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6)
2023(9097)
2022(8228)
2021(7823)
2020(6579)
2019(15415)
2018(15582)
2017(29828)
2016(16473)
2015(18706)
2014(18591)
2013(18503)
2012(16813)
2011(15060)
2010(14861)
2009(13357)
2008(12867)
2007(10959)
2006(9349)
2005(7900)
作者
(49272)
(40728)
(40578)
(38528)
(25890)
(19765)
(18309)
(16239)
(15590)
(14522)
(14092)
(13650)
(12839)
(12780)
(12577)
(12536)
(12483)
(12163)
(11561)
(11556)
(10357)
(9918)
(9816)
(9236)
(9162)
(9139)
(9105)
(8916)
(8277)
(8219)
学科
(61729)
经济(61661)
管理(45555)
(43099)
(36411)
企业(36411)
方法(32089)
数学(27733)
数学方法(27296)
(17152)
(15931)
(14511)
中国(14477)
业经(13348)
地方(12436)
(11195)
理论(11187)
农业(10663)
技术(10329)
(10304)
贸易(10299)
环境(10077)
(9981)
(9759)
财务(9698)
财务管理(9680)
(9366)
企业财务(9160)
教育(8931)
(8831)
机构
大学(232739)
学院(230467)
管理(94181)
(83225)
理学(82703)
理学院(81777)
经济(81220)
管理学(80145)
管理学院(79766)
研究(76188)
中国(53689)
科学(52333)
(50256)
(41928)
业大(39865)
(39342)
研究所(36493)
(36084)
中心(33931)
农业(33410)
(31897)
北京(31625)
(30222)
财经(29972)
师范(29919)
(27859)
(27244)
(26505)
技术(25882)
师范大学(24269)
基金
项目(168187)
科学(130210)
基金(120715)
研究(118548)
(106793)
国家(105945)
科学基金(90124)
社会(71159)
社会科(67305)
社会科学(67285)
(66542)
基金项目(65010)
自然(62056)
自然科(60566)
自然科学(60549)
自然科学基金(59428)
(56414)
教育(53906)
资助(50649)
编号(48393)
成果(38570)
重点(37333)
(35873)
(34923)
(34695)
课题(33020)
科研(32669)
计划(32403)
创新(32302)
大学(30638)
期刊
(85780)
经济(85780)
研究(63002)
学报(43268)
中国(38692)
(37634)
科学(37558)
管理(32996)
大学(31340)
学学(29659)
农业(26936)
(25396)
教育(24802)
技术(19733)
(14416)
金融(14416)
业经(14324)
图书(13938)
(13748)
财经(13273)
经济研究(13016)
科技(12879)
理论(12128)
业大(12042)
(11531)
实践(11496)
(11496)
技术经济(11214)
问题(11074)
(11067)
共检索到317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万梅  巩振辉  吕元红  
以蕾期的芥菜生态型雪里蕻和圆叶芥为试材,在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标记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株GV3101的介导下,对影响芥菜植株原位真空渗入遗传转化效果的真空渗入时间、根癌农杆菌悬浮孢子的浓度、渗入培养基、感染方式以及根癌农杆菌菌株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渗入时间为2 min/间歇30s/30s;菌液浓度OD600为0.8;渗入培养基为1/2MS无机+Bs有机;菌株采用强感染型的;对花蕾进行真空渗入,可以获得最佳转化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正旭  巩振辉  
在 GV310 1和 L BA4 4 0 4 2个农杆菌菌株的介导下 ,以 3个品种小白菜 (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communis Tsen et L ee)为试材 ,对影响小白菜植株原位真空渗入遗传转化效率的相关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小白菜基因型的转化效率不同 ,其中黄心乌的转化率最高 ;不同菌株的转化效率亦有差异 ,L BA4 4 0 4的转化效率高于 GV310 1;植株打薹后 10 d转化率高于其他几个时期 ;植株大小对转化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玉冬  杨静慧  刘艳军  黄俊轩  李建科  杨恩芹  柳树梧  
 为进一步提高八楞海棠遗传转化效率,以八楞海棠试管苗不同组织部位(叶片、叶柄、节间茎段、破坏生长点的茎尖)为外植体,在含有0,1,3,5,10mg/L除草剂草丁膦(glufosinate)的分化培养基(MS+4mg/L6-BA+0.2mg/LNAA)上进行筛选压力的确定,其中3mg/L除草剂为适宜的筛选压力;在此筛选压力下,以八楞海棠不同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其中破坏生长点的茎尖处理组获得的再生芽效率最高,通过对部分再生苗进行PCR及Southern杂交检测,均鉴定为转化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焦改丽  郭三堆  李淑君  陈志贤  赵俊侠  
