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0)
- 2023(4547)
- 2022(3690)
- 2021(3399)
- 2020(2988)
- 2019(6687)
- 2018(6393)
- 2017(11995)
- 2016(6992)
- 2015(7554)
- 2014(7575)
- 2013(7482)
- 2012(6982)
- 2011(6299)
- 2010(6202)
- 2009(5481)
- 2008(5524)
- 2007(4985)
- 2006(4195)
- 2005(3748)
- 学科
- 济(24527)
- 经济(24503)
- 业(18314)
- 管理(16917)
- 企(15245)
- 企业(15245)
- 方法(12349)
- 数学(10816)
- 数学方法(10693)
- 学(9564)
- 财(8318)
- 中国(6742)
- 农(6184)
- 制(5956)
- 务(5920)
- 财务(5916)
- 财务管理(5902)
- 企业财务(5793)
- 体(5248)
- 结构(5218)
- 业经(4981)
- 产业(4810)
- 银(4796)
- 银行(4757)
- 融(4547)
- 金融(4546)
- 行(4499)
- 地方(4432)
- 技术(4250)
- 理论(4113)
- 机构
- 大学(102398)
- 学院(101056)
- 研究(38540)
- 济(36561)
- 经济(35802)
- 管理(32162)
- 科学(28290)
- 理学(28282)
- 理学院(27825)
- 农(27156)
- 管理学(27071)
- 管理学院(26883)
- 中国(26606)
- 农业(22079)
- 所(21753)
- 京(21696)
- 业大(20941)
- 研究所(20279)
- 财(17718)
- 中心(16676)
- 江(15452)
- 财经(14456)
- 农业大学(14340)
- 室(14193)
- 院(13810)
- 省(13462)
- 经(13291)
- 实验(13139)
- 北京(13002)
- 技术(12983)
- 基金
- 项目(73752)
- 科学(57232)
- 基金(54600)
- 家(51114)
- 国家(50770)
- 研究(45603)
- 科学基金(41923)
- 自然(30424)
- 自然科(29753)
- 自然科学(29742)
- 省(29489)
- 自然科学基金(29254)
- 基金项目(28683)
- 社会(28077)
- 社会科(26721)
- 社会科学(26714)
- 划(25790)
- 资助(22788)
- 教育(21500)
- 重点(17849)
- 计划(16965)
- 部(15749)
- 编号(15705)
- 发(15582)
- 科技(15272)
- 创(15173)
- 科研(15135)
- 创新(14346)
- 业(13788)
- 性(13260)
共检索到143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志红 王永清 陈学群 康彪
以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胞质雄性不育系欧新A为不育胞质供体,以菜用芥菜中笋子芥(B.juncea var.crassicaulis)、茎瘤芥(B.juncea var.tumida)和大头芥(B.juncea megarrhiza)为受体,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莱用芥菜三个变种的胞质雄性不育系。每世代全部植株的花器结构均具有典型的雄不育特征,表现为雄蕊增长、柱头突出蕾外。不育系蜜腺发育良好,大而浓绿,在蕾期和花期间存在明显的“突柱期”。初花期比保持系推迟3~7天,整个花期延长1~3天。其雌蕊育性正常,人工授粉后平均单荚结籽15.6粒,比保持系多1.2粒。不育系花粉败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云 曹寿椿
以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及相应保持系为试材,从显微和亚显微结构两个层次对花药发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Polcms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没有孢原细胞分化,不形成药室。不育系经低温作用后,能产生微量花粉,部分花药能形成孢原细胞,并且能经过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胞花粉、二胞花粉等阶段而发育为成熟花粉。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低温诱导不育系形成的部分花粉在发育过程中的亚显微结构与保持系正常花粉具有不同的特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明 魏毓棠 白明义
通过2种细胞质紫菜薹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供试不育系的雄蕊都深度退化,花药内无花粉。改良不育系小孢子在四分体前发育正常,在单核小孢子期,绒毡层异常膨大挤压小孢子,造成小孢子发育营养不良,引起小孢子败育。Ogura不育系的小孢子发育有所不同,它在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就已有53%败育,不形成花粉囊;形成花粉囊的孢原细胞大多只形成2个体积很小的的花粉囊,其中的小孢子发育与改良不育系的小孢子发育相似:单核早期绒毡层膨大挤压小孢子,使小孢子败育。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花药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瑞昌 万正杰 徐跃进 杨文杰 傅廷栋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及其保持系0912B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结果表明:0912A不育系的败育形式多样,主要有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无花粉囊的形成;部分花药在花粉母细胞期至单核小孢子期出现发育异常:有的花粉母细胞液泡化后浓缩解体,还有的花粉母细胞因绒毡层细胞径向肥大或液泡化而受挤压解体;有的花粉母细胞虽能进行减数分裂,但发育到四分体时期或单核时期细胞解体,花粉败育。同时对0912A的花器官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其雄蕊退化为细丝状,败育彻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保明 宋文光 张书芬 任乐建 王建平 文雁成 刘建明
对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84A的不育性表现、遗传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属败药型不育,其败育彻底,育性稳定,花瓣开张正常,不育性的遗传受不育细胞质(S)和一对隐性核不育主效基因(rr)共同控制,属孢子体不育,基因型为S(r),同时也受若干位点上微效基因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永清 曾志红 陈学群 康彪
对芥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CMSS9010、CMSJL44及其保持系S9010、JL44不同发育时期小孢子观察表明, 不育系与保持系在减数分裂期无可见差异, 在单核期不育系小孢子呈现败育特征, 细胞质内容物减少, 花粉壁四周出现空腔, 整个小孢子停止膨大。成熟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 不育系花粉粒较小、干瘪、形态不规则, 畸形花粉粒78% ~89% 。说明芥菜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灿洁 李德超 袁贞贞 李金萍 徐跃进 傅廷栋 万正杰
以新型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hau CMS所获的杂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选育获得1个叶用芥菜强优势组合(0912a×X2),在已经明确杂种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杂交组合(0912a×X2)腌制加工过程中安全标准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最优处理模式。结果表明:腌制前期(0~15 d),低含量硝酸盐的优化组合是腌制温度为30℃,亚硫酸钠添加量为75 Mg/kg,食盐质量分数为3%,VC添加量为0.02 g/kg;低含量的亚硝酸盐优化组合模式为腌制温度为10.7℃,亚硫酸钠添加量为50 Mg/kg,食盐质量分数为1%,VC添加量为0.01 g/kg;腌制后期(16~31 d)低含量硝酸盐的优化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云 曹寿椿
