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2)
- 2023(14874)
- 2022(12626)
- 2021(11850)
- 2020(9550)
- 2019(22131)
- 2018(21999)
- 2017(41975)
- 2016(22927)
- 2015(25666)
- 2014(25897)
- 2013(25642)
- 2012(23952)
- 2011(21636)
- 2010(21794)
- 2009(19751)
- 2008(19085)
- 2007(16810)
- 2006(14985)
- 2005(13344)
- 学科
- 济(99604)
- 经济(99516)
- 管理(61277)
- 业(60059)
- 企(47430)
- 企业(47430)
- 方法(38271)
- 数学(32548)
- 数学方法(32215)
- 地方(29382)
- 农(28977)
- 中国(28920)
- 业经(24019)
- 学(21115)
- 财(19793)
- 农业(19701)
- 制(16761)
- 贸(16402)
- 环境(16391)
- 贸易(16388)
- 技术(15965)
- 易(15754)
- 地方经济(15592)
- 和(15542)
- 理论(14908)
- 银(14797)
- 融(14771)
- 金融(14769)
- 银行(14755)
- 发(14665)
- 机构
- 学院(322102)
- 大学(320401)
- 济(127108)
- 管理(127025)
- 经济(124250)
- 研究(113511)
- 理学(109036)
- 理学院(107720)
- 管理学(105924)
- 管理学院(105348)
- 中国(83774)
- 科学(71577)
- 京(70805)
- 所(57295)
- 财(56131)
- 农(54112)
- 江(52404)
- 研究所(52235)
- 中心(51495)
- 业大(49000)
- 范(45609)
- 师范(45172)
- 北京(44695)
- 财经(44273)
- 农业(42072)
- 院(41745)
- 州(40326)
- 经(40118)
- 经济学(36722)
- 师范大学(36485)
- 基金
- 项目(221132)
- 科学(173324)
- 研究(164115)
- 基金(157011)
- 家(136343)
- 国家(135120)
- 科学基金(115700)
- 社会(101625)
- 社会科(96171)
- 社会科学(96146)
- 省(88923)
- 基金项目(84265)
- 自然(74424)
- 教育(74331)
- 划(73761)
- 自然科(72573)
- 自然科学(72558)
- 自然科学基金(71216)
- 编号(68369)
- 资助(63627)
- 成果(55035)
- 发(51874)
- 重点(49860)
- 课题(47974)
- 部(47638)
- 创(46046)
- 创新(42826)
- 发展(41591)
- 科研(41375)
- 项目编号(41141)
- 期刊
- 济(148612)
- 经济(148612)
- 研究(97169)
- 中国(67285)
- 农(50127)
- 学报(49768)
- 科学(47149)
- 管理(47006)
- 教育(40231)
- 财(39853)
- 大学(37440)
- 农业(35182)
- 学学(35088)
- 融(29683)
- 金融(29683)
- 技术(28919)
- 业经(26646)
- 经济研究(22560)
- 财经(20518)
- 问题(19509)
- 图书(18392)
- 经(17509)
- 业(17503)
- 科技(16730)
- 资源(16634)
- 理论(15864)
- 技术经济(15687)
- 现代(15401)
- 商业(14956)
- 实践(14596)
共检索到487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瑶 罗小飞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产业集中区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产业集聚区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并结合安徽省芜湖市产业集中区实例,分析探讨了产业集中区现状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
产业集中区 招商引资 产业发展 路径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宏俊 顾也萍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的土地资源有限性与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间的矛盾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在总结芜湖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和当前人口食物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现实生产能力 ,同时为预测芜湖市 2 0 0 0、2 0 0 5、2 0 10年人口数量、复种指数、耕地面积及粮食单产发展趋势而分别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系统 GM(1,1)模型 ,通过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其精度 ;并结合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与富裕型四种消费水平分别探讨了预测期内芜湖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 ,最后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粮食单产与质量及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为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玉刚 焦华富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以新型的城乡联动发展理论为指导,从节点优化、通道系统、产业关联、城镇拓展等方面对市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组织和梳理,以期在城镇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广大乡村地域进行有效的"涓滴",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城乡经济空间结构。并以芜湖市为实证,论述了在城乡联动发展这一前提下的市域经济空间优化的实现措施。
关键词:
城乡联动发展 经济空间组织 芜湖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章剑龙 苏玉燕 汪洪波 萧凯
通过对芜湖市1979,1988和2001年的MSS/TM/ETM+遥感影像的动态监测,利用改进后的条件仿植被指数(NDBI)专题信息提取法与监督分类法相结合提取城市建成区空间信息。利用叠加分析法对芜湖市建成区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城市扩展在时间上呈现扩展速度不断增加,空间上呈现扩展的方向性特征。分析了各个时期城市扩展模式,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得出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决策在宏观上影响着城市扩展的方向和强度的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春雨 方觉曙
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结合芜湖生态市规划实践,在探讨芜湖市产业结构演变与特点的基础上,以生态机制为理论背景,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对芜湖市生态产业链进行设计,其中包括五条生态工业链、三条生态农业链。并对生态产业布局、产业与产业链之间的联系以及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会然 宋金平
