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4)
2023(6791)
2022(5949)
2021(5498)
2020(4726)
2019(10221)
2018(10468)
2017(20897)
2016(11087)
2015(12201)
2014(11844)
2013(11664)
2012(10873)
2011(9910)
2010(10045)
2009(9721)
2008(9110)
2007(8169)
2006(7273)
2005(6673)
作者
(30996)
(25890)
(25361)
(24522)
(15822)
(12225)
(11704)
(9834)
(9555)
(9078)
(8609)
(8443)
(7976)
(7934)
(7859)
(7710)
(7647)
(7638)
(7504)
(7255)
(6488)
(6241)
(6212)
(6005)
(5689)
(5678)
(5669)
(5635)
(5024)
(4922)
学科
(43380)
经济(43341)
管理(31021)
(28302)
(21130)
企业(21130)
方法(19313)
数学(17426)
数学方法(17297)
中国(14732)
(13832)
(12178)
(11060)
(10666)
贸易(10660)
(10382)
业经(9037)
(9020)
银行(8999)
农业(8723)
(8702)
(8579)
环境(7968)
结构(7862)
(7556)
金融(7555)
(7383)
地方(6903)
产业(6891)
(6699)
机构
学院(159580)
大学(156470)
(67905)
经济(66617)
管理(58391)
研究(52875)
理学(50089)
理学院(49549)
管理学(48732)
管理学院(48458)
中国(42105)
(33612)
(32889)
科学(31303)
(26851)
财经(26637)
研究所(24117)
(24010)
中心(23263)
(22897)
(22493)
经济学(21296)
北京(21124)
业大(21055)
(20766)
师范(20559)
财经大学(19750)
(19495)
经济学院(19370)
(18481)
基金
项目(99887)
科学(78493)
研究(74336)
基金(72275)
(62489)
国家(61996)
科学基金(52600)
社会(47230)
社会科(44785)
社会科学(44776)
(38506)
基金项目(37987)
教育(34195)
自然(33255)
(32731)
自然科(32434)
自然科学(32426)
自然科学基金(31809)
编号(31658)
资助(29669)
成果(24673)
重点(22830)
(22401)
(22363)
课题(21284)
(20426)
创新(19233)
科研(19227)
教育部(19194)
国家社会(19184)
期刊
(78909)
经济(78909)
研究(49135)
中国(25771)
(23785)
学报(21852)
管理(21654)
科学(21227)
(20771)
大学(16415)
(16414)
金融(16414)
学学(15633)
业经(15152)
经济研究(14640)
教育(14613)
农业(14349)
财经(12773)
技术(12072)
(11018)
问题(10484)
商业(10375)
(9534)
理论(8298)
国际(7849)
现代(7485)
实践(7428)
(7428)
技术经济(7355)
统计(7291)
共检索到235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俊  陈柳钦  
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看,可以用"富煤、贫油、少气"来形容。以2013年为例,化石能源消费占整体能源结构的86.2%,其中高排放、高污染的煤炭占了58.5%,石油占17.7%,天然气仅占4.7%,而低污染的水电、核电、风电仅占9.1%。1.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伴随经济总量扩张而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2013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2012年增长2.4%。同时我国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从能源消耗总量上看,我国排在世界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内在变动规律,并运用基于OLS估计的Markov链模型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而高效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结论;然后通过路径分析方法对节能减排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明确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碳排放量约束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较大,能源消费量约束、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着间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会对能源供给和能源利用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碳排放约束和能源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晓鑫  孔微巍  
节能减排,不仅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战略目标的根本出路,更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新要求的必然选择。针对这个民生课题,从我国一次能源对经济增长的产出贡献率角度入手,对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万元GDP能耗高企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次能源消费的结构性不合理,因此必须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又受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了省级地区的节能减排效果,利用核密度法考察了三者的动态演进特征,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影响的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产业结构门槛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间,各省份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效果均呈现集中态势,且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技术化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明显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又受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了省级地区的节能减排效果,利用核密度法考察了三者的动态演进特征,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影响的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产业结构门槛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间,各省份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效果均呈现集中态势,且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技术化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明显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晓耕  牛建高  
1980~2012年间,全球CO2排放量中约80%来自传统化石能源的燃烧,对于暂居CO2排放和能源消耗之首的中国,来源于化石能源燃烧的CO2排放量比例更是高达90%。扭转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被动局面、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持续正态演进,既是化解短期内节能减排压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长期内实现能源系统清洁化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以全国及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结构——CO2排放强度关联模型,分析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同CO2排放强度之间的关联效应,并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视角探讨了区域节能减排的路径和可行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军  王赛  
