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7)
2023(4645)
2022(4222)
2021(3812)
2020(3509)
2019(8430)
2018(8356)
2017(16522)
2016(9217)
2015(10713)
2014(11118)
2013(11224)
2012(10721)
2011(9759)
2010(9904)
2009(9331)
2008(9505)
2007(8847)
2006(7378)
2005(6583)
作者
(28629)
(24234)
(24101)
(23064)
(15118)
(11641)
(11156)
(9551)
(8914)
(8533)
(8133)
(8021)
(7817)
(7598)
(7560)
(7528)
(7493)
(7138)
(6938)
(6933)
(6093)
(5931)
(5883)
(5571)
(5474)
(5408)
(5404)
(5320)
(4926)
(4869)
学科
(41899)
经济(41864)
管理(26021)
(25567)
方法(22499)
数学(20346)
数学方法(20191)
(19677)
企业(19677)
(12010)
(10868)
中国(9473)
(9085)
(8351)
贸易(8351)
(8099)
地方(7981)
农业(7931)
业经(7384)
(7073)
(6744)
财务(6731)
财务管理(6710)
环境(6588)
(6552)
企业财务(6314)
(5907)
银行(5886)
(5652)
金融(5650)
机构
大学(142104)
学院(140838)
(59715)
经济(58459)
管理(54256)
研究(46930)
理学(46848)
理学院(46325)
管理学(45550)
管理学院(45285)
中国(35012)
科学(29747)
(29689)
(27408)
(26590)
(24760)
业大(23064)
研究所(22611)
中心(22260)
农业(21968)
财经(21413)
(21331)
(19308)
经济学(18778)
北京(18605)
(17975)
师范(17791)
经济学院(17209)
(16719)
(16218)
基金
项目(91831)
科学(71111)
基金(65951)
研究(65564)
(57598)
国家(57135)
科学基金(47975)
社会(40639)
社会科(38476)
社会科学(38460)
(36322)
基金项目(35320)
自然(31327)
(30762)
自然科(30551)
自然科学(30539)
教育(30455)
自然科学基金(30002)
资助(27602)
编号(27268)
成果(22198)
(20849)
重点(20844)
(20052)
(18651)
课题(18388)
科研(18202)
教育部(17514)
创新(17513)
计划(17477)
期刊
(62331)
经济(62331)
研究(38224)
中国(24340)
(24179)
学报(23562)
(21586)
科学(20760)
大学(17084)
管理(16900)
学学(16162)
农业(16045)
技术(12252)
教育(12231)
(11435)
金融(11435)
财经(10607)
业经(10181)
经济研究(10006)
(9042)
(8972)
问题(8959)
技术经济(8045)
统计(7581)
理论(7369)
(7357)
(7062)
商业(7034)
实践(6727)
(6727)
共检索到200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孝军  
节能减排过程中主体的策略选择行为非常重要,通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企业群体之间、企业群体与监察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以及它们对应的复制动态方程,并对动态方程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到了博弈模型中各博弈方的进化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代应  宋寒  蒲勇健  
为了分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监测部门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过程中的博弈,假设博弈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建立了环境监测部门和企业在各自不同的策略选择时的成本和收益模型,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博弈双方的稳定性策略。博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改造成本和通过技术改造后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政府对企业是否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的奖励和惩罚,以及环境主管部门的重视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晓耕  张国丰  孙丽欣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状况深入调研的前提下,筛选关键指标,在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用情景设定预测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潜力定量估测,进而探讨了化解区域能源与环境双重困境的重要途径与关键任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湘莲  陆敏  李岩岩  
节能减排的动力主要来自微观主体的企业,但节能减排自身投入产出的不对称性又让企业缺乏行动积极性,同时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的非主营业务也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障碍。本文从企业面对高排放和低排放项目的行为选择出发,建立信贷部门与企业的效用函数,基于非合作、合作博弈视角分析不同参数的变化对各自效用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非合作博弈情形下,罚款的边际效率会越来越低;而当企业与信贷部门经理合谋时,罚款不会改变企业高排放概率和金融机构的审查概率;(2)信贷部门经理的管理惰性一方面会诱发较高的企业高排放概率,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放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3)加大失信企业的粉饰成本和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国兴  李佳雪  管欣  
政府内部的跨部门协同是协同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否可以通过研究节能减排政策发文领域的部际合作关系演进来探究跨部门间的博弈与协同显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收集1978年以来由国务院各部委颁布的1493条节能减排政策,基于政策文本解释了各部门在政策措施选择方面的差别及联系;以七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为时间节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各阶段政策颁布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探讨了政策发文过程中政策措施选择方面的合作现象及部门博弈与协同的内在成因。研究表明:(1)部门特点、政策目标和各部门在部际合作中所处的地位是影响各部门政策措施选择的核心因素;(2)节能减排政策制定部门的部际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并逐渐形成了以"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为核心的联合发文网络。部际合作关系的演进过程中贯穿着部门之间的博弈与协同,而其背后的原因在于部门追求利益与履行职责之间的冲突和协调;(3)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次数及广度明显上升,其合作逐渐演化成"轴心-辐条"的网络结构特征。文章还从打破部门等级界限、明确责任归属、完善部门绩效评价体制及全面提升部门协同参与积极性的角度提出了促进节能减排政策部门协同的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园  陈新国  李龙  
通过构建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地方政府和物流企业以及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参与各方在进行节能减排行动时的内在关系,总结促进物流业节能减排工作多样化的政策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力  
