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4)
- 2023(9809)
- 2022(8321)
- 2021(7552)
- 2020(6253)
- 2019(13520)
- 2018(13184)
- 2017(24013)
- 2016(13162)
- 2015(13973)
- 2014(12872)
- 2013(12369)
- 2012(11015)
- 2011(9839)
- 2010(9578)
- 2009(8918)
- 2008(8315)
- 2007(7156)
- 2006(6158)
- 2005(5246)
- 学科
- 济(43060)
- 经济(42998)
- 管理(35095)
- 业(33132)
- 企(26159)
- 企业(26159)
- 方法(19279)
- 数学(16905)
- 数学方法(16691)
- 农(14395)
- 学(13216)
- 财(12409)
- 中国(12144)
- 贸(11267)
- 贸易(11264)
- 易(10976)
- 业经(10808)
- 农业(9722)
- 制(8276)
- 环境(7968)
- 务(7730)
- 财务(7717)
- 财务管理(7702)
- 技术(7676)
- 企业财务(7265)
- 地方(7177)
- 银(6739)
- 银行(6671)
- 和(6546)
- 理论(6539)
- 机构
- 学院(177700)
- 大学(176383)
- 济(66114)
- 研究(65053)
- 经济(64816)
- 管理(63043)
- 理学(55592)
- 理学院(54877)
- 管理学(53547)
- 管理学院(53286)
- 科学(46897)
- 中国(46661)
- 农(46013)
- 京(37357)
- 农业(37133)
- 业大(36914)
- 所(35488)
- 研究所(33102)
- 中心(28679)
- 财(28069)
- 江(25738)
- 农业大学(24716)
- 院(24114)
- 财经(22894)
- 北京(22818)
- 省(22000)
- 技术(21532)
- 范(21384)
- 科学院(21104)
- 室(21028)
- 基金
- 项目(132554)
- 科学(101991)
- 基金(96064)
- 家(90022)
- 国家(89314)
- 研究(85176)
- 科学基金(73762)
- 社会(53473)
- 省(52789)
- 自然(52321)
- 自然科(51120)
- 自然科学(51098)
- 基金项目(51000)
- 社会科(50641)
- 社会科学(50628)
- 自然科学基金(50205)
- 划(45886)
- 教育(38582)
- 资助(38421)
- 编号(32011)
- 重点(31019)
- 计划(29260)
- 发(28538)
- 创(28368)
- 部(27289)
- 科研(27015)
- 创新(26568)
- 科技(26481)
- 业(25105)
- 成果(23432)
共检索到248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永红 杨勤 何文铸 柯国华
采用池栽和干旱棚模拟花期干旱胁迫,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旱害和正常植株不同时期茎流和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CaC l2、ABA、6-BA、KT-30处理10 d显著抑制植株茎流强度,减少植株失水。还促进干旱影响植株的叶绿素含量(SAPD)、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潜在活性(Fv/Fo)显著提高或者保持相对稳定,减缓干旱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充分灌溉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使植株茎流强度下降,SAPD、Fv/Fm和Fv/Fo增加,但其作用强度弱于干旱胁迫处理。随着生育进程(处理20 d),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能增强玉米灌浆后期的植株茎流强度,使SPAD、Fv...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田军 吕天放 陈传永 刘月娥 张译天 刘秀芝 赵久然 王荣焕
【目的】研究并明确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可为合理密植、构建适宜群体结构、实现玉米高产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JK968为试验材料,设置6.0×10~4株/hm~2(D1)、7.5×10~4株/hm~2(D2)和9.0×10~4株/hm~2(D3)3个密度水平,以及乙烯利矮壮素复配剂(EC)和喷施清水为对照(CK)2个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以及茎秆性状对化学调控的响应。【结果】(1)倒伏率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中在D1密度条件下,JK968的倒伏率分别比D2和D3低69.1%和83.4%;EC处理可显著降低倒伏率,在D1、D2和D3密度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0%、19.8%和41.0%。(2)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和重心高度在不同种植密度和化控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EC处理后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第6节以下的节间长度,增加了地上部第7节以上的节间长度,株高和穗位系数略降低,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显著降低。(3)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在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乳熟期达最大值。随种植密度增加,地上部第3、4和5节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呈降低趋势;不同节间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表现为地上部第3节>第4节>第5节;EC处理后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第3、4和5节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4)穗粒数和百粒重随种植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EC处理后,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较对照增加。在D1、D2和D3密度条件下,EC处理后产量分别较对照高438.8 kg·hm~(-2)、1041.3 kg·hm~(-2)和3376.5 kg·hm~(-2),增幅分别为3.6%、8.2%和27.8%。【结论】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株高增加、重心高度上移、基部节间伸长、基部节间充实度和抗折力下降。EC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第6节以下的节间长度,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第7节以上的节间长度,株高略降低,重心高度和穗位高显著降低,基部节间长度缩短、基部节间充实度提高,从而提高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由此可见,在风灾倒伏频发地区以及种植密度过大等倒伏风险较大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增加玉米茎秆的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显著降低穗位高、重心高度和倒伏率,有利于玉米高产稳产。
关键词:
