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
2023(2)
2022(1)
2019(4)
2018(5)
2017(2)
2016(5)
2015(3)
2014(4)
2013(1)
2012(2)
2010(2)
2009(5)
2007(1)
2006(1)
2005(2)
2001(1)
1997(1)
作者
(15)
(14)
(10)
(10)
(9)
(8)
(8)
(8)
(7)
(7)
(7)
(6)
(6)
(5)
(5)
(5)
(5)
(5)
(4)
(4)
(4)
(4)
(4)
(4)
(4)
(4)
(4)
(4)
自力(4)
(4)
学科
(7)
(6)
(6)
芒果(6)
(5)
理学(4)
(3)
植物(3)
(3)
牧草(3)
(3)
作物(2)
土壤(2)
(2)
(2)
(2)
水产(2)
生物(2)
生物学(2)
生理(2)
生理学(2)
病虫(2)
病虫害(2)
(2)
(2)
虫害(2)
(2)
饲料(2)
饲料作物(2)
(1)
机构
学院(37)
大学(36)
(31)
科学(30)
农业(24)
(20)
实验(19)
实验室(19)
业大(18)
研究(18)
(17)
技术(17)
重点(17)
农业大学(16)
(16)
研究所(15)
科学院(15)
技术学院(13)
生态(13)
生物(13)
(11)
大学生(10)
学生(10)
中国(9)
(9)
(9)
生命(9)
(9)
中心(8)
(8)
基金
项目(32)
国家(24)
(24)
科学(19)
(17)
基金(17)
科技(17)
计划(16)
(15)
科学基金(15)
自然(14)
自然科(14)
自然科学(14)
自然科学基金(14)
(13)
技术(13)
专项(12)
产业(12)
(12)
创新(12)
(11)
(10)
(10)
研究(10)
农业(9)
b(8)
(8)
科研(8)
体系(7)
基金项目(7)
期刊
(29)
学报(28)
科学(20)
(19)
农业(19)
大学(13)
学学(13)
中国(8)
中国农业(8)
业大(7)
农业大学(7)
(7)
草业(7)
西南(7)
农业科学(5)
农学(5)
农林(5)
华北(5)
(5)
林业(5)
自然(5)
(4)
(4)
浙江(4)
(4)
自然科(4)
自然科学(4)
(3)
(3)
湖南(3)
共检索到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丽芳  殷绪明  陈智勇  肖亮  易自力  
以芒(Miscanthus sinensis)的幼穗为材料,通过外植体消毒灭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生根和驯化移栽,建立芒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芒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4.0 mg/L 2,4–D+1.0 mg/L 6–BA+0.5 mg/L Cu SO4,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达99.33%;不定芽分化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1.0mg/L 6–BA+0.4 mg/L NAA+0.4 mg/L IAA和MS+3.0 mg/L 6–BA+1.5 mg/L PP333+1.0 mg/L CCC,分化率为96%,增殖系数为9.1;生根培养基选用MS+0.5 mg/L...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玥玥  陈智勇  黄丽芳  邓果特  蒋建雄  易自力  
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五节芒的离体再生体系:幼穗的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4.0 mg/L 2,4–D+0.1 mg/L 6–BA,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1.0mg/L IAA+0.1 mg/L IBA+1.0 mg/L CCC。比较不同浓度秋水仙碱溶液对五节芒愈伤组织诱变的效果,结果显示,以1 000 mg/L秋水仙碱处理愈伤组织72 h,诱导率可达12.48%,形态特征、DNA含量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诱导获得的再生植株为五节芒四倍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项伟  易自力  肖亮  刘清波  覃静萍  
【目的】芒属植物是目前国内外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全球共有14个种,且具有种间杂交的特点。文章为建立芒属植物能源潜力评价体系,为从众多的芒属基因型中筛选优良种质和选育能源作物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法、调研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了芒属植物作能源作物应用的相关性状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能源用途不同按发电、制乙醇、产沼气、制生物油等4类,分别从农艺、品质、抗逆性等3方面,选取干物质产量、冠层高、茎高、茎径、基部直径、分蘖数、叶茎比、枯黄性、落叶性、含水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热值、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耐盐性、抗旱性、抗寒性、耐淹性、抗病虫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定清  周娅  雷绍荣  谢永红  
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较系统地研究了四川省攀枝花市芒果基地土壤和芒果镍污染含量。结果表明,西区、盐边、仁和区芒果基地土壤镍平均值分别为47.9、39.2和21.7 mg/kg,超过国家Ⅱ级环境标准值的达分别达30%、41%和5%。除仁和基地外,其它二基地土壤明显高出我国其它地区镍普遍含量(20.7~31.1 mg/kg)。母质是影响土壤镍变异的主要因素。西区、盐边、仁和基地芒果镍平均值分别为0.80,0.66,0.60 mg/kg(干样计),芒果中平均镍含量与各基地土壤镍平均含量之间呈现出正相关趋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宇  黄国弟  黄强  莫永龙  覃旭  郭丽梅  
