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5)
2023(5019)
2022(4125)
2021(3667)
2020(2944)
2019(6338)
2018(6486)
2017(12157)
2016(7393)
2015(8078)
2014(8013)
2013(8241)
2012(7894)
2011(7476)
2010(7473)
2009(6418)
2008(6258)
2007(5960)
2006(5385)
2005(4788)
作者
(24710)
(21898)
(21386)
(20067)
(13405)
(10854)
(9370)
(8698)
(8334)
(7627)
(7601)
(7125)
(7069)
(6914)
(6859)
(6849)
(6429)
(6299)
(6188)
(5979)
(5933)
(5601)
(5449)
(5198)
(5100)
(4986)
(4907)
(4805)
(4765)
(4681)
学科
(43602)
农业(28946)
(28216)
经济(28198)
(24977)
管理(12269)
业经(11247)
环境(10283)
农业经济(9615)
(9304)
(8859)
农村(8855)
(8185)
中国(7005)
土地(6728)
发展(6697)
(6693)
地方(6671)
及其(6558)
(6551)
(6512)
劳动(6511)
方法(6317)
农业劳动(6268)
人口(6110)
收入(6008)
数学(5883)
数学方法(5845)
动力(5791)
劳动力(5719)
机构
学院(108504)
大学(100803)
(57515)
农业(44527)
研究(43192)
(40927)
经济(40089)
管理(35123)
业大(33492)
科学(32329)
中国(31501)
理学(30562)
理学院(30189)
管理学(29521)
管理学院(29391)
农业大学(27570)
(25555)
研究所(23705)
(22678)
(21314)
中心(20456)
(20055)
(18079)
科学院(17030)
经济管理(14210)
(14055)
(13743)
(13714)
(13663)
(13630)
基金
项目(77506)
科学(57115)
基金(52634)
研究(52051)
(49666)
国家(49121)
科学基金(38623)
(35056)
(31636)
社会(30299)
基金项目(28573)
社会科(28080)
社会科学(28071)
(27864)
自然(26465)
自然科(25731)
自然科学(25713)
自然科学基金(25226)
编号(22049)
教育(21347)
资助(20379)
(19712)
(18829)
科技(18596)
计划(18197)
重点(18037)
农业(16903)
成果(16512)
(16102)
(16008)
期刊
(64181)
(52779)
经济(52779)
农业(43616)
学报(31452)
中国(25356)
科学(24647)
研究(23120)
大学(22646)
学学(22346)
(20830)
业经(16587)
农业经济(13186)
农村(12697)
(12697)
业大(12266)
(11357)
金融(11357)
农业大学(10977)
(10801)
农村经济(8601)
问题(8395)
中国农业(7836)
(7711)
世界(7690)
技术(7415)
教育(7204)
经济问题(7140)
科技(7069)
管理(6893)
共检索到161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辉  罗海凌  张双双  陈晓斌  苏德伟  林占熺  林冬梅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合不同用途的大面积推广的芦竹属菌草品种,对引种的8个芦竹品种(Lz1~8)进行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碳氮比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在相同时间,Lz3、Lz5没有抽穗,其余品种有抽穗;在产量上,8个芦竹材料产量差异极显著水平可分为3个等次,按产量高低分别是Lz4、Lz2、Lz1、Lz8,Lz3、Lz7,Lz5、Lz6.Lz4产量是Lz6的5.2倍.不同地区的芦竹之间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14.55%~79.74%,其中以单株质量变异系数最大,叶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在净光合速率方面,Lz6与其他地区的芦竹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净光合速率最高的3个为Lz4、Lz2、Lz1,且差异不显著,与产量高低基本一致.8个品种碳氮比差别较小(40.42~51.92).Lz4、Lz2、Lz1、Lz8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较好、产量潜力较大,可作为芦竹属菌草的核心种质,其碳氮比差异不显著,可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曼  李巧琪  廖真  林标声  鲁国东  林占熺  
【目的】检测5种芦竹属菌草绿洲成熟期根样本内生固氮菌的丰度及nifH基因的表达,为nifH基因的快速定量检测及实时监测提供技术手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qRT-PCR)分析根样本内生固氮菌nifH基因的拷贝数及相对表达量。【结果】5种芦竹属菌草成熟期根样本内生固氮菌nifH基因表达量及拷贝数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绿洲2号nifH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呈过表达水平,且绿洲2号样本差异达显著水平(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玖荣  郑焕  林辉  林占熺  
为了缓解西北部荒漠化严重的问题,筛选抗寒性强的芦竹属菌草.以芦竹属菌草5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胁迫期间不同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及其变化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显著性分析等综合评价其抗寒性,筛选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结果显示抗寒性综合得分大小表现为:绿洲3号>绿洲6号>绿洲5号>绿洲2号>绿洲7号.由此可知,这5个品种中抗寒性最好的是绿洲3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源长  王天友  罗琳  蔡杨星  林辉  林冬梅  张积森  林占熺  
目前芦竹属(Arundo)菌草形态学的鉴定方法已经建立,但是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较少。对芦竹属菌草进行分子鉴定与选择压力分析可为菌草的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得到芦竹属菌草的ITS2基因序列,并对它们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子鉴定与选择压力分析。结果表明:在6.21百万年-9.75百万年前,以及5.14百万年-8.07百万年前分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分化,将它们分为3大类(‘绿洲3号’‘绿洲5号’‘绿洲6号’‘绿洲8号’、‘绿洲2号’‘绿洲4号’‘绿洲7号’‘绿洲12号’和其他菌草)。选择压力分析筛选出‘绿洲1号’和‘绿洲3号’的正选择基因,它们大部分与转录调控、抗逆与发育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芦竹属菌草品种之间的关系和受到正向选择的基因与位点,为芦竹属菌草的适应性进化提供见解,也为今后的遗传改良提供靶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杨星   林冬梅   曹秀明   刘斌   林辉   罗海凌   刘凤山   林占熺  