玉米 茎秆性状 种植密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迁 李磊 吴瑞娟 张凤路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夏玉米茎秆生长冗余调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试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玉米杂交种蠡玉16为材料,设置5.63,7.50万株/hm22个密度,比较研究了2种PGRs(吨田宝和稀施宝)对叶片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施不同PGRs后,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并且在高密条件下影响更加明显。在高密条件下,吨田宝处理使玉米的千粒质量、产量分别提高了8.28%,17.59%,稀施宝处理可分别提高5.40%,23.15%。PGRs显著提高了玉米灌浆期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在蜡熟期时,低密条...
关键词:
夏玉米 茎秆冗余 密度 化控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殿峰 赵玖香 赵黎明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于始花期叶面喷施SODM、CC和DTA-6,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光合作用和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均提高了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别是生育后期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前期明显,增加叶片中蔗糖、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荚期前(R3)增加转化酶活性,结荚期后降低转化酶活性;鼓粒期(R5)大豆各层叶片夜间可溶性糖输出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上部、下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加速了大豆各层叶片夜间光合产物的输出,作用效果依次为SODM>DTA-6>CC;植株中层的产量构成因素最大,各处理植株上层的荚数、荚重和粒数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海坡 董志强 吕丽华 申海平 姚艳荣 张丽华 贾秀领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茎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设置喷施175 mg/kg多效唑(SP1)、300 mg/kg矮壮素(SP2)、350 mg/kg麦巨金(SP3)、333 mg/kg劲丰(SP4)、300 mg/kg缩节胺(SP5)、333 mg/kg碧护(SP6)和清水对照7个处理,对冬小麦株高、节间长、茎粗、茎干质量、抗倒伏能力、产量及产量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小麦株高,增强茎秆基部抗折力和抗倒伏能力,抗倒伏能力:SP3>SP6>SP4>SP1>SP5>SP2>Ck。不同处理对小麦基部节间长的效应为:第1节>第2节>第3节。籽粒产量SP3>S...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冬小麦 茎秆特性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德练 管大海 张钰石 张明才 李召虎
为了探讨雨养模式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协同调控冬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机理,在华北平原雨养条件下,研究烯效唑和矮壮素复配剂以及清水对照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群体数量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显著提高冬小麦穗数和籽粒产量,但是对小穗数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冬小麦冬前分蘖,明显提高生育前期群体数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冬小麦分蘖期单株根系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降低,但是冬小麦单株根直径、根条数、根重和根冠比显著增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主要影响冬小麦分蘖期0~3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和0~50 cm土层的根重密度,而对深层土壤中的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影响较小。植物生长调...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 产量 分蘖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单芹丽 杨春梅 李绅崇 王继华 屈云慧 汪国鲜 蒋海玉
将非洲菊组培增殖苗增殖倍数在2~4倍的丛生芽切成单株进行无土扦插,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对非洲菊组培增殖苗瓶外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气性较好、电导率相对较低、偏酸性的基质有利于非洲菊瓶外扦插苗的成活和生根,非洲菊组培增殖苗在5种基质中,以珍珠岩∶泥炭的体积比为3∶1的基质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9%;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非洲菊扦插苗基部,以800 mg/L IBA溶液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0%。
关键词:
非洲菊 基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根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苏涛 陈思齐 李妍 史文娇 苏德伟 林辉 罗海凌 周晶
本研究以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法,利用CIRAS-3光合仪测定巨菌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分析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 JA)、3-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对干旱胁迫下巨菌草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5%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未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巨菌草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P_n、T_r、G_s和WUE显著降低;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Me JA、IAA、ZT发现,25μmol·L~(-1) Me JA、510μmol·L~(-1) IAA、6μmol·L~(-1) ZT浓度下的P_n、T_r、G_s和WUE显著高于对照(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孝荣 郝明德 邱莉萍 郝舰艇
采用盆栽试验,以黑垆土为供试土壤,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锌肥对玉米生长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水和土壤干旱条件下,施用锌肥能明显改善玉米的生长状况。与不施锌肥的对照相比,干旱情况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10.9%,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较对照分别增加26.1%和51.5%;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地上部及地下部干物质分别较对照增加9.4%,8.0%和26.0%;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使玉米叶片叶绿素a增加18.6%,叶绿素b增加13.8%,总叶绿素含量增加13.8%;干旱情况下,施锌使玉米叶片叶绿素a较对照增加7.0%,叶绿素b增加8.0%,总叶绿素含量增加7....
