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4)
- 2023(15908)
- 2022(13945)
- 2021(13223)
- 2020(11013)
- 2019(25028)
- 2018(24630)
- 2017(46730)
- 2016(25273)
- 2015(28271)
- 2014(27735)
- 2013(27431)
- 2012(25077)
- 2011(22722)
- 2010(22469)
- 2009(20839)
- 2008(19791)
- 2007(16881)
- 2006(14833)
- 2005(12811)
- 学科
- 济(105417)
- 经济(105317)
- 管理(69224)
- 业(62903)
- 企(50113)
- 企业(50113)
- 方法(47092)
- 数学(40903)
- 数学方法(40475)
- 中国(28852)
- 农(28779)
- 地方(24624)
- 财(23712)
- 学(22660)
- 业经(22260)
- 环境(19912)
- 贸(19792)
- 贸易(19781)
- 农业(19551)
- 易(19199)
- 制(16714)
- 和(16514)
- 理论(15813)
- 划(14683)
- 技术(14517)
- 务(14459)
- 银(14443)
- 银行(14405)
- 融(14402)
- 金融(14399)
- 机构
- 大学(352894)
- 学院(352595)
- 济(143710)
- 经济(140755)
- 管理(138705)
- 研究(123234)
- 理学(120789)
- 理学院(119362)
- 管理学(117205)
- 管理学院(116592)
- 中国(91267)
- 科学(77610)
- 京(75622)
- 财(62142)
- 所(61192)
- 研究所(56435)
- 农(55995)
- 中心(55068)
- 业大(52434)
- 财经(50873)
- 江(49513)
- 范(49218)
- 师范(48805)
- 北京(48001)
- 经(46406)
- 院(45476)
- 农业(43786)
- 经济学(43629)
- 州(40447)
- 师范大学(39834)
- 基金
- 项目(249130)
- 科学(196985)
- 基金(182093)
- 研究(181819)
- 家(159262)
- 国家(158032)
- 科学基金(135576)
- 社会(115902)
- 社会科(109864)
- 社会科学(109834)
- 基金项目(97336)
- 省(96748)
- 自然(88063)
- 自然科(85947)
- 自然科学(85927)
- 自然科学基金(84372)
- 教育(82103)
- 划(81427)
- 资助(74957)
- 编号(73203)
- 成果(57925)
- 重点(56138)
- 部(55008)
- 发(54633)
- 创(51203)
- 课题(50285)
- 国家社会(48044)
- 创新(47910)
- 科研(47600)
- 教育部(46861)
- 期刊
- 济(154297)
- 经济(154297)
- 研究(102195)
- 中国(63541)
- 学报(54880)
- 科学(52718)
- 农(50280)
- 管理(47763)
- 财(43805)
- 大学(41131)
- 学学(38698)
- 教育(36759)
- 农业(35886)
- 技术(28296)
- 融(26472)
- 金融(26472)
- 业经(25756)
- 经济研究(25343)
- 财经(23436)
- 经(20076)
- 问题(20062)
- 资源(19150)
- 业(18999)
- 图书(17724)
- 科技(17030)
- 技术经济(16321)
- 贸(16120)
- 理论(15764)
- 版(15519)
- 现代(15150)
共检索到504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丽佳 李畅 彭红松 钟士恩 章锦河 虞虎
旅游生态效率评估及空间格局研究是揭示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质量与态势的重要基础。论文以"自下而上"法核算中国省域旅游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为基础,综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节能减排约束下2000—2017年中国省域旅游生态效率及其空间分异、收敛和关联格局。结果表明:(1)旅游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总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形演化趋势,支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2)旅游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并有较大增长潜力,纯技术效率驱动生态效率优化发展;(3)旅游生态效率在省域、地区尺度上均呈现空间分异格局,但趋向收敛平衡发展;(4)旅游生态效率呈现由强到弱的正向空间关联格局,其发展模式以低—低集聚为主,低—高集聚次之,空间集聚模式待优化。各省区应以生态效率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基准,通过要素流动、规模效应、技术进步及环境规制等手段,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兵 梁淑珍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对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我国26个制造业行业1999~2008年的效率和生产率及其构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的过多使用以及SO2和COD的过度排放是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环境无效率水平最高的是原材料工业,环境效率水平最高的是机械设备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低于市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说明了环境管理的无效率;纯技术进步是中国制造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岳宏志 安立仁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的日趋强化,本文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从效率视角对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绿色经济绩效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考察期内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平均效率不容乐观,仍有17.8%的提升空间;效率较低的省份全部为西部省份,但效率较高的省份未必全部为东部省份,个别西部省份在一些年份均处于生产前沿;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现行能源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各因素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泽 严铭 顾欣
运用改进的超效率DEA-EBM模型和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2006~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以揭示时间演进规律和区域差异特征。结果显示:考察期整个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得到提高。从空间分布看,长江经济带省际节能减排呈现出东高西低特点;从时间看,整个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呈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长江经济带省际节能减排效率差异经历了先增后减的过程,并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在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诸多因素中,技术进步是推动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效率提升和区域差异缩小的主要动力,并得出结论与有意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内在变动规律,并运用基于OLS估计的Markov链模型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而高效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结论;然后通过路径分析方法对节能减排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明确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碳排放量约束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较大,能源消费量约束、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着间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会对能源供给和能源利用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碳排放约束和能源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石峻驿 周妮文 练泽锷
现有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一般选择单一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或核算视角三个视角之一来构建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充分比较分析三种视角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视角"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接着,本文以"综合视角"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省级截面数据,测度了全国1992—2013年节能减排综合指数和2012年分地区节能减排综合指数。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综合指数的发展周期与中央政府的五年规划周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各省节能减排综合指数呈现出右偏分布,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的节能减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综合视角 改进的功效系数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石峻驿 周妮文 练泽锷
