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8)
- 2023(12822)
- 2022(11248)
- 2021(10579)
- 2020(8962)
- 2019(20203)
- 2018(19947)
- 2017(38093)
- 2016(21079)
- 2015(23323)
- 2014(23023)
- 2013(22792)
- 2012(20776)
- 2011(18806)
- 2010(18527)
- 2009(16630)
- 2008(16001)
- 2007(13707)
- 2006(11754)
- 2005(9997)
- 学科
- 济(77661)
- 经济(77578)
- 管理(56906)
- 业(54527)
- 企(44695)
- 企业(44695)
- 方法(37531)
- 数学(32563)
- 数学方法(32233)
- 学(23036)
- 农(21226)
- 中国(19483)
- 财(19184)
- 业经(17009)
- 贸(15226)
- 贸易(15220)
- 地方(14945)
- 易(14759)
- 农业(14393)
- 理论(13200)
- 技术(12952)
- 环境(12647)
- 制(12609)
- 和(12550)
- 务(12384)
- 财务(12320)
- 财务管理(12304)
- 企业财务(11646)
- 划(11020)
- 教育(10797)
- 机构
- 大学(298530)
- 学院(295064)
- 管理(115295)
- 济(110149)
- 经济(107788)
- 研究(101873)
- 理学(101399)
- 理学院(100180)
- 管理学(98261)
- 管理学院(97751)
- 中国(71104)
- 科学(69923)
- 京(63466)
- 农(61097)
- 业大(53965)
- 所(53400)
- 研究所(49731)
- 农业(48941)
- 财(47103)
- 中心(44960)
- 江(41310)
- 北京(39404)
- 财经(39141)
- 范(38701)
- 师范(38125)
- 院(36598)
- 经(35758)
- 州(33508)
- 农业大学(32855)
- 技术(32507)
- 基金
- 项目(214959)
- 科学(165896)
- 基金(154983)
- 研究(147435)
- 家(139640)
- 国家(138528)
- 科学基金(116247)
- 社会(90565)
- 社会科(85659)
- 社会科学(85635)
- 省(85046)
- 基金项目(83476)
- 自然(80048)
- 自然科(78155)
- 自然科学(78131)
- 自然科学基金(76733)
- 划(72660)
- 教育(67061)
- 资助(63266)
- 编号(58617)
- 重点(48547)
- 成果(46314)
- 部(45821)
- 发(45247)
- 创(44855)
- 计划(43121)
- 科研(42290)
- 创新(41894)
- 课题(40361)
- 大学(38946)
- 期刊
- 济(113155)
- 经济(113155)
- 研究(79794)
- 学报(61425)
- 农(54489)
- 科学(51342)
- 中国(51002)
- 大学(43947)
- 学学(41755)
- 管理(39219)
- 农业(37903)
- 财(33960)
- 教育(29745)
- 技术(22453)
- 业(19815)
- 融(19639)
- 金融(19639)
- 业经(19109)
- 经济研究(18405)
- 财经(18224)
- 业大(17426)
- 科技(16729)
- 版(16193)
- 图书(16073)
- 经(15415)
- 问题(14946)
- 农业大学(14077)
- 理论(14004)
- 林业(13840)
- 技术经济(13161)
共检索到407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士芳 李从锋 董树亭 张吉旺
【目的】从细胞学角度探讨玉米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玉米籽粒重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普通玉米泰玉2号为材料,大田条件下分别于授粉后1—14d(S1)、15—28d(S2)及29—42d(S3)遮光55%,以大田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玉米作为对照(S0),对不同遮光处理下玉米粒重、品质、胚乳细胞增殖变化及穗轴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对小穗柄维管束截面积、胚乳细胞及胚乳传递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各时期遮光使籽粒重量、淀粉含量、胚乳细胞数量和体积降低,籽粒胚/胚乳比、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升高。遮光延迟了淀粉粒的发育,降低了胚乳细胞的充实度;前期遮光籽粒胚乳细胞数目最少,中期遮光淀粉粒体...