关键词:
干旱 锌肥 玉米生长 光合色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张静 李雪艳 王寅寅 王春夏 王锦霞
以亚洲百合Elite中外层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光暗不同培养条件下,苄基腺嘌呤(benzylaminopurine,BA)、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NAA)、蔗糖、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AC)、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对试管鳞茎诱导效果及诱导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鳞茎共有2种发生途径,1种是从外植体上直接诱导形成小鳞茎,第2种是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不定芽,40d后经不定芽基部膨大形成小鳞茎。光培养下小鳞茎的增殖系数高于暗培养,但小鳞茎直径小于暗培养。单因素试验中,蔗糖、AC及PP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福东 冯乃杰 郑殿峰 崔洪秋 刘春娟 何天明 赵晶晶
【目的】荚是为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提供同化物的暂存源器官。大豆荚脱落率高是制约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化学控制技术提高大豆产量的内在机制,通过研究叶面喷施2种调节剂对大豆荚生理代谢及离区脱落纤维素酶基因(Gm AC)表达的影响,为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品种抗线6号(GlyCine mAx)为材料,在R1期叶面喷施60 mG·l~(-1)促进型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50 mG·l~(-1)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于喷药后35、42、49和56 D选取处理和对照中的大豆豆荚,测定荚中可溶性糖、蔗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吕守芳 闫爱玲 王贵禧
The effects of GA3,6-BA,CEPA,PP333 and CCC were experimented on length and diameter of shoots,number of staminte and pistillate per shoot,length of spike and fleabane number of Castanea mollissima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pistillate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spraying GA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艾辛 夏志兰 刘明月 何长征 宋勇 熊兴耀
为培育马铃薯健壮试管苗和长期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以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材料,比较了不同质量浓度的PP333(多效唑),CCC(矮壮素)和Pix(缩节胺)对马铃薯试苗生长和保存的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中CCC质量浓度为200.00 mg/L,Pix质量浓度为30.00~90.00 mg/L时适合于培养壮苗;培养基中PP333质量浓度为0.15~1.20 mg/L时对增加马铃薯的节位、茎粗效果明显,但叶片过大、气生根过多而易出现早衰;培养基中CCC质量浓度为1 200.00 mg/L,PP333质量浓度为4.80 mg/L时,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存时间最长可以达到300 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桂先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朱红梅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新型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灌浆期玉米功能叶、茎秆中氮素的转运,功能叶硝酸还原酶与蛋白水解酶活性,功能叶和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与转化酶活性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籽粒蛋白质产量.在调节剂的3个浓度中,以PGRC1较合理.PGRC1处理玉米籽粒的蛋白氮含量比对照提高0.83g/kg,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13.18%,籽粒蛋白质产量比对照增加19.5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解备涛 王庆美 张海燕 李爱贤 侯夫云 汪宝卿 董顺旭 张立明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济薯18、徐薯18和商薯0110为试验材料,在开始进入块根膨大期时(移栽后第35天),叶面喷施矮壮素·DA-6合剂和烯效唑,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生长类型甘薯的产量、光合作用和叶片、块根中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同化物向根部的转运,提高了块根的产量。其中每hm2喷施1 500 m L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产量,225 g烯效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济薯18和徐薯18的产量。调节剂处理对不同类型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徐薯18的光合速率,而对济薯18和商薯0110的光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