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8)
- 2023(8253)
- 2022(6272)
- 2021(5506)
- 2020(4419)
- 2019(9430)
- 2018(9263)
- 2017(17302)
- 2016(9737)
- 2015(10474)
- 2014(10272)
- 2013(9734)
- 2012(8450)
- 2011(7372)
- 2010(7094)
- 2009(6511)
- 2008(6362)
- 2007(5474)
- 2006(4771)
- 2005(4244)
- 学科
- 济(36680)
- 经济(36637)
- 业(26032)
- 管理(25815)
- 企(19444)
- 企业(19444)
- 方法(14522)
- 数学(12843)
- 农(12790)
- 数学方法(12749)
- 中国(12027)
- 业经(10056)
- 学(9368)
- 财(9004)
- 农业(8876)
- 贸(7938)
- 贸易(7936)
- 易(7744)
- 地方(7165)
- 产业(6583)
- 制(6531)
- 技术(6231)
- 发(6099)
- 环境(6071)
- 银(5626)
- 银行(5580)
- 务(5539)
- 财务(5525)
- 财务管理(5518)
- 信息(5410)
- 机构
- 大学(136745)
- 学院(136445)
- 济(53325)
- 经济(52409)
- 研究(50090)
- 管理(48826)
- 理学(43327)
- 理学院(42814)
- 管理学(41903)
- 管理学院(41704)
- 农(36610)
- 中国(35386)
- 科学(35352)
- 农业(29483)
- 业大(28823)
- 京(28477)
- 所(27132)
- 研究所(25477)
- 财(22048)
- 中心(21855)
- 江(19951)
- 农业大学(19788)
- 财经(18374)
- 院(18275)
- 北京(16933)
- 经(16931)
- 省(16755)
- 经济学(16702)
- 范(16432)
- 科学院(16200)
- 基金
- 项目(102502)
- 科学(79437)
- 基金(75304)
- 家(70462)
- 国家(69898)
- 研究(65524)
- 科学基金(57950)
- 社会(43242)
- 社会科(41035)
- 社会科学(41023)
- 省(40707)
- 基金项目(40395)
- 自然(39887)
- 自然科(39040)
- 自然科学(39022)
- 自然科学基金(38345)
- 划(34966)
- 教育(29069)
- 资助(28826)
- 重点(23821)
- 编号(23733)
- 发(22361)
- 计划(22239)
- 创(21612)
- 部(21334)
- 科研(20552)
- 创新(20319)
- 业(20184)
- 科技(20116)
- 国家社会(18925)
共检索到187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佳琦 熊玮 黎智华 刘慧娟 周斌斌 王铭洋 王恬 王超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芦丁(Rutin)对断奶仔鼠生长、肠道抗氧化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21日龄雄性断奶仔鼠32只,随机均分为4组,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50、500和1 000 mg·kg~(-1)的芦丁,试验期21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1)芦丁对断奶仔鼠的体重和器官指数(肝脏、肾脏、脾脏和睾丸)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肝脏组织形态在各组之间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肠形态及屏障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0和1 000 mg·kg~(-1)芦丁能显著提高仔鼠的空肠绒毛高度(P<0.05)和紧密连接蛋白3基因(CLDN3)mRNA表达量(P<0.05)。在抗氧化方面,随着芦丁添加量的增加,仔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空肠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T-SOD活性呈线性升高(P_L<0.05),显著增加了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HO-1)mRNA表达量(P
关键词:
芦丁 断奶仔鼠 肠道形态 抗氧化 脂代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佳琦 熊玮 黎智华 刘慧娟 周斌斌 王铭洋 王恬 王超
[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芦丁(Rutin)对断奶仔鼠生长、肠道抗氧化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21 d雄性断奶仔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对照组),250,500和1 000 mg·kg~(-1)的芦丁,试验期21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1)芦丁对断奶仔鼠的体重和相对器官指数(肝脏、肾脏、脾脏和睾丸)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同时,肝脏组织切片在各组之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肠形态及屏障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250和1 000 mg·kg~(-1)的芦丁能显著提高仔鼠的空肠绒毛高度(P
关键词:
芦丁 断奶仔鼠 肠道形态 抗氧化 脂代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龙飞 陈顺 庄苏 周斌斌 刘慧娟 张佳琦 王恬 王超
[目的] 前期研究发现饲粮添加250~1 000 mg·kg~(-1)芦丁可提高21日龄肉鸡生长性能,但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故本试验进一步研究芦丁对其肠道形态结构、黏膜屏障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且体重相近(43±1 g)的雄性AA肉鸡25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1)芦丁,试验期21 d。