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8)
2023(8987)
2022(8221)
2021(7895)
2020(6559)
2019(15299)
2018(15432)
2017(29892)
2016(16343)
2015(18407)
2014(18440)
2013(18171)
2012(16462)
2011(14603)
2010(14393)
2009(12983)
2008(12567)
2007(10639)
2006(8966)
2005(7613)
作者
(46835)
(38522)
(38446)
(36550)
(24544)
(18556)
(17352)
(15383)
(14700)
(13742)
(13360)
(12821)
(12092)
(12011)
(11851)
(11777)
(11622)
(11532)
(10940)
(10825)
(9720)
(9347)
(9287)
(8751)
(8630)
(8609)
(8598)
(8477)
(7766)
(7717)
学科
(61115)
经济(61051)
管理(46985)
(43892)
(37121)
企业(37121)
方法(31128)
数学(26965)
数学方法(26607)
(15782)
(15763)
中国(14530)
(14474)
业经(13523)
地方(12391)
理论(11048)
(10856)
财务(10799)
财务管理(10785)
农业(10769)
(10559)
(10345)
贸易(10341)
环境(10138)
企业财务(10136)
(10023)
技术(9913)
(9446)
教育(8825)
(8738)
机构
大学(226016)
学院(224726)
管理(92636)
(82254)
理学(81225)
理学院(80334)
经济(80293)
管理学(78708)
管理学院(78325)
研究(71325)
中国(51172)
(48378)
科学(47661)
(36549)
业大(36130)
(36044)
(35901)
研究所(32952)
中心(32041)
(30887)
北京(30444)
财经(30008)
(29721)
师范(29443)
农业(28382)
(27237)
(26255)
(25768)
技术(24266)
师范大学(23846)
基金
项目(161098)
科学(125267)
研究(116516)
基金(115852)
(101008)
国家(100174)
科学基金(85971)
社会(70655)
社会科(66859)
社会科学(66841)
(63412)
基金项目(62647)
自然(57901)
自然科(56512)
自然科学(56500)
自然科学基金(55433)
(53282)
教育(53057)
编号(48247)
资助(47992)
成果(38451)
重点(35320)
(34568)
(33407)
(33382)
课题(32472)
科研(31094)
创新(31058)
项目编号(30058)
大学(29948)
期刊
(85556)
经济(85556)
研究(62461)
学报(38322)
中国(38034)
科学(34066)
管理(32570)
(32372)
大学(28536)
(27420)
学学(26818)
教育(25133)
农业(23227)
技术(19310)
(14812)
金融(14812)
业经(14397)
图书(13979)
财经(13492)
经济研究(12934)
科技(12315)
理论(12078)
实践(11448)
(11448)
(11409)
(11244)
问题(11051)
(10796)
技术经济(10705)
情报(10510)
共检索到311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洲   王京   刘志侠   吴国振   闫鹤馨   张哲   钟喜林  
为提高花生仁湿法脱红衣质量,以花生品种“花育23”为试验材料,考察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热浸时间等因素对花生仁脱净率、破损率和含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单因素试验确定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热浸时间等因素对花生仁脱净率、破损率和含水率有显著影响;响应面试验显示冷浸温度、冷浸时间、热浸温度和热浸时间对脱净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冷浸温度>热浸温度>热浸时间>冷浸时间,对破损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为热浸温度>冷浸温度>热浸时间>冷浸时间,对含水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冷浸温度>热浸温度>热浸时间>冷浸时间;利用Design Expert V13软件优化求得最佳预处理工艺参数为冷浸温度19℃、冷浸时间13min、热浸温度75℃和热浸时间20 s,此时脱净率、破损率、含水率分别为95.7%、11.3%和13.6%,与试验验证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3%、4.13%、0.6%,该结果说明优化可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力平  黄镇亚  李光沛  
湿法两面光中密度纤维板的废水处理可分为两部分,80%的网下"白水"进行封闭回用,20%的"预压"水进行处理,该文详细讨论各种化学和生物处理的方法,并进行了比较.经化学和生物处理后,"预压"水的悬浮物、COD值和挥发酚值有所降低,其中生物处理后的COD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可达87%和86%,COD值降为191mg/l,挥发酚降为0.46mg/l,达到了国家新建厂废水的排放标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康  吕建雄  李贤军  吴义强  刘元  
