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8)
2023(13169)
2022(11455)
2021(10689)
2020(8736)
2019(19872)
2018(19836)
2017(37825)
2016(20734)
2015(22879)
2014(22965)
2013(22624)
2012(20707)
2011(18887)
2010(18785)
2009(17248)
2008(16715)
2007(14487)
2006(12634)
2005(10625)
作者
(60090)
(50169)
(49375)
(47432)
(31537)
(24103)
(22419)
(19568)
(18957)
(17847)
(17137)
(16827)
(15807)
(15636)
(15366)
(15289)
(14985)
(14600)
(14167)
(14052)
(12444)
(12167)
(12019)
(11395)
(11193)
(11152)
(10973)
(10922)
(10121)
(9977)
学科
(80422)
经济(80332)
(58029)
管理(57746)
(45024)
企业(45024)
方法(36708)
(32573)
数学(31668)
数学方法(31310)
农业(21694)
中国(21054)
业经(20950)
(20575)
(19800)
地方(17900)
(15614)
环境(15532)
理论(13279)
(13135)
(12598)
财务(12539)
财务管理(12514)
(12391)
贸易(12385)
技术(12297)
(12193)
(12002)
(11970)
企业财务(11964)
机构
学院(292227)
大学(292205)
管理(117229)
(110825)
经济(108223)
理学(102699)
理学院(101518)
管理学(99711)
管理学院(99176)
研究(97730)
中国(70344)
科学(63281)
(61783)
(53603)
(49837)
(48491)
业大(47282)
研究所(44697)
中心(44548)
(41449)
农业(40832)
财经(40586)
(40053)
师范(39707)
北京(38463)
(37006)
(35646)
(34091)
经济学(32561)
师范大学(32086)
基金
项目(209462)
科学(164433)
研究(152308)
基金(152083)
(133153)
国家(131996)
科学基金(113006)
社会(96023)
社会科(90619)
社会科学(90594)
(82397)
基金项目(81792)
自然(73869)
自然科(72041)
自然科学(72025)
自然科学基金(70714)
(69148)
教育(68600)
编号(62012)
资助(61274)
成果(49957)
重点(46619)
(45580)
(44690)
(43088)
课题(42241)
创新(40113)
科研(40074)
国家社会(39217)
教育部(38753)
期刊
(122676)
经济(122676)
研究(81795)
(53658)
中国(53267)
学报(50501)
科学(46433)
管理(39476)
大学(38224)
农业(36390)
学学(36318)
(35819)
教育(31167)
(23652)
金融(23652)
业经(23192)
技术(22529)
财经(18870)
经济研究(17937)
(16124)
问题(16120)
(15973)
(15877)
科技(15217)
图书(14670)
理论(14055)
资源(14045)
业大(13985)
实践(13121)
(13121)
共检索到410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将军  沈茂英  钟颢  
"4.20"芦山地震既对芦山灾区造成了人员与财产损失,也给灾区乡村重建聚落的生态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在对地震灾区乡村聚落受损情况做简要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灾后乡村重建聚落生态治理的特殊性,提出了从重建规划、产业发展、防灾预警体系建设、聚落人口管理、民众参与等五个角度进行乡村重建聚落生态治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骏  丁明涛  庙成  周鹏  黄英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判断矩阵建立起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选取坡度、地层岩性、断裂带、植被覆盖、地震烈度及年降雨量作为评价指标,并阐明了各指标与泥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得到地震灾区泥石流危险等级分区图。通过评价,初步认识到研究区内芦山县、天全县、名山区、雨城区位于泥石流极高危险区,且评价分区结果与区内地灾点分布特征相吻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兆宇  王玉峰  
4·20芦山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以重灾区宝兴县为例,重点调研、分析了该县在基础设施、住房建设、产业恢复重建三个方面的资金支持情况。研究发现,该县灾后重建资金支持存在总量不足且来源单一、投向结构不合理、银行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使用重点和效率有待优化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志娟  李婉  潘雪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按照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审计范围扩大,审计项目增多。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与政府审计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亟需政府审计资源整合。文章从四川雅安"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案例入手,分析政府审计资源整合的现状和应用,以期对我国政府审计资源整合有所裨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庙成  丁明涛  王骏  周鹏  
选取芦山地震涉及的2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野外实地踏勘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当地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资料,已查明芦山地震灾区782处次生山地灾害(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获取了这些次生山地灾害的基础信息。在GIS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环境背景、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研究表明: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山地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烈度为Ⅷ-Ⅸ区、中低山区、坡度0°~40°、坡向为东西两向、第三系砂砾夹泥岩区、河流冲刷强烈和年降雨量>1 200mm的区域;发育成因主要是地形条件对次生山地灾害的形成的影响表现出与非地震条件下的新特征;地震效应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兰恒星  周成虎  高星  程维明  王治华  杨志华  李郎平  伍宇明  
