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8)
- 2023(6921)
- 2022(6087)
- 2021(5603)
- 2020(5062)
- 2019(11875)
- 2018(11710)
- 2017(22589)
- 2016(12815)
- 2015(14825)
- 2014(15090)
- 2013(15171)
- 2012(14585)
- 2011(13420)
- 2010(13637)
- 2009(12677)
- 2008(13216)
- 2007(11897)
- 2006(10226)
- 2005(9132)
- 学科
- 济(55177)
- 经济(55121)
- 管理(31459)
- 业(31099)
- 方法(26854)
- 数学(23863)
- 企(23763)
- 企业(23763)
- 数学方法(23596)
- 农(15638)
- 学(15339)
- 财(13145)
- 地方(12933)
- 中国(12811)
- 贸(11015)
- 贸易(11011)
- 易(10620)
- 农业(10429)
- 业经(10116)
- 制(9362)
- 和(8840)
- 环境(8052)
- 银(7856)
- 务(7842)
- 财务(7825)
- 融(7823)
- 金融(7820)
- 银行(7819)
- 财务管理(7801)
- 理论(7758)
- 机构
- 大学(197411)
- 学院(195032)
- 济(76151)
- 经济(74425)
- 研究(71966)
- 管理(69679)
- 理学(59911)
- 理学院(59051)
- 管理学(57623)
- 管理学院(57250)
- 中国(52664)
- 科学(48842)
- 京(42926)
- 农(41169)
- 所(39310)
- 研究所(36319)
- 财(34792)
- 业大(33474)
- 农业(32813)
- 中心(32634)
- 江(30474)
- 财经(27916)
- 范(27907)
- 师范(27607)
- 北京(27077)
- 院(25783)
- 经(25188)
- 州(24021)
- 经济学(23607)
- 师范大学(22490)
- 基金
- 项目(131169)
- 科学(101114)
- 基金(94403)
- 研究(89988)
- 家(85202)
- 国家(84576)
- 科学基金(69398)
- 社会(54572)
- 社会科(51536)
- 社会科学(51515)
- 省(50733)
- 基金项目(50496)
- 自然(47290)
- 自然科(46043)
- 自然科学(46023)
- 自然科学基金(45170)
- 划(44571)
- 教育(41303)
- 资助(39094)
- 编号(36150)
- 重点(30890)
- 成果(30212)
- 部(28964)
- 发(28649)
- 计划(26520)
- 科研(26074)
- 创(25988)
- 课题(25479)
- 创新(24506)
- 大学(23681)
共检索到283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庙成 丁明涛 王骏 周鹏
选取芦山地震涉及的2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野外实地踏勘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当地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资料,已查明芦山地震灾区782处次生山地灾害(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获取了这些次生山地灾害的基础信息。在GIS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环境背景、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研究表明: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烈度为Ⅷ-Ⅸ区、中低山区、坡度0°~40°、坡向为东西两向、第三系砂砾夹泥岩区、河流冲刷强烈和年降雨量>1 200mm的区域;发育成因主要是地形条件对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的影响表现出与非地震条件下的新特征;地震效应重...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分布特征 成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兰恒星 周成虎 高星 程维明 王治华 杨志华 李郎平 伍宇明
2013年4月20日08点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了7.0级强震。此次地震发生的区域地形条件复杂,地震烈度大,使得震区地质条件进一步恶化,在强降雨等叠加等条件下,次生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加剧。本文收集了震区地形、地质、构造断层分布、地震烈度分布、历史灾害、降雨以及卫星影像等资料,对震区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评估:①地震力触发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②不同降雨触发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③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圈定了震区次生地质灾害高危和需要重点监测防范区域,为灾害救援与重建过程中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瑛 刘文婷 张志 毛伟 彭丹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区位于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四川省龙门山地区,此次地震是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造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分析和掌握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活动特征,可为灾区工程整治方案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参考,为其它地区灾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项目综合利用不同时相、不同传感器的光学影像和雷达影像以及其它地质地理资料,在相关遥感和地理信息软件的支持下,进行遥感图像专题信息解译和分析,获取了地震中四川省的10个极重灾县市的次生地质灾害解译数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发育特点与相关地质地理因...
