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2)
- 2023(10841)
- 2022(8785)
- 2021(7835)
- 2020(6908)
- 2019(15563)
- 2018(15514)
- 2017(30542)
- 2016(16674)
- 2015(19222)
- 2014(19473)
- 2013(19319)
- 2012(17989)
- 2011(16101)
- 2010(16197)
- 2009(15096)
- 2008(15111)
- 2007(13895)
- 2006(11971)
- 2005(10809)
- 学科
- 济(76446)
- 经济(76366)
- 业(53419)
- 管理(51779)
- 企(42304)
- 企业(42304)
- 方法(38962)
- 数学(34937)
- 数学方法(34718)
- 农(22627)
- 中国(19471)
- 财(19397)
- 业经(16221)
- 技术(15941)
- 农业(15654)
- 学(15412)
- 贸(13867)
- 贸易(13863)
- 地方(13729)
- 易(13459)
- 制(13185)
- 务(12666)
- 财务(12632)
- 财务管理(12598)
- 企业财务(12052)
- 银(11122)
- 银行(11081)
- 和(10693)
- 融(10578)
- 金融(10575)
- 机构
- 大学(253666)
- 学院(251683)
- 济(106021)
- 经济(103960)
- 管理(98946)
- 理学(85987)
- 理学院(85116)
- 管理学(83757)
- 管理学院(83302)
- 研究(83077)
- 中国(62155)
- 京(52844)
- 科学(51556)
- 农(47684)
- 财(47074)
- 所(42687)
- 业大(40309)
- 中心(39287)
- 研究所(38885)
- 财经(38473)
- 江(38192)
- 农业(37569)
- 经(35095)
- 经济学(33327)
- 北京(32852)
- 范(31708)
- 师范(31311)
- 经济学院(30481)
- 州(29926)
- 院(29326)
- 基金
- 项目(170319)
- 科学(134443)
- 基金(125232)
- 研究(121345)
- 家(110003)
- 国家(109168)
- 科学基金(93496)
- 社会(78277)
- 社会科(74272)
- 社会科学(74250)
- 基金项目(66643)
- 省(66046)
- 自然(60978)
- 自然科(59641)
- 自然科学(59627)
- 自然科学基金(58611)
- 教育(56546)
- 划(55813)
- 资助(51204)
- 编号(48752)
- 成果(39087)
- 部(38757)
- 重点(38535)
- 发(36308)
- 创(35623)
- 创新(33436)
- 教育部(33226)
- 国家社会(33061)
- 科研(32984)
- 课题(32826)
- 期刊
- 济(110260)
- 经济(110260)
- 研究(69082)
- 中国(45538)
- 学报(42886)
- 农(42634)
- 科学(38595)
- 财(37305)
- 管理(33761)
- 大学(32118)
- 学学(30445)
- 农业(28461)
- 技术(23766)
- 教育(23508)
- 融(22238)
- 金融(22238)
- 财经(19860)
- 业经(18048)
- 经济研究(18003)
- 经(16974)
- 业(16070)
- 问题(15543)
- 技术经济(14755)
- 版(12885)
- 贸(12307)
- 科技(12297)
- 统计(12161)
- 理论(11951)
- 图书(11907)
- 商业(11700)
共检索到361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艳 周曙东
本文利用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各主要花生产区花生种植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花生种植户机械化耕作、播种和收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家庭收入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对机械化耕作和播种技术的采纳具有负向影响。随着农户兼业化程度的加深,花生的种植空间会受到其他竞争作物的挤占,机械化水平较低是制约花生生产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可见,加快推广适用于花生播种和收获的机械化技术应是当前花生产业发展的政策重点。(2)花生用地属于平原地形,对机械化技术的采纳具有正向影响,而当地机械服务收费标准对花生机械化技术的采纳具有负向影响。因此,花生机械化技术推广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策...
