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93)
- 2023(20679)
- 2022(17688)
- 2021(16160)
- 2020(13977)
- 2019(31634)
- 2018(31303)
- 2017(59617)
- 2016(32709)
- 2015(36771)
- 2014(36351)
- 2013(35711)
- 2012(33050)
- 2011(29942)
- 2010(30467)
- 2009(28611)
- 2008(27912)
- 2007(25068)
- 2006(22160)
- 2005(19845)
- 学科
- 济(143281)
- 经济(143127)
- 管理(93136)
- 业(88083)
- 企(71481)
- 企业(71481)
- 方法(61682)
- 数学(54382)
- 数学方法(53550)
- 农(37146)
- 中国(36715)
- 财(35916)
- 学(31245)
- 业经(29552)
- 地方(29153)
- 贸(27829)
- 贸易(27815)
- 易(27049)
- 制(26000)
- 农业(24917)
- 务(21852)
- 财务(21781)
- 财务管理(21726)
- 理论(21604)
- 银(21469)
- 银行(21389)
- 环境(20719)
- 融(20572)
- 金融(20568)
- 企业财务(20558)
- 机构
- 学院(476073)
- 大学(475566)
- 济(196685)
- 经济(192684)
- 管理(177164)
- 研究(163713)
- 理学(153078)
- 理学院(151264)
- 管理学(148024)
- 管理学院(147175)
- 中国(122559)
- 科学(103612)
- 京(100310)
- 财(90379)
- 农(87038)
- 所(85215)
- 研究所(77614)
- 业大(74921)
- 中心(74096)
- 财经(72061)
- 江(71529)
- 农业(69072)
- 经(65312)
- 北京(62738)
- 范(61352)
- 经济学(61049)
- 师范(60541)
- 院(58585)
- 州(56903)
- 经济学院(54923)
- 基金
- 项目(317732)
- 科学(248269)
- 基金(230315)
- 研究(223352)
- 家(204436)
- 国家(202781)
- 科学基金(171783)
- 社会(141165)
- 社会科(133736)
- 社会科学(133695)
- 省(125029)
- 基金项目(120834)
- 自然(114115)
- 自然科(111511)
- 自然科学(111473)
- 自然科学基金(109484)
- 划(106120)
- 教育(104359)
- 资助(95994)
- 编号(89223)
- 重点(72669)
- 成果(72495)
- 部(69384)
- 发(68570)
- 创(65773)
- 课题(62452)
- 科研(61954)
- 创新(61628)
- 计划(60206)
- 教育部(58800)
- 期刊
- 济(216849)
- 经济(216849)
- 研究(136456)
- 中国(89403)
- 学报(83313)
- 农(78614)
- 科学(73628)
- 财(70504)
- 管理(65795)
- 大学(61870)
- 学学(58818)
- 农业(53206)
- 教育(48191)
- 技术(41813)
- 融(41669)
- 金融(41669)
- 经济研究(36320)
- 财经(36056)
- 业经(34340)
- 经(31087)
- 问题(28478)
- 业(28131)
- 统计(25134)
- 贸(24635)
- 技术经济(24153)
- 版(24085)
- 策(22571)
- 科技(21511)
- 商业(21488)
- 国际(21124)
共检索到703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安立仁 师萍 岳宏志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背景下,本文对经济增长效率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对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节能减排约束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平均水平为0.758,仍有24.2%的提升空间;从分省来看,除云南和青海处于生产前沿以外,其余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略高于中部地区,这可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同时要认识到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时雄 柳剑平 龚兆鋆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1985-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新近发展的时间可替代DEA模型测度了在不同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工业行业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工业行业各年度的最优能源消费量和最优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潜在工业行业经济增长率的因素。结论表明:由于中国工业大部分行业环境技术效率低下,可通过提升环境技术效率来削减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大部分行业存在着环境波特假说所阐释的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双赢模式。环境技术效率越高、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越低、资本劳动比越低的行业在面临节能减排约束时越容易遭受更多的经济增长损失,因此政策制定者在确定节能减排目标时应根据不同行业的情况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彬 逯雨波
利用2010年我国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运用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其2010年的节能减排效率值,然后采用Tobit模型对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中部六省中只有河南、湖北和湖南是节能减排DEA有效的决策单元;中部六省节能减排整体水平不高,节能减排潜力很大;各省的经济规模和排污费收入与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工业产值比重和煤炭资源储量与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公维凤
本文建立了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和碳强度约束下各省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在考虑了能源消费结构变动的情况下,分析了五种情景中各省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最优分配路径的异同,指出了各种情景中能耗和排放变动较大的省区,比较了各种情景下的节能减排成本。从全局最优角度看,在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和碳强度指标约束下,贵州、宁夏和新疆等经济发展较慢,其他省区经济发展较快。加快这些省区经济发展,要以降低山西和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为代价;减慢发展过快省区的经济增长对提高发展较慢省区的经济增长作用不大,但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明显;改变全国能耗强度和碳强度降低程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较明显。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俊
本文利用一个非径向的DEA模型框架,对中国工业增长与环境双赢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选择最优的节能减排路径对中国工业2012~2050年双赢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中国工业行业整体以及重工业实现了双赢发展,但其双赢状况在不断恶化;轻工业未实现双赢,经济与环境的矛盾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本文设计的未来39年最优节能减排路径下,中国工业不能实现双赢发展,大部分行业不仅无法实现双赢,其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的矛盾还将进一步深化。为了促进双赢发展的出现,重工业应加速产业升级,提高环保技术研发力度;轻工业的环境规制力度要进一步增强;此外,环境规制应以渐近型和激励型为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志雄 张阳阳 付佳
文章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思想,采用改进的Solow扩展模型测度了环境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份2000-2014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基于环境约束的考虑,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明显高估,并且经济增长率逐年放缓。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不同企业组织形式、能源结构和环境治理强度对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环境约束 经济增长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朋飞 谢国斌
