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7)
- 2023(14655)
- 2022(12798)
- 2021(11916)
- 2020(9853)
- 2019(22789)
- 2018(22670)
- 2017(42805)
- 2016(23842)
- 2015(27101)
- 2014(27129)
- 2013(26816)
- 2012(25228)
- 2011(22902)
- 2010(23112)
- 2009(21091)
- 2008(20584)
- 2007(18265)
- 2006(16208)
- 2005(14488)
- 学科
- 济(97807)
- 经济(97708)
- 管理(63879)
- 业(61860)
- 企(49506)
- 企业(49506)
- 方法(40476)
- 数学(34467)
- 数学方法(33994)
- 中国(28458)
- 农(27742)
- 地方(25316)
- 学(23739)
- 业经(22456)
- 财(20729)
- 农业(18787)
- 贸(17200)
- 贸易(17187)
- 制(16849)
- 易(16568)
- 理论(16394)
- 环境(15972)
- 和(15801)
- 技术(15513)
- 银(15320)
- 银行(15250)
- 融(14765)
- 金融(14763)
- 行(14679)
- 发(14305)
- 机构
- 大学(341546)
- 学院(340499)
- 管理(129512)
- 济(128812)
- 经济(125749)
- 研究(121886)
- 理学(111190)
- 理学院(109752)
- 管理学(107601)
- 管理学院(106994)
- 中国(90025)
- 科学(80524)
- 京(75810)
- 所(64226)
- 农(64203)
- 研究所(58720)
- 财(57626)
- 业大(55928)
- 中心(54427)
- 江(51817)
- 农业(50430)
- 北京(48454)
- 范(48171)
- 师范(47649)
- 财经(45473)
- 院(44230)
- 州(42254)
- 经(41221)
- 技术(39123)
- 师范大学(38443)
- 基金
- 项目(231663)
- 科学(179992)
- 研究(165814)
- 基金(164799)
- 家(146015)
- 国家(144753)
- 科学基金(122156)
- 社会(100468)
- 社会科(94995)
- 社会科学(94969)
- 省(92166)
- 基金项目(87849)
- 自然(81474)
- 自然科(79534)
- 自然科学(79509)
- 划(78094)
- 自然科学基金(78071)
- 教育(76054)
- 资助(68257)
- 编号(68097)
- 成果(55742)
- 发(52937)
- 重点(52509)
- 部(49429)
- 课题(48059)
- 创(47454)
- 科研(44350)
- 创新(44248)
- 计划(43567)
- 大学(42093)
- 期刊
- 济(148896)
- 经济(148896)
- 研究(100893)
- 中国(72049)
- 学报(61725)
- 农(59183)
- 科学(55276)
- 管理(48531)
- 大学(45519)
- 教育(44012)
- 学学(42680)
- 财(41873)
- 农业(41255)
- 技术(30077)
- 融(29360)
- 金融(29360)
- 业经(25316)
- 经济研究(22723)
- 财经(21591)
- 业(21297)
- 图书(20149)
- 问题(19035)
- 经(18424)
- 科技(17862)
- 版(16878)
- 资源(16634)
- 业大(16573)
- 技术经济(16438)
- 理论(16415)
- 现代(15231)
共检索到514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华丽 梅鸿献 刘日斌 彭金砖 郑永战 汪学德
为明确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粗蛋白质的积累变化规律,以2个高木酚素芝麻品系SJ856、SJ857为材料,研究了其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及粗蛋白质的积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芝麻种子逐渐发育,种子含水量不断下降,种子干物质积累量先近似直线上升后下降,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达最大值(干基千粒质量为2.99 g);粗脂肪、粗蛋白质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同步,均先近似直线增加后下降,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均达最大值(1.633 5,0.690 0 mg/粒);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积累量也随着芝麻种子逐渐发育而增加,在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均达最大值(17.103 4,6.134 1μg/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兰 彭振英 陈高 王莹莹 张斌 毕玉平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子。在花生种子中,可以检测到12种脂肪酸。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异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豆蔻酸。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油酸含量不断增多,而亚油酸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在接近成熟时,油酸和亚油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4%。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随着种子的发育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花生 种子发育 脂肪酸 相对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亚飞 汪学德 郑永战 梅鸿献 魏安池 刘艳阳
【目的】研究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及组分的变化规律,明确生长环境对种子蛋白质含量及组成的影响,为芝麻蛋白质育种及芝麻蛋白质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豫芝11号芝麻品种,在周口,驻马店和南阳试验点同期播种,于盛花期一次性标记5 000朵同一天开放的花朵,在芝麻授粉第10天开始取样,此后每5 d取样一次至芝麻成熟。测定种子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组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芝麻种子粗蛋白质含量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授粉后35 d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随后处于稳定;周口试验点粗蛋白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晋忠 吴慎杰 杜维俊 岳爱琴 李贵全 丁起盛
