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2)
- 2023(11471)
- 2022(9876)
- 2021(8944)
- 2020(7763)
- 2019(17933)
- 2018(17540)
- 2017(33198)
- 2016(18602)
- 2015(20741)
- 2014(20503)
- 2013(20444)
- 2012(19221)
- 2011(17358)
- 2010(17173)
- 2009(15751)
- 2008(15598)
- 2007(14016)
- 2006(12059)
- 2005(10427)
- 学科
- 济(74197)
- 经济(74125)
- 管理(47992)
- 业(47767)
- 企(35663)
- 企业(35663)
- 方法(34482)
- 数学(31028)
- 数学方法(30763)
- 农(24351)
- 地方(19393)
- 财(18092)
- 学(17757)
- 中国(17660)
- 农业(16862)
- 业经(16071)
- 贸(15064)
- 贸易(15060)
- 易(14539)
- 制(12770)
- 环境(11899)
- 务(10919)
- 财务(10905)
- 财务管理(10875)
- 技术(10794)
- 和(10759)
- 企业财务(10177)
- 银(10145)
- 银行(10068)
- 融(9892)
- 机构
- 大学(264651)
- 学院(264602)
- 济(102935)
- 经济(100699)
- 管理(98522)
- 研究(92162)
- 理学(85846)
- 理学院(84747)
- 管理学(83195)
- 管理学院(82709)
- 中国(66970)
- 科学(63224)
- 农(62413)
- 京(56103)
- 业大(50496)
- 农业(49815)
- 所(49145)
- 研究所(45497)
- 财(44323)
- 中心(43651)
- 江(41260)
- 财经(35937)
- 范(34999)
- 师范(34494)
- 北京(34237)
- 州(34014)
- 农业大学(33320)
- 省(33096)
- 院(32619)
- 经(32578)
- 基金
- 项目(187737)
- 科学(144619)
- 基金(134091)
- 研究(127555)
- 家(121089)
- 国家(120055)
- 科学基金(100342)
- 社会(79374)
- 省(76986)
- 社会科(75010)
- 社会科学(74979)
- 基金项目(72961)
- 自然(68620)
- 自然科(66975)
- 自然科学(66947)
- 自然科学基金(65763)
- 划(64448)
- 教育(57925)
- 资助(53632)
- 编号(50714)
- 重点(42807)
- 发(41015)
- 部(39918)
- 成果(39638)
- 创(38941)
- 计划(38454)
- 科研(37185)
- 创新(36506)
- 课题(35192)
- 科技(34823)
- 期刊
- 济(108564)
- 经济(108564)
- 研究(69011)
- 农(55783)
- 学报(55457)
- 中国(49990)
- 科学(45940)
- 大学(39369)
- 农业(37558)
- 学学(37524)
- 财(34335)
- 管理(30564)
- 教育(23038)
- 融(21301)
- 金融(21301)
- 业(20860)
- 技术(20836)
- 业经(19109)
- 经济研究(17046)
- 财经(16908)
- 版(15900)
- 业大(15472)
- 问题(15346)
- 资源(14480)
- 经(14414)
- 科技(13771)
- 农业大学(13020)
- 图书(12918)
- 技术经济(12878)
- 商业(11964)
共检索到378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武 韩喜秋 朱国美
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分析花生新品种的采用现状以及影响农户花生新品种采用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花生新品种的采用率较低,许多农户仍在种植延用了几十年的老品种。Probit模型分析表明,家庭人均收入、花生种植面积在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示范户身份以及打工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对花生新品种的采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和块均耕地面积对花生新品种的采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对花生新品种的采用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采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健 濮励杰
研究目的:分析研究区土地资源利用特点,评判出滁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水平指数,揭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提出对策。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研究结论:安徽省滁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水平指数为63.16%,处于可持续利用发展阶段,针对主要的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艳 刘传龙
城市边缘区处于城乡之间,区域内的廊道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并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景观空间。基于这个主题,以滁州市城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廊道的形态,探讨了廊道的网络结构,阐述了廊道的形成因素,指出了廊道连通作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廊道的三种规划与发展模式:绿色生态模式、多节点沿轴线分布模式和有机生长模式。欲使城市边缘区廊道成为连接城市建成区与乡村的桥梁,让城市融入广阔的乡村自然环境之中。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廊道 景观 网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邵尚林 刘兵
本文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为背景,对安徽对接“长三角”,实施“东向战略”过程中滁州市的发展思路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分析了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东向战略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荣 蔡书凯
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翻耕的环境友好型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国内,其推广工作却相对较晚。本文基于安徽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现状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利用Probit回归方法分析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因素;利用OLS回归方法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用认知、户主非农兼业情况、户主受教育年限和户主是否村干部是影响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因素;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水平具有正向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用认知程度越高、户主非农兼业时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柯木飞#硕士生 尹昌斌 江激宇 程磊磊
该文采用了安徽省4个市16个县的210户农民对专业合作组织评价的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是否合作组织成员、人均耕地面积、收入结构、经营农产品性质以及合作组织是否提供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对农户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为此,该文最后提出改善农户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长辉 刘锐金 莫业勇 黄华孙
利用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植胶区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橡胶树新品种分布和采用情况。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占据较大比例,自主选育的品种仅热研7-33-97推广面积较大,新品种被采用的速度受空间距离影响较大并且分布的地域特征明显。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橡胶收入比重、种植规模和市场销售行情对农户采用橡胶树新品种的决策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往往更乐于接受新品种,对橡胶市场前景有良好预期且不担心销售的农户也更愿意采用新品种;橡胶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较低的农户,采用新品种的概率较高;橡胶种植面积与新品种采用之间呈倒"U"形关系,规模较大的种植户采用新品种方面较为保守。
关键词:
农户 橡胶树 新品种 技术采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段智红
由于受生产资质、技术条件、资金状况的制约,全国的汽车生产厂家为数不多,而各地的汽车经销商却发展迅猛。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2003年底经营汽贸行业的纳税人只有57家,2006年7月底已发展到121家。与火爆的市场销售相比,汽贸行业实现的税款却很不相称。2006年1~7月,汽贸行业的营业额为3.53亿元,占整个批发和零售业营业额的6.4%,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松坚 何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晓玲
文章以安徽省蚌埠市为调查对象,在投资者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投资者满意度的因素,探索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中西部投资环境的状况,提出了具体建议对策。
关键词:
投资环境 投资者 满意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连阁 蔡书凯
本文基于安徽省芜湖市以本地就业为主的386户稻农调研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民田间学校能够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程度;户主非农兼业对化学防治型、生物防治型IPM技术采纳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物理防治型IPM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耕地规模越大的农户越偏好物理防治型IPM技术,也越厌恶生物防治型IPM技术;农户耕地块数越多化学防治型、生物防治型IPM技术的采纳程度越低;但农民的健康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对农户IPM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整体社会关系网对农户种植经济林新品种行为的扩散效应分析——以福建省永安市五星村为例
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例
安徽省池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安徽省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省际行政接壤地区经济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萧县为例
农户水稻新品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
工业部门低碳化驱动因素与脱钩路径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农户选择水稻新品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水稻主产区402户农户的调查
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苹果种植户为例
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制约因素分析——以安徽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