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16)
- 2023(2634)
- 2022(2328)
- 2021(2084)
- 2020(1906)
- 2019(4148)
- 2018(4102)
- 2017(7254)
- 2016(4357)
- 2015(4903)
- 2014(4590)
- 2013(4613)
- 2012(4461)
- 2011(3993)
- 2010(3882)
- 2009(3706)
- 2008(3549)
- 2007(3271)
- 2006(2902)
- 2005(2669)
- 学科
- 济(12128)
- 经济(12104)
- 业(8696)
- 学(8433)
- 管理(8369)
- 企(7088)
- 企业(7088)
- 方法(5457)
- 数学(4668)
- 数学方法(4582)
- 壤(3774)
- 土壤(3761)
- 农(3523)
- 中国(3477)
- 财(3060)
- 水产(2828)
- 制(2544)
- 业经(2498)
- 及其(2460)
- 动物(2449)
- 农业(2399)
- 贸(2387)
- 贸易(2385)
- 理论(2377)
- 易(2331)
- 生物(2200)
- 环境(2187)
- 和(2136)
- 融(2073)
- 金融(2073)
- 机构
- 大学(63773)
- 学院(62140)
- 研究(30212)
- 科学(24983)
- 农(24687)
- 中国(21131)
- 农业(20254)
- 济(19127)
- 所(18744)
- 经济(18631)
- 研究所(17697)
- 业大(17537)
- 管理(16222)
- 京(15281)
- 理学(13793)
- 理学院(13512)
- 室(13416)
- 管理学(12905)
- 管理学院(12831)
- 农业大学(12830)
- 实验(12675)
- 中心(12503)
- 省(12328)
- 实验室(12174)
- 业(11677)
- 重点(11553)
- 院(11174)
- 科学院(10742)
- 江(10551)
- 技术(9749)
- 基金
- 项目(47260)
- 家(34649)
- 科学(34545)
- 国家(34432)
- 基金(33610)
- 科学基金(26159)
- 研究(24750)
- 自然(21401)
- 自然科(20875)
- 自然科学(20857)
- 自然科学基金(20497)
- 省(19242)
- 划(17878)
- 基金项目(17330)
- 资助(14794)
- 计划(13818)
- 科技(13770)
- 社会(12868)
- 重点(12338)
- 社会科(11988)
- 社会科学(11982)
- 教育(11003)
- 发(10588)
- 专项(10520)
- 科研(10369)
- 农(9938)
- 业(9753)
- 创(9569)
- 部(9225)
- 创新(9154)
共检索到95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建伟 邢存芳 邓晓梅 陈芬 余高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土壤改良和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玉米、水稻和油菜秸秆500℃炭化6 h得到的生物质炭为材料,以花椒林下黄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室内培育试验,以不添加任何生物质炭为对照(CK),测定了不同添加量(1%,2%,4%,均为质量分数)玉米、水稻和油菜秸秆生物质炭处理土壤的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计算了不同处理的土壤酶指数(SEI)。【结果】秸秆生物质炭类型和添加量均会影响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对照相比,秸秆生物质炭处理土壤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42.7%~211.8%和4.9%~291.7%,真菌数量降低了15.2%~52.5%。3种秸秆生物质炭中,当添加量相同时,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处理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最高。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当添加量为2%时,水稻秸秆生物质炭的土壤酶指数最大(SEI=0.62),是其他秸秆生物质炭SEI的1.07~1.23倍。【结论】花椒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密切相关,施用生物质炭改善了土壤生物环境。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指数综合考虑,添加2%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对改善花椒林下土壤生物环境的综合效果最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珍 牛伟 戎宏立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三氯卡班(TCC)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5mg/kg三氯卡班(TCC)处理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激活作用,20.0~70.0 mg/kg的浓度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对于真菌,2.5~20.0 mg/kg的浓度表现为激活作用,40.0~70.0 mg/kg的浓度开始阶段表现为激活作用,随时间推移,激活作用逐渐降低表现为抑制作用,随后又表现为激活作用且激活作用逐渐增强。各个浓度TCC处理对土壤中蛋白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亦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1 d时抑制作用最大...
关键词:
三氯卡班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汝 王海宁 姜远茂 魏绍冲 陈倩 葛顺峰
【目的】研究不同苹果砧木对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微生物稀释平板培养法对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八棱海棠(M.micromalus Makino)、楸子(M.prunifolia(Willd)Borkh.)、新疆野苹果(M.sievesii(Ledeb.)Roemer)、东北山荆子(M.baccata Borkh.)等5种苹果砧木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不同苹果砧木土壤根际微生物各生理类群数量差异显著,并且都以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微生物数...
