体的冠层温度存在着明显的分异现象,鲁花11号、豫花9331持续偏低,豫花9327持续偏高。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的豫花9331、鲁花11号功能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在逆境条件下变化平缓,干物质快速积累期的持续时间较长;相关分析表明,主茎高、分枝数和侧枝长均与冠层温度呈负相关。【结论】冠...
关键词:
花生 冠层温度 生理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继平 韩亚东 王晓通 赵晓彤 马作斌 徐海 张文忠
在晴昼有水层、晴昼无水层和夜间有水层等不同条件下,通过对水稻不同品种(系)齐穗期茎、叶表面温度和气孔、最终产量等性状的观测,研究了水稻冠层温度的分异及其相关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温度分异现象,在不同天气和土壤水分状态下,水稻冠温均表现为差异显著的3种类型—暖温型、冷温型和中间型。在晴昼有水层条件下,暖温型与冷温型冠温相差幅度为0.1~2.3℃;在晴昼无水层情况下,冠温相差幅度为0~6.7℃,在夜间有水层条件下,冠温相差幅度为0~1.4℃。总体上看,有水层的冠温普遍低于无水层的冠温,夜间的冠温均低于白昼的冠温。与冷温型水稻相比,暖温型水稻的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较大,而气孔密...
关键词:
水稻 冠层温度 气孔 产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高聚林 张瑞富 王志刚 徐寿军 范秀艳 杨升辉
【目的】研究超高产春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超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测定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与普通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大,在生育期上表现为吐丝之后更为明显,在叶位上表现为棒三叶最为突出;不同叶位的叶倾角超高产栽培均小于普通高产栽培,而叶向值均大于普通高产栽培,在棒三叶表现最为明显;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超高产栽培与普通高产栽培光合势的差幅增大;吐丝期和乳熟期,两种栽培模式间净光合速率...
关键词:
春玉米 超高产 冠层结构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学敏 朱雅 王长发 王小立
【目的】探索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为分析不同基因型花生冠层温度差异机理提供参考。【方法】自花生结荚期到收获,应用红外测温仪对12个北方大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测定了花生主茎功能叶片(主茎顶3叶)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及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收获时调查了分枝数、侧枝长和主茎高等农艺性状,对各生理和农艺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12个大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有分异,其中,豫花153的冠层温度最低,开农41的最高。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均有强烈影响。生理指...
关键词:
花生 生理性状 农艺性状 冠层温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学敏 朱雅 王小立 王长发
【目的】探索花生冠层温度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地表温度和光照度的关系,以揭示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冠层温度差异机理。【方法】于花生结荚期和饱果期,分别应用红外测温仪和照度计对花生冠层温度、地表温度日变化和冠层、1/2株高层、0.02m株高层光照度日变化(06:00-18:00,每隔2h观测1次)进行了观测。【结果】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冠层温度存在明显分异,冠层温度偏高的品种(暖型花生)持续偏高,冠层温度偏低的品种(冷型花生)持续偏低,且越是到生育后期,差异越明显。结荚期和饱果期不同温度型花生冠层温度、地表温度日变化均能用三次多项式很好地拟合,各层光照度日变化均能用二次多项式很好地拟合。冠层温度日变化与地表...
关键词:
花生 冠层温度 地表温度 光照度 日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学敏 朱雅 王小立 王长发
【目的】探索花生产量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为高产花生品种选育和大田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大花生为材料,自花生结荚到收获,应用红外测温仪对12个大花生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结荚后0,9,19,28,38和47d)的冠层温度进行观测,并于收获后调查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百果质量和总产量,对花生产量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冠层温度总体差异极显著(P0.05);饱果率与结荚后0,9,28和38d的冠层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关键词:
花生 产量性状 冠层温度 育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骋宇 白红进 张波 吴文君
初步研究了宽苞棘豆地上部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宽苞棘豆中含有酚类物质、鞣质、还原性糖、皂甙、生物碱、黄酮及其甙类、氨基酸和氰甙。其粗提物对粘虫3龄幼虫无显著的触杀和胃毒活性,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等5种病菌仅有较低的抑菌活性,但对反枝苋种子萌发、主根生长、主茎生长及株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率最高。
关键词:
宽苞棘豆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樟镳 黄瑞冬 魏保权 张素萍 周宇飞 肖木辑 许文娟
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高粱产量的重要措施,但密度增加使得高粱群体的冠层更加郁闭,如何在高密度下改善冠层特性成为保障高粱高产的重要条件。在高密度(1.25×105株.hm-2)条件下,采用不同种植方式(大垄双行、等行距和穴播)构建3个不同的高粱群体,对它们的冠层叶片结构性状、功能叶光合特性、冠层微环境以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高粱群体中,大垄双行种植群体产量最高,为7808.9kg.hm-2,其冠层顶部叶片叶面积较小、叶向值高、相对挺直,功能叶的光合优势也较明显,此外,比较其他群体,该群体叶面积指数适宜,光照分布合理,通风性好。综合分析表明,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大垄双行种植方式能够优化群...
