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6)
2023(7511)
2022(6172)
2021(5306)
2020(4330)
2019(9497)
2018(9009)
2017(16639)
2016(9362)
2015(9730)
2014(9388)
2013(9147)
2012(8361)
2011(7561)
2010(7508)
2009(6681)
2008(6419)
2007(5524)
2006(4809)
2005(4028)
作者
(31134)
(26157)
(26151)
(24469)
(16143)
(12746)
(11533)
(10467)
(9770)
(9099)
(8935)
(8520)
(8363)
(8323)
(8184)
(8109)
(7903)
(7825)
(7404)
(7339)
(6889)
(6308)
(6141)
(5960)
(5805)
(5711)
(5668)
(5590)
(5460)
(5267)
学科
(34273)
经济(34239)
(26577)
管理(26095)
(19436)
企业(19436)
方法(16543)
数学(15032)
数学方法(14903)
(12107)
中国(9528)
(9136)
(8947)
农业(8751)
环境(8286)
(8099)
贸易(8099)
业经(8019)
(7896)
技术(6527)
(5967)
(5672)
财务(5659)
财务管理(5654)
地方(5635)
(5514)
企业财务(5405)
(5310)
银行(5249)
产业(5165)
机构
大学(135108)
学院(134951)
(53311)
经济(52472)
研究(49035)
管理(48935)
理学(43987)
理学院(43406)
管理学(42297)
管理学院(42079)
(38062)
科学(35261)
中国(33971)
业大(30963)
农业(30894)
(28038)
(27057)
研究所(25459)
中心(21524)
(21195)
农业大学(21153)
(18996)
财经(18067)
(17381)
(16896)
北京(16826)
(16673)
科学院(16565)
经济学(16558)
(16108)
基金
项目(103020)
科学(79711)
基金(76138)
(71642)
国家(71075)
研究(63461)
科学基金(59017)
社会(41936)
自然(41829)
(41122)
基金项目(41046)
自然科(40916)
自然科学(40901)
自然科学基金(40216)
社会科(39930)
社会科学(39916)
(35359)
资助(29942)
教育(28440)
重点(23841)
计划(23186)
(22035)
(22011)
编号(21883)
(21360)
科技(21147)
科研(21031)
创新(20728)
(20218)
国家社会(18317)
期刊
(50277)
经济(50277)
学报(35680)
(34029)
研究(31227)
科学(28143)
大学(25285)
学学(24652)
中国(23320)
农业(23043)
管理(15853)
(15280)
(12663)
业大(11612)
农业大学(9593)
(9172)
金融(9172)
(9051)
业经(9006)
经济研究(8967)
技术(8661)
财经(8574)
科技(8210)
教育(8141)
林业(8019)
(7361)
问题(7090)
中国农业(7058)
资源(6355)
自然(6272)
共检索到181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祥利  陶洪斌  李梁  王璞  
为了研究玉米农艺补偿技术,在旱棚控制条件下模拟土壤水分亏缺,研究花后不同阶段及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对玉米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不同水分亏缺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不同,吐丝15 d时玉米穗位叶的PSⅡ潜在活性和Fv/Fm均大于吐丝45 d;随着水分亏缺时间的延长,PSⅡ潜在活性、Fv/Fm和qP值逐渐下降,而qN值逐渐上升,不利于光能的转化,导致产量降低。而短期胁迫后对荧光影响不明显,玉米穗位叶光合能力下降不显著。花后不同阶段水分亏缺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同,灌浆中期至成熟期水分亏缺(T3)>全生育期水分正常供应(T1)>吐丝期至灌浆中期水分亏缺(T2)>吐丝期至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伟  管涛  王晓宇  王来刚  王晨阳  郭天财  
为明确沼液适宜追施量,实现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追施不同梯度沼液对小麦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沼液追施量(折纯氮60~120 kg/hm2)能有效地提高小麦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光化学最大效率(Fv/Fm)和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而降低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且PSⅡ量子效率(Φ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优势明显,光合速率提高,较不追施沼液处理增加幅度达20%以上。沼液追施量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叶片荧光参数的改善,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追施沼液量折合纯氮60~120 kg/hm2的处理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最为协调,籽粒产量显著提高,较不追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哲军  陶洪斌  赵海祯  刘惠民  王璞  卫霞  
通过模拟土壤水分亏缺试验,研究了玉米在土壤水分亏缺后光合生理的恢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光合生理在复水后30 d内均可以恢复正常生长。轻度亏缺处理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强度在复水后0~10 d可恢复正常,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在复水后10~20 d恢复正常,但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qN)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恢复相对较为缓慢。重度水分亏缺处理玉米光合生理指标恢复滞后于轻度亏缺处理。轻度亏缺处理复水后玉米净光合速率的恢复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重度水分亏缺处理玉米净光合速率的恢复在复水0~10 d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复水10 d后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涛  李万春  汪李宏  岳文俊  马旭凤  姚雅琴  张富仓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水分亏缺对苗期和拔节期玉米根毛区皮层结构的影响,为玉米抗旱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有一定抗旱能力的高农901玉米种子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设正常供水(CK)、轻度水分亏缺(LS)、中度水分亏缺(MS)和重度水分亏缺(SS)4个处理,使其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5%,65%~75%,55%~65%,45%~55%,处理结束后,分别取玉米根毛区(距离根尖端10cm)的根系样品制作半薄切片,常规甲苯胺蓝染色、番红-固绿和苯胺蓝荧光染色后,用Olympus BX51显微镜观察皮层细胞以及内皮层马蹄形加厚的变化情况,用image pro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齐华  白向历  孙世贤  刘明  杨国航  丛雪  
以吉单261和京单28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显著下降;基础荧光显著增加,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和PSⅡ光化学效率显著降低;随着光强增加,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下降幅度明显加剧;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增加幅度则明显减缓。表明水分胁迫使玉米叶片光合性能减弱,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减少,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下降,PSⅡ潜在活性受到抑制,过多的光能多是以非光化学猝灭等其他形式耗散掉,从而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旺锋  勾玲  王振林  李少昆  余松烈  曹连莆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技术 ,对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棉花叶片光能吸收、传递、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适量追施氮肥 (30 0kg·ha-1)改善了棉花叶片光合功能 ,提高了PSII的活性和光化学最大效率及PSII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 ,使表观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速率和PSII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提高 ,降低了非辐射能量耗散 ,使叶片所吸收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这种改善光合功能的作用与品种有密切关系 ,新陆早 6号响应较为敏感 ,而新陆早 7号响应不敏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家勇  陈学宽  夏红明  赵俊  昝逢刚  覃伟  蔡青  杨昆  赵丽萍  姚丽  赵培方  朱建荣  范源洪  
