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3)
2023(9295)
2022(8494)
2021(8132)
2020(6782)
2019(15721)
2018(15939)
2017(30525)
2016(16812)
2015(18938)
2014(18981)
2013(18830)
2012(17099)
2011(15301)
2010(15048)
2009(13615)
2008(13009)
2007(10952)
2006(9449)
2005(8184)
作者
(49072)
(40457)
(40379)
(38252)
(25919)
(19647)
(18309)
(16096)
(15469)
(14477)
(14007)
(13466)
(12747)
(12741)
(12454)
(12355)
(12235)
(12091)
(11543)
(11400)
(10163)
(9853)
(9750)
(9148)
(9048)
(9021)
(8999)
(8911)
(8172)
(8104)
学科
(63851)
经济(63779)
管理(46553)
(43961)
(37002)
企业(37002)
方法(31055)
数学(26843)
数学方法(26510)
(16846)
中国(15739)
(15396)
(15048)
地方(14637)
业经(14269)
农业(11274)
理论(11138)
(11030)
贸易(11023)
(10901)
(10570)
环境(10288)
技术(10199)
(10147)
(9830)
财务(9771)
财务管理(9750)
教育(9263)
企业财务(9215)
(9018)
机构
大学(233097)
学院(231307)
管理(94847)
(85431)
经济(83423)
理学(83005)
理学院(82080)
管理学(80592)
管理学院(80186)
研究(77370)
中国(54402)
科学(51555)
(50015)
(40045)
(39473)
业大(38035)
(37466)
研究所(36509)
中心(34315)
(32475)
农业(31679)
北京(31386)
(30903)
财经(30610)
师范(30593)
(28268)
(27862)
(27023)
技术(25428)
师范大学(24893)
基金
项目(166952)
科学(129617)
研究(120151)
基金(119697)
(105321)
国家(104445)
科学基金(88944)
社会(72788)
社会科(68799)
社会科学(68777)
(66158)
基金项目(64741)
自然(59989)
自然科(58567)
自然科学(58556)
自然科学基金(57483)
(55632)
教育(54587)
编号(49496)
资助(49207)
成果(39651)
重点(37076)
(35973)
(35058)
(34715)
课题(33734)
创新(32296)
科研(32163)
计划(31057)
项目编号(30702)
期刊
(90677)
经济(90677)
研究(65138)
中国(40988)
学报(40935)
科学(36332)
(36153)
管理(33763)
大学(29718)
学学(27960)
(26890)
教育(26217)
农业(25832)
技术(19796)
(15800)
金融(15800)
业经(15168)
图书(14127)
财经(13777)
经济研究(13664)
(13633)
科技(12379)
理论(12175)
问题(12021)
(11557)
实践(11490)
(11490)
(10946)
业大(10943)
技术经济(10785)
共检索到325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云  杨建国  郭丽芬  杨谨  张锡顺  
"云红三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花油两用红花新品种。"云红三号"具有无刺,花色红,色素含量高,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2004年在云南省多点试验,平均产花量比对照弥渡红花增产27.98%。在试验示范中平均产籽1610.40 kg/hm2,平均产花336.15 kg/hm2,产值达18274.5元/hm2(花瓣40元/kg,种子3元/kg),较云南本地红花品种收益高27.49%。适宜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及云南省的周边国家推广种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  李冉馨  王佳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云南丽江地区梅花种质资源性状的观察及评价,采用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两种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制定的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果梅优株中通过实生选育方式选育出了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即‘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拉市优4号’、‘江边7号’;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得到了优株‘七河11号’与‘乌羽玉’的杂交后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佩  童文  杨晓  黄璐琳  胡尚钦  
为了建立红花新品种‘川红花2号’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方法,对12份‘川红花2号’样品和不同原产地红花材料进行色谱分离,所得图谱经"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处理。结果表明,‘川红花2号’样品间相似度好,均大于0.95,不同原产地红花材料与川红花2号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低,小于0.93。因此,‘川红花2号’的指纹图谱全面反映了其内在品质,可用于该新品种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只有采用固定的红花品种、固定产地、固定采收期的样品建立的品种专属指纹图谱,才能达到相似度0.95以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  李冉馨  王佳  程堂仁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梅花种质资源以及梅花育种研究的总结,对梅花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得到270个梅花品种的详细性状信息;结合对花梅和果梅的性状研究分级,选出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并且通过芽变选种选出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守边  王燕频  刘小祥  张艳芳  陶胜祥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为了发展这一名花,中国梅花研究中心自1981年开始进行杂交育种,已从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新品种共35个.其中‘小红长须’、‘磨山宫粉’、‘江砂宫粉’、‘菱红台阁’、‘荷花玉蝶’、‘单轮朱砂’、‘单红垂枝’、‘粉皮垂枝’、‘汉粉垂枝’、‘跳雪垂枝’、‘汉雪垂枝’、‘磨山垂枝’等12个品种,在1993年11月12日鉴定会上,被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冉馨  李彦  王佳  程堂仁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云南、湖北、江苏、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大型梅花品种资源圃以及果梅种植基地的梅花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选出花色、花径、花瓣数量、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果实可食率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和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在云南丽江通过实生选育方式在所选的果梅优株中选育出‘江边7号’、‘拉市优4’、‘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在山东青岛梅园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黄绿萼’、‘彦文丰后’、‘舞丰后’、‘明晓丰后’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贤贵  潘光辉  杨琦凤  张赟  
