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4)
- 2023(5825)
- 2022(5166)
- 2021(4715)
- 2020(4298)
- 2019(10008)
- 2018(9971)
- 2017(19301)
- 2016(10989)
- 2015(12493)
- 2014(12883)
- 2013(12893)
- 2012(12169)
- 2011(11154)
- 2010(11285)
- 2009(10629)
- 2008(10792)
- 2007(9945)
- 2006(8445)
- 2005(7477)
- 学科
- 济(47513)
- 经济(47475)
- 管理(29856)
- 业(27280)
- 方法(24811)
- 数学(22358)
- 数学方法(22160)
- 企(20865)
- 企业(20865)
- 农(13876)
- 学(12381)
- 财(11351)
- 环境(11238)
- 中国(10641)
- 地方(10056)
- 农业(9154)
- 贸(8912)
- 贸易(8912)
- 易(8648)
- 业经(8574)
- 和(8204)
- 制(7420)
- 划(7121)
- 生态(6936)
- 务(6901)
- 财务(6883)
- 财务管理(6862)
- 企业财务(6462)
- 银(6361)
- 银行(6314)
- 机构
- 大学(165550)
- 学院(165304)
- 济(66034)
- 经济(64593)
- 管理(61020)
- 研究(57899)
- 理学(52772)
- 理学院(52122)
- 管理学(51082)
- 管理学院(50792)
- 中国(42253)
- 科学(39632)
- 农(35977)
- 京(35425)
- 所(31278)
- 业大(29984)
- 研究所(28913)
- 财(28812)
- 农业(28731)
- 中心(26983)
- 江(25191)
- 财经(23385)
- 北京(22238)
- 范(21641)
- 师范(21379)
- 经(21075)
- 经济学(20570)
- 院(20511)
- 州(19814)
- 农业大学(19025)
- 基金
- 项目(112266)
- 科学(86270)
- 基金(80241)
- 研究(77173)
- 家(71879)
- 国家(71335)
- 科学基金(59080)
- 社会(47410)
- 省(45042)
- 社会科(44876)
- 社会科学(44857)
- 基金项目(43295)
- 自然(39696)
- 自然科(38623)
- 自然科学(38609)
- 划(38171)
- 自然科学基金(37884)
- 教育(35243)
- 资助(33276)
- 编号(30854)
- 重点(26219)
- 发(24726)
- 成果(24638)
- 部(24597)
- 计划(22703)
- 创(22655)
- 科研(22420)
- 课题(21494)
- 创新(21327)
- 科技(20526)
共检索到232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名语 崔顺立 穆国俊 杨鑫雷 刘立峰
为探讨生态环境是否对花生种子黄酮及多酚产生影响,及两者变化与初生代谢物脂肪和总糖含量变化的相关性,选用全国广泛栽培的、种子黄酮及多酚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的花生品种16个,在多个试验点进行2年种植,鉴定种子总黄酮、总多酚、脂肪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显著影响花生种子黄酮及多酚含量,濮花23号为高TFC品种,豫花9327为高TPC品种。生态环境对花生种子黄酮及多酚含量具有极显著效应,合肥试验点为适于黄酮和多酚形成的种植区。此外,黄酮及多酚二次生代谢物与脂肪、可溶性蛋白和总糖等初生代谢物在地域间变化趋势年
关键词:
花生 黄酮 多酚 生态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艳秀 刘攀峰 杜庆鑫 杜红岩
[目的]比较不同种质杜仲叶中多酚及黄酮含量的差异性,合理评价与利用杜仲种质资源。[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105份杜仲种质叶中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及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种质叶中槲皮素含量平均为0.33 mg·g-1,变异系数最大,为42.42%;总黄酮含量平均为15.92 mg·g-1,变异系数最小,为19.35%;异槲皮苷、多酚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7、42.74 mg·g-1,变异系数分别为34.42%、23.72%。杜仲雌株和雄株叶中的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及槲皮素含量差异不著性。多酚及黄酮类物质在不同来源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河北地...
