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
- 2023(58)
- 2022(37)
- 2021(40)
- 2020(27)
- 2019(78)
- 2018(78)
- 2017(87)
- 2016(80)
- 2015(94)
- 2014(78)
- 2013(92)
- 2012(89)
- 2011(77)
- 2010(91)
- 2009(87)
- 2008(90)
- 2007(94)
- 2006(45)
- 2005(58)
- 学科
- 麦(772)
- 小麦(692)
- 农(68)
- 米(52)
- 玉(50)
- 玉米(50)
- 玉蜀黍(50)
- 蜀(50)
- 蜀黍(50)
- 黍(50)
- 壤(48)
- 土壤(47)
- 病害(47)
- 业(43)
- 学(37)
- 植(37)
- 植物(36)
- 物(36)
- 肥(35)
- 农业(34)
- 草(34)
- 害(32)
- 济(32)
- 经济(32)
- 虫(31)
- 虫害(29)
- 生物(27)
- 大麦(26)
- 产品(25)
- 农产(25)
- 机构
- 农(1589)
- 学院(1491)
- 大学(1380)
- 农业(1342)
- 科学(893)
- 研究(884)
- 业大(880)
- 农业大学(854)
- 业(844)
- 所(676)
- 研究所(643)
- 科学院(615)
- 实验(584)
- 室(584)
- 实验室(560)
- 省(554)
- 农学(530)
- 重点(530)
- 中国(486)
- 作物(463)
- 农业科学(424)
- 农学院(418)
- 河(414)
- 技术(374)
- 京(367)
- 中心(364)
- 林(356)
- 中国农业(352)
- 农林(350)
- 科技(348)
共检索到1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发慧 曹东 赵彩霞 沈吉成 刘瑞娟 刘德梅 陈文杰 张怀刚
为了验证Avenin-like b蛋白在小麦面粉中的功能,对13个节节麦的Avenin-like b基因进行蛋白体外表达和纯化,通过微量掺粉试验,在基础面粉中分别加入氧化还原剂(DTT+KIO_3)和已纯化的10 g节节麦体外表达的Avenin-like b蛋白(TaALPb7A-M),对所有掺粉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基础面粉中加入DTT+KIO_(3 )后_,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较对照高原448(GY448)变化不显著,面团的形成时间减少5.98%,其他分别增加8.11%,3.23%;但在基础面粉中加入体外表达的Avenin-like b蛋白后,相较对照GY448,面团的形成时间提高了12.82%~38.46%,稳定时间提高了22.52%~44.14%,断裂时间提高了16.67%~20.97%,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均极显著上升(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慧 董剑 陈其皎 高翔 王蕾 李晓燕 赵万春 吴丹
【目的】研究普通小麦不同品种的类燕麦贮藏蛋白(avenin-like)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其表达产物的加工品质效应。【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2个小麦品种(系)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构建JN542444原核表达载体后转入表达菌株Escherichia coli Rosetta gami B(DE3),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并通过His-Trap HP柱纯化蛋白后进行微量掺粉试验。【结果】克隆获得22条avenin-like新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JN542443—JN542464),长度均为855 bp,且均具有可编码284个氨基酸残基的完整的开放阅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丰明 赵广才 常旭虹 杨玉双 马少康 杨桂霞
为了研究不同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了三个不同追氮量处理,分析了不同追氮处理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参数。结果表明,在0~240 kg/hm2追氮范围内,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随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与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8*,0.999*)。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追氮量有利于改善小麦的主要加工品质,与对照相比干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等加工品质指标均显著提高,沉降值和面包体积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小麦面粉加工品质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
关键词:
追氮量 冬小麦 蛋白质含量 加工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慧 何中虎 李根英 穆培源 樊哲儒 夏先春 张艳
【目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以Glu-A3c、Glu-B3b、Glu-D3c为背景,明确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对面团流变学特性、贮藏蛋白组份含量和面包加工品质作用大小。【方法】在新疆乌鲁木齐和石河子种植以澳大利亚小麦品种Aroona作为轮回亲本培育的近等基因系(NILs),并测定其粉质仪、拉伸仪、贮藏蛋白组份含量和面包加工品质等参数。【结果】HMW-GS对延展性效应不显著,对面团强度效应大小为Glu-D1>Glu-B1>Glu-A1;就单个亚基对而言,7+9、17+18和5+10面团强度最大;亚基组合1、7+9、5+10具有最大面团强度,2*、7+9、2+1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建卫 刘建军 张平平 张艳 肖永贵 曲延英 张勇 何中虎