关键词:
玉米 粒重 胚乳细胞 传递细胞 遮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楠 马殿荣 高虹 吕国依 程效义 唐亮 陈温福
以粳稻品种秋光为材料,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后10d进行遮光处理,研究了不同遮光强度和遮光天数对秋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遮光导致产量降低的程度不同,分蘖期和拔节期遮光后产量分别下降至8t·hm~(-2)和7t·hm~(-2),与对照相比最大降幅达10%以上;抽穗后遮光产量显著降低至6t·hm~(-2),最大降幅达40%以上。遮光对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对有效穗数影响不大,未达到显著水平。分蘖期和拔节期遮光主要导致了每穗粒数的减少,而抽穗后主要导致了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显著降低。抽穗前遮光对品质的影响不大,仅糙米率、垩白度及垩白粒率有所增加,...
关键词:
水稻 遮光胁迫 产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启现 王璞 王伟东 鲁来清
以中晚熟高产玉米品种农大108为供试材料,分别研究了在前轻中重(基肥N90kg·hm-2++小花肥N 180 kg·hm-2)和前重中轻(基肥N 180 kg·hm-2++小花肥N90kg·hm-2)共2种氮肥运筹基础上均于吐丝期增施N 75 kg·hm-2对籽粒灌浆和籽粒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吐丝期增施氮肥后籽粒千粒重明显增加(4.81%)且接近显著水平,其中在前轻中重基础上吐丝期施氮后烘干千粒重比原来(257.7g)提高5.89%;2)吐丝期增施氮肥显著地提高了籽粒粗蛋白含量,如在前重中轻基础上籽粒粗蛋白含量由原来的7.63%增加到 8.23%(增幅达 7.95%);3)吐丝期增施氮...
关键词:
夏玉米 吐丝期和氮肥 粒重 籽粒粗蛋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燕 董树亭 高荣岐 张海艳
以4种不同类型的玉米(Zea mays L.)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和同一类型不同粒位子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与粒重的关系。胚乳增殖动态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不同类型玉米胚乳细胞数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普通玉米(豫玉 22号)>甜玉米(甜玉6号)>爆裂玉米(爆裂1号)>糯玉米(黄糯1号);不同粒位胚乳细胞数表现为中部>下部>上部。同一类型玉米粒重与胚乳细胞数呈极显性正相关,不同类型玉米间则胚乳细胞数与其他因素一起决定粒重。
关键词:
玉米 胚乳 细胞增殖 粒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贵成 王林辉 罗红兵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产生的12C重离子和7Li重离子束辐照玉米自交系478干种子,研究其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重离子7Li和12C辐照玉米种子,引起根尖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出现微核、染色体桥、断片和落后染色体等变异细胞,以诱发微核为主.随着离子辐照剂量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呈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重离子 辐射 玉米 细胞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丰光 刘志芳 李妍妍 景希强 邢锦丰 黄长玲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时期玉米品种产量、杂种优势及主要农艺性状发展变化规律,为今后玉米育种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利用中国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自交系为材料,采用3点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产量、杂种优势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产量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品种产量和中亲产量随年代推进逐渐提高;早期品种高密条件下产量下降,当前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逐渐提高;不同时期品种随年代变化杂种优势在低密条件下逐渐增加,而高密条件下逐渐下降,中密和平均杂种优势没有变化;随年代变化,雄穗分枝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逐渐减少,行数、籽粒长和百粒重逐渐增加,行粒数、出籽率和容重没有变...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杂种优势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继运 何萍
采用田间试验与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氮钾用量下春玉米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氮钾用量下,玉米叶片可溶蛋白含量较高,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较强,收获指数与氮收获指数较高。适宜的氮钾用量可促进玉米营养体碳氮向籽粒运输,同时提高生长后期叶片的光合能力及根系的氮素吸收。
关键词:
氮钾用量 玉米 碳氮代谢 粒重形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震 吕新月 王佳慧 梁效贵 赵雪 周顺利
为探究春玉米花后营养器官氮再分配及氮素利用特性对不同生育时期补充灌溉的响应,以郑单958为材料,设置拔节期、大口期、吐丝期和吐丝后15 d 4个关键时期的灌水处理及不灌水对照,进行了2年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生育前期灌水能够显著增加吐丝期叶片氮浓度和积累量,但茎秆中氮素增加相对不明显。大口期和吐丝期灌水显著促进了叶片和茎秆中氮素的再利用,叶片氮素再利用率达到34%~59%。灌水处理显著增加了单株籽粒氮积累量,但籽粒氮含量下降了3.6%~25.4%。各时期补充灌水有效改善了春玉米的氮利用特性,2年中受粉正常年份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氮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2.8%~11.2%,2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朱卫平 戴林建
