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7)
2023(6666)
2022(5053)
2021(4593)
2020(3630)
2019(8131)
2018(8348)
2017(15665)
2016(9147)
2015(10044)
2014(10393)
2013(9854)
2012(9116)
2011(8248)
2010(8532)
2009(7954)
2008(7942)
2007(6953)
2006(6518)
2005(5938)
作者
(27812)
(23389)
(22992)
(22004)
(15233)
(11232)
(10316)
(9254)
(8864)
(8517)
(8298)
(8266)
(7840)
(7490)
(7422)
(7218)
(7050)
(6908)
(6711)
(6637)
(5994)
(5933)
(5694)
(5665)
(5328)
(5297)
(5265)
(5139)
(4796)
(4690)
学科
(37576)
经济(37533)
管理(21114)
(18830)
(14073)
(12961)
(12830)
企业(12830)
地方(11657)
中国(11652)
环境(10150)
方法(9928)
业经(9729)
农业(9597)
土地(8738)
(8026)
数学(7967)
数学方法(7833)
生态(6589)
(6355)
(6323)
(6024)
(5941)
金融(5940)
资源(5911)
(5906)
发展(5879)
(5863)
经济学(5438)
(5393)
机构
学院(129447)
大学(129263)
研究(51964)
(47368)
经济(46350)
管理(43981)
中国(38265)
理学(37210)
理学院(36596)
管理学(35701)
科学(35574)
管理学院(35487)
(30293)
(29507)
(28013)
(27734)
研究所(25970)
农业(23194)
业大(23120)
中心(23084)
(21224)
(20827)
师范(20578)
(19177)
北京(17720)
(17719)
(17201)
师范大学(16818)
财经(16694)
科学院(16597)
基金
项目(89624)
科学(70110)
基金(63895)
研究(63672)
(57949)
国家(57501)
科学基金(47443)
社会(39989)
社会科(37628)
社会科学(37613)
(36651)
基金项目(34133)
自然(30987)
(30700)
自然科(30049)
自然科学(30038)
自然科学基金(29468)
教育(27934)
编号(25423)
资助(24502)
重点(21665)
成果(21096)
(21039)
(18966)
课题(18836)
(17835)
(17317)
计划(17165)
科研(16918)
创新(16816)
期刊
(59447)
经济(59447)
研究(35644)
中国(30949)
(28133)
学报(25179)
科学(23861)
农业(19322)
大学(18019)
学学(16996)
管理(15099)
教育(15029)
(14685)
(11898)
金融(11898)
资源(10701)
业经(10682)
(10645)
技术(9021)
问题(8106)
经济研究(7770)
(7751)
财经(7607)
业大(7005)
现代(6617)
科技(6539)
(6525)
图书(6421)
世界(6392)
(6110)
共检索到199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熊康宁  
尽管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趋势严重 ,但真正做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统一的岩溶石漠化生态重建模式的实践工作却做得很少 ,且对于这些实践活动还缺乏理论的总结和思考。花江峡谷顶坛片区 ,充分利用当地的适生植物资源和干热资源优势在石漠化土地上种植花椒、砂仁等喜热耐旱的经济作物 ,在恢复和治理生态的前提下成功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 ,形成以花椒规模种植为核心的特色产业 ,利用雨水、坡面水、岩溶裂隙水 ,实行参与式社区管理 ,使环境、经济与社区文化得以可持续发展。“顶坛”模式是充分利用岩溶环境资源优势 ,寓山地保护于特色农业开发之中的一个成功例子 ,它启示我们 ,岩溶石漠化土地恢复重建必须重新认识岩溶环境优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容丽  王世杰  杜雪莲  
比较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类型区植物群落中常见木本植物叶片的δ13C值,以植物叶片δ13C值为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指标,探讨不同石漠化等级对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石漠化等级乔灌叶片δ13C值的范围为-30.280‰~-25.546‰,平均值为-28.040‰±1.208‰。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上叶片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潜在石漠化样地内叶片δ13C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强度、中度、轻度石漠化样地的叶片δ13C平均值;而强度、中度及轻度石漠化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荒漠化一旦发生便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直接影响,而植物生理功能对环境因子改变的适应是敏感、及时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车家骧  彭熙  苏维词  
贵州典型的低热河谷区——花江峡谷由于大气降水时空分布严重失衡,长期干旱缺水,人畜用水困难,生态环境恶劣,但近几年顶坛花椒的种植在农业发展及生态建设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建立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作物需水系数,重点分析了雨水资源供应的时空分布与主要优势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间的差异性,并找出其水分胁迫条件下成功抗旱的机理。结果表明:(1)花江峡谷区全年雨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存在严重缺水危机;(2)林地全年蒸腾与蒸发需水总量大,水资源压力较大;(3)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平稳状态难以维持;(4)顶坛花椒通过增加根系、角质层及栅栏组织保护、植株自身调节及Ca2+的保护等作用能较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红艳  崔明  周金星  但新球  丁访军  吕相海  
研究以喀斯特典型区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花江峡谷区为例,对未石漠化土地和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地中的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进行了测定,并计量分析了石漠化治理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石漠化土地的土壤平均碳库总量比石漠化土地的高,石漠化土地的土壤平均碳库总量主要受植被类型和土层深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石漠化程度的影响;(2)土地平均碳密度则与石漠化影响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呈非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地>石漠化土地,轻度石漠化土地>中度石漠化土地>重度石漠化土地>极重度石漠化土地的变化规律;(3)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关岭县未石漠化土地和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地的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治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艳  周金星  崔明  但新球  丁访军  
