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5)
- 2023(5612)
- 2022(4581)
- 2021(4093)
- 2020(3427)
- 2019(7460)
- 2018(7040)
- 2017(13041)
- 2016(7328)
- 2015(7733)
- 2014(7406)
- 2013(7271)
- 2012(6471)
- 2011(5845)
- 2010(5514)
- 2009(5127)
- 2008(4961)
- 2007(4135)
- 2006(3623)
- 2005(2990)
- 学科
- 济(28119)
- 经济(28085)
- 业(20975)
- 管理(20816)
- 企(16099)
- 企业(16099)
- 方法(13944)
- 数学(12659)
- 数学方法(12564)
- 农(8818)
- 财(7832)
- 贸(7212)
- 贸易(7212)
- 学(7193)
- 易(7058)
- 中国(6641)
- 业经(6276)
- 农业(6134)
- 环境(5881)
- 务(5087)
- 财务(5085)
- 财务管理(5080)
- 技术(5018)
- 企业财务(4866)
- 地方(4398)
- 制(4294)
- 划(4120)
- 产业(3977)
- 银(3975)
- 银行(3927)
- 机构
- 大学(105745)
- 学院(105407)
- 济(42457)
- 经济(41764)
- 管理(39558)
- 研究(38271)
- 理学(35599)
- 理学院(35207)
- 管理学(34510)
- 管理学院(34362)
- 农(30658)
- 科学(27826)
- 中国(27104)
- 农业(25091)
- 业大(24244)
- 京(21769)
- 所(21240)
- 研究所(20086)
- 农业大学(17091)
- 中心(17007)
- 财(16953)
- 财经(14478)
- 江(14447)
- 院(13646)
- 经(13407)
- 省(13163)
- 经济学(13152)
- 业(13100)
- 科学院(13051)
- 室(12967)
- 基金
- 项目(81677)
- 科学(62972)
- 基金(60872)
- 家(57835)
- 国家(57391)
- 研究(49227)
- 科学基金(47389)
- 自然(34110)
- 自然科(33379)
- 自然科学(33364)
- 基金项目(33000)
- 自然科学基金(32833)
- 社会(32652)
- 省(32195)
- 社会科(31081)
- 社会科学(31070)
- 划(28005)
- 资助(24069)
- 教育(21621)
- 重点(18922)
- 计划(18880)
- 创(17365)
- 科技(17314)
- 部(17257)
- 发(17242)
- 编号(16784)
- 科研(16707)
- 业(16585)
- 创新(16335)
- 农(14871)
共检索到138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英 朱建强 郭显平 程玲
油菜是江汉平原广泛栽培的越冬作物,在春季雨水较多时常遭遇持续受渍胁迫,对产量有明显影响。为了探索春季油菜田的排水管理、取得较高产量,通过测坑试验和小区试验,初步研究了花果期持续受渍对油菜生长、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花果期持续受渍,主要是通过单株的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因素影响产量;随着持续受渍时间的延长,各受渍处理的单株有效角果数减少,千粒重降低,产量下降;与对照相比,较短时间(比如2天)持续受渍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籽粒含油量影响不大,但较长时期持续受渍会对油菜的这些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此类水分胁迫是生产上重点防治的对象。因此,在考虑地下水位动态及其作用时间对油菜影响的排渍指标...
关键词:
油菜 持续受渍 生长 产量 含油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柴国华 白泽涛 蔡丽 郭学兰 张学江 石磊 董彩华 刘胜毅
【目的】阐明油菜基因BnWRI1对其种子含油量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油菜中克隆到BnWRI1基因编码区内384bp的片段,将该片段正反向插入干扰载体pGΩ4ARi中,构建成RNAi表达载体pGΩ4ARi-WRI1,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其转入油菜受体品种中双9号中,【结果】获得3棵转基因植株,PCR扩增和基因组Southern杂交证实外源片段已整合在受体油菜基因组中。利用半定量RT-PCR和改进的索氏提取法分别检测转基因T1代植株的BnWRI1基因表达量和种子含油量,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的BnWRI1基因均受抑制,种子含油量有所降低。【结论】采用RNAi技术可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梅 吴崇友 汤庆
选取5个油菜品种,连续2年在合肥巢湖市进行了不同收获时间及不同收获方式(联合收获、分段收获)的菜籽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适收期前后4~5天内所有试验品种菜籽的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稳定性均大于95%;方差分析可知收获方式对多数品种的菜籽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但中双11对收获方式和收获时间则较为敏感;同时也出现分段收获比联合收获的菜籽含油量低,含蛋白质量高的普遍现象。因此大部分油菜品种在适收期内不管采用联合收获还是分段收获,菜籽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保持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梦阳 李加纳 付福友 张正圣 张学昆 刘列钊
【目的】通过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对含油量及皮壳率进行QTL分析。【方法】以黄籽亲本GH06和黑籽亲本P174杂交得到的F2:6家系的188个株系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SSR、AFLP及TRAP四种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在此基础上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含油量及皮壳率两个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图谱包含19个连锁群、300个标记位点,总长为1248.5cM。共得到7个与含油量相关的QTL,单位点遗传贡献率在3.73%~10.46%之间;4个与皮壳率相关的QTL,单位点遗传贡献率在4.89%~6.84%之间。【结论】黄籽油菜具有高含油量的优势;皮壳率对含油量有显著影响;SR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紫君 咸拴狮 王耀辉 范建春 王景雪 杜春芳