关键词:
苹果砧木 根际土壤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采样分析了毛竹竹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 :毛竹竹根区土壤细菌数量明显多于林间土 ,其 R/S值 (土壤酶活性比值 )平均为 1.5 3;从不同年龄竹来看 , 、 度竹竹根区细菌数量多于 度竹。毛竹竹根区土壤真菌数量也明显多于林间土 ,R/S值平均为 2 .0 5 ;其中 度竹竹根区真菌数量显著多于 、 度竹根区 ,差异达显著水平。放线菌数量无论是毛竹竹根区与林间土之间还是不同年龄毛竹竹根区土之间均无明显不同。毛竹竹根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林间土 ,R/S值分别平均为 1.2 8、1.4 8、和 1.94 ,但在 、 、 度竹竹根区之间这 3类酶的活性...
关键词:
毛竹 竹根区土壤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慧 王双磊 李金埔 秦都林 张美玲 聂军军 毛丽丽 宋宪亮 孙学振
为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山东农业大学棉花科研基地德州市抬头寺经济开发区试验田进行试验,设棉花秸秆还田与未还田2个处理,研究连续4年棉花秸秆还田对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周年土壤微生物平均总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19.87%,20.07%,56.15%;其中周年土壤细菌和真菌平均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20.91%、26.38%(0~20),20.59%、31.18%(20~40)和56.85%、32.30%(40~60),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周年土壤放线菌平...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土壤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邵佳 周文晶 宋瑶 潘洋 秦华 陈俊辉
【目的】探究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质炭能否缓解长期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胁迫效应,为污染土壤生物质炭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竹材边角料(BB)、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蒲壳(PB)和玉米Zea mays秸秆(CB)制备的3种生物质炭分别以3%比例(炭土质量比)添加到长期受铅、镉污染土壤中,分析生物质炭短期施用下土壤养分、重金属有效质量分数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3种生物质炭添加均未影响土壤重金属全量,而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氯化钙可提取态铅、镉质量分数。与不施生物质炭处理相比,BB、PB和CB分别使可提取态铅质量分数显著(P<0.05)降低了69%、84%和72%;使可提取态镉质量分数显著(P<0.05)降低了26%、63%和36%,且PB处理显著(P<0.05)低于BB和CB处理。PB和CB添加均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pH(0.79和0.51个pH单位)、有机碳质量分数(37%和74%)、全氮质量分数(12%和41%),而BB添加对其影响不显著。BB、PB和CB分别使土壤磷脂脂肪酸总量提高了33%~56%、革兰氏阳性菌提高了30%~41%、革兰氏阴性菌提高了40%~66%、放线菌提高了34%~52%、真菌提高了33%~79%,但3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除PB和CB处理的磷脂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BB处理)。3种生物质炭均显著(P<0.05)提高了脱氢酶活性(2~6倍),但未影响土壤基础呼吸速率,而PB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细菌胁迫指数(13.9%),提高了底物诱导呼吸速率。【结论】山核桃蒲壳制备的生物质炭可作为较好的改良剂,降低土壤铅镉有效性,恢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图4表3参2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彩菊 程智慧 孟焕文 李晓敏 赵慧玲 刘同金
【目的】明确大棚番茄连续定位套蒜第3年度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试验设单作番茄、套作大蒜、套作青蒜3个处理,定期采集土样并分析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套蒜可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3个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套作青蒜>套作大蒜>单作番茄;与单作番茄相比,连续3年套蒜能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4种酶的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套作大蒜>套作青蒜>单作番茄,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套作青蒜>套作大蒜>单作番茄。套作大蒜和青蒜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土壤酶之间的相关性较单作番茄土壤更显著。【结论】大棚番茄套蒜...