[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50 mg·kg~(-1)芦丁显著提高了肉仔鸡脾脏器官指数、空肠黏膜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空肠黏膜中闭合小环蛋白-1(ZO-1 )、闭锁蛋白(OCL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SOD mRNA的表达量,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D-乳酸(D-LA)水平、空肠黏膜TNF-α mRNA的表达量(P_(T)<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0 mg·kg~(-1)芦丁显著提高了肉仔鸡法氏囊器官指数、空肠V/C值、空肠黏膜T-SOD和T-AOC活性、空肠黏膜中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ZO-1和Nrf2 mRNA的表达量,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TNF-α水平(P_(T)<0.05);与对照组,250 mg·kg~(-1)芦丁组和500 mg·kg~(-1)芦丁组相比,饲粮添加1 000 mg·kg~(-1)芦丁显著提高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_(T)<0.05);与500 mg·kg~(-1)芦丁组相比,饲粮添加250 mg·kg~(-1)芦丁显著提高了肉仔鸡脾脏器官指数、血清脂多糖(LPS)水平、OCLN mRNA表达量,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D-LA水平(P_(T)<0.05);与1 000 mg·kg~(-1)芦丁组相比,饲粮添加250 mg·kg~(-1)芦丁显著提高了肉仔鸡脾脏器官指数,同时降低了空肠黏膜TNF-α mRNA的表达量(P_(T)<0.05);与1 000 mg·kg~(-1)芦丁组相比,饲粮添加500 mg·kg~(-1)芦丁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空肠黏膜中Bcl-2 mRNA的表达量,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中LPS水平(P_(T)<0.05)。[结论] 综上所述,饲粮添加250 mg·kg~(-1)或500 mg·kg~(-1)芦丁可以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免疫能力和改善肉仔鸡空肠形态结构、提高空肠屏障功能,其对肉仔鸡空肠抗氧化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有关。综合考虑添加饲料成本问题,本试验条件下推荐芦丁适宜添加剂量为250 mg·kg~(-1)。
关键词:
肉鸡 芦丁 肠道功能 免疫 抗氧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家鑫 杨婷婷 郭凯 关舒 郜卫华 罗凯 迟淑艳
为了探究饲料添加酸化剂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用含不同酸化剂水平(0%、0.05%、0.10%、0.15%和0.20%)的5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1.31 ± 0.18)g的大口黑鲈64 d。结果显示,大口黑鲈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酸化剂添加量的提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在0.15%组均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0.10%~0.15%的酸化剂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饲料系数,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全鱼粗脂肪含量和蛋白质沉积率以及对饲料干物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在饲料酸化剂添加量为0.15%时,大口黑鲈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0.15%组的甘油三酯含量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0.15%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饲料中酸化剂添加量在0.10%~0.15%时,大口黑鲈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0.15%组肠道绒毛长度、绒毛宽度、肌层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5%的酸化剂显著上调了大口黑鲈肠道抗氧化相关因子(nrf2、cat和sod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了抑炎因子(il-10)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饲料中添加0.20%的酸化剂显著下调了促炎因子(tnf-α、il-1β)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基于折线模型结果表明大口黑鲈饲料中酸化剂适宜添加量为0.148%~0.152%。总之,饲料中添加0.15%的酸化剂能够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肠道炎症水平以及维持肠道健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婧 王洋 郭锦晓 谭博真 李晓东 刘谞 李林
为探究白藜芦醇强化卤虫对斑马鱼肠道的形态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240尾健康、规格一致的斑马鱼(Barchydanio rerio),初始体质量为(0.3±0.05)g,分别用0(对照组),1,20,30mg·m L-1白藜芦醇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p.)投喂给斑马鱼。饲养周期30d。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强化卤虫12h后饲喂斑马鱼,与对照组相比,绒毛高度和皱襞面积有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肠道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下降,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苗新 曹娟娟 徐玮 张文兵 麦康森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7.71±0.02)g的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2个对照组,即高鱼粉对照组FM(鱼粉含量为45.0%)和低鱼粉对照组N0(鱼粉含量为31.5%),在低鱼粉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75、150、300、600和1 000 mg/kg的核苷酸,共配制出7种等氮等脂饲料,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63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大黄鱼的存活率、饲料效率、摄食率、鱼体组成和形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增重率随着核苷酸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添加量为300~600 mg/kg时...