研究了早晚熟品种不同时期大豆种子中蛋白质、脂肪以及粒重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积累过程中,蛋白质、脂肪和粒重都存在剧增期,而且品种不同剧增期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蛋白质、脂肪和粒重的剧增期都在开花后20~50d。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 脂肪 粒重 剧增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凤瑶 辛秀君 张代军 周顺启 邱红梅
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是产量构成因子之一,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是大豆的品质指标,因此对大豆籽粒干物质及品质性状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利用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从物质运输和物质转化角度对不同节位籽粒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干物质动态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无基因型差异;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由于库竞争的存在,致使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节位差异;(2)脂肪含量的增加呈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缓慢的S型曲线,蛋白质的积累大致呈W型曲线变化,二者积累关键期在生殖后期;(3)脂肪和蛋白质积累在生殖后期呈显著负相关,从能量角度分析二者存在相互转化。
关键词:
大豆籽粒 干物质 脂肪 蛋白质 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瑞莲 杨树德 赵哈林 Westgate E.Mark
【目的】通过测定变温处理过程中种子生长速率、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以期了解发育早期变温对种子发育和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组培法在种子发育早期的分裂期(开花10~20d)和积累期(开花20~32d)对种子和子叶进行变温处理。具体做法:将盆栽的3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Evans,低蛋白品种;Proto,高蛋白品种;PI132.217,高蛋白质稳定品种)置于均温为24℃[昼/夜温度,27/20℃(Mo)]的生长箱中培养。在开花后10d,将它们分别置于温度为31℃[35/27℃(Ho)]、24℃[27/20℃(Mo)]和16℃[20/12℃(Lo)]的生长箱中。在开花后20d,从生长在不同温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鸿鹏 彭彦 刘果 李慧 高丽琼 詹妮 谢耀坚
【目的】研究印加果种子中脂肪酸物质的累积规律,对印加果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脂肪酸物质进行解析,为印加果种植区域推广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成年印加果植株的18、36、54、72和90 DAF种子,利用液氮微量提取印加果种子的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组分和相对含量进行动态变化的测定分析。【结果】印加果种子整个发育过程主要分离鉴定出56种物质,其中包括14种脂肪酸类化合物(80.13%),7种酯类化合物(2.70%),24种烷烃类化合物(12.40%),7种苯环类化合物(3.96%)以及4种其他化合物(0.81%)。脂肪酸类化合物主要包含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及16-甲基十七烷酸等物质。随着成熟度增加,脂肪酸总含量逐渐从53.60%、76.30%、76.78%、96.43%增加至97.54%。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呈增加趋势,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及16-甲基十七烷酸等物质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印加果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物质逐渐由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物质转化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物质,相比其他油料植物具有成熟期短、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效率高等优点,推测可能与其高效的光合速率相关。因此,印加果作为一种强需光性的食用油料植物,适宜在纬度较低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以及台湾等部分区域进行种植。
关键词:
印加果 发育过程 脂肪酸 油料植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艳荣 胡晓红 姜伟 张颖力 陈春梅 张少英 孙玉清
研究了大葱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动态。结果显示,随着大葱的生长,可溶性糖呈现低-高-低-高的变化规律,但不同材料的变化有差异。日本品种假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而地方品种胭脂红、托县孤葱在采收时假茎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假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高-低-低-高的趋势。定植30 d后假茎蛋白质含量最高,以后随着生长、发育,蛋白质含量逐步下降;到采收期假茎内蛋白质含量又在积累,葱叶中蛋白质含量变化与假茎相似。大部分材料定植后随着大葱的生长发育,假茎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近采收期达到最大值。不同材料葱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随着生长发育呈现低-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运峰 张淑红 武秋颖 范永山