现有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一般选择单一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或核算视角三个视角之一来构建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充分比较分析三种视角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视角"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接着,本文以"综合视角"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省级截面数据,测度了全国1992—2013年节能减排综合指数和2012年分地区节能减排综合指数。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综合指数的发展周期与中央政府的五年规划周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各省节能减排综合指数呈现出右偏分布,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的节能减排工作整体上要好于边远地区经济落后的省份。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综合视角 改进的功效系数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欣 韩伟伟 宋马林
通过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4~2010年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省域的节能减排效率表现特征,进而运用Tobit模型对省域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效率在此期间处于波动状态,略有提升态势,这得益于技术进步,但节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数省份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进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三因素促进了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提高,而能源价格对节能减排效率的进步有所阻碍,反映中国能源定价机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雷莹 蒲勇健
旅游项目的运营产生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受到其空间承载能力的约束。对于较复杂的旅游项目组合来说,其接待的游客数量不仅决定了项目的最终经济产出,也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使用一种折中规划模型,结合旅游地游客承载能力和项目组合产生的经济收益,对项目规模变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定量刻画和分析,能够克服因最终经济产出的市场价格缺失而造成的评估困难。
关键词:
旅游项目 旅游空间承载力 旅游系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省 王金营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3.5%和18%”,考虑“十四五”期间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约束,构建节能减排约束下的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对“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各产业能源强度、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供给数量进行预测,为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参数的设置提供依据。采用遗传算法对经济增长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中国“十四五”期间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可分别降低19%和24%,在满足节能减排约束的前提下,最优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4%。实现这一优化结果,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至65%,增强第二产业实力,降低比重至29%,降低煤炭消费比重至50%,提高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至12%、19%。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海英 修静 李淑华
本文运用基于熵的USBM模型建立了包含能源、环境因素的曼氏指数,对我国30个省际1992-2011年的工业节能减排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传统的忽略节能减排因素的生产率测度会高估我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中部地区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工业生产率增长最快,且全部来自于技术进步;生产前沿面几乎都来自东部地区,它们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引领者;全国省际工业效率水平与前沿面的差异性正在扩大,未考虑节能减排约束的省际工业效率测度低估了这一差异的严重性。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环境规制 熵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承财
近20多年来,可持续旅游已成为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极力支持和推崇的旅游发展理念和行动。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等可持续经济发展形式的相继出现,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也陆续成为发展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形式。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节能减排的战略选择,它以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采用低碳技术与材料,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一、低碳旅游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向其凤 王文举
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能源结构的调整受到能源内部替代性和能源供给结构的制约。本文建立内部替代约束和供给约束下的能源结构优化模型,给出碳排放量最优化的部门能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预测的能源供给下,经济增长的速度越低,碳强度下降的幅度越大;以2010年的能源结构为基础进行优化,在2020年可节能16.16亿~18.50亿吨标煤,减排50.31亿~51.99亿吨CO_2,使碳强度比2010年下降31.73%~37.88%,比2005年下降46.21%~51.05%,完全可以实现预定的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并可在经济中低速增长的情形下实现能源总量控制目...
关键词:
能源结构 内部替代 供给约束 节能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旭晓
将能源消耗及其带来的环境成本视为节能减排压力。基于2007—2015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投入导向的AM模型测算了我国能源环境效率,分析能源环境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演化特征,评判区域节能减排情况,并采用灰色系统模型探究区域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四大区域能源环境效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显示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逐步降低的发展格局。东部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先发散后收敛,东北地区先收敛后发散,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呈现逐步发散态势。产业结构和技术产业化阻碍中部、东北、西部能源环境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泳泽 杜晓芬
节能减排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非合意性产出(污染物)纳入投入和产出导向的DEA模型,计算了我国29个省市的节能减排潜力和效率,并考察了节能减排潜力的地区特征。结果显示,2003年到2009年我国年均节能潜力约8亿t标准煤,节能效率为0.67;年均COD减排潜力约为300万t,减排效率为0.393;年均二氧化硫减排潜力约为1 300万t,减排效率为0.345。借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思路,本文提出了两个假设命题:(1)一个地区人均GDP只有越过一定的"门槛值"后,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技术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节能减排的结构效应才能够显著体现。人均收入与节能减排效率之间...
关键词:
激励约束机制 节能减排效率 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