关键词:
大黄鱼 核苷酸 生长 抗氧化 肠道形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延娜 卢荣华 杨国坤 张玉茹 秦超彬 吉红 聂国兴
为研究黑水虻油替代豆油在草鱼生产实践中的效果,本实验以黑水虻油替代草鱼基础饲料中0(SO)、25%(BSO25)、50%(BSO50)、75%(BSO75)和100%(BSO100)的豆油并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草鱼[初始体质量(13.37±1.07 g)]56 d后检测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肠道和肝脏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组成等变化。结果显示,各组之间草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肥满度(CF)、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SI)变化均不显著。与SO组相比,BSO25和BSO50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SM75和SM100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BSO50、BSO75和BSO100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上升。BSO100组肝细胞呈现为不规则形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SO组。BSO100组群落多样性指数Sobs、Shannon和丰富度指数Chao、Ace均显著高于SO组。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黑水虻油替代饲料中100%的豆油虽然不会影响草鱼的生长,能提高草鱼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但在BSO100组中,草鱼肝脏受损,长期饲喂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草鱼饲料中黑水虻油不应全部替代豆油,建议替代比例不超过7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海滨 刘金桃 李彦先 张彦娇 麦康森 艾庆辉 邵明瑜 杨沛
为研究大豆黄酮在大菱鲆幼鱼中的营养生理作用,本实验在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大豆黄酮(0、5、10、20和100 mg/kg)来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并通过12周的投喂养殖实验评估饲料中不同剂量的大豆黄酮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抗氧化力以及肠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大豆黄酮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率(98.89%~100.00%)、终末体质量(21.24~24.42 g)、特定生长率(1.81~1.98%/d)、饲料效率(1.01~1.11)、摄食率(1.43~1.51%/d)及形体指标均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饲料中添加大豆黄酮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玉萍 田晶晶 张凯 夏耘 王广军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谢骏
为评估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C)、10%和20%皇竹草粉(P1和P2)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6%,脂肪水平为9%),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 g)8周。结果显示,相比C组,P1和P2组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和成活率(P<0.05);P2组草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相比C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P1和P2组草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相比C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P1和P2组的草鱼血清中补体C3和C4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这两组肝脏的3-羟酰辅酶A脱氢酶(HOAD)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活性也显著高于C组(P<0.05);肠道显微结构显示,P1和P2组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肠道的绒毛高度和皱褶深度,降低了肌层厚度(P<0.05);基因表达层面,相比C组,P1和P2组下调了肠道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综上,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能增强草鱼幼鱼的生长,降低体内氧化应激和肠道炎症。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 生长性能 肠道发育 肠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广鑫 孙娜 王腾腾 陈钰臻 韩慧宗 姜海滨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YB1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肝脏抗氧化酶活力以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720尾初始体重为(3.6±0.7) 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60尾。4组大菱鲆幼鱼在投喂的饲料中分别添加活菌量为0 (对照)、10~(5)、10~(6)和10~(7) CFU/g的YB1,养殖期为50 d。结果显示:1) YB1添加量为10~(7) CFU/g时,大菱鲆幼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YB1添加量为10~(6) CFU/g组的幼鱼肝脏丙二醛含量下降了42.0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 YB1添加量为10~(6) CFU/g组大菱鲆幼鱼肠道肌层厚度增加最为显著(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思宇 甘振丁 韦文耀 吴嘉敏 夏振海 陈璟玥 王恬 钟翔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和姜黄素对断奶仔猪内源消化酶活性和胰腺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180头断奶日龄为28±2 d的杜长大仔猪(公母各半,体质量为7.8±0.6 kg),随机分成6组(每个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ON)或含有添加剂的日粮:300 mg·kg~(-1)抗生素(ANT组);白藜芦醇和姜黄素各300 mg·kg~(-1)(HRC组);白藜芦醇和姜黄素各100 mg·kg~(-1)(LRC组);300 mg·kg~(-1)白藜芦醇(RES组);300 mg·kg~(-1)姜黄素(CUR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与CON组相比,各添加剂组胰腺中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仅RES组胰腺糜蛋白酶活性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HRC、LRC、RES、CUR组空肠中淀粉酶、糜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上升(P<0.05),回肠中HRC、LRC、RES组糜蛋白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HRC、LRC、RES、CUR组胰腺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含量显著下降(P<0.05),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HRC和LRC组胰腺过氧化氢酶(CAT)、GSH-Px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HRC组胰腺血红素氧合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由此可见,饲粮中联合添加白藜芦醇和姜黄素可以提高断奶仔猪小肠消化酶活性,同时能够提高胰腺的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由断奶应激带来的损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瑞兴 邱银 李英伦
