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6)
- 2023(11372)
- 2022(9716)
- 2021(8680)
- 2020(7410)
- 2019(16645)
- 2018(16309)
- 2017(31539)
- 2016(16979)
- 2015(18946)
- 2014(18875)
- 2013(18645)
- 2012(17364)
- 2011(15793)
- 2010(16069)
- 2009(15373)
- 2008(14753)
- 2007(13420)
- 2006(11768)
- 2005(10650)
- 学科
- 济(90194)
- 经济(90135)
- 管理(46566)
- 业(42622)
- 方法(34164)
- 企(33096)
- 企业(33096)
- 数学(30532)
- 数学方法(30203)
- 农(21266)
- 地方(21227)
- 中国(20019)
- 财(18737)
- 学(17222)
- 业经(16561)
- 农业(14442)
- 贸(14230)
- 贸易(14225)
- 地方经济(13859)
- 易(13716)
- 制(13368)
- 环境(12596)
- 和(11510)
- 融(11269)
- 金融(11267)
- 务(11178)
- 财务(11137)
- 财务管理(11110)
- 银(11081)
- 银行(11055)
- 机构
- 学院(248579)
- 大学(245715)
- 济(112270)
- 经济(110083)
- 管理(91220)
- 研究(86402)
- 理学(78102)
- 理学院(77221)
- 管理学(75838)
- 管理学院(75378)
- 中国(64553)
- 科学(51739)
- 京(50494)
- 财(49321)
- 所(44213)
- 农(41662)
- 研究所(39938)
- 中心(39206)
- 财经(39185)
- 江(37616)
- 经济学(36017)
- 业大(35862)
- 经(35344)
- 农业(32766)
- 经济学院(32228)
- 范(31855)
- 北京(31641)
- 师范(31553)
- 院(30565)
- 州(29733)
- 基金
- 项目(159625)
- 科学(124699)
- 研究(116555)
- 基金(114818)
- 家(99626)
- 国家(98831)
- 科学基金(84079)
- 社会(75010)
- 社会科(71103)
- 社会科学(71082)
- 省(63452)
- 基金项目(60013)
- 教育(53276)
- 自然(52686)
- 划(52401)
- 自然科(51442)
- 自然科学(51426)
- 自然科学基金(50494)
- 编号(47714)
- 资助(47529)
- 成果(38519)
- 发(36411)
- 重点(36285)
- 部(34894)
- 课题(32774)
- 创(32714)
- 国家社会(31139)
- 创新(30723)
- 科研(30701)
- 教育部(29934)
共检索到372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公维凤
本文建立了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和碳强度约束下各省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在考虑了能源消费结构变动的情况下,分析了五种情景中各省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最优分配路径的异同,指出了各种情景中能耗和排放变动较大的省区,比较了各种情景下的节能减排成本。从全局最优角度看,在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和碳强度指标约束下,贵州、宁夏和新疆等经济发展较慢,其他省区经济发展较快。加快这些省区经济发展,要以降低山西和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为代价;减慢发展过快省区的经济增长对提高发展较慢省区的经济增长作用不大,但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明显;改变全国能耗强度和碳强度降低程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较明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省 王金营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3.5%和18%”,考虑“十四五”期间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约束,构建节能减排约束下的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对“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各产业能源强度、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供给数量进行预测,为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参数的设置提供依据。采用遗传算法对经济增长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中国“十四五”期间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可分别降低19%和24%,在满足节能减排约束的前提下,最优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4%。实现这一优化结果,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至65%,增强第二产业实力,降低比重至29%,降低煤炭消费比重至50%,提高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至12%、19%。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丹
文章构建了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线性规划求解出节能减排约束下30个省市经济增长的最优解;引入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因素建立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计量模型,分析了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丹
文章构建了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规划模型,通过线性规划求解出节能减排约束下30个省市经济增长的最优解;引入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因素建立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计量模型,分析了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兵 刘光天
探究节能减排约束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构建两期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基于广东21个地级市2000~2013年的数据,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研究节能减排约束下经济主体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研究发现,2001~2013年,广东绿色生产率平均增长1.17%,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效率恶化阻碍了生产率的进一步增长。从要素效应看,环境效应是绿色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其中工业废水效应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工业SO2效应和能源效应,工业CO2效应的贡献最小,它们都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绿色生产率增长;GDP的高速增长和资本的盲目扩张对绿色生产率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内在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九方面内在增长动力和压力。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研究了经济高速增长下的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针对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实践的新变化提出了四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节能减排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翠红 李秀敏