采用田间试验和人工控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结果,对不结球白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Polcms)A3、A11育性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育性的影响发生在花蕾发育早期,6℃左右的日均温是A3、A11温度敏感的临界低温;温度作用至花期育性发生变化的时间间隔与花蕾发育所处时期的温度条件有关,生长适温(20℃左右)下这一时间间隔为12~16d,而自然低温下可长达60~70d;进入抽薹开花期的植株在低温处理后,育性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忠梅 张凤兰 张德双 于贤昌
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生产白菜一代杂交种子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的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中内源激素含量与保持系不同,雄性败育是花器官尤其是雄蕊中激素不平衡的结果。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大白菜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组织中IAA、GA3、ABA和Z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花药发育过程中,不育系花药组织中ABAI、AA、GA3和ZR含量及ZR/ABA比值的变化均出现异常。在第3时期(花蕾长2.0~3.0 mm),不育系的IAA、GA3和ZR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欢 姚家玲 涂金星
采用石蜡制片方法,对3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解剖学观察,以确定其花粉败育的时期和细胞学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波里马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雄蕊不能分化形成花粉囊。S45A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时期发生在小孢子四分体至单核花粉期,败育的特点为小孢子细胞质液泡化,逐渐变形解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二胞花粉,同时绒毡层细胞过度液泡化,并提早解体死亡。C022A不育系的花药在小孢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败育现象,最早的败育表现为花粉母细胞的退化解体;有些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不能形成小孢子四分体;还有的因小孢子在四分体中不能正常释放而败育,并伴随...
关键词:
油菜 雄性不育 细胞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明建 王国槐 朱卫平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86A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629A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分裂后解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392A是否败育,则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日均温≥10℃)不产生花粉囊,花药败育,低温条件下则发育正常,雄蕊可育。【结论】86A和629A同属花粉母细胞败育型,392A属无花粉囊败育型,392A的温度敏感时期是在孢原细胞期前。392A、86A和62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单奇伟 陈龙正 徐海 宋波 安林海 胡俏强 苏小俊 袁希汉
对不结球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2108A和Y361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S2108B和Y3611B进行了花器官形态比较和花药发育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两套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在花器官的多个性状上差异极显著,而两个不育系S2108A和Y3611A之间除花蕾大小、雌蕊长和花瓣长有差异外,其他均不显著,说明从不同不育源转育来的两个不育系在花器官外形上差异不大;两个不育系花药败育表现均起始于四分体时期,且由于绒毡层的液泡化和径向膨大,挤压四分体小孢子导致败育,表明败育与绒毡层的不正常发育有关。此外,与Y3611A不同,在不育系S2108A中还存在另一种败育形式,绒毡层细胞壁发生融合,成为紧贴药室壁的类似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华娟 李凤扬 董云麟
通过两年分期播种试验,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419A的育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419A属于高温不育型,育性表现年度间差异较小,比较稳定。在2月27日至3月13日,不育系419A主花序出现少量花朵带微粉。微量花粉花朵的出现同时受控于孕蕾期和开花期的温度。日平均气温低于4℃,对不育系419A花蕾的发育和花的育性变化有很大影响。10月17日播种,不育系419A的净不育花率为97.5%。10月24日、10月31日和11月7日播种,不育系419A的净不育花率均达100%。考虑到对产量和育性的要求,在成都地区利用不育系419A进行杂交制种的播种期以10月17~23日为宜,繁殖不育系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远鑫 李劲峰 张美华 孙学斌 谢永俊 龙肖平
以品质双高雄性不育系932197A为母本,以双低品种(系)84001等为父本通过测交、连续回交获得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40μmol/g的双低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96F001A、B。用双高恢复系材料933001、933025与双低品种(系)8840894等杂交,自交分离选择获得了95SF035等双低恢复系。研究表明套帐隔离回交较单株成对交可减少回交世代数,缩短双低转育年限,连续2~3代单株分析筛选可提高双低单株成系的品质稳定性。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双低转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保明 宋文光 张书芬 文雁成 任乐建 王建平 刘建明
通过对384A、217A两个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杂种F1、F2及aBC1(不育系×杂种F1)、bBC1(杂种F1×保持系)等群体中植株的育性观察和分析,初步查明384A、217A均属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性是由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中的隐性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84A具有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217A具有两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且384A的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与217A的任何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不存在等位关系。384A的基因型为S(r1r1),217A的基因型为S(r2r2r3r3)。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