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7)
- 2023(10007)
- 2022(8609)
- 2021(7834)
- 2020(6877)
- 2019(15998)
- 2018(16083)
- 2017(30754)
- 2016(17373)
- 2015(19520)
- 2014(19950)
- 2013(19560)
- 2012(18323)
- 2011(16607)
- 2010(16873)
- 2009(15841)
- 2008(15786)
- 2007(14602)
- 2006(12417)
- 2005(11105)
- 学科
- 济(72923)
- 经济(72851)
- 管理(48844)
- 业(44103)
- 方法(37090)
- 企(36074)
- 企业(36074)
- 数学(33340)
- 数学方法(32867)
- 农(19144)
- 财(18678)
- 中国(18172)
- 学(17327)
- 制(14920)
- 地方(14246)
- 业经(13426)
- 环境(12988)
- 理论(12087)
- 贸(12016)
- 贸易(12013)
- 农业(11854)
- 体(11775)
- 易(11626)
- 务(11519)
- 银(11480)
- 财务(11473)
- 财务管理(11441)
- 银行(11439)
- 融(11314)
- 金融(11306)
- 机构
- 学院(251302)
- 大学(250950)
- 济(99358)
- 经济(97153)
- 管理(93432)
- 研究(85733)
- 理学(80676)
- 理学院(79730)
- 管理学(77798)
- 管理学院(77352)
- 中国(63538)
- 科学(56141)
- 京(53593)
- 农(50025)
- 财(45499)
- 所(45293)
- 业大(42490)
- 研究所(41452)
- 中心(39928)
- 农业(39911)
- 江(38765)
- 财经(36118)
- 北京(33462)
- 经(32642)
- 范(32374)
- 师范(31923)
- 院(30672)
- 经济学(30552)
- 州(30445)
- 技术(28943)
- 基金
- 项目(169193)
- 科学(131307)
- 基金(120647)
- 研究(119027)
- 家(106748)
- 国家(105913)
- 科学基金(89290)
- 社会(73217)
- 社会科(69344)
- 社会科学(69317)
- 省(68713)
- 基金项目(63399)
- 自然(59197)
- 自然科(57843)
- 自然科学(57824)
- 划(57565)
- 自然科学基金(56745)
- 教育(56215)
- 资助(50908)
- 编号(48558)
- 成果(39783)
- 重点(38868)
- 部(36865)
- 发(36364)
- 创(34764)
- 课题(34571)
- 科研(33166)
- 计划(32977)
- 创新(32623)
- 大学(30882)
- 期刊
- 济(106142)
- 经济(106142)
- 研究(67980)
- 中国(48844)
- 学报(46461)
- 农(44957)
- 科学(39046)
- 财(36255)
- 大学(33894)
- 管理(32389)
- 学学(32213)
- 农业(30128)
- 教育(27373)
- 技术(23323)
- 融(20705)
- 金融(20705)
- 财经(17740)
- 业经(17695)
- 经济研究(17360)
- 业(16133)
- 统计(15408)
- 经(15186)
- 问题(14549)
- 策(13713)
- 版(13612)
- 技术经济(13108)
- 决策(12598)
- 业大(12240)
- 科技(11783)
- 理论(11477)
共检索到365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乐 刘芳瑛 陆赢 刘忠松
以四川黄籽自交系和紫叶芥自交系多次杂交形成的F6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运用基因分析技术,构建芥菜型油菜遗传图谱。采用锚定BAC的方法,构建重叠群,最终构建了由16个重叠群共计538个BAC组成的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物理图谱,参考芥菜基因组,估计该物理图谱长度为46.26 Mb,与已发表的白菜、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参考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芥菜型油菜A9染色体均发生了倒位和缺失等结构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原玉香 张晓伟 孙日飞 王晓武 张慧 蒋武生 姚秋菊 耿建峰
为构建大白菜遗传图谱,并与国际上公认的白菜参照图谱相关联。以大白菜晚抽薹DH系Y177-12和早抽薹DH系Y195-93为亲本建立的183个DH系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SSR、AFLP、STS、ESTP和CAPS等多种分子标记和形态标记构建大白菜遗传图谱,通过参照图上的锚定标记确定连锁群,并用最新的连锁群命名法进行命名。构建了包含10个连锁群、233个标记位点的分子遗传图谱,其中包括145个SRAP标记、62个SSR标记、12个AFLP标记、6个STS标记、4个ESTP标记、3个形态标记和1个CAPS标记。图谱总长度1 036 cM,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4.4cM。通过其中的38个SSR,4...
