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0)
- 2023(2921)
- 2022(2562)
- 2021(2305)
- 2020(2059)
- 2019(4659)
- 2018(4660)
- 2017(8859)
- 2016(5006)
- 2015(5690)
- 2014(5701)
- 2013(5729)
- 2012(5195)
- 2011(4708)
- 2010(4614)
- 2009(4113)
- 2008(4090)
- 2007(3454)
- 2006(3013)
- 2005(2492)
- 学科
- 济(21952)
- 经济(21938)
- 管理(13290)
- 业(13246)
- 方法(12875)
- 数学(11799)
- 数学方法(11717)
- 企(10490)
- 企业(10490)
- 农(5456)
- 学(5355)
- 中国(4262)
- 财(4119)
- 贸(4054)
- 贸易(4054)
- 业经(3982)
- 易(3900)
- 农业(3752)
- 环境(3708)
- 地方(3607)
- 技术(3223)
- 理论(3107)
- 划(3048)
- 制(2860)
- 关系(2582)
- 务(2559)
- 财务(2551)
- 财务管理(2546)
- 和(2542)
- 企业财务(2460)
- 机构
- 大学(75731)
- 学院(74696)
- 济(28876)
- 经济(28289)
- 管理(28157)
- 研究(26403)
- 理学(25286)
- 理学院(24942)
- 管理学(24316)
- 管理学院(24200)
- 农(19044)
- 科学(18867)
- 中国(18261)
- 业大(16191)
- 京(15665)
- 农业(15441)
- 所(14337)
- 研究所(13480)
- 中心(11507)
- 财(11338)
- 江(10898)
- 农业大学(10709)
- 财经(9655)
- 北京(9444)
- 范(9422)
- 院(9303)
- 师范(9264)
- 省(9118)
- 经(8854)
- 经济学(8625)
- 基金
- 项目(55461)
- 科学(43115)
- 基金(40796)
- 家(37601)
- 国家(37302)
- 研究(35152)
- 科学基金(31171)
- 社会(22652)
- 基金项目(22240)
- 省(22193)
- 自然(21969)
- 社会科(21548)
- 社会科学(21542)
- 自然科(21481)
- 自然科学(21477)
- 自然科学基金(21138)
- 划(18867)
- 教育(16746)
- 资助(16535)
- 重点(12736)
- 编号(12623)
- 部(12026)
- 计划(11920)
- 发(11583)
- 创(11540)
- 科研(11151)
- 创新(10764)
- 科技(10723)
- 业(10090)
- 教育部(9863)
共检索到101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成忠 孙燕 赵大球 冯立国 陶俊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芍药花茎矿质元素含量和机械强度的测定,表明芍药花茎中Ca、K、Mg、Cu、Zn和Si的含量均表现为高机械强度类品种>中等机械强度类品种>低机械强度类品种,而Fe和Mn的含量却与之相反。其中,Ca、K、Mg和Si的含量差异在三类品种间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高机械强度类芍药品种花茎机械强度与Ca、K、Si 3种元素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等及低机械强度类品种花茎机械强度则与Ca和Si 2种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花茎机械强度与Cu的含量呈正相关,且与中等机械强度品种显著相关,花茎机械强度与Mg、Fe、Mn、Zn 4种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类型间差异较大。
关键词:
芍药 花茎 机械强度 矿质元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宣 宋韬亮 刘平 刘孟军
【目的】揭示矿质元素与枣缩果病发生的关系,提出防治枣缩果病的技术措施,为指导枣缩果病这一枣树重大果实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系统比较重病区、轻病区及针对性施肥后枣树叶片和果实中9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在枣缩果病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轻病区枣树叶片中K、Mn、Cu和B含量显著高于重病区,而Ca含量显著低于重病区;果实中K、Mn含量高于重病区,Ca含量显著低于重病区。针对性土施K、Mn肥后,叶片和果实中K、Mn含量显著增高,Ca含量显著降低,枣缩果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由57%降低到15%以下;在补充关键元素(K、Mn)基础上喷施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防治缩果病的效果更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初步确定河北省太行山枣区有效防控枣缩果病的叶片营养指标,即叶片中K含量高于2.06±0.23 mg·g~(-1)、Mn含量高于261.83±21.54 mg·kg~(-1)、Ca含量低于1.07±0.11 mg·g~(-1)。【结论】枣缩果病的发生与K、Mn含量低和Ca含量高有密切关系,补充K、Mn可有效防控枣缩果病。该研究可提供通过土壤施用K、Mn有效防控枣缩果病的新途径。
关键词:
枣 缩果病 钾 锰 钙 林木病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向华 李保国 齐国辉 郭素萍 杨磊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esenility pathogenesis of walnut leaves, changes of main mineral elements contents in presenility leave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healthy leaves at the same stag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 contents in healthy leaves at different stages were 23.4,21.4,22.9,19.8 ...