为了探讨油菜种子中脂肪酸代谢调控的机制,发现有价值的高油基因,为高油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构建了甘蓝型油菜高/低含油量近等基因系。以高油品系NJ9为基础试材,连续自交2代后,选择农艺性状基本一致、含油量不同的姐妹系30份,进行连续自交和含油量的选择,最终获得9份拟近等基因系材料。以来源于芸薹属DB公共数据库的156对SSR引物对9份拟近等基因系株系材料进行扩增,筛选出32对引物用于近等性分析。基于32对SSR引物PCR扩增结果,经过遗传相似性系数估算以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份拟近等基因系试材遗传相似性系数均为0.85~0.94,其中,YC13-554和YC13-559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柳 冯韬 张振乾 邹玉良 谭太龙
以双低油菜高含油品系855和低含油品系868为材料,对9个光合基因(Bna0391450、Bna0449040、Bna0104450、Bna0501620、Bna0197350、Bna0305890、Bna0087590、Bna0084310、Bna0280620)在叶片、花蕾和种子中的表达及其与油分积累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Bna0280620基因在高油品系855中、Bna0084310基因在低油品系868授粉后15 d的种子中基本不表达外,其他基因在叶片、花蕾和授粉后不同时期的种子中均有表达,且基因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高油品系855中的基因表达量峰值出现在授粉后20 d;低油品系868中的基因表达量峰值出现在授粉后25 d;2个品系中,光合基因表达差异集中在苗期叶片和授粉后20 d的种子中,油分积累差异主要集中在授粉后30~40 d种子中。品系855中,除Bna0197350和Bna0280620外,油分积累与光合基因表达量均呈负相关,且相关性不显著;品系868中,除Bna0501620基因外,油分积累与光合基因表达量也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说明油菜光合基因在种子中有表达,但不影响种子中的油分积累量。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含油量 光合基因 基因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文霞 董军刚 孟倩 梁晓芳 许婷 杨其东 董振生
【目的】明确影响甘蓝型油菜种子含油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高含油量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种子含油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材料,探索在汉中和杨凌2种生态环境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分积累的异同,分析油菜角果期主要气象因子与种子油分形成的相关性及对种子含油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生态环境下油菜种子中油分积累差异显著,汉中花后21~42d为油分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为21d,而杨凌花后28~42d为油分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为14d;在汉中生态环境下,油菜种子含油量与日均最低温度、日均最小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差呈显著负相关;在杨凌生态环境下,油菜种子含油量与日均温度、日均最高温度、日均日...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子含油量 气象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文诗 李银水 赵曼利 张珊珊 顾炽明 代晶 李小勇 杨璐 秦璐 廖星
【目的】比较不同含油量油菜品种养分吸收累积动态变化,明确高含油量油菜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及利用特征,为发挥油菜高产油潜能、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2021年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分析高含油量油菜品种(中油杂19,简称Z19)和普通含油量对照品种(华油杂12,简称H12和华油杂62,简称H62)不同生育时期生物量、氮磷钾积累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期产油量、养分利用率的差异,探讨高含油量油菜品种养分需求特征。【结果】两年试验结果均表明Z19的籽粒产量显著低于H62(8.5%—20.4%),但与H12差异不大,而含油量显著高于H12和H62(10.1%—26.7%)。监测2020—2021生长季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中植株生物量和养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Z19生物量均低于H62,在角果期前与H12没有显著差异,角果期和成熟期Z19生物量不同程度地高于H12。田间试验花期后和盆栽试验整个生育期Z19植株氮含量均低于H12和H62,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均不同程度高于H12和H62,磷含量没有一致性差异。不同生育时期Z19的氮积累量比H62低19.2%—29.0%,盆栽试验的Z19比H12低9.8%—13.1%;Z19的钾积累量与H62无显著差异,但除花期外比H12高7.4%—39.2%。Z19磷素积累量介于H62与H12之间,田间试验中显著高于H12,盆栽试验中显著低于H62。Z19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及产油效率高于H12和H62,钾素生理利用效率低于H12和H62,但钾素产油效率没有显著差异,3个品种的磷素生理利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而Z19的磷素产油效率显著高于H12。15N标记表明,花期前3个品种氮肥利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花期开始Z19氮肥利用率低于H12和H62。【结论】高含油量油菜品种Z19的钾需求量较高,氮素生理利用效率较高且需求量相对较少,磷需求量及利用率无明显差异。在农业生产中,相对普遍油菜品种,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更要重视钾肥的施用,但可以适当调减氮肥用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剑锋 龙艳 吴建国 赵志刚 徐海明 温娟 孟金陵 石春海
【目的】利用甘蓝型油菜TN DH群体分别与双亲Tapidor和Ningyou7回交构建的BC1F1 1和BC1F1 2两个群体,分析油菜籽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种子胚和母体植株两套不同核基因组的QTL及其遗传效应,以明确QTL在不同遗传体系中的分布状况以及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环境互作效应对不同遗传体系QTL定位的影响,探讨相应品质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最优策略和方法。【方法】按照常规田间试验方法种植202个TN DH群体材料与双亲,采用2年、2次重复、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花时通过双向回交构建BC1F1 1和BC1F1 2两个群体,收获双亲和回交群体的种子。利用可分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戴维 牛应泽 郭世星 蒋俊