利用农杆菌〔GUS基因(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为选择基因〕,用共培法对棉花下胚轴切段直接转化。在0.1mg/L2,4-D和0.1mg/L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加头孢霉素500mg/L和50~100mg/L卡那霉素的上述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70~80天计算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并用组织化学定位法检测GUS基因的表达,统计转化频率。结果表明:平均出愈率为40%左右,最高达60%以上。愈伤组织转化率平均为30%左右,最高达70%。再生植株转化频率一般在30%左右,最高达60%。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对DNA分子杂交检测结果,证实BT基因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贤惠  陈宝元  傅廷栋  刘后利  
利用RAPD标记,对以我国西北和西南为主的68个芥莱型油菜地方品种和4个加拿大引进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通过31个随机引物的RAPD分析,表明选用的72个品种(系)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多态性位点比率达85.31%。经UPGMA聚类分析将它们划分为6大类群,从聚类图可得如下结论:(1)地理差异和生态环境对遗传差异有重要影响,即来自同一省份的品种基本上聚在同一类群中。(2)我国冬播和春播芥菜型油菜在遗传上有较大差异,且冬播油莱的遗传多样性比春播油菜更为丰富。(3)长江中下游湖北、江苏两地品种与贵州地方品种亲缘关系密切。(4)陕西芮城地方品种与众不同,自成一类;而中原地区河南省的品种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玉珍  罗景兰  徐进  刘香玲  
以水稻品种ZH11和RBQ为材料,通过水稻成熟胚盾片诱导有效愈伤组织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获得水稻转基因植株,为水稻转基因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结果表明:NMB培养基适合水稻成熟胚盾片愈伤组织诱导,MS培养基适合愈伤分化;500mg/L谷氨酰胺或精氨酸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时温度25~28℃,暗培养,pH5.8;分化时温度25~28℃,光照1500~2000lx,12~14h/d,pH5.8;6 BA对继代过程中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潮霉素筛选的最佳浓度为50mg/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云松  邱怀珊  赵庭周  刘其宁  苏振喜  吴学英  李石开  
对芥菜型油菜欧新A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效应进行研究, 以探讨该不育胞质对杂交当代(FO) 结实性和杂种一代(F1) 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初步明确该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表现特点。结果显示, 欧新A不育胞质对当代结实率表现负效应趋势, 但对不同来源的恢复系该遗传效应有明显的组合特异性; 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正效应趋势, 且效应在不同恢复源间有显著差异; 不育胞质在主要农艺性状上表现有利于优良株型及高产组合的选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蒲晓斌  王茂林  栾丽  王湘君  张锦芳  李浩杰  张启行  李熠毅  曹毅  蒋梁材  赵云  
【目的】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芥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芥菜型油菜资源的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有益的数据。【方法】选取以西南地区为主的73份芥菜型油菜资源,分别进行14个随机引物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和15个主要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显示为3大类,共15个亚类:四川盆地资源为第1大类,含川东、川南、川北和重庆来源等6个亚类;盆周及盆周高原和云南部分资源为第2大类,分川东南、川西南和川西北来源等4个亚类;云贵高原及长江两岸为第3大类,以贵州、云南来源的资源为主,分贵阳周边、金沙江流域和云南中部来源等5个亚类。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叶子弘  
利用包括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6个花椰菜品种(系)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的2 a观察资料进行花球性状与植株性状的遗传效应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份间的环境差异对亲本和F1的表现影响较小;单球重、球径、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花球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普通狭义遗传率较高(53.37%-74.45%),株高、株幅和叶片数等植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且具有较大的环境互作效应,互作狭义遗传率较高(11.79%-37.27%);花球性状与植株性状间的各效应协方差分析表明,成对性状间的相关同时受到遗传主效应相关与环境互作相关的影响,相关性质和大小因性状不同而异,在间接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岫云  张凤兰  徐家炳  余阳俊  张德双  孙日飞  