考察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与能源效率的互动关系,对于提高能源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除中国港澳台地区、西藏),运用面板回归及空间自回归(S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均可以有效提高能源效率;(2)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协同发展形成"双重结构",优化提高能源效率;(3)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东部地区能源效率呈现高—高集聚状态,中西部地区以低—低集聚为主;(4)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及其交互项—"双重结构"优化过程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阻滞外围区域能源效率提升。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对策建议,旨在对我国制定相关能源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雪冬  江可申  
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将制造业按结构属性分组考察了生产率与能源、环境的关系及门限效应。研究发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系数为正、环境系数为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系数不稳定。结果表明,在密集型行业分类组别下,在资本和出口交货门限范围之内,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源影响为正,环境影响为负,且影响程度大,超越门限范围则影响程度减小,在外资占比门限条件下,两类行业能耗、环境系数表现为超越门限后统计显著。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在一定门限范围内环境影响为正的情况。区域分组后,在行业出口交货值门限下上海和浙江表现为能源为正、环境为负,且小于门限时影响程度最大。外资比例江苏与上海在一定门限区间内,能源为正,环境为负向影响,且两个系数在整个区间内最大,浙江则表现为低于第一门限时,能耗和环境影响的显著且均为正的特点。资本额门限条件下,江苏表现为能耗为正、环境为负,且资本大于门限值时,影响最大;浙江在第一和第二门限之间时,仅能源影响显著系数为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冬  陈伟程  尹航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快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是推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汽车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标准、法规及管理体系,但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仍然存在缺乏先进节能技术且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企业平均油耗总体较高,环检合格率明显低于合资品牌,且随行驶里程裂化明显等问题。与合资品牌汽车相比,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产品节能减排技术、产品质量管理、发展理念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应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等方面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师博  单豪杰  
本文借助面板协整技术考察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经济资本化视角经验分析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的现实选择。研究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能源中性"假说均不成立;(2)地区间能源产出弹性差异较大,各地区适宜制定差别化的节能减排目标;(3)为增长而挖掘和重估各项资源经济价值的经济资本化模式不利于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勋  赵选民  
节能减排审计作为一种对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与问责机制,具备客观独立、操作规范与结果直观等内在优势,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审计类型。梳理节能减排审计实施背景,诠释节能减排审计技术支撑,提出节能减排审计治理机制,从而为监管部门、投资者与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兴有  陆浩然  王鹏  
低碳经济背景下,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利用29个省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同行业的能源消费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节能减排政策对工业和建筑业的就业将产生抑制作用,而对服务业的就业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节能减排政策将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业的就业,减少东部地区农林牧渔业和交通邮政业的就业,但对中、西部地区交通邮政业的就业无明显影响。最后从能源消费的角度,对我国更好地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促进劳动力就业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梅  徐璋勇  李存芳  
采用动态CGE模型评估2012~2030年碳强度约束和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下各能源和部门的节能减排效应。结果表明:在碳强度约束下,碳排放降幅高于能源消费降幅;就能源消费和结构来看,煤炭、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和比重均小幅下降,电力消费和比重大幅上升;就部门结构来看,高能耗部门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降幅都较小;就碳减排效应来看,能效提高是少数部门碳减排的主要原因,而能源结构优化和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是大多数部门碳减排的主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熙  赵海兰  
我国整体的能源消费是由各类消费主体的行为特点所共同决定的,实现节能减排须着眼于能源消费主体的行为。我国的能源消费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即居民、企业和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机构,其能源消费的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文章从分析我国各类用能主体的能源消费特点与节能潜力入手,结合国内外关于能源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各类主体的能源消费行为特点与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针对不同能源消费主体的政策激励机制的构想以及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超峰  张裕芬  鞠美庭  冯银厂  刘伟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趋势,探讨了我国能源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能源利用强度低、结构不合理是引发区域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从能源结构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排放与大气环境质量两个方面探讨了能源消费与区域大气环境的响应关系,提出了建立社会经济目标(区域规划指标)和环境目标(城市环境质量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条件下的能源结构调整与节约思路。同时借鉴国外节能减排措施及经验,针对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