关键词:
大棚番茄 大蒜 套作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海波 张金池 高智慧 陈顺伟 臧廷亮
研究了亚热带基岩海岸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点 ,并用数学方法探讨了它与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 :(1)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相关极显著 ,其数量关系是细菌 >放线菌 >真菌 ,不过真菌所占的比例较泥质海岸高 ;(2 )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差异很大 ,胡柚、桃形李等经济林土壤微生物多 ,马尾松和杨梅成林较少 ;(3)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4)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最后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关系及反映土壤肥力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基岩海岸 防护林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学霞 付迪 黎建强 赵彬阳 宋灯辉 付钇珊
[目的]研究凋落物输入变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壤功能的改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月,在云南玉溪磨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选取云南松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添加和去除试验(detritus input and removal treatments,DIRT),设置凋落物正常输入(对照,CK)、添加凋落物(DL)、去除凋落物(NL)、去除根系(NR)、无输入(NI)以及去除有机层和淋溶层(O/ALess)6种不同凋落物处理。2019年3月,按0~10,10~20,20~40和40~60 cm土层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与相关性分析。[结果](1)添加凋落物使表层土壤(0~20 cm)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0.74%,8.05%和17.24%,而去除凋落物后表层土壤(0~20 cm)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则分别减少了10.74%,8.05%和6.90%。(2)添加凋落物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平均提高了12.99%,而添加、去除凋落物处理(DL、NL)和去除地下根系处理(NR、NI)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均降低。(3)土壤pH、全碳、全氮、碳磷比和氮磷比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呈显著相关,而土壤全磷和碳氮比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大多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添加凋落物对云南松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较其他处理更有利,凋落物不同处理往往会使土壤酶活性降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晓光 李洪民 张爱君 唐忠厚 魏猛
研究氮素形态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对于土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对甘薯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呼吸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跃微生物量、呼吸速率和土壤酶活性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响应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块根膨大前中期以铵态氮处理最大,而在收获期以硝态氮处理最大。土壤活跃微生物量以铵态氮处理最大。土壤呼吸速率、呼吸熵、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以酰胺态氮处理最大。甘薯施用铵态氮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活跃微生物量和微
关键词:
甘薯 氮素形态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素慧 刘世琦 张自坤 尉辉 齐建建 段吉锋
【目的】研究大蒜长期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和20年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以大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真菌数量持续上升,连作20年的土壤约为对照的2.88倍。而其它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只在短期内(5—10年)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连作10年的大蒜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各增加了8.72%和25.81%,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分别为对照的5.63、11.60和3.35倍。连作10年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对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
关键词:
连作 大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巧真 郭芳阳 吴照辉 李芳芳 梁涛 曹华民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根区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酶活性差异,以中烟100、NC297和KRK26为材料,研究了其根区土壤主要微生物种群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基因型烤烟根区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解磷菌数量随生育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现蕾期和采收结束均表现为KRK26根区的土壤真菌和解磷菌数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根区土壤解钾菌、硝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变化规律和数量在烤烟基因型间差异明显,中烟100土壤解钾菌数量呈倒"V"型变化,现蕾期最高(53.36×104个/g),明显高于其他2个品种;NC297团棵期根区土壤硝化细菌数量最高,之后逐渐降低,而中烟100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现蕾...
关键词:
烤烟 基因型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国红 任华中 高丽红 张福墁 曹之富 张振贤
对京郊8个蔬菜主产区县,25个有代表性的日光温室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用相应的培养基培养,测定分析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0~20cm表土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20~40cm亚表层土;表层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大部分土壤酶活性表现为1月份大于5月份;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多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呈增加趋势,但3~4年增势变缓。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碱性、中性、酸性磷酸酶和脲酶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真菌数量和上述酶(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讨论和分析了影响土壤微生物和相关酶活性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日光温室 京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学峰 杜慧玲
为了解2,4-D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效应。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平板菌落计数法对不同时间土样进行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测定。研究了2,4-D胁迫下添加尿素、多效唑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揭示了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在2,4-D胁迫下添加尿素、多效唑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2,4-D胁迫下,1~60d明显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对放线菌、真菌的生长呈先刺激后抑制的作用,直到第60天3种菌均未恢复到对照水平;低浓度2,4-D胁迫下,1~60 d对细菌、放线菌、真菌均呈抑制效应。添加尿素、多效唑刺激了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的繁殖,2,4-D+尿素、2,4-D+尿素+多效唑2种处理对3...
关键词:
2,4-D 土壤微生物 多效唑 尿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冬云 郭天财 查菲娜 岳艳军 宋晓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豫麦49-198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在拔节和抽穗期数量较多,而放线菌、真菌在开花期数量最多。根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以基本苗150×104株/hm2或225×104株/hm2处理最高;真菌数量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与产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表明微生物和酶活性增加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
小麦 密度 微生物 土壤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