【目的】筛选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芦竹属菌草品种,为该类菌草耐盐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不同地区的12个芦竹属菌草品种为试材,对150 mmol·L-1 NaCl溶液处理后腋芽萌发期的各个指标(芽长、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测定。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供试品种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所有供试品种的发芽势均降低,芽长、根长、芽鲜质量和根鲜质量都减小;除LZ_NO.1、LZ_NO.3和LZ_NO.7外,其他品种的发芽率均下降;活力指数受盐胁迫的影响最大。基于各指标耐盐系数隶属函数值的临近度对12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Z_NO.1、LZ_NO.3和LZ_NO.7为一类,属高耐盐型;LZ_NO.2、LZ_NO.4和LZ_NO.6为一类,属盐敏感型。【结论】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芦竹属菌草品种为LZ_NO.1、LZ_NO.3和LZ_NO.7;根据活力指数可判定芦竹属菌草品种的质量优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艾英  郭二虎  王军  范惠萍  李瑜辉  王丽霞  王秀清  程丽萍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氮素水平下春谷品种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变化规律,确定春谷最佳施氮量,并探讨光合特性与产量相关性。【方法】以春谷品种长农35号和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重复3次,小区面积15.0 m2(5 m×3 m),留苗30万株/hm2。共设0(N1)、45(N2)、90(N3)、135(N4)、180(N5)和225 kg·hm-2(N6)6个氮素水平,40%氮肥作底施,60%在拔节至孕穗期追施。于谷子抽穗后,用日本产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Konica Minolta)测定顶三叶SPAD值,用美国产CIRAS-2光合速率仪(PPSY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英华  周可金  吴社兰  张国  屠乃美  
【目的】研究不同施硫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探明烤烟对硫的光合响应机制。【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施硫量分别为0,50,100,150和200kg/hm2,于烤烟移栽后不同时间测定烤烟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结果】不同硫肥水平对烤烟的株高、茎围影响不大。在植烟土壤有效硫含量为20.07mg/kg时,不施硫肥使烤烟叶片的最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面蒸汽压力亏缺(VPD)显著降低,气孔限制值(Ls)、瞬时水分利用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率(WUEi)明显升高。但过量施硫(200kg...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欣明  陈智君  池惠武  贾会丽  杨如达  石永红  王学敏  
选用25个国内外育成的不同生态型饲草燕麦(Avena sativa)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鉴选出适宜山西雁门关地区种植的饲草燕麦品种,为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青海444’生育期为74 d,属早熟品种;‘牧王’生育期最长,为88 d。‘白燕7号’和‘陇燕2号’干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福燕A126’‘甜燕1号’‘甜燕2号’和‘青牧4号’(P 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甜燕3号’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的是‘白燕7号’。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3.697 2%;聚类分析将25个饲草燕麦品种分为5类。综合分析表明,适宜在雁门关地区推广的品种为‘白燕7号’‘陇燕2号’‘陇燕3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姝  王伯伦  张振宇  黄元财  贾宝艳  王术  
以4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探讨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对不同株穗型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弯穗型、中穗型、轻穗型和高秆型垩白粒率较低,垩白度较小,外观品质较优;半直立穗型、散穗型、中穗型、中秆型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大,加工品质较优;弯穗型、散穗型、重穗型和中秆型胶稠度较长,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蒸煮食味品质较优;直立穗型、散穗型、轻穗型和矮秆型蛋白质含量较多,营养品质较优。适当减小穗颈节宽度、穗长、二次枝梗数和着粒密度对改善品质有促进作用。成熟期光合速率在13.6μmol/(m2.s)时,蒸煮品质较优;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对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有不利影响,但能促进营养品质的改善;成熟期保持较大的叶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红兵  曾磬  肖润林  杨知建  张树楠  赵志丽  
以生态沟渠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为材料,采用便携式CID–340光合仪,在晴朗天气测定花叶芦竹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叶温(Tl)、叶周围气温(Ta)和蒸腾速率(Tr)等影响因子,对花叶芦竹光合特性日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花叶芦竹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峰值为19.76μmol/(m2.s),峰值出现在15:00左右;②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主要受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叶温和气温的影响;③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胞间CO2浓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宏凯  王宏富  鱼冰星  原向阳  董淑琦  郭平毅  