以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能力不同的材料为亲本,采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小孢子植株再生能力的遗传特性。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能力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式,主要受核基因控制,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高植株再生能力由隐性基因控制,狭义遗传力为70.6%。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玉辉  刘显军  杨柳  陆赢  官春云  刘忠松  
为建立芥菜型油菜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芥菜型油菜品种‘四川黄籽’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对愈伤诱导、芽分化及生根培养3个阶段的激素、硝酸银及其配比进行优化处理。结果表明:用含1.0 mg/L 2,4?D的预培养基诱导愈伤,愈伤再生率达到100%;用含3.0 mg/L 6-BA+5.0 mg/L AgNO3的分化培养基诱导芽再生,芽再生率达28.33%,平均芽丛数为1.73个;在含2.5 mg/L IBA+0.05mg/L NAA生根培养基中,不定芽生长11 d后开始生根,生根率达到100%;经PCR检测抗卡拉霉素转化苗,阳性率达到23.80%,且GUS染色呈阳性,说明建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陶炼  谢红江  杨文渊  王永清  潘翠萍  涂美艳  李靖  张耀勋  
从小种子育种途径出发,以79份大五星小种子再生植株为试材,通过测量各份单株植株的13个叶形态特征值,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化种子植株在叶形态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D=0.785),其中叶长(D=0.991),叶宽(D=0.994),叶柄长(D=0.982),叶柄宽(D=0.995),叶片厚度(D=0.987)等多样性指数居于前列,表现出最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各个特征变异幅度很大,变异系数在9.84%~40.09%;UPGMA法将79份材料分为了6大类群,各个类群间叶表型各异且丰富;第Ⅰ类和第Ⅵ类表现最为特殊,明显区别于母本大五星。其中Ⅰ类表型为:叶片大型、叶柄粗长、叶色浓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叶  阳淑金  杜新平  董彬  任丽萍  房伟民  陈发棣  蒋甲福  
[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瞬时转化解决菊花转基因中存在的两大难题:转化效率低和表达水平低。[方法]通过农杆菌注射渗透法将含有GUS基因(编码β-葡糖苷酸酶)的表达载体pORE R1-2×35S∷GUS转入菊花‘优香’叶片中,进行瞬时表达,并组织培养转化后的叶片,利用GUS化学染色法和RT-PCR进行转化植株鉴定。[结果]菊花‘优香’瞬时表达的转化效率高达76.7%,外源基因(GUS)的表达水平也较理想,尤以第4和第5片完全展开叶(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数)表现最佳。经过34个月的组织培养和抗性筛选,瞬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石开  邱怀珊  吴学英  苏振喜  赵庭周  
利用主成分法研究了云南芥菜型油菜杂优利用中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共28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优势较强的组合表现最适或中等偏大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将28个材料聚为6类,可以看出,来源于同一系统的材料遗传差异并非都较小。亲本选配宜在类间进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颖  黄谦心  刘海衡  王娇  安蓉  刘小娟  胡胜武  
【目的】研究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黄化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初步定位黄化基因gr1。【方法】以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分别与正常绿色的渭源大黄芥、2598进行杂交,根据杂交F1、F2和BC1材料单株的叶色调查结果进行遗传分析;以从L638-y与2598杂交后代选育得到的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NIL)为材料,选用SRAP、SSR、RAPD和AFLP分子标记,采用BSA(Bulk segregant analysis)法,初步定位黄化基因gr1。【结果】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的黄化性状受2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其分别命名为gr1、gr2。将黄化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