以速生人工林I-69杨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木材高强度微波改性预处理设备,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研究木材初始含水率、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优化的杨木微波预处理条件,并揭示高强微波预处理对杨木微观构造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强微波预处理能显著提高杨木横向渗透性;2)随着木材初始含水率增加,杨木渗透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的增加,杨木渗透性整体呈现增加趋势;3)通过高强微波预处理,可使杨木的24 h常压吸水增重量增加约50%,较优的木材初始含水率、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控制区间分别为25%~65%,10~20 kW,60~90 s;4)优化的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PHAM TUONG LAM  王新洲  邓玉和  蒋姗姗  CAO QUOC AN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采用纳米蒙脱土浸渍改性普通杨木板材,提高板材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板材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和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预压缩率为30%、预压温度为70℃、浸渍液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120 min。蒙脱土不仅均匀分布于杨木内部,还与木材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与杨木素材比,处理材的刚度增加了10.92%,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纳米蒙脱土改性处理杨木板材为地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新型材料,扩大速生低质杨木材料的使用范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范祥林  王新洲  邓玉和  蒋姗姗  CAO QUOC AN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采用纳米蒙脱土浸渍改性普通杨木板材,提高板材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板材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和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预压缩率为30%、预压温度为70℃、浸渍液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120 min。蒙脱土不仅均匀分布于杨木内部,还与木材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与杨木素材比,处理材的刚度增加了10.92%,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纳米蒙脱土改性处理杨木板材为地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新型材料,扩大速生低质杨木材料的使用范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亮  孙清  佟玲  高连兴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利用SPSS11.5和Matlab7.1软件研究成型压力、加热温度、花生壳含水率和花生壳与粘结剂质量比对花生壳成型块松弛密度的影响,建立了花生壳成型块松弛密度的数学模型,得出花生壳成型块的最优松弛密度。结果表明:对花生壳成型块松弛密度的影响次序为成型压力、加热温度、花生壳与粘结剂质量比、花生壳含水率;最优组合为成型压力10 MPa,花生壳与粘结剂质量比3∶1,花生壳含水率15%,加热温度100℃,此条件下得到的花生壳热压成型块的松弛密度为1.100 8 g/cm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轶  刘雨秋  谷士艳  敖永华  刘庆玉  
为解决玉米秸秆在发酵中难降解的问题,以玉米秸秆为试验原料,通过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和物理-化学-生物3种方法对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探讨各种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添加10%NaOH溶液后加入绿秸灵的处理方式秸秆半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32.98%;添加混合菌的处理方式秸秆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51.46%;添加8%NaOH溶液后加入绿秸灵和添加10%NaOH溶液后加入绿色木霉的处理方式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39.28%。3种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有显著影响,对木质素的降解影响不显著。3种预处理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沛  王天龙  