本文在使用Meta-frontier分析框架下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的约束,利用WSBM-Undesirable模型和GMM-SYS方法估计了我国各省市区的经济增长效率,检验了经济结构变迁、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效率有促进的作用,通货膨胀在中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抑制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外资利用、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表现各异,金融发展也并未提高经济增长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岳书敬 刘富华
本文在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前提下,使用三种不同的模型,探讨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了以下较为稳健的结论:中国工业行业增长的综合效率较低,其改善还存在着较大空间;不同行业间经济增长效率的差距较大,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综合效率提高较快,近些年来已处于完全有效的前沿生产面上;市场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自主研发都对工业增长的综合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市场竞争、引进技术经费和技术改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对综合效率的提高起了负面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子英 张军
财政分权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同时由于单一的政治激励加上有偏的经济激励,负面的产出近年来逐渐增加,本文构建了一个框架可以同时衡量财政分权的正面产出和负面产出。采用非期望产出模型计算了各省份在1985~2001年的经济效率,我们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发展状态逐渐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有效率的省份开始从京津唐向沿海地区转移。我们还发现财政分权和开放是能够带来这种综合效率的改善,并且开放能够限制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但是1994年的分税制显著降低了财政分权的作用,同时财政分权在地区之间的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效率 财政分权 非期望产出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张德远 顾柳柳
文章以先进工业增长模式典型省份城市——上海和全国1996-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构成的32个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从微观机制上对工业增长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表明:上海环境规制政策加大了技术进步在工业增长中的贡献,显著促进了自身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但从生产前沿来看,在节能减排、要素配置和技术效率的提升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余地;上海工业增长与全国有一定相似性,其动力来源按大小依次为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虽然贡献因素排序一致,但是上海技术进步的贡献远大于全国且对要素的依赖程度远低于全国,上海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新建 李小文 苗晨
文章应用多因素多阶影响分析技术,基于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在局部闭模型下,对投入系数和最终使用各因素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规模总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具有绝对重要作用;投入系数矩阵和政府消费总量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很显著,而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却比较特殊,第一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表现为负值,第二阶段贡献率虽较小,但对GDP增长却是有利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豫新 郑李昂
文章以2001—2015年西部省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长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重庆、陕西、四川、内蒙古等省份经济增长效率要明显高于西部其余省份,并且各省份的排名逐渐固化,此外,西部省份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形。研究发现西部省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驱动,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对外开放水平、贸易依存度、人力资本提升了经济增长效率,而产业结构、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国平 刘黎明 付永虎 袁承程
土地利用过程中会产生期望和非期望产出,针对以往土地利用结构评价中忽略环境产生的非期望产出而影响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真实性问题,以大都市城郊的上海青浦区为例,宏观上,运用信息熵模型对该区2005~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进行评价;微观上,运用非期望产出模型测算青浦区研究期间土地利用结构效率,为寻求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损失的原因及改善途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5~2014年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时序上呈现"M"形变化趋势,空间上由中部向东西两翼递减;(2)2005~2014年青浦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变化趋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W"形变化趋势,空间上由中部的中心城区向东西两翼递减格局;(3...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省 王金营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3.5%和18%”,考虑“十四五”期间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约束,构建节能减排约束下的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对“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各产业能源强度、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供给数量进行预测,为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参数的设置提供依据。采用遗传算法对经济增长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中国“十四五”期间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可分别降低19%和24%,在满足节能减排约束的前提下,最优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4%。实现这一优化结果,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至65%,增强第二产业实力,降低比重至29%,降低煤炭消费比重至50%,提高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至12%、19%。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兵 刘光天
探究节能减排约束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构建两期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基于广东21个地级市2000~2013年的数据,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研究节能减排约束下经济主体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研究发现,2001~2013年,广东绿色生产率平均增长1.17%,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效率恶化阻碍了生产率的进一步增长。从要素效应看,环境效应是绿色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其中工业废水效应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工业SO2效应和能源效应,工业CO2效应的贡献最小,它们都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绿色生产率增长;GDP的高速增长和资本的盲目扩张对绿色生产率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