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0)
2023(4757)
2022(4058)
2021(3780)
2020(3182)
2019(7302)
2018(7412)
2017(12997)
2016(7657)
2015(8757)
2014(9148)
2013(8656)
2012(8034)
2011(7264)
2010(7318)
2009(6703)
2008(6515)
2007(6175)
2006(5263)
2005(4689)
作者
(25135)
(20891)
(20780)
(19727)
(12980)
(10106)
(9466)
(8376)
(8101)
(7468)
(7309)
(7110)
(6820)
(6805)
(6679)
(6448)
(6311)
(6194)
(6101)
(5851)
(5461)
(5357)
(5186)
(4862)
(4755)
(4754)
(4736)
(4485)
(4471)
(4433)
学科
(25023)
经济(24991)
管理(20057)
(15567)
(13115)
企业(13115)
方法(10477)
(9663)
数学(8720)
数学方法(8558)
(7527)
中国(7402)
(6683)
地方(6130)
(6030)
(5908)
理论(5906)
业经(5777)
(5572)
环境(5004)
农业(4591)
(4467)
银行(4431)
教育(4305)
(4277)
(4104)
(4101)
金融(4097)
贸易(4096)
(4075)
机构
学院(106951)
大学(105485)
研究(41644)
管理(37295)
(35691)
经济(34681)
理学(31209)
理学院(30790)
中国(30242)
科学(30100)
管理学(30025)
管理学院(29853)
(26226)
(24310)
(23181)
研究所(21480)
业大(21206)
农业(20754)
中心(18381)
(17830)
(16412)
(16019)
技术(15630)
(15433)
北京(15403)
(14806)
师范(14548)
(13957)
(13150)
农业大学(13148)
基金
项目(75947)
科学(56915)
研究(52201)
基金(50843)
(47189)
国家(46798)
科学基金(37668)
(32178)
社会(29458)
社会科(27706)
社会科学(27696)
(27241)
基金项目(26659)
自然(25674)
自然科(25016)
自然科学(25001)
自然科学基金(24486)
教育(23900)
编号(21707)
资助(21030)
重点(18047)
成果(17875)
计划(16615)
(16601)
课题(16489)
科技(16075)
(15190)
(15134)
科研(14666)
创新(14295)
期刊
(41434)
经济(41434)
研究(27817)
中国(26302)
学报(25107)
(23529)
科学(20198)
大学(17825)
学学(16995)
农业(16027)
教育(15308)
管理(13637)
(13190)
技术(10844)
(9443)
业大(7455)
业经(7328)
(7280)
金融(7280)
(6845)
科技(6756)
林业(6558)
资源(6494)
经济研究(6054)
农业大学(5916)
图书(5749)
财经(5645)
统计(5571)
问题(5253)
(5165)
共检索到164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项伟  易自力  肖亮  刘清波  覃静萍  
【目的】芒属植物是目前国内外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全球共有14个种,且具有种间杂交的特点。文章为建立芒属植物能源潜力评价体系,为从众多的芒属基因型中筛选优良种质和选育能源作物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法、调研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了芒属植物作能源作物应用的相关性状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能源用途不同按发电、制乙醇、产沼气、制生物油等4类,分别从农艺、品质、抗逆性等3方面,选取干物质产量、冠层高、茎高、茎径、基部直径、分蘖数、叶茎比、枯黄性、落叶性、含水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热值、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耐盐性、抗旱性、抗寒性、耐淹性、抗病虫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新村  范希峰  武菊英  朱毅  张永侠  赵春桥  
为促进中国边际土地草本能源植物种植与生物质原料生产,基于京郊边际土地草本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的实践,从生产潜力、生物质品质、生物质利用潜力、生态效应等4个方面对荻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荻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的生产潜力为2.31t/hm2,达到京郊耕地条件下的8.41%,生物质品质优良,其标准煤折算当量、沼气产量、纤维素乙醇产量分别为1.42t/hm2、289.99m3/hm2、0.59t/hm2,分别达到京郊耕地条件下的8.38%、8.37%、8.15%,生态效应明显。荻在边际土地上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姜小凤  高燕会  童再康  黄春红  
建立并优化了石蒜属Lycoris植物的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反应体系,为研究石蒜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思路。采用L25(56)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优化石蒜属植物SCoT-PCR体系。得出石蒜属植物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DNA模板2.0 mg.L-1,引物0.125μmol.L-1,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0.2 mmol.L-1,镁离子(Mg2+)3.0 mmol.L-1,Taq DNA聚合酶1.0×16.67nkat。对优化的反应体系进行通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检测,结果均能获得丰富、稳定、清晰的DNA谱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波  朱昌平  
开展专业发展潜力评价是高校加强专业建设、实施专业布局调整优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用人单位、校友等行业组织或群体的调研分析,文章从行业需求的视角分别构建了高校已有专业、拟设专业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高校拟设专业评审进行了案例应用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评价高校专业发展潜力过程中,简单易行,客观合理,科学有效,为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和布局调整优化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理论借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自力  
芒属植物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近年来引起了欧美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是芒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有着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对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芒属植物的分类与分布、种类及特点,概述了其作为能源植物的开发优势与利用途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中国芒属能源作物产业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光辉  卓岳  赵亚丽  郭兴强  熊韶峻  
本文综述了欧美国家对多年生根茎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北方该类植物的资源现状和潜力,讨论了我国在根茎能源植物应研究的几个问题。欧美国家综合了生物质产量水平、水分和养分利用、生态影响和生产成本等因素,普遍认为多年生根茎木质纤维素植物是边际土地上最有潜力的能源植物,例如欧美20多年的筛选研究确定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芒草(Miscanthusspp.)、草芦(Phalaris arundinacea)和芦竹(Arundodonax)是理想的能源植物种类。我国北方地区有丰富的根茎植物资源,如耐旱能力较强的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短柄鹅观草(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艳芝  王向东  张玉星  