【目的】通过研究STK1与附着胞发育的关系,明确附着胞发育过程中STK1对糖原和脂肪合成的调控作用,为阐明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附着胞发育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玻璃平板为疏水基质表面,通过"插片分离菌丝"法使菌丝附着于载玻平板表面,然后将附着有菌丝的玻璃平板置于保湿培养皿中22℃、14 h光照和10 h黑暗交替培养,诱导野生型菌株(WT)和STK1基因敲除突变体(ΔSTK1)的菌丝形成附着胞,每隔12 h显微观测附着胞的形态和发育过程;分别将附着有未经诱导的WT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冯隆峰 黄旭雄 温文 陈庆凯 严佳琦 危立坤
定量研究了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和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脂肪特性及脂肪酸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仔鱼具有不同的脂肪组成,青石斑鱼卵黄囊仔鱼中性脂与极性脂比值为0.97~1.22;卵形鲳鲹卵黄囊仔鱼中性脂与极性脂比值为1.88~3.21。两种卵黄囊仔鱼的总脂含量均随发育而逐步下降,且都主要消耗中性脂。青石斑鱼卵黄囊仔鱼中性脂内含量高的脂肪酸为:18∶1n-9,16∶0,DHA,16∶1和18∶0;极性脂中含量高的脂肪酸为:DHA,16∶0,18∶0和18∶1n-9。卵形鲳鲹卵黄囊仔鱼中性脂中含量高的脂肪酸为:18∶1n-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雄 冯隆峰 温文 陈庆凯 危立坤
以野生日本鬼鲉人工催产获得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定量检测了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脂肪组成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总脂肪含量为13.85%~11.66%,极性脂肪占总脂肪含量为75.39%~72.20%。总脂肪及极性脂肪含量在胚胎发育阶段无显著变化,在卵黄囊仔鱼阶段随发育而显著下降。中性脂肪含量在胚胎发育阶段有显著变化,在卵黄囊仔鱼阶段其含量相对稳定。野生日本鬼鲉胚胎及卵黄囊仔鱼总脂肪的主要脂肪酸为DHA(22∶6n-3),16∶0,ARA(20∶4n-6),EPA(20∶5n-3),18∶0和18∶1n-9。总脂肪及极性脂肪的DHA,ARA,EPA含量(m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浩 张雅君 赵黎平 韩永斌
为提高花生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以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百日红’为原料,提取不同发芽阶段的分离蛋白,以未处理样品为对照,研究其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芽阶段提取的花生分离蛋白的化学成分不同,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粗脂肪和总糖含量下降,而蛋白质和水分的含量无显著变化。发芽可以提高花生蛋白质溶解度,尤其是在pH值4~6范围内变化显著(P
关键词:
花生 发芽 蛋白质 功能特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明凤 赵云龙 赵艳民 樊玉杰 曾错
系统观察了隆线夏卵的胚胎发育。根据胚胎外部形态学特征,将其胚胎发育分为卵期、长胚期、双复眼期和单复眼期四个主要时期,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隆线夏卵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实验得知,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隆线夏卵胚胎发育的特征密切相关,卵期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长胚期略有上升,但从双复眼期至胚胎准备孵化期间又持续下降。随着隆线夏卵胚胎的发育,可溶性蛋白的组成由大分子量的蛋白向小分子量的蛋白转化;在所有的氨基酸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的含量最高。结果表明,蛋白质和氨基酸是隆线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营养物质,不仅用于胚胎发育组织和器官的...
关键词:
隆线 胚胎发育 蛋白质 氨基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羊杏平 张曼 徐锦华 刘广 姚协丰 李苹芳
[目的]通过对西瓜幼苗根系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组变化的研究,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上来揭示西瓜幼苗根系发育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西瓜根系不同时期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图谱分析和MALDITOF/TOF质谱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T-q PCR)对候选蛋白基因进行表达验证。[结果]共得到1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12个差异蛋白表现不同的表达趋势,其中上调表达4个,下调表达2个,不规则表达6个。经质谱分析,11个蛋白得到鉴定,对鉴定出的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其中10个蛋白分别涉及蛋白质生物合成(20%)、代谢相关(40%)、防御应答(30%)和GA信号途径(10%),1...
关键词:
西瓜 根系发育 蛋白质组 表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利艳 王爱丽 李小辉 晏月明
以京411为材料,研究了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清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三个亚蛋白组的合成与积累特征.采用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分别利用双向电泳(2-DE)和生物质谱技术(MS)、SDS-PAGE电泳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主要蛋白质组技术进行了鉴定与分析,初步得到了三种蛋白的合成与积累特征,为今后小麦发育蛋白质组学以及品质改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