关键词:
汶川 遥感 次生灾害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骏 丁明涛 庙成 周鹏 黄英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判断矩阵建立起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选取坡度、地层岩性、断裂带、植被覆盖、地震烈度及年降雨量作为评价指标,并阐明了各指标与泥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得到地震灾区泥石流危险等级分区图。通过评价,初步认识到研究区内芦山县、天全县、名山区、雨城区位于泥石流极高危险区,且评价分区结果与区内地灾点分布特征相吻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将军 沈茂英 钟颢
"4.20"芦山地震既对芦山灾区造成了人员与财产损失,也给灾区乡村重建聚落的生态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在对地震灾区乡村聚落受损情况做简要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灾后乡村重建聚落生态治理的特殊性,提出了从重建规划、产业发展、防灾预警体系建设、聚落人口管理、民众参与等五个角度进行乡村重建聚落生态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震灾区 乡村重建聚落 生态治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迅速开展支援救灾工作。注册会计师行业同仁心系灾区,通过多种方式关注抗震救灾工作。4月2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关于开展为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的通知》,号召全行业开展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切实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灾后重建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兆宇 王玉峰
4·20芦山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以重灾区宝兴县为例,重点调研、分析了该县在基础设施、住房建设、产业恢复重建三个方面的资金支持情况。研究发现,该县灾后重建资金支持存在总量不足且来源单一、投向结构不合理、银行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使用重点和效率有待优化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4·20芦山地震 灾后重建 资金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志娟 李婉 潘雪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按照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审计范围扩大,审计项目增多。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与政府审计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亟需政府审计资源整合。文章从四川雅安"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案例入手,分析政府审计资源整合的现状和应用,以期对我国政府审计资源整合有所裨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慧 邱建
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使得众多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受重创。汶川地震灾后依据各类条例规范,开展科学重建规划,系统指导名城建设,名城得到相应保护。通过总结汶川震后同步开展名城保护、及时评估名城价值、运用防灾减灾理念的经验和不足,从总体要求、保护规划、重建模式等方面对芦山地震灾区的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对完善我国名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4月24日发出《关于开展为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的通知》,号召全行业开展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展现注册会计师行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面貌。《通知》要求,全行业要担责任,献爱心,迅速行动起来。要把开展捐赠行动,支持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开展行业"诚信文化建设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对行业党建工作成效的再检验、充分展现行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又一次实际行动。发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延东
社会网络是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形成的关系网状结构,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作为一种非正式社会制度,社会网络在灾害治理中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灾后恢复中最可靠的资源之一。基于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开展的一项灾后快速需求调查的数据分析,本文全面描述了社会网络在灾后搜救幸存者、保证信息传播、提供社会支持和保持灾区群众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理论意涵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伟 牛津津
文章以1978~2006年间我国发生的183起地震灾害事故为样本,选取地震损失额、每年发生地震次数为指标,建立我国地震灾害损失分布函数。针对地震损失额利用经验剩余函数值分析损失分布集中程度、初步估计损失分布函数,分组处理样本数据、拟合分布图像、参数估计、单个样本非参数检验,确定损失分布函数为对数正态分布;针对每年发生地震灾害次数初步估计分布函数,通过历史频率与理论概率比较判断拟合效果、确定分布函数为泊松分布。
关键词:
地震灾害损失 分布函数 参数估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任慧子 曹小曙
在综合整理公元前1831年-公元1980年中国地震灾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着重探讨了中国地震灾害的时空特征以及中国地震灾害对交通影响的空间分布与类型分析。中国地震灾害记载的时间分布不平衡,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其空间分布也不平衡,元代以前集中于山西、河南、陕西一带,明清时期西南和台湾地区有所增加,民国及1949-1980年主要集中于西南、西北及台湾地区。中国地震灾害对交通影响的空间分布也集中于西北、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四川和新疆,通过地震烈度的空间分布,可知高烈度的地震对新疆的交通系统影响较大,云南和四川较低烈度的地震对其交通系统的影响也比较大,这是因为3省皆分布于中国强震带内,且四川和云南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其交通线的分布多沿山川行进,故较易受地震影响。然后,依据破坏程度、次生灾害、交通构筑物破坏可将地震灾害对交通的影响划分为不同的影响类型。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彭政
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四川审计战线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其中五位披挂上阵的"穆桂英"。她们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奋战在救灾一线,充分展示了四川审计人的公仆意识和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就像开在地震灾区的"五朵金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温家洪 尹占娥 孟庆洁 叶欣梁
从地震灾害的本质与灾害风险管理角度,结合国际灾害风险管理经验,评述汶川地震灾难中暴露出来的中国地震灾难风险管理的一些问题,指出过度强调或依赖地震预报,长于救灾而弱于防灾与减灾,使得中国难以降低地震灾难的严重程度。通过分析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涵、国际主流风险管理框架(IRGC、ERM、TDRM、GTZ),指出综合灾难风险管理是全面减灾最为有效、积极的手段与途径,中国在自然灾难管理中迫切需要实施综合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