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1)
2023(9174)
2022(7706)
2021(7074)
2020(5894)
2019(12722)
2018(12469)
2017(23772)
2016(13259)
2015(14458)
2014(13937)
2013(13847)
2012(12985)
2011(11723)
2010(11720)
2009(10764)
2008(10618)
2007(9754)
2006(8783)
2005(7720)
作者
(41743)
(35492)
(35049)
(33012)
(22180)
(17298)
(15668)
(14014)
(13606)
(12242)
(12198)
(11662)
(11352)
(11109)
(11097)
(11079)
(10746)
(10291)
(10290)
(9983)
(9355)
(8733)
(8569)
(8301)
(8179)
(8013)
(7781)
(7742)
(7423)
(7343)
学科
(52725)
经济(52660)
(45176)
(43293)
管理(30806)
农业(29818)
(22167)
企业(22167)
方法(19559)
数学(17636)
数学方法(17476)
业经(16615)
中国(13868)
(12098)
(12066)
(11904)
(11451)
贸易(11445)
(11204)
地方(10364)
农业经济(9999)
(9531)
(9004)
农村(8996)
(8704)
(8632)
技术(8527)
(8345)
银行(8300)
及其(8008)
机构
学院(190350)
大学(186140)
(77932)
经济(76445)
研究(70013)
管理(69657)
(66181)
理学(61181)
理学院(60474)
管理学(59319)
管理学院(59024)
中国(53661)
农业(51651)
科学(47466)
业大(43397)
(39190)
(38274)
研究所(35302)
中心(33034)
农业大学(32331)
(30955)
(29348)
(26563)
(26177)
财经(24775)
(24146)
北京(23869)
科学院(23748)
(23130)
(22804)
基金
项目(134881)
科学(104036)
基金(97276)
研究(91665)
(89442)
国家(88558)
科学基金(73114)
社会(58384)
(54836)
社会科(54819)
社会科学(54799)
基金项目(52219)
自然(49446)
自然科(48281)
自然科学(48263)
自然科学基金(47448)
(45787)
教育(39741)
资助(38444)
编号(36343)
(36148)
重点(30512)
(30453)
(29291)
(28518)
(28431)
计划(27919)
成果(27548)
科研(26608)
创新(26556)
期刊
(89525)
经济(89525)
(69723)
研究(48928)
农业(47181)
学报(43028)
中国(39914)
科学(36065)
大学(31819)
学学(30857)
(22582)
业经(22038)
(21027)
管理(20420)
(20032)
金融(20032)
教育(14649)
业大(14272)
(13528)
农村(13504)
(13504)
农业经济(13462)
问题(13274)
技术(13167)
农业大学(12532)
经济研究(12450)
世界(11562)
财经(11531)
科技(10637)
(9834)
共检索到280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学敏  朱雅  王长发  王小立  
【目的】探索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为分析不同基因型花生冠层温度差异机理提供参考。【方法】自花生结荚期到收获,应用红外测温仪对12个北方大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测定了花生主茎功能叶片(主茎顶3叶)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及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收获时调查了分枝数、侧枝长和主茎高等农艺性状,对各生理和农艺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12个大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有分异,其中,豫花153的冠层温度最低,开农41的最高。花生生理和农艺性状对冠层温度均有强烈影响。生理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国  刘登望  李林  张昊  何翔  万书波  郭峰  李雨晴  
以大粒花生品种湘花2008为材料,设以下处理:A,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B,地膜覆盖+打孔播种;C,地膜覆盖+遮阳;D,地膜覆盖;E,露地播种+遮阳;以露地播种为对照(CK),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秋花生土壤温度、出苗率、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露地播种+遮阳、CK的出苗率分别为81.9%,90.4%,85.7%,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播种至出苗期,地膜覆盖处理的温度高于露地处理;结荚期和饱果期地膜覆盖+打孔播种+遮阳处理垄面、土层深5、10 cm处的温度显著高于CK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东霞  符海泉  杨伟波  徐中亮  冯美利  
【目的】研究不同钙处理下不同花生品种和海南本地花生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钙含量的差异性,为今后培育适宜海南种植的耐低钙花生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土壤盆栽培养研究施钙和不施钙处理对4个花生品种和6份花生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施钙处理相比,不施钙处理下,供试花生的单株饱果数、出仁率和每盆干果重都降低,而无效果针数和侧枝长都增加。2个钙处理下出仁率均与根部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WC9和WC1具有耐低钙能力的潜质,而WN2和WC10相对来说对缺钙环境更加敏感;单株饱果数、每盆干果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学敏  朱雅  王小立  王长发  
