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6)
- 2023(11129)
- 2022(9929)
- 2021(9549)
- 2020(8068)
- 2019(18641)
- 2018(18716)
- 2017(35611)
- 2016(19870)
- 2015(22666)
- 2014(22668)
- 2013(22296)
- 2012(20794)
- 2011(18788)
- 2010(18806)
- 2009(17130)
- 2008(16999)
- 2007(14771)
- 2006(13006)
- 2005(11215)
- 学科
- 济(74685)
- 经济(74591)
- 管理(56346)
- 业(52115)
- 企(44222)
- 企业(44222)
- 方法(36092)
- 数学(30633)
- 数学方法(30169)
- 学(20914)
- 农(19739)
- 中国(18604)
- 财(17919)
- 业经(16551)
- 地方(14818)
- 理论(14303)
- 贸(13280)
- 贸易(13274)
- 制(13107)
- 和(13104)
- 农业(13098)
- 易(12843)
- 技术(12186)
- 环境(11973)
- 务(11603)
- 财务(11535)
- 财务管理(11510)
- 教育(11200)
- 划(10914)
- 企业财务(10882)
- 机构
- 大学(289192)
- 学院(285249)
- 管理(111307)
- 济(102455)
- 经济(99903)
- 研究(98100)
- 理学(97090)
- 理学院(95849)
- 管理学(93762)
- 管理学院(93274)
- 中国(70505)
- 科学(66988)
- 京(63302)
- 农(52693)
- 所(51806)
- 研究所(47858)
- 业大(47843)
- 财(46205)
- 中心(43420)
- 农业(41889)
- 江(41405)
- 北京(39875)
- 范(39787)
- 师范(39346)
- 财经(37570)
- 院(35297)
- 经(34095)
- 州(33898)
- 师范大学(32048)
- 技术(31842)
- 基金
- 项目(200199)
- 科学(155487)
- 基金(144212)
- 研究(140803)
- 家(128150)
- 国家(127095)
- 科学基金(107361)
- 社会(84725)
- 社会科(79946)
- 社会科学(79923)
- 省(78324)
- 基金项目(77397)
- 自然(73672)
- 自然科(71969)
- 自然科学(71948)
- 自然科学基金(70625)
- 划(67204)
- 教育(64709)
- 资助(59786)
- 编号(57289)
- 成果(46816)
- 重点(45147)
- 部(43165)
- 发(41679)
- 创(41172)
- 课题(39780)
- 科研(38901)
- 计划(38485)
- 创新(38391)
- 大学(36710)
共检索到408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潇潇 刘燕 高荣孚
该文对芍药两个耐贮性不同的品种‘莲台’、‘桃花飞雪’在低温干存过程中的抗氰呼吸速率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存过程中抗氰呼吸的增强可能有助于清除超氧阴离子,维持切花贮后的瓶插寿命;同时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上升可能诱导抗氰呼吸增强.不同品种耐贮存性差异与抗氰呼吸的变化趋势相关,贮存过程中抗氰呼吸持续上升的品种耐贮性较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明华 文锦芬 邹学校 何长征 刘志敏 周群初
湖南长沙410125;3.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通过对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抗氰呼吸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发现它们在花器官中的变化趋势是:不育系的总呼吸代谢、抗氰呼吸和抗氰呼吸所占总呼吸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在保持系中则表现为上升,且均高于不育系.不育系花蕾中的POD的比活力表现为逐步上升,而保持系花蕾中的POD的比活力则呈逐步下降,且不育系大花蕾中的POD的比活力要显著高于保持系.在营养体叶片中,不育系叶片中POD的比活力明显高于保持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琳 生吉萍 牛建生 刘启侠
以半红果期的冬枣为材料 ,装入打孔的农膜袋中贮藏于 ( 2 0± 2 )℃和 ( 4± 0 5 )℃ ,研究其果实酒软的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果实乙醇含量持续上升 ,当乙醇含量达到 0 1%时 ,果实明显酒软 ;酒软过程中无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出现 ;果实的呼吸作用与乙醇积累呈正相关 ;降低温度可以抑制其呼吸强度 ,减缓酒软进程 ;室温下 1 0 0 μL·L-11 MCP密闭处理冬枣 12h ,明显抑制了乙烯释放量 ,但对呼吸作用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冬枣贮藏期的酒软受呼吸代谢和乙烯代谢的双重调节 ,适宜的 1 MCP处理可以延缓酒软的发生
关键词:
冬枣 酒软 乙醇 乙烯 呼吸 1-MC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继红 王华
【目的】研究美国大杏仁烘烤和烘烤后贮存过程中香气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为美国大杏仁的加工及贮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氯化钙柱吸附法制备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美国大杏仁烘烤前、后及烘烤后贮存3个月和6个月的风味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美国大杏仁烘烤前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25种,烘烤后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44种,烘烤后贮存过程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50种;美国大杏仁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主要为芳香醛类、脂肪族醛类、芳香醇类、脂肪族醇类、吡嗪类及其衍生物,苯甲醛是美国大杏仁挥发性成分的主要特征香气组分。【结论】纸袋包装的烘烤美国大杏仁在37℃下贮存6个月时已经氧化变质,高含油量及高不饱和脂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柳花 苏敏 陈三弟 吴永华