渝红9号是以国内外引进材料、经系谱法选育的优良株系585-1-1-1和529-4-2-1-1为父母本配制的杂种一代。该品种属自封顶类型,早熟,生长势强,叶片较稀,叶量较少;第7~8节着生第一花序,花序间叶1~2片;果实属大果型,平均单果重210 g,果面光滑,无绿果肩,成熟果红色,畸形果和裂果率较低;皮厚,耐贮运;抗TMV,中抗枯萎病;适宜长江流域春秋两季栽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社员  官春云  王国槐  李栒  刘忠松  
为适应优质油菜发展的需要,以湘油11号为母本,湘油10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经多年选育,育成了高产高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湖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为1878.9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7%,增产效果极显著.育成品种油中芥酸含量为0.52%,饼中硫苷含量为20.29μmol/g,种子含油量41%左右.该品种为目前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中综合性状特别优良的品种之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丕忠  王家金  田易萍  周萌  孙雪梅  李友勇  刘本英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育成茶树新品种云抗47号,并以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作为对照进行区试试验,测定了相关的数据,之后制作了绿茶烘青样,并进行了审评。‘云抗47号’是从云南大叶群体种南糯大叶茶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绿茶新品种。属于乔木型,大叶类,树姿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多,制绿茶品质优。云抗47号是优质绿茶新品种,适宜在云南省茶区及气候条件类似的茶区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中华  黄任中  林清  雷蕾  黄启中  
渝椒三号是采用优势育种方法,以纯化自交系“42—2”为母本,“5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组合。杂一代优势强、早熟、丰产。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改良早丰增产61.0%和36.1%,比湘研1号增产56.8%和22.5%。抗性鉴定表现耐寒、中抗疫病。鲜椒肉厚、多汁、微辣、商品性好、耐贮运。宜春季早熟栽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正武  刘红梅  王家伦  
利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黔湄419号种子,经Co60-γ射线处理并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法培育成高产、高效三倍体茶树新品种——黔辐4号。黔辐4号品种为大叶类,中偏晚生种,生长势极强,抗寒及抗病虫性强,主要生化成分与黔湄419相当,产量均超过对照黔湄419及福鼎大白茶,适制绿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健  刘萍  高保全  陈萍  
2005年收集鸭绿江口、莱州湾、海州湾、舟山4个三疣梭子蟹野生地理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体,评估有效群体含量,制定合理保种模式;在5%留种率下,采用群体选育方法进行新品种培育。到2010年经过连续5个世代选育,形成特征明显、性状稳定的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黄选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商品苗种进行对比测试。"黄选1号"收获时平均个体体重提高20.12%,成活率提高32.00%,全甲宽变异系数小于5%"黄选1号"新品种2010~2012年进行中试养殖200余hm2,养殖方法以"蟹、虾、贝、鱼"多品种生态养殖为主。结果显示,新品种收获时个体规格大、成活率高、整齐度好,平均单产提高30%;已推广到山东、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建民  林荔辉  林培青  李爱青  吴为人  陈启锋  周元昌  潘润森  蔡金月  
福红952是以非洲裂叶与粤红1号杂交,应用配合力育种理论及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高效综合育种新技术,于1993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该品种1995-1996年参加安徽省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4.3%;1997-1998年参加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粤743增产15.67%.福红952主要经济性状优良,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于2000年通过安徽省红麻新品种审定,2002年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重点推广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傅友  董文成  赵永波  
昌红为红富士早熟芽变,具有成熟早(9月25日)、适采期长(40d)、果实着色度好(着色率85%以上)、着色适宜的温度范围广(比红富士宽10℃)、品质优(含糖量17 5%)、耐贮运、经济效益高等突出优点,已经列入河北省苹果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伏青  董亚静  孙小武  
为选育优质红皮西洋南瓜良种 ,以引进南瓜的分离后代中选育的自交系 AK73为母本、18- 5 6 2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8年育成优质、早熟、丰产南瓜新组合 ,经品比试验、多点中间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 :该组合全生育期 92 d,春季栽培果实发育期约 32 d;平均单瓜重 1.2 kg,产量 2 7t/ hm2左右 ;果实扁圆形 ,果皮深红色 ,果肉橙红色 ,平均肉厚 3.1cm,质粉味甜 ;耐低温、高温 ,抗逆性较强 ,适应性广 .2 0 0 1年 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红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