为探究区试点与品种对谷子农艺性状的关联关系及影响效应,于2014和2015年分别在山西五台县(A1)、山西定襄县(A2)、山西平定县(A3)、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A4)、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A5)、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A6)和山西高平市(A7),选取种植谷子‘长杂谷1205号’(B1)、‘长农44号’(B2)、‘长生13号’(B3)、‘晋汾97号’(B4)、‘农大8号’(B5)与‘长农35号’(B6),每个品种3次重复。结果显示,A1的谷子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区试点的,且其穗长显著高于A6穗长。A2、A3生育期与A1、A7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A4的谷子穗粒重及产量高于其他区试点,A5在千粒重方面有促进作用。A6的主茎高显著低于其他区试点,A7的穗长显著高于其他区试点。通过一年多点综合分析得B1品种的生育期、穗数在各地均高于其他品种,在穗长方面的变异度最高。B3品种在千粒重、主茎高方面的丰产效应最低,而B5在穗长、千粒重及产量方面的丰产效应最高。B6的穗长及产量的丰产效应为负效应,且其生育期、穗数及主茎高变异系数最高,但对主茎高的增高效应最高,而其穗数在A2表现最好。综上所述,区试点与品种在谷子农艺性状方面有交互作用,其中品种对谷子穗长、主茎高影响效应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玉秀  张正茂  熊建云  白婷  
【目的】研究小麦超高压诱变突变体光合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变化,为小麦超高压诱变育种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压诱变处理(120MPa,8h)获得的偃展4110突变株系高压2、高压3、高压5、高压9和高压11为试验材料,以未经高压处理的偃展4110纯系为对照,从抽穗期至成熟期测定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生理及农艺性状指标,探讨超高压诱变小麦突变株系光合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突变株系中,高压3、高压9和高压11在不同时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高于对照,且降幅小于对照。高压3和高压9的净光合速率从抽穗期到开花期增幅分别为2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玉英  孙建好  李春杰  李隆  程序  张福锁  
【目的】旨在探明施氮对蚕豆/玉米间作体系蚕豆农艺性状和结瘤特性的影响,为河西走廊灌区豆科/禾本科间作体系氮素管理和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2007年在甘肃省农科院白云试验站分别采用裂区设计和原位根系行分隔法设计了蚕豆/玉米间作体系的氮梯度试验和根系分隔微区试验,研究不同氮水平下蚕豆/玉米种间互作对蚕豆农艺性状和结瘤特性的影响。【结果】施氮对蚕豆地上部生长和产量性状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地抑制了蚕豆结瘤,产生了"氮阻遏"效应,且随着施氮量增加和蚕豆生长,"氮阻遏"效应愈加明显。随着蚕豆与玉米两种作物生长发育,作物根系相互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显著地促进了根瘤发育,且产生了"减缓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明  王荣华  曹禹  鲁伟丹  周远航  陈友强  刘华君  潘竟海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王志敏  李健强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疆北疆不同生态区甜菜的生长发育特性,筛选优质甜菜品种,通过探究20个甜菜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的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变化,使用适定性参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不同甜菜品种的稳定性,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甜菜品种在3个生态区的光合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间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态区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各参试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但3个生态区之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性状、甜菜产量和含糖率存在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昌吉、石河子和伊犁3个生态区分别提取到了4、3和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3.50%、68.70%和63.65%;主成分综合得分显示,甜菜品种‘BeTa379’‘KWS9968’‘KWS5599’‘KWS6637’在3个生态区的综合排名都处于较高位置,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102 000.45、88 613.85、96 501.90和95 214.90 kg,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5.19%、15.08%、14.29%和14.14%,表明这3个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相对较好,具备在生产中推广的潜在优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秀芬   黄小娟   郭素云   黄珍玲   陈会鲜   兰秀   杨海霞   丁家东   何文  
【目的】对凉粉草种质资源的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为凉粉草种质资源筛选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 8 份凉粉草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采用遗传变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8份凉粉草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8份凉粉草种质光合性状变异系数为6.53%~26.94%,广义遗传力为48.47%~99.14%;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6.26%~36.44%,广义遗传力为69.85%~99.63%。对8份凉粉草种质的2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9.145%,基本解释20个性状中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的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细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_(s)),第二主成分反映的是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_(n)),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叶宽、叶片面积和茎粗。通过综合得分初步筛选出X2、X3和X4为凉粉草优良种质。聚类分析将8份凉粉草种质划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表现为叶片大,节间长,主茎粗且长,光合能力强,产量高;第Ⅱ类群表现为叶片较大,主茎短,产量低;第Ⅲ类群表现为叶片小,主茎较长,SPAD值高。【结论】8份凉粉草种质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较大,其中X2、X3和X4种质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杂交优良亲本。在品种选育早期应把SPAD、C_(i)和T_(r)等高遗传力性状纳入到品种筛选的目标性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