关键词:
杜仲叶 活性成分 多酚 黄酮 差异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玉琴 韩卫娟 张嘉嘉 梁晋军 孙鹏 傅建敏
【目的】分析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的差异性,并根据成分含量对资源进行评价及分类,初步筛选出高含量优良柿种质。【方法】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122份柿种质资源进行叶片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测定,分析各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分布规律和相关性及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并根据各成分含量高低进行资源分类与筛选。【结果】 河南省柿资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2.75,81.09和52.15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30.56%,46.85%和27.58%。总酚含量集中分布在103.87~144.25 mg/g,黄酮含量集中分布在54.39~96.93 mg/g,单宁含...
关键词:
总酚 总黄酮 单宁 柿 种质资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爱青 尉万聪 扎巴土多 穆再排尔江 薛照辉
以洋葱、芹菜、韭菜、菠菜、卷心菜和番茄为材料,采用福林酚试剂法和铝离子显色法分别测定经爆炒、焯、煮、微波4种方式处理后不同蔬菜中的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并以转移率、保存率和损失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考察。结果显示:煮处理后,蔬菜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明显下降,番茄中总多酚损失率高达42.14%,韭菜和菠菜的总黄酮损失率均超过40%;微波和焯处理后,蔬菜中多酚和黄酮向汤中的转移量较多,其中,微波处理后黄酮的转移率均超过35%;爆炒后蔬菜中的总多酚保存率相对较高,洋葱、韭菜、菠菜中总多酚损失率均低于10%。热烹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逄涛 林茜 李勇 师君丽 邓建华 卢秀萍
分析了国内云南、福建、贵州、河南等传统优质烟叶产区代表性烟叶样品多酚类物质含量,发现云南烟叶多酚总量高于其他烟区烟叶,其中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新绿原酸、莨菪亭和芸香苷含量高于其他烟区烟叶,下部烟叶芸香苷和山奈酚-3-芸香糖苷含量高于其他烟区烟叶。生态因子与多酚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云南烟区海拔较高、移栽期平均气温较高、成熟前期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较低、成熟后期降雨量较大可能是导致云南烟叶多酚含量较高的原因。
关键词:
云南 烤烟 多酚 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建敏 张嘉嘉 李芳东
为比较柿种质资源间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含量的多样性,对111份柿资源叶片中槲皮素、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柿种质资源间槲皮素、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含量存在丰富的多样性;除槲皮素外,不同柿地域来源间山奈酚、粗黄酮和多酚均表现出显著(P<0.05)差异性,而不同柿类型间只有山奈酚显示出显著(P<0.05)差异性;聚类结果显示柿种质资源可分为四大类群,其中类群Ⅳ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高含量的柿种质资源类群,共有21份资源,其为柿资源的选育提供了宝贵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柿叶 黄酮 多酚 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庆利 张初署 曹玉良 刘阳 邢福国 禹山林
以45份花生品种为原料,研究17种氨基酸组分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在多元回归的基础上对12种影响力较大的氨基酸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确定其对花生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力大小及直接和间接作用,以期为花生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花生种子 蛋白质 氨基酸 通径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慧娟 赵铭钦 任伟 瞿永生 张俊 刘鹏飞 王唯唯
以河南27个浓香型主产烟区的55份烤烟C3F为材料,研究了浓香型烤烟中多酚类物质含量与外观质量关系。结果表明:①绿原酸、芸香苷含量除与身份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外,与其它外观质量指标均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②莨菪亭含量与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均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与油分、色度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也表明,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尤其是颜色、成熟度、油分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关系密切。
关键词:
烤烟 外观质量 多酚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卫娟 李加茹 李华威 梁玉琴 孙鹏 傅建敏
为了解不同(品)种柿叶总酚与总黄酮含量差异及其年动态变化规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15份柿叶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份柿叶资源总酚含量在13.84~107.42mg/g波动,变异系数较大;总黄酮含量在12.06~58.20mg/g波动,变异系数较小。柿近缘种、野生柿、涩柿、甜柿总酚年均含量及变异系数分别为36.83、43.82、46.05、38.86mg/g和32.46%、30.58%、35.31%、30.78%;总黄酮年均含量及其变异系数分别为33.92、29.43、27.13、26.19mg/g和21.01%、19.75%、18.59%、17.33%。不同(品)种柿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
关键词:
柿叶 总酚 总黄酮 年动态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岩 司龙亭 李坤
选用黄瓜总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的2个品系,即华南型Ma7、华北型M6配制杂交组合(Ma7×M6),并构建杂交组合的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瓜总黄酮含量,探索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次数分布显示的B1、B2和F2分离群体均呈现连续分布且出现多峰或单峰偏态,表现为主基因+多基因的数量遗传特征。多世代联合分析表明:黄瓜总黄酮含量遗传模式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2.12%~65.89%,多基因遗传率为0~46.72%,B2和F2群体主基因的遗传率比多基因的遗传率高,环境方差对表型方差的...