以芒果基因组DNA为模板,选择正交设计试验对控制DNA保守序列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CDDP-PCR)的4个因素(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Mg(2+)DNA聚合酶用量)进行正交试验,构建了较佳的芒果CDDP-PCR反应体系,含0.50 U Mg2+DNA聚合酶、0.40 mmol·L(-1)d NTPs、1.00μmol·L(-1)引物、0.50 ng·μL(-1)模板DNA,加双蒸水使得总体积达20.00μL.对比四因子对PCR反应的影响,影响最强的因素是含Mg2+的DNA聚合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国新  张强  吴建涛  胡广隆  李自超  
水稻长芒是从野生稻保留下来的性状,通过人工选择培育的现代品种一般都是无芒类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控制芒的基因精细定位和克隆的报道。本实验利用国家种质资源库中有芒的亲本SLG与无芒亲本日本晴构建回交近等基因系(NILs)群体,从BC4F2回交分离群体中,选择出有芒和无芒呈3∶1分离的群体,从中选择杂合BC4F2单株构建BC4F3定位大群体。利用分离群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SA法),筛选均匀分布水稻染色体组上1 512对SSR标记,将芒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RM6283和RM5685之间,命名为AWN3-1。通过设计和筛选多态性标记,进一步将AWN3-1定位在Y5和Y9标记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亮  朱明  朱太平  
研究发现,特产于我国东部的南荻TriarrhenalutarioriparaL.Liusp.nov.新种,植株高大,每年秆生长高度达5~7m,年产22.5~30t/hm2干荻秆;秆的纤维细胞含量50%左右(43%~65%),纤维细胞长度平均为3mm,最长可达6.8mm,是制造上等纸张的优质草类原料。芒荻类属于高光效碳四(C4)植物,是有价值的环保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它比一般植物能更多地吸收CO2和放出O2,对平衡大气中的CO2/O2十分有利,并能降低温室效应。研究证明,南荻对环境适应演化的独特机制,能将大面积河湖荒滩湿地改变成为创造经济生态环保效益的生产基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屈云慧  汪国鲜  单芹丽  吴丽芳  阮继伟  蒋海玉  
关键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佳  张明如  许焱  何云核  
以亚热带森林退化植被"标志种"之一的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为研究材料,采取盆栽控制实验,设置不同光强[透光率35.96%(L1)、 13.00%(L2)和4.75%(L3)]和氮素水平[施氮(N1)和不施氮(N0)],探究盆栽芒萁对光强和氮素的光响应,分析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光强对光响应特征参数有显著影响(P0.05)。未施氮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_r)大小变化顺序为L_2>L_1>对照>L3,气孔导度(GS)为L1>对照>L3>L2,施氮组均为L1>L2>L3; 2种氮素水平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大小顺序均为对照>L_1>L_2>L_3。未施氮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随光强减弱而增加,叶绿素a/b随光强减弱而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L1光强下光合色素质量分数施氮组显著高于未施氮组(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屈云慧  汪国鲜  单芹丽  吴丽芳  阮继伟  蒋海玉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芒萁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结果表明,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原叶体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NAA 1.0 mg/L+6·BA 1.5 mg/L+蔗糖30 g/L+琼脂7g/L;孢子体的诱导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竹  张明如  许焱  伊力塔  
为分析酸雨和光强交互作用对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光合系统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模拟受控试验方法,设置4个酸雨浓度梯度(pH 3.0、4.0、5.6及7.0)和4种光照强度(21.6%、42.5%、69.8%及100%),其中,以pH 7.0和100%光强处理作为对照CK,测定芒萁的光合及生理指标。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同酸雨浓度梯度影响下,全光对照和21.6%光强对芒萁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而42.5%及69.8%光强处理下则会产生促进作用,且此时光合能力较强;(2)不同酸雨浓度及光照强度下,芒萁的暗呼吸速率(Rd)及光饱和点(LSP)总体上均小于CK,光补偿点(LCP)均显著低于CK;(3)在不同酸雨浓度及光照强度下,芒萁的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总体上均显著高于CK;(4)在不同光照条件下,MDA、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均随着酸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总体上在42.5%光强下出现最小值。本论文得出芒萁为喜酸耐荫性植物,在本实验控制内,光强适应范围为-3.281μmol·m~(-2)s~(-1)至910.667μmol·m~(-2)s~(-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焰平  黄薇  王国红  杨民和  