关键词:
花生种植户 机械化技术 采纳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欢
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是影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实地调查数据,通过考察农户的农业机械化微观行为选择现状后发现:收割环节的机械化操作比例最大,播种环节的比例最小;在各种植环节中,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外包作业。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定量解释了导致农户之间机械化行为选择差异的影响因素。同时,从种植环节的农机市场特征及生产特性等角度定性解释了种植环节之间机械化行为选择差异的成因。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差异化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曾晶 李剑 青平 闵师
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能否提高生产绩效,是促进作物营养强化技术扩散,进而改善人口营养健康、推动高附加值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以营养强化小麦为例,采用豫冀陇晋四省606份农户调研数据,同时考量生产、消费和微量营养素缺乏水平,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探究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能否以及多大程度提高农户生产绩效。结果表明:第一,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生产绩效。具体而言,控制农户自选择偏误后,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分别提高了6.81%的小麦亩产以及14.84%的小麦亩收入。第二,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对生产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第三,农户作物营养强化技术采纳对不同受教育年限和不同种植面积农户生产绩效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实施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水连 辛贤
甘蔗是我国食糖的主要原料,近10年甘蔗糖占全国食糖产量的90%以上。我国甘蔗种植机械化率约为6%,较低的种植机械化水平直接影响到甘蔗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文章利用农户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影响农户采用机械种植甘蔗的因素,并着重分析土地因素及其交互项的作用。研究发现,总体土地质量、受教育年限、是否参加农机培训、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是否加入农机合作社、甘蔗专业化程度、甘蔗收入比重、是否平原、家庭人均收入以及地区哑变量对种植机械选择概率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是否租入土地、新植面积地块质量和农业劳动力人均新植面积具有正向作用;总体土地质量与某些因素具有交互效应,而土地因素之间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农户 种植机械化 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永强 王哲
[目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重要信息渠道。[方法]文章基于河北省775份小麦-玉米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探讨信息获取在二者之间是否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揭示不同井深区农户之间的差异。[结果](1)社会化服务显著促进了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信息获取在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2)社会化服务对不同井深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化服务对深井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大于浅井区农户,信息获取仅在社会化服务对浅井区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外部环境中的技术补贴、政府宣传、技术培训和家庭经营特征中的参加农业合作组织和耕地经营面积等均显著促进了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结论]政府应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农业节水项目的实施和推广,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灌溉浅井区举办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宣传活动,加强节水灌溉技术补贴和培训,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以扩大耕地经营规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储成兵 李平
本文以安徽省327个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Heckman选择模型对农户关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认知及采纳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社会资本、与村民交流的频率、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县、参加转基因生物技术培训等因素显著促进农户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认知,而户主年龄对农户的认知呈负面影响。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种植转基因Bt抗虫棉的因素主要有户主文化程度、社会资本、与村民交流的频率、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县、参加转基因生物技术培训、棉铃虫发生的严重程度,而Bt抗虫棉种子价格对农户种植抗虫棉呈负面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权龙哲 奚德君 王建森 肖云瀚 王建宇 郦亚军
从玉米定向生长与栽培原理入手,对国内外定向种植机械化现状进行综述;针对研究现状,分析我国玉米定向种植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机械化定向种植涉及的运动控制和批量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定向栽植技术具有高产、防病等诸多优点,但目前玉米定向栽植技术多依赖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难以大规模机械化推广;玉米机械化定向种植方面的研究多倾向于定向播种机构的设计,少有玉米粒群定向整列的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就目前玉米机械化定向种植现状,提出应采用多元技术手段开展玉米粒群批量整列机理的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黎星池 朱满德
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分工深化和种植结构调整,基于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定量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种植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从整体上看,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周边省份种植结构"趋粮化"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这主要归因于大中型农机跨区作业。2)本地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将促进周边省份的"趋粮化",城镇化进程和农林水支出则表现出抑制作用。3)2001—2003年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2004年以后农业机械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动力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且呈现递增趋势,2011年小型拖拉机动力开始出现正的空间溢出效应。4)不同地形条件的地区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平原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大中型拖拉机动力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小型拖拉机动力则呈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为此提出加强农机区域协调、推进"宜机化"改造和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光乔 周力 易中懿 张宗毅 韩喜秋