关键词:
黄瓜 总黄酮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则新 李钧敏
对七子花不同营养器官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聚酰胺薄层层析法对七子花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七子花不同营养器官总黄酮含量高低依次是叶>根>茎,七子花叶片总黄酮含量(干质量)可达32 30mg·g-1。②从聚酰胺薄层层析结果来看,七子花叶片总黄酮主要含有8种不同的黄酮成分,而根茎中只含有4种不同成分。七子花叶片具有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有一定的开发利用前景。表2参1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皓平 杨伟丽 张友胜 刘爱玲
分别用水和几种有机溶剂浸提显齿蛇葡萄幼叶中有效成分 ,以没食子酸和单宁酸为标样 ,并用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法、Folin- Dennis法、Folin- Ciocalteu法、普鲁士蓝法法测定其中多酚的含量 ,以筛选显齿蛇葡萄多酚测定的较佳方法 .结果表明 ,以丙酮和水 (体积比为 1∶ 1)为溶剂浸提 ,以没食子酸为标样 ,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显齿蛇葡萄多酚含量为最佳方法
关键词:
显齿蛇葡萄 多酚 测定方法 比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丽 徐晓燕 朱小茜 李章海 黄义德
对我国5个主要烟区的3个等级烟叶标样的多酚类物质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和贵州两地多酚含量较高,烟碱含量中等,总糖、还原糖的含量相对较高。安徽烟区烟碱含量略高。辽宁和安徽烟叶的多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普遍较低。辽宁、安徽烟区烟叶糖碱比较低,烟叶协调性不够;云南和贵州烟区的各部位烟叶协调性普遍较好。
关键词:
烤烟 生态烟区 部分化学成分 多酚类物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王树峰 余永亮 练云 王庭峰 位艳丽 巩鹏涛 刘学义 方宣钧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及相关性,为大豆品质改良、分子育种及基因克隆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技术,对晋豆23号和灰布支杂交构建的F13代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74个家系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利用WinQTLCart2.0软件分析了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QTL,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检测QTL;同时,对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到23个QTL,其中控制异黄酮含量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J、N、D2和G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脂肪含量的QTL有11个,分别定位在第A1、A2、B2、C2和D2...
关键词:
大豆 SSR QTL 品质 异黄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普晓英 赵大伟 曾亚文 杨树明 杜娟 杨涛 赵春艳
为研究不同大麦材料的黄酮含量和发掘高黄酮含量的大麦品种,测定了中国及其他国家的177个大麦品种的黄酮含量,并对其在昆明地区生态条件下6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品种间都呈极显著遗传差异;性状间遗传力(h2)大小顺序:千粒重(48.47%)>全生育期(46.34%)>株高(46.18%)>实粒数(41.23%)>穗长(38.94%)>有效穗数(34.04%);大麦品种群体各农艺性状在云南表现的遗传变异不同,利用本群体进行新品种选育时,应考虑各农艺性状的表现特点和遗传潜力的大小;不同品种中黄酮含量差异大,中国大麦籽粒黄酮含量(125.08±19.00)mg/10...
关键词:
大麦 黄酮 农艺性状 遗传参数 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