分离健康茶树叶片、落叶、种子、实生苗和扦插苗等的内生真菌,研究影响芒果球座菌分布的因素、季节变化规律、传播方式和生活史。结果表明: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在不同的山茶属植物叶片中存在明显差异,茶树中最高,油茶次之,山茶最低;新抽出的叶芽中没有内生真菌分布,但随着叶片龄期的增长,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逐步提高,至老叶中高达73.5%。在茶树中,品种是影响芒果球座菌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间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有明显差异;1年之中,芒果球座菌的消长明显受新梢抽出期、叶龄、茶叶采摘、温度和降水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2—4月和6月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低,而5月、7—8月和12月是芒果球座菌分布的高峰期。种子、新长出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莫文静  朱嘉伟  何新华  余海霞  江海玲  覃柳菲  张艺粒  李雨泽  罗聪  
【目的】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ZFP)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研究两个锌指蛋白基因MiZAT10A和MiZAT10B转入拟南芥对盐、干旱、重金属以及外源激素等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为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在线软件PLACE和MEME分别对芒果MiZAT10A和MiZAT10B进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以及motif预测和分析,并利用TBtools软件和‘四季蜜芒’基因注释文件(GFF文件,未公开)绘制染色体定位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MiZAT10A和MiZAT10B的组织表达模式;构建芒果MiZAT10A和MiZAT10B超量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花序浸染法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观察并记录转基因拟南芥开花表型以及在盐、干旱、重金属以及外源激素脱落酸和赤霉素处理下的根生长情况。【结果】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显示,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都有许多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表达模式分析显示,MiZAT10A与MiZAT10B在芽和花中表达水平最高。MiZAT10A和MiZAT10B分别获得了9株和14株转基因拟南芥,开花表型分析显示,MiZAT10A和MiZAT10B转基因拟南芥提早开花。在盐胁迫、干旱胁迫和重金属胁迫以及GA3和ABA激素处理下,两个超量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根长显著长于WT。【结论】超量表达的MiZAT10A与MiZAT10B可使转基因拟南芥提前开花并提高其对盐、干旱、重金属及外源激素GA3和ABA的抗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雪   孙强   周乐   朝木力嘎   孙宇阳   张延辉  
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是一种重要的牧草,但目前还缺乏从分子水平对于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的解析。本研究基于GBS测序技术,对采自不同区域的67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无芒雀麦表型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比较21个表型指标变异特征,变异系数为12.67%~54.17%。2)基于表型特征将67份材料可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Ⅱ和Ⅲ均为单一材料,分别为N06 (新疆)、M09 (内蒙古)和QG07 (甘肃)。类群Ⅳ包含64份材料,各地区均有。基于SNP位点信息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将67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分成4个类群:类群Ⅰ,N08,属于新疆北部山地;类群Ⅱ为5份亲缘关系密切的疆外区域种质;类群Ⅲ为39份与其他类群种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组成;类群Ⅳ由22份新疆区域种质组成。两种方法对材料的划分具有相似性。3)根据GBS测序序列,发现SNP的变异类型主要为碱基转换,且转换占比高于颠换,转换占76.02%,颠换占23.98%。4)基于不同材料SNP的分布特征,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无芒雀麦材料划分为两个类群,类群Ⅰ主要来自于新疆,类群Ⅱ包含全国各地材料,67份材料存在群体结构。以上结果为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关联分析、系统分类及品种选育等奠定了基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罗曼  
关注弱势群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书馆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了和谐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激发创造活力的需要。文章界定了我国弱势群体及其特征,提出建立由政策保障机制、服务保障机制、考核评定机制构成了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