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业的调查数据,本文以水稻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为例,利用Probit、DEA和Tobit方法实证分析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户购机决策、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①教育背景、健康状况和合作社经历是农户购机决策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户会受文化水平不高、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引导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而进行从众决策。②经济发达地区、资金充裕的农户往往更可能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种植规模较小、家庭成员外出打工较多和融资能力较弱的农户容易受补贴政策的诱致而选择购买补贴农业机械。③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增加了农业机械作业市场服务供给总量,而该市场需求缺乏弹性,补贴政策会导致部分原有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铮 利爽 葛立群 潘荣光 符莉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和动力支撑,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是推行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辽宁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框架,构建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发生机理,分析影响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向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采纳意向对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水稻种植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其和 方娜 廖兴红 田姗
农机户处于整个农机化价值链的终端,是实现农机化的主体,其对政策的感受最直接、最深刻、最有发言权。因此,了解农机户对终端政策的评价是农机化政策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法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1200余农机户进行入户访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满意度线性回归模型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农机用户对终端政策满意比例很高,但满意强度一般。
关键词:
终端政策 满意度 主成分分析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秉强 谢胜利
多作种植是我国农业重要的发展道路。本文回顾了多作种植在我国时起时落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多作种植中农机与农艺结合的辩证关系,提出多作种植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相互适应,并与其它现代农业新技术相结合,共建科学的集约种植技术新体系的观点,还针对我国当前发展多作种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农机与农艺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多作种植,农业机械化,农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冲 宋建农 王继承 刘彩玲 庄乃生
为解决东北地区年积温小、水稻安全生长期短、种植模式多样化等特点对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影响的问题,通过对东北地区水稻种机械化种植模式中的机插秧、机直播、机抛秧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一种钵苗行栽技术,实现了钵苗的有序浅栽,增产增效效果显著。田间试验表明,钵苗行栽技术满足水稻种植的农艺要求,增产8%~10%,比常规人工种植节约成本约20%。研究认为,机械化插秧与钵苗行栽是2种适合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模式,对该地区水稻机械化种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种植 钵体苗行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浩军 牛琪 纪超
系统梳理我国地膜机械化技术研究成果,以覆膜播种与残膜回收两大类典型机具为对象,分析对比其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总结剖析当前地膜机械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中,主要存在因苗膜错位、覆土不均、打孔成穴机构不可靠造成的空穴率高、出苗率低等问题。在机械收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膜厚度小、强度差,增加了机具作业难度;现有机具的适配性单一,核心工作部件的可靠性不高,并且机收成堆(条)的地膜转运困难,后续处理工艺不完善,降低了农户的积极性。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1)研究人员在设计覆膜机
关键词:
地膜 机械化技术 铺膜播种 残膜回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程威特 江帆
[目的]农业种植结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采用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总面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例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为解决传统回归方法中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问题,运用工具变量法和样本选择修正法探究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实际影响。[结果]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结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械化水平每提升1%,农户种植总面积增加0.428%,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0.43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就增加0.11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增加1.104%。[结论]机械化水平对农户种植面积有稳健的正向效应,特别是对农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正向效应更大。与样本修正后工具变量估计相比,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会严重低估机械化水平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265户柑橘种植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农户农业机械采纳应用的影响因素与激励分析
农户机械化服务支出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基于2004~2016年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及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380个柑橘种植户的调查
土地细碎化是否阻碍甘蔗种植机械化发展?
广西甘蔗全程机械化相适应种植行距及模式
21世纪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
果农对过量施肥的认知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9个县(区、市)苹果种植户的调查
基于MIV和GA-BP模型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