关键词:
早实核桃 叶片早衰 矿质元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建 魏刚 高成德 刘昌迎 马连宝
为了揭示银杏种子生长发育对矿物质养分的需求规律,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银杏种子中N、P、K、Ca、Mg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银杏种子中N、P、K、Ca、Mg元素的含量随时间呈从高到低的规律性变化,但不同元素间变化的幅度不同,整个生长季中4月底至5月下旬和5月下旬至6月上旬银杏种子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各有其特点。同一时期正常发育种子和脱落种子中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成熟种子中8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为N10.4g/kg,P1.3g/kg,K14.9g/kg,Ca1.3g/kg,Mg0.9g/kg,Mn3.2mg/kg,Zn27.6mg/kg,Fe10.0m...
关键词:
银杏,种子,营养元素,生育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淑娜 华水金 倪密 李悦有 文国吉 邵明彦 张海平 祝水金 王学德
【目的】探讨彩色棉纤维中大量元素含量与彩色棉纤维品质形成的关系。【方法】选用棕色棉(X008)、绿色棉(S029)和白色棉(Xuzhou142)为材料,对彩色棉纤维发育过程(开花后20—50d)中大量元素(N,P,K,Ca和Mg)、黄酮色素和纤维素以及纤维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彩色棉纤维细胞中纤维素的含量显著偏低,比白色棉降低15%左右;黄酮色素含量较高,比白色棉纤维高4—10倍;大量元素的含量(除K)明显偏高,比白色棉提高1—2倍;(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成熟彩色棉纤维的品质指标与纤维中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纤维中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棉纤维中大量元素N、P和Ca的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彦肖 王永博 刘树海 王亚茹 李勇 李晓 王迎涛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套袋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矿质营养含量变化与花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套3层袋和白袋处理后,果皮中K、Ca、Mg、Fe、Cu、Zn和Mn变化趋势与裸果基本一致。在花后80 d,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K、Mg和Fe含量显著高于裸果,而Ca的含量却显著低于裸果,套白袋的果皮中Ca含量也显著低于裸果。同时套3层袋果皮中Ca/K、Ca/Mg和Ca/(Mg+K)显著地低于裸果。而Cu和Mn含量以套白袋的为最高,其次为3层袋和裸果。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Zn含量在花后80~90 d与不套袋裸果无显著差异,在花后100 d显著的低于对照,但与套白袋的果实无显著性差异。套袋果皮中Ca含量的下降和K、...
关键词:
黄冠梨 套袋 矿质营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本文对云南大叶种、龙井43号、早白尖-6号等8个茶树品种的17种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K、Ba、Mn、Cu等9种元素品种间差异显著,而其它元素差异不显著。红茶品种的Cu和K含量一般较高,因此,在选育茶树品种时,要注重矿质元素含量指标。
关键词:
茶树品种 选育 矿质元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云跃 肖绍东 李佩瑜 王巨生 彭志成
以12年生的种源林为取材对象,在1991年4月30日、7月30日、10月30日及1992年1月30日同时采当年和1年生针叶,测定N、P、K、Ca和Mg浓度。结果表明,除K外,其它矿质元素浓度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地理变异呈纬向渐变型。极端温度与元素地理差异有密切关系,并构成主导自然选择压。元素浓度的季节动态与针叶生长节律循环相伴。南、北华山松已分化成两个营养能力显著不同的地理种群,但动态模式基本相似。
关键词:
华山松,种源,矿质元素,地理变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分析了四川名茶矿质元素含量及特点。在所分析的18种元素中,四川名茶K、P、S、Ca、Mg元素含量较高(>1500 mg/kg),Ba、Cr、V、Co、Se含量较低(
关键词:
名茶 矿质元素 四川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戴文圣 王白坡 钱银才
对桃两个品种叶片和果实的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片中9种微量元素含量以铁为最高,按其多少的排列顺序为:铁、锰、铝、钡、硼、锶、锌、铜、钼。从展叶到果熟期,镁、铁、铝、锰、钡、锶和钼等7种元素含量逐渐增多;锌则减少。果实中各元素含量除铝显著超过锰外,其他元素含量多少的排列顺序和叶片一致。果熟时,果实的镁和锌含量降低;而铁、铝、锰、钡和锶则增加,增长最快时间在果熟前10余天。不同品种叶片诸元素含量多少的顺序基本一致;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桃 叶 果实 植物矿质营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宁 王慧 姚延梼 李正诗