关键词:
大白菜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染色体关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储玉凡 陈野 付文苑 姚培杰 张志琪 兰凯 余长春 万正杰
为探究不同芥菜基因型和培养条件对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建立适合芥菜小孢子培养及染色体加倍的最佳方案,对芥菜8个不同变种的34份自交系进行了小孢子培养,比较不同热激时间、活性炭浓度、小孢子密度对出胚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基因型对芥菜小孢子培养成功与否影响较大,34份材料中11份材料成功培养出胚状体;不同材料间出胚率差异较大,其中,大头菜出胚率最高,可达23.85胚/蕾;芥菜小孢子出胚最佳条件为:32℃热激1~2 d,培养基含活性炭3~5 g/L,小孢子密度为1.5×10~5~2.0×10~5个/mL。染色体加倍试验结果显示,1 g/L秋水仙素溶液浸泡茎尖1 h的处理加倍效率高,形成嵌合体少,可应用于芥菜染色体的加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松予 罗美中 刘忠松
为促进黄籽油菜的基因组研究和利用,构建了芥菜型油菜黄籽品种四川黄籽的高质量BAC文库。该文库由82 944个单克隆组成,被保存在216块384孔板中。质粒酶切检测结果表明,文库的平均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40kb,空载率约为2.5%,按照芥菜型油菜基因组1 000 Mb计算,文库覆盖度约为油菜基因组的11.6倍。BAC末端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克隆被均匀比对到芥菜型油菜的18条染色体上,并且无任何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菌基因组DNA污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石开 邱怀珊
采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芥菜型油菜8个自交系千粒重的配合力及基因效应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95-318,95-310及95-297对高千粒重育种是较好的一般配合者,千粒重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具有47.89%的遗传力估值。并对具有较高配合力的高千粒重亲本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千粒重,配合力,大粒化育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忠松 官春云 陈社员 莫鉴国 TomOsborn
为给克隆无蜡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减少无蜡粉基因分子标记的工作量 ,对用白菜型油菜有蜡粉材料 C1 -33与甘蓝型油菜无蜡粉材料 1 0 47种间杂交获得的 F1 ,自交所得 F2 ,以及与 C1 - 33回交获得的 BC1 ,BC2 代的蜡粉性状分离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1 0 47中显性无蜡粉基因位于甘蓝型油菜的 A染色体组上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种间杂交 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文娟 郭小菲 姜立娜 蔡祖国 赵一鹏
以菜用大黄根尖为材料,探讨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溶液、解离时间对菜用大黄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2个菜用大黄品种RAMB和RO进行了核型分析,以期为菜用大黄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上午8:00取材,用冰水混合物预处理24 h,然后在60℃条件下用1 mol/L HCl解离15 min,最后用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3~5 min,此时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RAMB和RO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其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44=36m+8sm和2n=4x=44=32m+12sm,核型均为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57.46%和58.60%,核型对称程度均较高,这表明菜用...