为比较不同贮存时间六堡茶品质的变化,以2010、2007和2004年生产的六堡茶为材料,分别对其感官品质、生化成分以及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六堡茶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通过理化成分分析可知,六堡茶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咖啡碱和茶褐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茶红素含量呈减少趋势;茶黄素含量则变化不明显。通过对样品香气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六堡茶香气成分以醇类、碳氢类和杂氧化合物为主;2007和2004年六堡茶则以醇类、酯类和碳氢类物质为主。随着贮存年份的延长,六堡茶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增加较明显的有α-法尼烯、水杨酸甲酯、乙酸苯甲酯...
关键词:
六堡茶 贮存时间 品质特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绍霞 郑国生
选取6个芍药品种,分别为春晓、山河红、奇花争露、紫凤朝阳、菱花晨浴、蓝海碧波为材料,研究其体内生理生化变化与瓶插寿命的关系。结果表明:瓶插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Mg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K含量在瓶插过程中变化趋势分为两种类型:先上升后下降型与持续下降型。芍药切花的瓶插寿命与Mg含量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呈正相关,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呈负相关,与K、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相关性较低。
关键词:
芍药切花 瓶插寿命 生理生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强 黄良宗 李丹 朱燕秋 谢海燕 顾万军
为研究板蓝根、甘草和鱼腥草3种中药粗提物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作用,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在Marc-145单层细胞上,对3种中药粗提物进行直接抗PRRSV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板蓝根和甘草粗提物阻断PRRSV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0.391mg/mL,抑制PRRSV感染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0.782mg/mL,直接灭活PRRSV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563、0.782mg/mL;鱼腥草粗提物质量浓度为0.782mg/mL时,阻断和抑制PRRSV感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荣花 赵海军 庞冉琦 李嘉瑞
研究了低温贮藏过程中芍药切花2个品种‘雪峰’和‘桃花飞雪’在不同贮期的开花率、瓶插寿命及其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芍药开花率迅速下降,瓶插寿命和瓶插至盛花天数很快缩短,水分平衡值不断减小,花枝霉变率迅速上升;花瓣中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前期上升,后期下降,但花瓣中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均迅速上升;低温贮藏60 d,芍药仍然具有较高的开花率和吸水能力;白色品种‘雪峰’抗病性和耐贮藏性较紫红色品种‘桃花飞雪’差。表明水分平衡失调、膜脂过氧化作用和SOD、CAT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日雯 孙晓梅 杨盼盼 陈志婧 麻永磊
通过对芍药种子萌发过程中形态特征及物质消化情况变化的比较研究,探索出打破芍药种子休眠的关键时间节点,为深入揭示芍药种子双重休眠形成和解除双重休眠的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选用筛选出的饱满芍药种子进行变温沙藏层积处理,并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此过程中芍药种子的解剖结构变化,特别是种胚的结构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用于沙藏层积的芍药种子的种胚已经分化出子叶、胚根、胚轴和胚芽,即芍药自然成熟的种子,种胚在形态上已经发育完全,因此不存在胚的形态休眠;15℃沙藏生根过程中胚的形态变化较大,而胚的结构与未沙藏种胚的结构相似;
关键词:
芍药 种子休眠 石蜡切片 解剖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秀萍 金心怡 陈常颂 朱旗
为探明不同气流条件对乌龙茶毛茶品质影响的内在生理机制,以毛蟹品种鲜叶为研究对象,在春季和暑季均分别设计恒温、恒风(处理Ⅰ)、恒温、无风(处理Ⅱ)和自然开放(处理Ⅲ)3种环境做青,观测做青过程中青叶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春茶做青过程中3个处理青叶的呼吸速率在三摇前均呈上升趋势,三摇后开始下降.暑茶做青过程中,处理Ⅰ和处理Ⅱ的青叶呼吸速率均在每次摇前下降,摇后上升,处理Ⅲ则在二摇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从春、暑茶做青全过程的平均值来看,均以处理Ⅰ的呼吸速率最大,处理Ⅱ的最小,而暑季各处理青叶的呼吸速率总体上高于春季.处理Ⅰ所制毛茶春茶品质最佳,处理Ⅲ最差,暑茶品质处理Ⅰ最佳,处理Ⅱ最差.