以鸭梨、杜梨为材料,对梨属植物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进行了系统优化,建立了梨属植物最佳反应体系及参数。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抗氧化、抗酚类物质的浓度(2%β-巯基乙醇,2%PVP-40,20 mmol/LNa2S2O5),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较高;反应体系中含有Mg2+2.0 mmol/L,dNTPs浓度200μmol/L,引物0.4μmol/L,模板DNA 1.6 ng/μL,Taq DNA聚合酶0.06 U/μL,可成功用于梨属植物RAPD扩增。说明改良的CTAB法能成功用于梨属植物DNA提取,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可用于梨属植物RAPD扩增。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顾翠花  王守先  张启翔  
以采自广西、云南和河南等地的紫薇属Lagerstroemia植物紫薇L.indica,南紫薇L.subcostata,福建紫薇L.limii和桂林紫薇L.guilinensis叶片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叶片基因组DNA,获得了高质量的紫薇叶片DNA,并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了酶切连接,利用酶切连接的产物稀释一定倍数作为预扩增的模板,最后以稀释一定倍数的预扩增产物进行选择性扩增,进行紫薇和南紫薇的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银染反应体系的优化。AFLP体系中每一步反应都设置了不同的反应体系,采用了160对引物作为初选引物,筛选出了10对适合紫薇基因组扩增的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今今  张莹  李文燕  
以桑科榕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单因素多水平梯度试验,筛选了模板、Mg2+、Taq酶、dNTPs和随机引物的浓度及用量,建立了榕属植物RAPD技术分析体系。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各组分浓度为:10×Buffer 2.5μL,Mg2+ 2.5 mmol/L,Taq DNA polymerase 0.06 U/μL,dNTPs 0.2 mmol/L,Primer 0.2 μmol/L.Template DNA 1.2 ng/μL。PCR循环程序为:94 C预变性4 min;94 C循环变性 1 min,36 C退火1 min,72 C延伸2 min,40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秀文  魏建华  张辉  米福贵  云锦凤  
以适宜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冰草属(AgropyronGaertn)中的三个不同种———蒙古冰草新品系(A.mongolicumKeng)、航道冰草(A.cristatumcv.Fairway)、诺丹冰草(A.desertorumcv.Nordan)和一个种间杂种冰草———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cv.Mengnong)为材料,分别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冰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 D2.0mg/L,分化培养基为MS(无附加成分),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后得到完整小植株。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长度的幼穗在培养时,其愈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思兰  陈俊愉  李文彬  
在RAPD反应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文选取了菊属6种植物,对RAPD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菊属植物较为理想的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积含10mmol/lTris-HCl(pH为8.3),50mmol/lKCl,2mmol/lMgCl2,0.001%gelatin,200μmol/ldNTP,50~200ng引物,0.75~1.0单位(U)TaqDNApolymerase,2~10ng基因组DNA.在20个核苷酸引物情况下,反应条件为:92℃、3min预变性;92℃、45s,50℃、1min,72℃、2min,循环40周;最后一次延伸为72℃、10min.应用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晓芳  孙雪阳  黄寿先  周传明  陈翠湖  闭冬玲  
以八角属部分树种和八角品种共56个样品为试验材料,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DNA,通过对酶切-连接反应、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八角属植物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该体系应用于八角AFLP研究,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总DNA和清晰的遗传标记图谱,研究结果为八角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美虹  郭孟齐  易自力  黄红梅  陈智勇  肖亮  薛帅  
为研究芒草在其重叠分布区内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来自于华东植物区系内的36份芒、五节芒、荻和南荻为材料,对8种表型性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种表型性状种间差异大小依次为分蘖数、基部直径、干物质产量、花序长、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长宽比,在种内除最大叶宽与叶长宽比呈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6种表型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且8种表型性状在种间和种内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该区系内芒属植物表型变异系数为7.94%~76.80%,Shannon’s指数为1.27~1.78,芒草表型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芒(26.16%)、南荻(25.46%)、荻(24.49%)、五节芒(17.17%),Shannon’s指数大小依次为芒(1.74)、南荻(1.70)、五节芒(1.68)、荻(1.60);4种芒属植物在欧式距离为20时可分为3类,荻为第Ⅰ类,芒和五节芒为第Ⅱ类,南荻为第Ⅲ类;在华东植物区系内,芒的株高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芒的干物质产量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荻的干物质产量、分蘖数和基部直径与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南荻与五节芒的产量因子表型与地理因子间则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帅  刘吉利  任兰天  
为筛选适合我国国情的芒草产业化的低成本繁殖技术,根据国外相对成熟的种植措施,利用我国的农业生产数据,对5种可行繁殖技术的后代种植成本进行估算。结果表明:5种繁殖系统的后代材料在种植密度、除草剂类型及施用量、施肥量存在差异最大;估算种植成本变异幅度为3 072.0~12 225.3元/hm2,其中种子直播法成本最低,而微繁育苗移栽法最高;在各项投入要素中种植材料与化肥的成本最高,合计约占总体生产成本的70%。此外,还利用SWOT法对5种繁殖技术的利用潜力予以评价。结果表明:在芒草产业化的初期,根茎直播法将被广泛采用;随着技术的进步,根茎与茎秆育苗移栽法将会逐步取代根茎直播法;最后,种子直播法与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郭战胜  
研究目的:构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量反映和衡量通过耕地整理挖掘耕地利用的潜力,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耕地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从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两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界定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研究结论:耕地整理潜力可分为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耕地整理自然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耕地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与调整产权关系5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耕地整理现实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待整理土地所处的社会经济区位、待整理土地本身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