为了解土壤碱化对杜梨苗期高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本研究以1年生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幼苗为材料,在大田中通过逐级递增添加合计50L的不同浓度NaOH溶液设置了7个人工土壤碱胁迫处理(添加的NaOH浓度分别为0、100、200、300、400、500、600 mmol/L),于1个生长季内按月连续监测土壤pH和电导率,统计幼苗存活率和测量高生长,并测定根、茎、叶中铜、镁、锌、铁等4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添加600 mmol/L NaOH溶液处理下(pH=10.16)杜
关键词:
土壤碱化 杜梨 相对高生长 矿质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 王九龄 魏刚 刘昌迎
对银杏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种子中氮、磷、钾、钙、镁等8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种子中氮、磷、钾、钙、镁5种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随时间呈从高到低的规律性变化,但不同元素间变化的幅度不同,整个生长季中4月底至5月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银杏种子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较大的两个阶段.成熟种子中8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分别是氮1.04%、磷0.13%、钾1.49%、钙0.13%、镁0.09%、锰3.22mg·kg-1、锌27.55mg·kg-1、铁10.0mg·kg-1
关键词:
银杏,种子,营养元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金英 江川 郑金贵
选用有代表性的不同种皮颜色类型的36个水稻推广品种和种质资源,比较分析了不同环境(季节、地点)条件下,精米与米糠中Se、Cu、Fe、Zn、Ca和Mn6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精米中6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排序为:Ca>Mn>Zn>Fe>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5.809、9.915、7.988、6.025、2.205、0.024μg·g-1;米糠中为:Ca>Mn>Fe>Zn>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97.221、125.705、62.189、26.761、14.580、0.061μg·g-1.(2)6种元素在米糠中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在精米中的含量,其...
关键词:
精米 米糠 矿质元素 色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同坤 马建军 朱京涛
通过对3个山楂品种(面楂、大金星和敞口)7个不同时期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分析,发现Cu、Zn、Fe、Mn、Ca、Mg、K 7种元素的含量,除Cu、Mn外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着差异,面楂中Zn、Fe、Mg、K的含量较高;大金星中Ca的含量较高;敞口中Zn、Mn、Ca、Mg、K含量均较低。尽管在不同品种间存在着含量上的差异,但它们在年周期的动态变化上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除Zn、Fe前期的变化趋势在品种间表现有差别外,其余元素均表现出大体相似的变化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应针对不同品种制定出不同的营养诊断标准,用叶分析进行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为7月10日至30日。
关键词:
山楂 叶片 矿质元素 含量 年周期 动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项越 赵淑婷 吴昊 李政 张震宇 王欢
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天然抗碱盐生植物,为深入探究其抗碱生理机制,本研究选择盆栽营养液控制培养方法,使用150 mmol·L~(-1)碱性盐溶液(NaHCO_3:Na_2CO_3=9:1)对虎尾草幼苗进行长达一个月的碱胁迫处理,研究碱胁迫对虎尾草叶片光合作用、不同器官(茎叶、穗和根)中不同矿质元素(Na、K、Ca、Mg、P、Fe)积累的影响,并计算不同矿质元素在不同器官间的分布。结果表明:长期碱化环境下,虎尾草叶片光合指标明显下降,同时降低虎尾草不同器官中K、Ca、P和Mg大量元素的含量。对虎尾草不同元素在不同器官间的积累分布百分率分析表明,碱胁迫后,Na、K、Ca、Mg、Fe各元素在茎叶中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穗和根(P <0.05),而P元素碱胁迫后仍在穗中大量积累,虎尾草P元素在穗中积累49.80%,碱胁迫后为50.02%。虎尾草各元素在整株植物不同器官中占所有元素总含量贡献百分率具体分析表明,元素K大量分布在茎叶、穗和根中,其次是Ca、P元素,在碱化环境下,3个器官中均大量积累Na元素,尤其是茎叶中元素Na的相对含量由原来的0.707%升高至28.397%,胁迫后茎叶中元素Na含量是无胁迫对照的28.399倍,而虎尾草穗部仍维持较高的K含量,供给穗正常生长。综上所述,虎尾草在长期碱化环境下抽穗完成生活史,表现在对Na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在根和茎叶中积累大量的Na来保护幼嫩的穗,同时仍能维持正常的元素P含量,保证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来抵抗碱化环境带来的伤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