本文研讨了板坯含水率、板坯处理和热压曲线等因素对湿法两面光纤维板性能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目的】研究抗菌处理工艺对重组竹防蓝变性能的影响,为户外用重组竹制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有机碘化物3-碘代-2丙炔基甲氨酸丁酯(IPBC)为抗菌剂,采用浸渍IPBC/浸胶、浸渍IPBC/涂胶、重组竹板坯浸渍IPBC 3种抗菌处理工艺,通过实验室和室外防蓝变试验分析3种处理工艺制备户外用重组竹对蓝变菌的防治效力,利用扫描电镜(SEM)、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研究浸渍IPBC/涂胶工艺中抗菌剂在竹纤维化单板和重组竹内的分布。【结果】实验室防蓝变试验结果显示,对照样和采用浸渍IPBC/浸胶工艺制备的重组竹对可可球二孢菌的感染等级均为4级;采用浸渍IPBC/涂胶和重组竹板坯浸渍IPBC工艺制备的重组竹对可可球二孢菌的感染等级分别达1级和0级。室外防蓝变试验结果显示,在成都室外多雨环境中,对照样、采用浸渍IPBC/浸胶和重组竹板坯浸渍IPBC工艺制备的重组竹在2个月内均开始出现蓝变;而采用浸渍IPBC/涂胶工艺制备的重组竹在12个月内仍未发生蓝变,CT检测结果表明竹纤维化单板疏解时产生的裂隙、薄壁细胞腔、导管内壁、纤维细胞的胞间层裂隙中均有抗菌剂存在。采用浸渍IPBC/涂胶工艺制备重组竹时,酚醛树脂胶黏剂在竹材细胞壁上形成一层胶膜,将抗菌剂包裹在竹材与PF树脂胶黏剂之间,并形成有效固着,从而减少抗菌剂流失。【结论】采用浸渍IPBC/涂胶工艺制备的重组竹对蓝变菌具有有效防治效力,可广泛应用于室外环境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炳芳  陶宁萍  
对青梅果实中苦杏仁苷酶的研究结果表明:核仁中酶的活力为果肉的17倍;此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46,pH稳定范围4.0 ̄7.0。经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出青梅原汁酶法脱苦工艺条件的优化组合为:温度45 ̄50℃,pH4.6,酶液稀释度(粗酶液∶青梅原汁)1∶25,反应时间1h。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杜惠媛  杨国强  周爱东  周政  黄新渝  
为提升低品质黏土的纯度,对山东某企业提供的低品质黏土进行成分分析,在确定其主要杂质和呈色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焙烧和磁选相结合的提纯脱色工艺,并利用XRF、XRD、SEM等方法对提纯后的黏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焙烧后磁选,黏土中Fe_2O_3、TiO_2质量分数分别减少1.38%和0.11%,达到陶瓷原料的要求,对提升黏土的品质具有显著的效果,为低品质黏土的提纯和脱色技术探索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工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慧  朱林峰  
针对当前采用杨木单板为基材进行材色改良,处理过程中单板破损率高,后续加工复杂的现状,选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染料:酸性大红GR,活性黄K-RN,直接深棕B-NM,对杨木厚木(30 mm)进行染色处理。选取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促染剂Na2SO4添加量和改性剂胺溶铜季铵盐添加量4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染料在木材内部的分布状态。用90℃的皂液处理染色后试件30 min后,测皂洗前后色差值,利用色差值变化评价其皂洗牢度。试验结果确定最优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80℃,时间9 h,促染剂Na2SO440 g/L,改性剂5 g/L。其中改性剂添加量对试件染色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染色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玉  柴丽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所采用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分析法存在的主观确定权重及过分依赖因素权重的缺点,将熵权理论、模糊隶属度、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熵权模糊灰色关联分析耦合模型。模型中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人的主观因素而形成的权重分配偏差。运用该模型进行实例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汤颖  李君彪  沈钰程  金勇男  王云芳  李延军  
采用热处理温度为160,180,200℃,热处理时间为2,4,6 h的高温热处理工艺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进行改性处理,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竹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分别在160,180,200℃下处理4h后的竹材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越高和时间越长,竹材中木质素质量分数也越高,综纤维素、α-纤维素质量分数呈现下降的趋势,竹材的纵向抗弯强度呈减小趋势,并且抗弯弹性模量呈减小趋势。200℃,6 h热处理竹材与未处理竹材相比,木质素质量分数上升了115.0 g·kg-1,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下降了93.1 g·kg-1,α-纤维素的质量分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迪  罗永康  崔建云  
以脱钙率为指标,以脱钙时间、盐酸浓度、液料比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二次旋转正交试验,对盐酸脱除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鱼鳞中钙质的反应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液料比对脱钙率的影响最大,盐酸浓度次之,脱钙时间的影响最小。得出其反应模型及较佳脱钙工艺参数为:脱钙时间为86.01 min,盐酸浓度为0.43 mol/L,液料比为62∶1,脱钙率达到79.1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