为探明玉米GDS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用光镜对新育成的玉米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BG的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GDS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的时间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就表现出败育的特征,不能通过减数分裂.败育成2种形式:1)绒毡层异常膨大,小孢子母细胞浓缩解体;2)绒毡层液泡化程度低,小孢子母细胞早期开始浓缩解体.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小孢子 败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明亮 洪德林 薛林 胡加如 黄小兰 江建华 郭媛
利用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玉米3个自交系S1、S3和S7组配的2个组合S1×S3和S3×S7的P1、P2、F1、B1、B2、F2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玉米穗粒重和百粒重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粒重性状在2个组合中均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百粒重性状在S1×S3组合中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在S3×S7组合中表现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自交系S3在穗粒重性状上含有比S7或S1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欣欣 郭新梅 裴玉贺 赵美爱 宋希云
采用100、150、200和250 Gy 4个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玉米自交系昌7-2和P138的干种子,对M1代的种子萌发情况及M3和M4代的百粒重进行检测以明确60Co-γ射线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辐照对M1当代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0Co-γ射线辐照对芽长的抑制不显著,对根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小剂量的辐照可以增加根的数量,随着剂量的增大,根数减少。玉米的芽长、根长和根数与剂量间呈负相关关系。辐照对M2、M3代种子萌发没有明显作用,但对M3、M4代种子的百粒重有显著影响。昌7-2对60Co-γ射线较为敏感,M3代和M4代种子显著变大,P138则不明显。...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玉米 农艺性状 清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锦忠 张洪生 赵延明 宋希云 王新勤
【目的】从穗粒重与果穗三维几何关系的角度探索籽粒产量的制约因素,寻找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的途径。【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采集了10个品种的果穗几何特征,分析了穗粒重对果穗几何特征组合的回归,以及穗粒重与穗大小特征的相关性。矩形度定义为果穗面积占其外接矩形面积的比例,分别与穗长+穗粗、穗面积、穗体积组合建立回归方程。【结果】上述3种组合方程,分别解释了品种间籽粒产量总变异的77.7%、70%和78.7%,矩形度的贡献大于或者约等于穗大小几何特征。同样结构的回归方程在矫正品种产量后,解释了环境间籽粒产量总变异的81.3%—82.0%,矩形度的贡献小于穗大小几何特征。穗大小对籽粒产量的简单决定系数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颖 顾万荣 张立国 李晶 刘晓双 左师宇 曹鑫波 孙继 魏湜
【目的】探究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乳线比例与含水率、粒重及激素的关系,为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地区选择熟期适宜的玉米品种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试验选用熟期不同的玉米品种‘先玉335’、‘鑫鑫2号’(晚熟品种)和‘绥玉23’、‘吉单27’(中晚熟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的乳线比例、含水率、粒重及激素含量。【结果】与晚熟品种相比,中晚熟品种籽粒乳线下移更快,含水率下降更迅速,淀粉运输和积累更快,能够安全成熟。花后55 d时,中晚熟品种籽粒乳线比例比晚熟品种大29.37%35.20%,含水率较晚熟
关键词:
熟期 乳线 含水率 粒重 激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文英 柳斌辉 杨国航 彭海城 栗雨勤
试验从玉米抗旱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在玉米4个比较重要的生育时期,即:萌发期(播种-出苗)、苗期(出苗-拔节)、开花期(抽雄-吐丝)、灌浆期(授粉-收获)采用分阶段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利用综合性状比较优良的超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形态学、发育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抗旱性鉴定指标与玉米抗旱能力的关系,通过一些简便易测指标的分析筛选,建立一套可靠、迅速的指标体系。通过玉米抗旱性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明确了各指标与玉米抗旱性关系及抗旱性鉴定的指标体系,为综合评价不同玉米品种抗旱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玉米 抗旱鉴定指标 灰色关联度 聚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方 王冲 刘全清 张宏彦
将河北省曲周县1973—2013年夏玉米生产3体系根据当时的农业政策及发展特征分为4个时期,1973—1983年为改土治碱时期、1984—1993年为农业初步发展时期,1994—2003年为农业快速发展时期、2004—2013年为现代农业时期。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这一生产体系在4个时期的环境代价,结果表明:4个时期的环境影响因子中对能源消耗、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的影响指数是递增的,对人体毒性、水体毒性和土壤毒性的影响指数是递减的;改土治碱时期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富营养化(影响指数均值为0.121
关键词:
夏玉米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