【目的】探索花生产量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为高产花生品种选育和大田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大花生为材料,自花生结荚到收获,应用红外测温仪对12个大花生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结荚后0,9,19,28,38和47d)的冠层温度进行观测,并于收获后调查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百果质量和总产量,对花生产量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冠层温度总体差异极显著(P0.05);饱果率与结荚后0,9,28和38d的冠层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竹青  朱旭彤  王维金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1个小麦品种(系)的10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受2个独立公因子制约。被确认和命名的公因子是:F1,光合同化因子;F2,产量构成及植株碳、氮营养因子;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42%。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2个公因子F1,F2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线性关系。以公因子为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将11个品种分为三大类型。不同类型品种F1、F2的大小和相互协调方式不同,直接导致品种(系)产量水平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姝  王伯伦  张振宇  黄元财  贾宝艳  王术  
以4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探讨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对不同株穗型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弯穗型、中穗型、轻穗型和高秆型垩白粒率较低,垩白度较小,外观品质较优;半直立穗型、散穗型、中穗型、中秆型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大,加工品质较优;弯穗型、散穗型、重穗型和中秆型胶稠度较长,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蒸煮食味品质较优;直立穗型、散穗型、轻穗型和矮秆型蛋白质含量较多,营养品质较优。适当减小穗颈节宽度、穗长、二次枝梗数和着粒密度对改善品质有促进作用。成熟期光合速率在13.6μmol/(m2.s)时,蒸煮品质较优;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对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有不利影响,但能促进营养品质的改善;成熟期保持较大的叶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鹏  冉春艳  谢小玉  
【目的】针对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上游近几年春季降水偏少易导致干旱的特点,研究水分胁迫对油菜蕾薹期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揭示油菜蕾薹期抗旱机制及抗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的方式,在遮雨网室对两种抗旱性不同的油菜品种中双10号(抗旱性弱)和94005(抗旱性强)蕾薹期进行干旱胁迫,以各性状的抗旱系数研究油菜相关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该区域油菜蕾薹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结果】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两种油菜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RWC、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株高、茎粗、一次分枝数以及单株产量抗旱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宏凯  王宏富  鱼冰星  原向阳  董淑琦  郭平毅  
为探究区试点与品种对谷子农艺性状的关联关系及影响效应,于2014和2015年分别在山西五台县(A1)、山西定襄县(A2)、山西平定县(A3)、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A4)、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A5)、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A6)和山西高平市(A7),选取种植谷子‘长杂谷1205号’(B1)、‘长农44号’(B2)、‘长生13号’(B3)、‘晋汾97号’(B4)、‘农大8号’(B5)与‘长农35号’(B6),每个品种3次重复。结果显示,A1的谷子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区试点的,且其穗长显著高于A6穗长。A2、A3生育期与A1、A7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A4的谷子穗粒重及产量高于其他区试点,A5在千粒重方面有促进作用。A6的主茎高显著低于其他区试点,A7的穗长显著高于其他区试点。通过一年多点综合分析得B1品种的生育期、穗数在各地均高于其他品种,在穗长方面的变异度最高。B3品种在千粒重、主茎高方面的丰产效应最低,而B5在穗长、千粒重及产量方面的丰产效应最高。B6的穗长及产量的丰产效应为负效应,且其生育期、穗数及主茎高变异系数最高,但对主茎高的增高效应最高,而其穗数在A2表现最好。综上所述,区试点与品种在谷子农艺性状方面有交互作用,其中品种对谷子穗长、主茎高影响效应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艾英  郭二虎  王军  范惠萍  李瑜辉  王丽霞  王秀清  程丽萍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氮素水平下春谷品种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变化规律,确定春谷最佳施氮量,并探讨光合特性与产量相关性。【方法】以春谷品种长农35号和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重复3次,小区面积15.0 m2(5 m×3 m),留苗30万株/hm2。共设0(N1)、45(N2)、90(N3)、135(N4)、180(N5)和225 kg·hm-2(N6)6个氮素水平,40%氮肥作底施,60%在拔节至孕穗期追施。于谷子抽穗后,用日本产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Konica Minolta)测定顶三叶SPAD值,用美国产CIRAS-2光合速率仪(PPSYS...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峰  李欣禹  唐朝臣  刘惠芬  裴忠有  孙守钧  
为探究影响甜高粱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环境因子,选取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系)为材料,在天津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4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试验,分析主要目标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构建目标性状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株高、茎粗和茎节数以基因型效应为主;影响穗长以基因型×环境互作和基因型效应为主;影响穗重以环境效应为主;影响锤度和粗蛋白含量是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环境互作三者平均作用的结果。锤度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昼夜温差和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关系,与降水量等8个其他因子均达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日均温度、昼夜温差、土壤pH以及速效磷含量是影响穗重的主要因子,其中土壤pH效应最大且为负效应;≥10℃有效积温、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锤度的重要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贡献率最高,为正效应;影响粗蛋白含量的关键因子为降水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少先  匡逢春  夏石头  何小解  萧浪涛  彭克勤  