关键词:
菜用大黄 染色体制片 核型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璐璐 张超 黄莎 唐容
【目的】研究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为贵州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69份贵州地方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贵州芥菜型油菜的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说明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每角粒数及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各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全株有效角果数(x8)>千粒重(x10)>株高(x1)>二次有效分枝数(x5) >主花序角果数(x7)>每角粒数(x9)>分枝角度(x6)>有效分枝高度(x2) >一次有效分枝数(x4)>主花序长(x3)。【结论】贵州芥菜型油菜的全株有效角果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千粒重是影响小区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二次有效分枝数对全株角果数贡献率较大,且通过全株有效角果数产生了极大的正效应。在芥菜型油菜高产育种工作中除了要注重全株角果数的选择外,还应该加强对二次有效分枝数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蒲晓斌 王茂林 栾丽 王湘君 张锦芳 李浩杰 张启行 李熠毅 曹毅 蒋梁材 赵云
【目的】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芥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芥菜型油菜资源的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有益的数据。【方法】选取以西南地区为主的73份芥菜型油菜资源,分别进行14个随机引物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和15个主要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显示为3大类,共15个亚类:四川盆地资源为第1大类,含川东、川南、川北和重庆来源等6个亚类;盆周及盆周高原和云南部分资源为第2大类,分川东南、川西南和川西北来源等4个亚类;云贵高原及长江两岸为第3大类,以贵州、云南来源的资源为主,分贵阳周边、金沙江流域和云南中部来源等5个亚类。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严明理 刘忠松 官春云 陈社员 刘显军 袁谋志
【目的】分离和克隆芥菜型油菜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方法】采用同源克隆基因的方法,参照拟南芥等植物控制类黄酮合成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并进行BLAST分析。【结果】有13对引物扩增的17个基因拷贝与参考基因序列相符,这些克隆属于13个已知功能基因,其中查尔酮合成酶基因有3个不同的基因拷贝,花色素形成(Production of anthocyanin pigment)基因和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分别有2个不同的基因拷贝,其余引物的扩增只获得一个拷贝。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表明,所克隆的基因拷贝中的DNA结合/转录因子基因(TT2、TT8、TTG2)、花色素形成基因(PAP...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类黄酮 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淑稳 周永明 )吴江生
用秋水仙碱对 5 2份甘蓝型油菜品系 (种 )和它们的杂种离体小孢子的单倍体二倍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花药中分离出的单核晚期小孢子接种在含 10~ 80 0mg/L秋水仙碱的NLN液体培养基中处理 16~ 90h后转入无秋水仙碱的相同培养基诱导胚状体。结果表明 ,用 10mg/L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 4 8h ,10份材料的双单倍体植株变幅为 37.10 %~ 90 .12 % ,平均为 6 5 .4 4 %。 5 0mg/L处理 4 8h的 8份材料是 4 8.72 %~ 97.81% ,平均88.86 %。 10 0~ 80 0mg/L处理 16~ 4 8h的试验 ,多数加倍率在 90 %~ ...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小孢子离体培养 双单倍体诱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再云 刘后利
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观察李再云,刘后利(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130070)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前期ⅠOBSERVATIONONCHROMOSOMEBEHAVIOURDURINGMEIOSISOFBRASSICANA...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前期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云松 邱怀珊 赵庭周 刘其宁 苏振喜 吴学英 李石开
对芥菜型油菜欧新A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效应进行研究, 以探讨该不育胞质对杂交当代(FO) 结实性和杂种一代(F1) 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初步明确该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表现特点。结果显示, 欧新A不育胞质对当代结实率表现负效应趋势, 但对不同来源的恢复系该遗传效应有明显的组合特异性; 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正效应趋势, 且效应在不同恢复源间有显著差异; 不育胞质在主要农艺性状上表现有利于优良株型及高产组合的选育。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欧新A不育细胞质 遗传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梅 张蜀宁 孔艳娥 张丽丽
以青花菜为材料,筛选染色体制片流程,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根尖长度为13~15mm时,中期分裂相最多;在4种预处理中,0.002 mol.L-18-羟基喹啉预处理2.5 h效果最好;青花菜染色体数为2n=18,核型公式为:2n=2x=18=8m+10sm(2SAT),其中第1、2、5、6、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m),第6对染色体具有随体,第3、4、7、8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青花菜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9.05%±0.56%)~(13.63%±0.06%),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8M2+10M1。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32.13%±3.37%)~(42...
关键词:
青花菜 制片技术 染色体 核型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屈彦纯 邓昌彦 熊远著 苏玉虹 郑嵘 刘桂兰
筛选了以 2 0cM左右均匀分布于 6号染色体的 9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 ,构建了猪 6号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 ,并进一步进行了重要经济性状位点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9个微卫星位点均为中、高度多态性位点 ,所有位点平均杂合度为 0 .5 81 71,多态信息含量为 0 .30 8 98~ 0 .74 7 5 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 0 .5 0 9 94。构建的资源家系遗传连锁图谱总长 198.6cM ,与USDA图谱位点顺序一致 ,图谱总长和多数区间距离长于USDA图谱。并进一步进行了猪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的研究 ,在 6号染色体发现了显著影响肌内脂肪、肌肉大理石纹等肉质性状和板油重的数量性状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