关键词:
气流因子 做青 乌龙茶 呼吸速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德会 李贤伟 王巧 荣丽 杨渺 刘朔
林木根系呼吸受多种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对温度(包括大气、土壤温度)的响应呈正相关,温度通过影响根系活性从而促进或抑制根系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土壤湿度对林木根系呼吸的影响效应与温度相似。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根系呼吸的进行。不同的森林类型的根系组织中氮元素和还原性糖等化学成分含量不同,这从生理的角度解释了不同物种间根系呼吸的差异,包括施肥和采伐等在内的人为因素,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根系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大小。森林生态系统内根系呼吸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积极。在大气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趋势下,植物光合能力增强,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地下,根系呼吸也出现相应的增强。就林木根系呼吸的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燕
该文对芍药两个耐贮藏性不同的品种,在低温干燥贮藏过程中水分、乙烯、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等生理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花枝水分状况与切花寿命相关,没有发现呼吸、乙烯与切花寿命关联,呼吸途径变化与水分变化有一定联系
关键词:
芍药,贮藏生理,呼吸,乙烯,抗氰呼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纪伟 沈雪梅 赵一帆 王玮 张钎 周艺凡 李家华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贮存年份普洱生茶中3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变化与普洱生茶年份鉴定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贮存年份(2006—2015年)的普洱生茶为研究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了茶样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3种含量最多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并利用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3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及黄酮总量与贮存年份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贮存年份的延长,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杨梅素的含量在0.36~3.19 mg/g,槲皮素在2.40~10.17 mg/g,山奈酚在2.00~7.35 mg/g,黄酮总量在12.87~51.99 mg/g。利用聚类分析发现,茶样可以分为2大簇,第一簇包括2006—2008年的茶样,第二簇为2009—2015年茶样;相关性分析发现,黄酮总量、槲皮素和山奈酚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最强,且贮存年份越接近的茶样间相关性越强。【结论】不同年份普洱生茶茶样中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及黄酮总量可以作为普洱生茶年份鉴别的指标。
关键词:
普洱生茶 贮存年份 黄酮醇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骅 苏永红 马小红 韩拓 马振勇
为加强额济纳地区关于土壤碳通量的研究,探讨土壤呼吸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通过对额济纳胡杨林2015年生长季中9月与非生长季中11月的日间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观测,对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日间土壤CO2释放量的实测值与拟合值。结果表明:9月与11月土壤日间平均CO2释放量实测值(171.18,37.27mmOl/m2)稍高于拟合值(168.91,37.16 mmOl/m2)。11月日间土壤呼吸平均值(0.94μmOl/(m2·s))约为9月日间土壤呼吸平均值(4.32μmOl/(m2·s))的22%。9月和11月额济纳胡杨林Q10值分别为1.61和1.99。土壤CO2释放量和土壤有机...
关键词:
土壤呼吸 额济纳旗 胡杨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凌晶宇 梁洲瑞 孙修涛 王飞久 汪文俊 刘福利 马兴宇
为了研究巨藻幼苗发育及生理生态适应性规律,以巨藻配子体为材料,研究光照周期(10 L∶14 D、12 L∶12 D、14 L∶10 D、16 L∶8 D)对配子体采苗的影响;以光照强度、温度、营养盐浓度3种环境因子设置单因素实验,研究其对巨藻幼苗(0.5~1 cm)的表观光合速率(Pn)、暗呼吸速率(Rd)及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的影响,并进行上述3因素对RGR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1)10 d后显微观察发现,长光照周期(14 L∶10 D、16 L∶8 D)下采苗效果较好,配子体大量发育为孢子体。(2)光强为70μmol/(m2·s)、温度为13℃...
关键词:
巨藻 温度 光照强度 生长速率 光合速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