基于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从购物频率、购物时段、购物出行距离、购物空间等级结构等方面分析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并与其他大都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居民的购物频率与所购买商品的等级呈明显负相关,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的购物初始时间具有较大差异;②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的出行时间不敏感范围随商品等级提升而延长,多目的出行正成为一种趋势,居民购物出行的平均距离不断递增。蔬菜食品类与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活动主要集中在社区购物圈,服装衣饰类与家用电器类商品的购物圈层主要集中在市级购物圈;③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出行等级呈现出明显的就近居住地趋向,居民购买高等级商品出行方式的机动性更高;④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比,芜湖市购买家用电器类等高等级商品的出行距离较远,但是私家车出行率比北京、上海低,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等级结构呈现出拉伸的趋势。
关键词:
购物行为 时间特征 空间特征 芜湖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菅青 吴骏 解晨晨
文章认为,皖江示范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分析应该在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于定性分析方法。文章以芜湖市为例进行了阐述:首先从产业转移、产业发展定位、经济发展环境、产业基础角度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选取产业需求收入弹性、市场竞争优势、区位商、产业贡献率4个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得出未来芜湖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关键词:
皖江示范区 主导产业 芜湖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龚基云
现阶段,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促进和推动输出地和输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基于安徽省芜湖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实地调查,本文认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工城市就业水平,户籍、土地制度,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劳动者非人力财富,职业与区域之间的配置等因素制约了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而持续的转移。因此,认清形势,及时转变观念,进行科学规划,城乡分治、分类实施,建立合理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是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障碍因素 路径选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安平 高敏
首位产业是区域产业体系中最具主导性、竞争力及在区域经济中具有很大贡献度的产业,其兼具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特征,是区域产业结构演替中特定阶段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首位产业的选择应在发展基础与条件分析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产业带动性、发展前景、竞争力与贡献度等因素。通过对芜湖市产业体系的综合分析,认为其应以包含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以及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等在内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的首位产业。
关键词:
首位产业 内涵 选择 芜湖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春雨 方觉曙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市农业产业化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的不同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探求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域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剩余劳动力 芜湖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炜 陶家胜
“珍珠”卫江城———芜湖市小城镇建设记胡炜陶家胜秋风凉爽季节,记者来到人称“小上海”的安徽省芜湖市,身临其境,大开眼界。这里小城镇建设以“地改”为动力,借助城市的辐射功能,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犹如“珍珠”般地闪亮在江城的周边,将整座城市装点得格外美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晓飞 姚俊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规划,这是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安徽省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主动参与泛长三角地区分工合作,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为加快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其在"一体两翼双核"产业布局中的核心作用,人民银行芜湖市中心支行大力推动产业转移、结构转型与融资支持形成深度对接,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加速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婷婷 程久苗 费罗成 鲁帆 陈振 周翼虎
基于新形势下"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开展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区域农业结构与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的前提下,通过对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了解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现状与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掌握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空间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分别从数量、质量及类型方面分析2011~2020年间芜湖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企业视角构建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模式选择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进行分析和选择,结果表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模式中综合指数较高的是整合集群模式,其次是价值链攀升模式,行业转型模式综合指数最低,营销方式变革模式与搬迁改造模式综合指数相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