节能减排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主要举措在实施推广中存在诸多挑战。如何协调节能减排与经济平稳发展的关系,对我国当前时期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博弈论方法,首先借助"公共地的悲剧"模型,对同行业中企业为何陷入"减排难"的困境展开分析,提出政府在节能减排实施中参与规制的必要性;其次由于政府与企业在节能减排初期存在利益冲突,本文通过"规制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均衡,就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对企业的行为进行激励和规制展开分析;最后提出了开展节能减排的激励与规制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维国  王霄凌  
为了分析高能耗企业集群在低碳减排政策的引导下实施低碳生产的企业群体决策行为,需要在演化博弈理论框架下,重点研究高能耗企业集群的低碳决策模仿行为、激励性和惩罚性低碳政策对减排行为的演化影响等问题。根据高能耗企业的减排决策行为具有模仿、观察和学习过程,建立了低碳政策下高能耗企业减排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高能耗企业与政府部门作为不同类群体的演化博弈动态稳定均衡(即演化均衡)结果将是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提供激励性减排补贴下,高能耗企业积极进行减排的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征收碳税等惩罚性政策下,高能耗企业被动进行减排的模式。最终社会经济系统的低碳政策模式收敛于哪一种状态,取决于历史惯例采取的减排模式、减排技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形成了32个项目的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问卷,再对江西和江苏两省300家企业进行调查,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由4个维度(14个项目)构成,分别是:持续发展支持度、政府支持度、绩效支持度和社会环境支持度,这4个因子共解释了支持度感知总变异的81.26%。最后通过信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计算得出各因子与总分的α系数在0.807~0.919之间,分半信度在0.813~0.921之间,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各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证实了该问卷构想效度的合理性。将企业个体特征作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的前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证实了企业节能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兴  张振华  
文章从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两个维度对我国1997-2013年节能减排政策进行量化,探究了不同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及其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结果发现,我国政府自1997年以来逐渐增强对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重视,但各政策目标的重视状况明显不同,其演变的核心内在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各有关部委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理性选择,且各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性差异。最后,从优化相关政策目标、完善政策目标应用推广领域和加强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间的协同推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李艳梅  黄园淅  吴映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家之一,中国节能减排的意义重大。根据节能减排的基本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单位能耗和能源结构-碳排放3个联动模型,进行中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增长与碳排放三者的行为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结构演进决定能源消费增长基本走向;第二,二产绝对主导的产业结构演进极大地延缓了单位GDP能耗倒"U"字型变化的过程;第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结构奠定了国家碳排放增长的总体格局。有鉴于此,推动结构节能减排,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判断,未来20-30年,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和能源供应结构的改善至关重要,其中,前者的贡献度可能达到60%,后者的贡献度可能在1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铁军  
本文以工业代谢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企业节能减排的特点,给出了企业工业代谢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以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作为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指标,衡量企业的生态化水平。并以某钢铁企业为实例,编制企业物料收支平衡表,理清了输入、输出该企业的资源、能源、产品、副产品和废品的种类及数量,弄清了哪些副产品、废品被丢弃,哪些被利用,指出了该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从加强余热资源回收、提高能源效率;实施清洁生产、降低副产品、废品产生量;加强企业内部物质循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构建企业间物质循环,拓宽副产品、废品资源化渠道;建立废钢产业、提高废钢使用量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节能减排措...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内在变动规律,并运用基于OLS估计的Markov链模型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而高效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结论;然后通过路径分析方法对节能减排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明确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碳排放量约束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较大,能源消费量约束、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起着间接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会对能源供给和能源利用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碳排放约束和能源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文培  李静  杨  
利益相关者方法在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一定意义。文章以绩效棱柱模型为基础,分别从不同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中介)进行绩效分析,每一类利益相关者又从满意、贡献、战略、流程、能力五个角度设置具体的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库,进行综合分析和测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柳瑞禹  陈岸  肖亚洲  
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电量替换会引起电力市场中参与方的利益调整,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由于我国电力市场竞争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因此本文结合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提出了对减发电量机组和关停机组分开进行电量替换及经济补偿的方式。通过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改进发电权交易,在电量替换过程中充分利用剩余效用实现对前一类机组的补偿;并通过有剩余生产能力的发电机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来支付关停机组固定成本,实现对后一类机组的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