【目的】文章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气温对甘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旨在为干旱胁迫下测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田间干旱胁迫试验,以6个甘蔗品种为试验材料,从9:00-19:40时连续测量荧光动力学参数,同时记录气温变化,分析干旱胁迫下气温变化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下,气温变化对F_v/F_m和F_v/F_o的测量值具有显著影响:9:00-12:00时段(气温相对较低),F_v/F_m和F_v/F_o的测量值显著高于13:00-17:00时段(气温相对较高);随着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丛雪  齐华  孟凡超  刘明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玉米品种京单28、郑单958、京科25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玉米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质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非常显著,干旱胁迫会降低玉米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使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比例(qP)降低,用于光合作用电子传递的份额(qP)减少,而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过量的光能不及时耗散会使光合器官受到损伤,导致玉米叶片原生质膜结构伤害,从而引起膜的透性增大,玉米叶片中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卫星  朱德峰  朱智伟  林贤青  张玉屏  陈惠哲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超级稻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对不同时段水分亏缺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水分亏缺均导致杂交稻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降低,受影响程度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和控水时段的不同而变化。不同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存在差异,水分亏缺对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两优培九和Ⅱ优602的影响低于普通杂交稻汕优63,这与不同品种的水分敏感性表现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明  齐华  张振平  梁熠  于吉琳  吴亚男  贾倩  
为了揭示玉米生态适应性,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不同光照强度、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不同水分等环境因子对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荧光动力学曲线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荧光参数ETR、PhiPSⅡ、qP、NPQ等值逐渐上升并在20 min左右达到稳定,与光合同步。荧光光响应曲线表明,光照强度大于500μmol/(m2.s)时,PhiPSⅡ与PhiCO2均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当光照强度小于500μmol/(m2.s)时,PhiPSⅡ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PhiCO2与光照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在强光下PhiPS II所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较少,而过剩的光能较多的以热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宇  何天友  陈凌艳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38℃/28℃和43℃/32℃(昼/夜)胁迫4 d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研究不同高温对西洋杜鹃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加重了光合作用光抑制,4个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Pn)都下降,气孔导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显著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显著升高;蒸腾速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非气孔因素是导致西洋杜鹃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因素.4个品种(系)之间对高温胁迫的反应存在差异.铁红受高温的影响相对较小,Pn在4个品种(系)中的下降幅度最小;而普红P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商蒙非  杨萌  冯宇鹏  贾浩  李硕  宋英杰  陈阜  褚庆全  
为探讨自然降雨和有限灌溉条件下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利用1981—2015年吴桥气象数据和SIMETAW模型,分析黑龙港流域夏玉米全生育期及播种-出苗、出苗-拔节期、拔节-吐丝期和吐丝-成熟期4个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量、需水量、降水耦合度和水分亏缺指数(CWDI)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水分亏缺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5年来夏玉米全生育期水分亏缺指数呈不显著下降趋势;降水耦合度呈不显著上升趋势;需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生育期延长是夏玉米需水量上升的主导因素,30年来生育期延长20多天;2)夏玉米全生育期干旱程度主要为无旱和轻旱,概率分别为51.43%和45.71%,播种-苗期和吐丝-成熟期水分亏缺指数最高;3)一般年份,夏玉米需水量与降水耦合度高,降水基本能满足夏玉米生产;水分亏缺严重的年份,应在吐丝-成熟期补灌1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付杰  武兰芳  马军花  康华靖  
基于长期养分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了长期养分亏缺条件下夏玉米的光合特征,结果表明:缺P和缺K会导致初始荧光Fo的增加,缺P、缺N会导致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降低,而缺K对其无显著影响。光合速率的大小变化表现出和ΦPSⅡ、ETR相似的规律,缺K的情况下光合速率与全NPK相比并没有显著降低,而缺N和缺P的处理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尤其是缺P处理,下降了32.86%。通过对光合速率和ΦPSⅡ、ETR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光合速率和ΦPSⅡ、ETR有着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和0.988。通过对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英  冯力霞  田传远  王帅  
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测定了高温胁迫(35~50℃)下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塔胞藻(Pyramimonas sp.)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变化。测定的主要参数有: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5℃)相比,高温胁迫下2种绿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和qP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也逐步增大;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景波  张金鑫  卢琦  辛智鸣  李新乐  刘庆新  李宏亮  
本研究以内蒙古磴口原生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对象,分析了7–9月生长期油蒿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叶片PSⅡ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快速光响应曲线光合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蒿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在8月达到最大值,9月显著降低(P <0.05);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及光化学猝灭(qP)随着光强的增加而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同光强作用下,油蒿叶片ETR和NPQ以9月最高,而8月最低。表明油蒿叶片具有相对较高的光能捕获和光抑制自我保护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