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是实现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双赢局面的有效手段。利用2007年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多目标投入产出优化模型,模拟不同经济增长率和低碳约束下各行业的经济增长潜力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潜力,估计与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相适应的最优产业结构。结果显示:各行业在不同的经济增长和低碳约束情境下调整方向保持一致,调整幅度差异明显;产业结构调整潜力取决于碳排放强度和经济贡献的目标导向,在高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一些碳排放系数较高的产业随着碳强度约束的加强反而呈现出更大的调整潜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魏玮 何旭波
本文使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模拟不同R&D补贴政策情景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等变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知识替代弹性的增加会加快上述变量的增长率,在较高的替代弹性下,提高补贴率水平会对上述变量造成相反的影响;在适度的替代弹性下,上述变量的增长率随补贴率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较高的补贴率水平会导致过度补贴,即补贴率增加导致GDP和消费减少;补贴政策实施的越早,越能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玮 何旭波
本文通过运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和R&D补贴政策的宏观和部门的能源—经济一环境一般均衡后果进行了模拟。在比较不同情境下的模拟结果后发现:(1)排放限制促进了清洁能源对化石燃料的替代,但会导致GDP增长率的损失;(2)排放限制和补贴政策的共同作用确保经济主体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缓解单独实施排放限制对经济增长的损失;(3)在不考虑部门异质性而实施统一的补贴政策时,某些生产部门可能出现过度补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安立仁 师萍 岳宏志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背景下,本文对经济增长效率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对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节能减排约束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平均水平为0.758,仍有24.2%的提升空间;从分省来看,除云南和青海处于生产前沿以外,其余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略高于中部地区,这可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同时要认识到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岳宏志 安立仁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的日趋强化,本文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从效率视角对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绿色经济绩效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考察期内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平均效率不容乐观,仍有17.8%的提升空间;效率较低的省份全部为西部省份,但效率较高的省份未必全部为东部省份,个别西部省份在一些年份均处于生产前沿;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现行能源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各因素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芊 魏文轩
文章基于松弛变量的非径向DEA模型(SBM—DEA模型)测算了经济增长约束下的中国省际环境效率和各省的CO2减排潜力。经过测算,我们发现江苏省的环境效率最高,而大多数省份的环境效率过低,与江苏省相比,其效率值普遍在0.4以下,这说明中国各省的CO2减排潜力巨大,大多数省份可以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将CO2排放降低280万吨以上,而上海市更是可以降低接近3600万吨,这也为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提供了较大空间,说明即使在目前的增长模式下,地方政府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在不影响增长速度的前提下,降低非合意产出的数量,从而顺利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俊
本文利用一个非径向的DEA模型框架,对中国工业增长与环境双赢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选择最优的节能减排路径对中国工业2012~2050年双赢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中国工业行业整体以及重工业实现了双赢发展,但其双赢状况在不断恶化;轻工业未实现双赢,经济与环境的矛盾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本文设计的未来39年最优节能减排路径下,中国工业不能实现双赢发展,大部分行业不仅无法实现双赢,其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的矛盾还将进一步深化。为了促进双赢发展的出现,重工业应加速产业升级,提高环保技术研发力度;轻工业的环境规制力度要进一步增强;此外,环境规制应以渐近型和激励型为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内在变动规律,并运用基于OLS估计的Markov链模型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而高效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结论;然后通过路径分析方法对节能减排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明确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碳排放量约束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较大,能源消费量约束、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着间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会对能源供给和能源利用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碳排放约束和能源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宁
本文理论部分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分析了碳减排约束下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指出解决此问题应致力于内涵扩张的方式——技术进步。同时将技术进步归纳为跳跃式和持续式两种方式,并分别探讨了这两种方式解决碳减排约束下经济增长瓶颈问题的不同途径。实证部分旨在检验技术进步的实际碳减排效应,以我国制造业为例,采用LMDI法分析了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均对制造业整体及制造业重点减排行业表现出明显的碳减排效应,验证了技术进步作为主要碳减排手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