2013年4月20日08点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了7.0级强震。此次地震发生的区域地形条件复杂,地震烈度大,使得震区地质条件进一步恶化,在强降雨等叠加等条件下,次生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加剧。本文收集了震区地形、地质、构造断层分布、地震烈度分布、历史灾害、降雨以及卫星影像等资料,对震区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评估:①地震力触发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②不同降雨触发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③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圈定了震区次生地质灾害高危和需要重点监测防范区域,为灾害救援与重建过程中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澍  
本文试图通过利用循环经济理论来研究四川地震灾区乡村旅游开发,以期能够对变革传统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各方农民利益的实现、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予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迅速开展支援救灾工作。注册会计师行业同仁心系灾区,通过多种方式关注抗震救灾工作。4月2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关于开展为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的通知》,号召全行业开展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切实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灾后重建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汶川地震受灾最重的是四川农村地区,灾后农村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都需要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载体。恢复和改善汶川地震灾区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既是农业恢复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又是有效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径。作者从区域视角和相关利益主体视角出发研究农业生态环境重建,拟对现有政策、研究进行延伸和补充;并坚持问题导向,采用统计、实地调研与经验分析结合的方法,通盘考虑宏观要求和微观问题的衔接,有针对性地提出灾区农业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慧  邱建  
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使得众多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受重创。汶川地震灾后依据各类条例规范,开展科学重建规划,系统指导名城建设,名城得到相应保护。通过总结汶川震后同步开展名城保护、及时评估名城价值、运用防灾减灾理念的经验和不足,从总体要求、保护规划、重建模式等方面对芦山地震灾区的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对完善我国名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灏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汶川地震涉及范围广,灾情严重,情况复杂,在具体的灾后重建尤其是农村灾后重建工作中尚存在诸问题和困难,如规划严重滞后;重建资金缺乏统筹安排;时间紧、任务重,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项目活动不能按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缺乏灵活性;原宅基地复耕矛盾凸显。对策建议为:各灾区市县应对灾后重建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项目活动;财政报账制度应具有灵活性;重点区域的项目完成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农村震后重建课题组  张晓山  党国英  肖金成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所在的龙门山地区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给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全国人民奋起救援,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震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恢复重建。调研组于8月10日抵达地震灾区,调研了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受灾严重的县乡村根据调研的情况和获得的有关资料,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形成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支平  
战略性重建,是一种不同于恢复性重建的新思路,战略性重建不是简单的还原式的复兴,而是以灾害为契机,因地制宜,着眼长远,使灾区获得一次再创造机会。战略性重建要求灾区乡村重建应当有前瞻性、预见性、全面性、整合性和规划性。灾区乡村重建是一个理性决策的动态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罗桂连  
选择何种重建方式(原址重建或异地搬迁等)是灾后重建的首要问题。所谓重建意愿即在原居住地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时,受灾居民对不同重建方式(原址重建还是异地搬迁或者两者之间的状态)的选择倾向。了解灾区群众的重建意愿及其因素影响是受灾县(市)制订灾后重建规划、并推动实施的重要前提。通过对五大极重灾区1243户城乡受灾居民家庭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受灾居民所在县(市)、目前安置地、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适应新环境能力及未来经济预期等因素对其重建意愿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选择重建方式应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应结合目前的临时安置地对城乡布局合理规划;应将灾后重建和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游  赖胜强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主要旅游区造成了重大破坏,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脆弱,在倡导以旅游业为先导恢复重建灾区经济时,要以生态旅游观念进行开发,确保游客、环境与文化良性互动,积极保护珍贵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