土壤在全球碳平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也是极其敏感的。针对贵州岩溶峡谷地区石漠化导致的土地退化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定位监测样地选取在石漠化典型地区——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花江峡谷区,于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采用动态气室法(Li-8100,USA)监测了未石漠化土地和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地的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和季节动态变化,通过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治理前后石漠化程度监测数据分析,定量评价了石漠化对区域土壤碳排放量的影响,可为定量评价石漠化对土壤碳汇功能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岩溶区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地的石漠化程度具有很高的关联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容丽,熊康宁  
采用实地抽样调查数据,从地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角度,运用模糊数学上的综合评价方法,将喀斯特环境与贵州西南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当地居民的心理意识及行为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来认识人地相互关系,将喀斯特石山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性与心理意识相结合并进行数理分析、相关对比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整体性进行综合定性与定量研究,从人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从人的质量(素质)和行为效应与预测的角度,揭示了喀斯特地区民族心理意识与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益敏  
高山峡谷地区山高坡陡,其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人居环境有其特殊性。怒江峡谷区人居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坡度、坡向、交通、水资源、土地利用等。将指标分级量化后,采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定位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怒江峡谷人居环境适宜区域主要以带状形式分布在河流两侧,其他区域只有零星分布;怒江峡谷人居环境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空间分布基本吻合,各县人居环境评价均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性达到0.96,各乡人居环境评价均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性达到0.76。同时分析了怒江峡谷三县各乡镇的人居环境容量,表明其环境难以承载现有人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益敏  刘素红  李小文  
本文选取坡度、坡向、海拔、土地利用、交通、水资源、土壤质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GIS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怒江峡谷区的泸水县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泸水县人居环境适宜区主要以带状形式分布在河流周围,其他区域只有零星分布,与泸水县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相吻合。泸水县人居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人居环境评价值与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系数达到0.89,与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达到0.956。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泸水县各个乡镇的人居环境容量,表明泸水县已难以承载现有的人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容丽  王世杰  杜雪莲  俞国松  
测定6种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常见植物的δ13C值并对相关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各个特征在种间变化不同步,同化组织越厚,气孔密度越高,下角质层越厚,δ13C值越正。不同植物种对植物δ13C值影响的结构主导因子不同:构树为下角质层厚度,清香木为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石岩枫和野桐为栅栏组织厚度,八角枫和红背山麻杆没表现出主导因子。石漠化发生后,叶片结构表现出抗旱性增强、光合速率增加的趋势,同时叶片也表现出随石漠化强度增大δ13C增大的趋势,显示植物的WUE增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威  熊康宁  盈斌  王琦  陈永毕  
文章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开展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现状调查,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生计策略由纯农型向兼农型和农兼型转化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区农户生计资本整体上比较稀缺,各类生计资本差异明显,农户的自然资本最为匮乏,生计恢复力较弱。(2)研究区农户主要采用四种生计策略,以非农型为主的生计策略农户的资本指数最高,生计策略也相对最优;兼农型资本指数其次,但风险相对较高;农兼型资本指数低于前二者,脆弱性相对较低;纯农型资本指数最低,生计策略单一,风险最高。(3)人力资本始终是影响研究区农户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因素,如家庭整体劳动力、耕地面积、家庭现金收入、农作物产值、家庭畜禽数量对农户由纯农型向兼农型和农兼型的生计策略转化具有促进作用。最后,论文提出了应对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区农户生计风险、基于生计策略优化的生态环境修复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嘉学  夏淑莲  李培英  
怒江峡谷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生态地质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当地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近期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引发的无序开发已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高黎贡山片区构成了严重威胁。受多种条件限制,怒江峡谷通过发展传统产业脱贫的空间不大。结合该区实际,本文提出了“遗产旅游+适度利用水能资源+生态移民”的发展模式,以缓解人地关系矛盾,构建遗产地和谐社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明空  
~~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卫东  
~~
关键词: 峡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安定  贾申  喻理飞  
以贵州花江峡谷为例,研究了该地区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日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小生境地面温度、气温、光照强度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土面土温高,但温度变化缓和,气温、光照条件和湿度条件都较好,因而土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提高光合产率。石沟土温、气温和光照都较低,相对湿度高,植物的生长相对土面较差。而石槽则小气候变化剧烈,植物生长受到制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