用6个含油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按照Griffing方法I配制30个正反交组合,加上6个自交系亲本,共36个组合,在四川雅安和安县两个试验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油菜籽含油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并观察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含油量在两个不同环境下大多数组合都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多数组合表现出超亲优势,含油量杂种优势在不同环境下表现有差异,但出现杂种优势的组合具有较高一致性。含油量的广义遗传力大于90%,狭义遗传力大于70%。各材料间的含油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配合力也受环境的影响,但在不同环境下配合力的表现总体上一致。含油量反交效应达极显著。分析表明,高含油量杂交油菜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育红 田建华 陈文杰 侯君利 韦世豪 关周博 张耀文 李得孝 李殿荣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区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为甘蓝型油菜的高含油量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6个含油量不同、遗传差距较大的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模式Ⅰ配制36个试验组合(正反交+亲本),在大荔冬油菜区和张掖春油菜区2个试验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F1代油菜籽含油量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并分析环境效应。【结果】在2个不同生态区仅有少数组合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在张掖春油菜区正向中亲优势组合比例为80.00%,含油量的杂种优势在不同生态区的表现有差异,但出现杂种优势的组合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90%,狭义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邵玉锁 倪西源 黄吉祥 任丽平 赵蔚 方小燕 曹明富 赵坚义
【目的】通过构建BC3F1群体对第7连锁群上一个影响油菜籽油分含量的主效QTL(A7-QTL)进行定位确认。【方法】在用SG-DH群体初定位基础上以欧洲品种Sollux为轮回亲本、目标区段含中国亲本Gaoyou等位基因片段的DH系为供体构建近等基因系。用1700个BC3F1单株基因型和其种子(BC3F2)表现型,采用WinQTLCartographer2.5和SPSS11.5软件对A7-QTL进行精细定位以及标记和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含油量QTL的置信区间在标记ZAAS849s-R131之间,范围在21.7cM左右,其LOD峰值为9.71,距离两侧最近标记RPSaA3和ZAAS839分别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中永 程爽 王继变 黄吉祥 陈飞 倪西源 赵坚义
【目的】验证不同遗传背景下7个含油量QTL的稳定性、通用性和实用性,检测QTL连锁标记辅助选择提高含油量的可行性,发掘可能实质性影响油菜含油量性状的候选基因。【方法】利用已发表的SG群体在11种环境下的QTL结果,在7个主效QTL峰值或置信区间内选择14个油脂形成相关候选基因标记对81份核心种质两年度的含油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并鉴定各QTL位点高油等位基因在不同品种中的分布。【结果】4个QTL(OilA1、OilA5、OilA7和OilC8-1)位点的6个连锁标记在81个品种高、低2种等位基因间平均含油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对其中4个标记Ra2E04、ZAAS919、ZAAS828和ZAA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盛 李阳阳 唐章林 李加纳 曲存民 刘列钊
【目的】干旱是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联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干旱胁迫条件下影响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候选基因,为解释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旱棚盆栽方式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使用183份甘蓝型油菜构成的自然群体,于2019和2020年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收获2年的籽粒,并进行籽粒含油量以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将得到的表型数据与60K芯片的基因型数据(包含34 103个SNP)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同时,结合相同处理下花后不同干旱时间段(30、40和50 d)的籽粒转录组差异基因数据,筛选共有基因,并利用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数据库注释信息、已报道的相关文献和转录组差异基因表达水平鉴定与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籽粒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通过对2年间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分析,发现材料重复性较好,干旱胁迫造成甘蓝型油菜籽粒的含油量下降,蛋白质含量上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得出的最佳模型主要为一般线性模型下的Q或na?ve模型,共检测出38个显著关联位点(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丽霞 瞿波
将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华黄一号优系繁殖的株系50余份材料的成熟种子,按其含油量分为高、中、低3种,分别对其子叶贮藏细胞中的脂体、蛋白体结构及其大小、分布状态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高油分材料中,脂体大,排列紧密,呈多边形镶嵌分布,脂体间空隙小,并在整个细胞中所占比例较蛋白体为大。在低油分材料中,子叶贮藏细胞内脂体排列疏松,多呈椭圆形,大小不等,脂体间空隙大,脂体所占比例明显小于高油分材料。中油分材料贮藏细胞内的脂体和蛋白体的结构、大小及分布状态介于高、低含油材料之间。相关分析表明:单位面积贮藏细胞内蛋白体所占比例与含油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060)。在杂交后代中,利用子叶贮藏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