通过小区和大田示范试验,研究了基肥和追肥分别造粒的烟草专用缓释肥(BD肥)对烟草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D肥施用量为1200kg/hm2时,烟株田间长势长相、初烤烟叶外观质量较好,烟叶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小区试验中,当一次性施用BD肥0.135kg/m2时,初烤烟叶产值比对照极显著增加16.41%;大田示范试验中,当一次性施用BD肥1350kg/hm2时,初烤烟叶产值比对照显著增加14.58%,而一次性施用BD肥1200kg/hm2时其产值则显著增加14.17%.BD肥对初烤烟叶香气有一定影响,且其杂气、余味均较对照好,其中以一次性施用BD肥1200kg/hm2的烟株表现最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玉芝  覃丽  何长征  潘妃  谢洁  陈慧  罗江龙  丁旭  熊兴耀  
以3个常规马铃薯栽培品种费乌瑞它、紫玉、冀张薯12号为材料,进行非全程45%遮光、全程45%遮光、非全程70%遮光、全程70%遮光处理,比较分析马铃薯的植株生长势、产量及其构成性状受光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马铃薯植株生长、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等都呈现出对照、非全程45%遮光、全程45%遮光、非全程70%遮光、全程70%遮光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遮光条件下马铃薯株高显著增加,但费乌瑞它的株高随遮光程度增加变化不大;紫玉的主茎数对光照不敏感,费乌瑞它和冀张薯12的主茎数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少;冀张薯12植株的干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士强  胡银岗  佘奎军  周琳璘  孟凡磊  
【目的】探讨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ycorrelation analysis),对分别种植于干旱棚和大田自然降水两个条件下的65个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其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各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各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程度大小依次为:气孔导度(0.7995)、光合速率(0.7909)、蒸腾速率(0.7556)、可溶性糖含量(0.7467)、丙二醛(MDA)含量(0.7336)、游离脯氨酸含量(0.7267)、穗长(0.7102)、穗粒数(0.709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效琴  李卓  刘永红  李伟  
【目的】分析播期和覆膜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西南旱地油菜适期播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油36为材料,采用7个播期(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0日和11月20日)和2种覆膜方式(覆膜和不覆膜)研究播期和覆膜对直播冬油菜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覆膜能有效提高0~25 cm土层温度、油菜干物质量、株高、主序长和有效角果数,使油菜产量增加3.61%~44.47%。随播期推迟,增产效果越明显,但推迟至11月10日时,油菜干物质量和农艺性状较9月30日显著下降。回归方程表明,油菜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播期呈显著多项式关系,且油菜最适播期为10月10日,分别较9月30日、10月30日、11月10日和11月20日提高了2.13%、47.97%、74.19%和136.64%。此外,播期推迟有效降低了油菜亚麻酸、芥酸和硫苷含量,同时也降低了含油率,但覆膜能有效降低因播期推迟而造成油菜品质的差异。【结论】9月30日至10月10日是西南旱地直播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播期,且此播期内适当推迟结合覆膜技术更有利于实现该区油菜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浩然  贾玉山  刘鹰昊  王志军  
【目的】探究土壤盐碱度和留茬高度对苜蓿农艺性状及干草品质的影响,为河套盐碱地区优质草饲"收-加-贮"产业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非盐碱(S1)、轻度盐碱(S2)、中度盐碱(S3)和重度盐碱(S4)地种植的翌年第一茬初花期(10%植株开花)紫花苜蓿进行刈割,设置0~2 cm(H1),2~6 cm(H2)及6~11 cm(H3)3个留茬高度,针对土壤盐碱度及留茬高度两个因素设计试验,对不同处理苜蓿的农艺性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茎叶比)及干草的营养指标(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相对饲用价值(RFV))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土壤盐碱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DM和CP含量及RFV值逐渐降低,S1处理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DM和CP含量及RFV均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P<0.05),但ADF和NDF均显著低于S2和S3处理(P<0.05);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苜蓿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呈升高趋势,H3处理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H1和H2处理(P<0.05);H1处理的鲜干比和茎叶比最高,且其DM含量和RFV值也显著高于H2和H3处理(P<0.05),但ADF和NDF显著低于H2和H3处理(P<0.05),CP含量以H3处理最高;土壤盐碱度和留茬高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苜蓿的农艺性状和干草品质,S1H1、S1H2、S2H1和S2H2处理的农艺性状和干草品质较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