【目的】贮藏蛋白组成与组分含量显著影响食品加工品质,研究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对加工品质的影响,指导小麦品质改良。【方法】选用近几年北方冬麦区育成的优质品种和高代品系及山东省主栽品种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凝胶色谱(SE-HPLC)方法对贮藏蛋白组分进行量化,并分析它们与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包、面条和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谷蛋白总量(Glu)、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含量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含量与反映面筋强度的和面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呈1%显著正相关(r=0.61~0.83),与面包品质均呈显著正相关(r=0.34~0.8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池忠志 赵广才 郑家国 杨玉双 刘利华
在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以两个强筋小麦品种临优145和郑麦9023,两个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宝丰949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组分含量和比例以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各组分的含量。总蛋白质、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清蛋白含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施氮水平下差异不显著。氮肥施用量对小麦籽粒各组分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的影响不大,各蛋白组分在籽粒总蛋白中所占比例相对稳定。增施氮肥能够提高面粉的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降低小麦籽粒的容重。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与谷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丽 周阳 何中虎 王德森 张艳 Pea R.J.
以面包加工品质差异较大的普通小麦DH群体 (Pavon×Avocet) ,其等位变异位点为Glu A1(N和 2 )、Glu B1(7+8和 17+18)、Glu D1(2 +12和 5 +10 )、Glu A3(a和b)和Glu B3(b和h) ,研究了HMW GS和LMW GS等位变异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HMW GS和LMW GS等位变异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SDS沉降值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 ,对和面时间与耐揉性的影响达 1%显著水平。按位点贡献大小排序 ,Glu D1>Glu B1>Glu B3>Glu A1>Glu A3;就单个亚基而言 ,在Glu A1位点N与 2 差异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新中 卢为利 阮侦区 罗勤贵 郑建梅 欧阳韶晖 张国权
【目的】系统研究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对于作物遗传育种筛选高白度优质资源,为工业化面制食品加工提供优质原粮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对黄淮冬麦区56个小麦品种的白度、破损淀粉、黄色素、PPO活性、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品质等指标系统测定的基础上,以基因环境互作软件对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面粉白度与蛋白质含量、破损淀粉含量、吸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488、-0.673、-0.732),与面粉溶涨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r=0.762),与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关系不显著。【结论】经过软件分析,筛选出白度高且面粉溶涨体积大的品种有绵阳31、绵阳26、西农261...
关键词:
小麦 破损淀粉 白度 品质 品种筛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月福 于振文 李尚霞 余松烈
研究了氮肥用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分析了蛋白质各组分含量和比例与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各组分的含量 ,但对各组分含量提高的幅度存在差异 ,其中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所占的比例升高 ,而醇溶蛋白和剩余蛋白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所占比例下降。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 ,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 ,提高吸水率。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与麦谷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发现增施氮肥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并改变了蛋白质各组分所占的比例 ,增施氮肥是改善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冬小麦 蛋白质组分 加工品质 施氮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东升 C.Kiribuchi-Otobe 徐兆华 陈新民 周阳 何中虎 H.Yoshida 张艳 王德森
淀粉特性是影响面条品质的重要因素。采用分馏和重组方法,研究了来自同一组合的8种不同Waxy蛋白缺失类型面粉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糊化特性及其中国鲜面条品质。结果表明,不同Waxy蛋白缺失类型显著影响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对直链淀粉含量的效应依次为:类型8(Wx-A1、Wx-B1和Wx-D1全缺失)>5(Wx-B1和Wx-D1)>7(Wx-A1和Wx-B1)>6(Wx-A1和Wx-D1)>3(Wx-B1)≌4(Wx-D1)>2(Wx-A1)。不同缺失类型淀粉糊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按峰值粘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类型8、3、5、4、6、7、2。Wx-B1缺失和Wx-D1缺失类型重组面粉的面条品质最优。...