关键词:
灌浆期 高粱群体 冠层特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申犁帆 龙雨 夏菁 张纯
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内部公共资源非均衡配置的市场化表现。但长期以来,学界对租房群体租住空间居住分异关注不够。事实上,租住作为大城市外来人口与青年群体的重要居住方式,其在空间上的分异所反映出的空间剥夺、空间排斥以及不同社会经济阶层间的隔阂等问题可能会阻碍大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论文以北京市10个核心行政区作为实证案例,将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按服务范围分为本地层级和区域层级,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分别分析了两个层级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租房群体居住分异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范围内相当一部分街道/乡镇存在严重的居住分异。(2)租金水平和租房群体居住分异在空间分布特征上显著不同。租金水平呈现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的圈层状分布,租房群体居住分异指数则呈“内高—中低—外高”的夹心状分布。(3)不同层级公共服务设施对于租房群体居住分异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地层级公共服务中,幼儿园密度、轨道站点可达性与租房群体居住分异存在负相关性,而中学密度与租房群体居住分异具有正相关性。相比之下,区域层级的体育休闲、公园广场、医疗卫生和示范性高中等4类公共服务设施密度与租房群体居住分异的关系均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论文针对租房群体提出了优化居住选择和公共服务供需的政策建议,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租赁住房的空间规划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高培军 陈礼光 吴擢溪
The characters of flowering and non\|flowering bamboo at 1\|year\|old and 2\|year\|old,including weight per area,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tic rate,respiratory rate and the content of N,P and K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ing the flowering bamboo with non\|flowering bamboo, the ...
关键词:
绿竹 开花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史国英 魏源文 林丽 杨丽涛 李杨瑞 胡春锦
为了给甘蔗根际促生细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对微生物功能基因的挖掘利用提供有价值的菌种资源。利用常规分离方法从甘蔗根际中分离获得菌株GG08160,通过固氮酶活性测定、固氮酶基因nif H扩增及序列分析鉴定该细菌的固氮能力;采用SalkowSki比色法和溶磷圈D/D比值方法分别测定该菌株分泌iaa以及对无机磷的降解能力,利用含有浓度梯度草甘膦的培养基胁迫培养测定该菌株对草甘膦的抗性;采用盆栽接种法明确菌株对甘蔗幼苗的实际促生长作用;根据形态学、BioloG检测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GG08160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G08160具有固氮、分泌ia...
关键词:
甘蔗 根际促生细菌 分类鉴定 生物学功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天增 侯乐新 张玉强 王方明 彭雷
为了探讨不同密度水平对青贮玉米高产群体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以高产、广适青贮玉米杂交种大京九26为材料,设置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 6个密度水平,研究其产量突破21 000 kg/hm~2的高产群体生理特征、农艺性状对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突破21 000 kg/hm~2处理为6.75万,7.50万株/hm~2,分别为21 751.1, 22 551.1 kg/hm~2,5.2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低,7.50万株/hm~2处理较5.25万株/hm~2处理增幅为30.4%,达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植密度的群体叶面积系数吐丝期达最大值。其中6.75万,7.50万株/hm~2 2个处理最高,分别达5.19,5.32,青贮收获期分别为3.68,3.85。光合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为正向效应,总光合势为326.51×10~4~384.37×10~4(m~2·d)/hm~2;玉米光合生产率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光合生产率为6.50~7.64 g/(m~2·d);密度对农艺性状影响大小依次为单株鲜质量(17.6%)>单株干质量(15.5%)>穗位高(4.7%)>持绿性(3.0%)>植株含水量(2.1%)>茎粗(1.9%)>株高(1.8%)。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突破21 000 kg/hm~2的最佳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密度水平 生物产量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平平 乔燕祥 李莹
在长期贮存过程中,贮存温度对大豆种子的活力及细胞膜透性、SOD和POD酶活性、可溶蛋白含量、酯酶同工酶等生理生化指标有明显影响。低温贮存种子活力保持较好,各项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之相吻合。在4℃条件下贮存,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较明显。常温贮存种子活力几乎全部丧失。大豆种子对贮存温度的敏感性可能与遗传特性有关
关键词:
大豆,种子活力,贮存温度,生理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双林 吴柏林 张德明 盛方清 胡建军
研究了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的冠层结构特征与林地生产力功能间的关系 ,表明在一定立竹密度范围内 ( 2 2 50~ 3 150株· hm-2 )笋材两用毛竹林在人工经营措施的干扰下 ,竹冠冠幅受密度影响程度低 ,同胸径、枝下高、全高关系紧密 ,顺序为胸径 >全高 >枝下高 ;立地等级对竹林产量有显著影响 ,具体体现在对立竹度的显著影响 ,对冠幅影响不显著 ,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应选择半阳坡、半阴坡的缓坡林地 ( I类立地 ) ;毛竹林冠层具明显的垂直和水平二维分布规律 ,该分布规律有利于立竹充分利用地上营养空间。建立了竹林竹材产量同立竹结构因子间的数学模型 G=- 3 0 2 .2 7+42 .0 ...
关键词:
笋材两用毛竹林 冠层结构 生产力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