【目的】研究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空肠黏膜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为防治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提供有效方剂。【方法】将45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药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0.3%加味二术散的日粮)和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0.5%硫酸粘杆菌素的日粮)。于试验第7,14和21天,分别从各组随机选取3头仔猪放血致死,采集各组仔猪的空肠黏膜,测定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白介素-2(IL-2)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研究加味二术散对断奶仔猪空肠黏膜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阳 杜鑫 李冰绡 高亚锐 张慧男 张瀚林 禹世欣 柏卉
选取24头21日龄早期断奶的三元杂交(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仔猪,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仔猪.A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B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250 mg·kg~(-1)角鲨烯,预饲期3 d,正饲期21 d.饲养试验结束后,收集前腔静脉血,麻醉仔猪,屠宰收集空肠组织样本,研究角鲨烯对早期断奶仔猪空肠形态、黏膜通透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250 mg·kg~(-1)角鲨烯可显著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空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显著降低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血清和空肠组织中肠道损伤标识物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空肠黏膜通透性(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角鲨烯具有改善早期断奶仔猪空肠形态,保护空肠黏膜并提高空肠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有效缓解了早期断奶应激引起仔猪空肠损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奇友 王常安 许红 朱青 尹家胜
以刚上浮哲罗鱼(Hucho taimen)仔鱼(体质量0.11~0.12g)为研究对象,在实验饲料中添加5个水平的谷氨酰胺二肽(Ala-Gln),各处理饲料中Ala-Gln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0.125%、0.25%、0.50%、0.75%和1.0%,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00尾仔鱼。实验期间水温7~10℃,溶氧保持高于7.8mg/L,实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添加Ala-Gln能够显著提高哲罗鱼仔鱼肠谷氨酰胺(Gln)、谷氨酸含量(P<0.05),提高肠脂肪酶活性和Na+,K+-ATPase活性(P<0.05),同时,丙二醛(MDA)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瑞雪 丁雪东 党苗苗 汪晶 朱伟云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橙皮苷、百里香酚、迷迭香酸及其联合添加对肉仔鸡肠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5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Con group,对照组)以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1)橙皮苷(Hes group,橙皮苷组)、40 mg·kg~(-1)百里香酚(Thy group,百里香酚组)、20 mg·kg~(-1)迷迭香酸(RA group,迷迭香酸组)和40 mg·kg~(-1)橙皮苷+40 mg·kg~(-1)百里香酚+20 mg·kg~(-1)迷迭香酸(HTR group,联合组),试验期42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肉仔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和和白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醌氧化还原酶(NQ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mRNA表达量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回肠和盲肠中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盲肠黏膜中SOCS1、Nrf2、SOD1和GPX4的mRNA表达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橙皮苷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Nrf2和SOCS1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盲肠黏膜的GSH-Px活性显著增强(P<0.05);百里香酚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Nrf2、NQO1和SOCS1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盲肠黏膜中GPX4的mRNA表达量和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迷迭香酸组肉仔鸡血清中LPS、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回肠黏膜中Nrf2、NQO1、SOD1和SOCS1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饲料中联合添加橙皮苷、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能够增加肉仔鸡法氏囊指数,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提高机体和黏膜的免疫能力,增强肠道黏膜的抗氧化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共轭亚油酸对日本沼虾生长、抗氧化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杂交鲟幼鱼代谢酶、抗氧化和肠道结构的影响
三种锰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酶解鸡浆对大口黑鲈肝脏抗氧化能力、肠道物理屏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柠檬黄对鲫肝、肠组织结构、抗氧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大豆卵磷脂对子宫内发育迟缓仔猪肠道抗氧化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小肠粘膜形态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产γ-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对小鼠生长、血清抗氧化能力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茶多酚对大菱鲆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