关键词:
普通小麦 Waxy蛋白 淀粉 面条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自阳 姜小苓 王智煜 朱启迪 刘明久 茹振钢
为了明确小麦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加工品质的关系,以来源于国内外不同种植区的148个小麦种质为材料,研究小麦HMW-GS的多样性及其与小麦粉和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在Glu-A1、Glu-B1、Glu-D1 3个位点分别检测到3,7,7种不同的亚基类型,1、7+9、 2+12亚基在各自位点上出现的频率均最高,分别为56.8%,47.3%,45.9%;亚基组合类型共有35种,其中,(1/7+9/2+12)、(1/7+8/5+10)、(N/7+9/2+12)、(1/7+9/5+10)组合出现频率较高;不同来源小麦种质的HMW-GS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引进种质和黄淮冬麦区种质的亚基类型较丰富,且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较高; 1、2~*、7+8、17+18、5+10亚基对面筋强度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2~*、17+18、2+10亚基对馒头的硬度和咀嚼性具有重要影响,携带(1/14+15/2+12)、(1/7+9/5+10)、(N/7+8/2+12)亚基组合种质馒头的加工品质较好。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 馒头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沛 李宗智 卢少源
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1642份小麦种质资源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并测定了上述材料的沉降值指标,同时分析了242份面包小麦品种(系)的多项品质指标.以期探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包烘烤品质指标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Glu-1位点对烘烤品质的效应分二种增况,当5+10亚基存在时以Glu-D1位点的加性效应为主;当5+10亚基不存在时,表现为加性效应和互作效应并存,以Glu-B1位点的加性效应和Glu-B1与Glu-D1位点间互作效应占主导地位.(2)就各亚基而言,1A位点2~*>1>Null,1D位点5+10>4+12>2+12,而1B则7>7+8>7+9.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金宝 D.Mares L.O′Brien
利用澳大利亚不同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小麦配制的4个组合的F4代材料,研究了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等位基因变异及其对面团和面时间的影响,结果麦明由Glu-D1位点内等位基因d控制的5+10亚基和由Glu-B1位点内等位基因i控制的17+18亚基,分别比其相应的等位基因a控制的2+12和等位基因e控制的20x+20y亚基可以显著地提高面团和面时间;Glu-3位点内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之间对和面时间具有加性和互作效应;Glu-1和Glu-3位点之间对面团和面时间效应的相对大小受群体遗传背景的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阳春 蒋廷惠 蔡大同 张春兰 王义炳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氮肥用量对安农9192 面包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品种的优良性状要在较高氮肥用量下才能较充分表达。氮肥用量 (N) 为270~360 kg/hm 2 的处理, 面粉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比270kg/hm 2 以下处理的高, 粉质仪测定的评价值达58~64 分, 拉伸仪测定的R5/E为4.1~3.1, 曲线面积超过250 cm 2, 面包体积达810~815 m L, 比容5.3~5.4 m L/g, 面包烘焙质量评分超过92.0 分。
关键词:
面包小麦 氮肥 流变学特性 烘焙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树华 杨学举 张彩英
利用含有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2个小麦种质配制的杂交组合群体,研究了1B和1D位点不同亚基和亚基组合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亚基和亚基组合的上述品质性状都存在明显差异,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与亚基组合的品质评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经方差分析,不同亚基和亚基组合的面团形成时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1B和1D位点之间的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亚基和亚基组合的稳定时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1B和1D之间的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