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8)
2023(6210)
2022(5480)
2021(4988)
2020(4617)
2019(11072)
2018(10759)
2017(21193)
2016(11501)
2015(13086)
2014(13218)
2013(13347)
2012(12836)
2011(11663)
2010(12022)
2009(11236)
2008(11521)
2007(10579)
2006(9131)
2005(8383)
作者
(34817)
(29338)
(29231)
(28227)
(18595)
(14161)
(13542)
(11531)
(10925)
(10586)
(9875)
(9750)
(9278)
(9272)
(9262)
(9215)
(9150)
(8574)
(8467)
(8414)
(7350)
(7272)
(7204)
(6770)
(6628)
(6627)
(6561)
(6495)
(5980)
(5878)
学科
(53863)
经济(53817)
管理(31441)
(29485)
方法(25466)
(22983)
企业(22983)
数学(22633)
数学方法(22406)
(14288)
(13048)
中国(13005)
(11875)
地方(10245)
(9879)
贸易(9875)
(9563)
农业(9380)
(9246)
业经(9207)
(7790)
银行(7764)
(7731)
(7665)
金融(7663)
(7661)
财务(7639)
财务管理(7616)
理论(7520)
(7393)
机构
大学(172944)
学院(170018)
(72902)
经济(71372)
管理(63300)
研究(60279)
理学(54036)
理学院(53397)
管理学(52370)
管理学院(52042)
中国(45355)
(37276)
科学(36829)
(33772)
(32327)
(31547)
研究所(28534)
中心(27821)
业大(26798)
(26591)
财经(26538)
农业(25584)
(24001)
北京(23792)
经济学(23084)
(22864)
师范(22650)
(21112)
经济学院(20955)
(20691)
基金
项目(109201)
科学(84937)
研究(78869)
基金(78826)
(69032)
国家(68479)
科学基金(57403)
社会(49328)
社会科(46668)
社会科学(46648)
(42391)
基金项目(41632)
自然(36973)
教育(36790)
(36147)
自然科(36107)
自然科学(36092)
自然科学基金(35433)
资助(33024)
编号(32239)
成果(26922)
重点(25076)
(24926)
(23794)
课题(22297)
(22014)
科研(21424)
教育部(21115)
大学(20770)
创新(20621)
期刊
(79712)
经济(79712)
研究(51370)
中国(34144)
学报(28945)
(28723)
(27372)
科学(25470)
管理(21855)
大学(21469)
学学(20012)
农业(18801)
教育(18443)
(15529)
金融(15529)
技术(14925)
财经(13481)
经济研究(13402)
业经(12102)
(11597)
问题(11180)
(10905)
(9465)
技术经济(9388)
统计(9076)
(8972)
理论(8542)
图书(8297)
商业(7893)
(7857)
共检索到257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鹏  
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战略课题。本文旨在从四个宏观方面分析解释当下我国为什么非常重视节能减排,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以往的粗放式增长的危害,认为我国人均能资源拥有量太低的事实无法支撑粗放式增长,并以经验和事实分析为基础,指出依靠能源和资源进口风险大、靠不住,最后力推综合优势理论,强调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第一生产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申萌  王叶  
现有研究节能减排与就业关系的实证文献所得结论并不统一,可以将其分成三个层次:(1)双重红利层次,即环境规制的就业创造效应高于就业缩减效应,改善环境质量(第一红利)的同时会促进就业的增长(第二红利);(2)就业结构优化层次,即政策的就业创造效应与就业缩减效应大致相抵,但就业结构更清洁化;(3)就业破环层次,即政策的就业创造效应非常有限。通过文献综述法,对中国工业部门的一系列规制政策进行分类,结果发现尽管实现双重红利很困难,但基于税收和市场的规制政策依然可以实现就业结构优化效应,而行政化的规制政策则以就业破坏为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国发[2010]12号)精神,2010年5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环境保护部、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立即组织开展全国电力价格大检查的通知》(发改价检[2010]1023号),全国节能减排电力价格大检查正式开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昆林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4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节能减排工作。5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国发[2010]1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晓耕  张国丰  孙丽欣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状况深入调研的前提下,筛选关键指标,在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用情景设定预测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潜力定量估测,进而探讨了化解区域能源与环境双重困境的重要途径与关键任务。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俊  
本文利用一个非径向的DEA模型框架,对中国工业增长与环境双赢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选择最优的节能减排路径对中国工业2012~2050年双赢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中国工业行业整体以及重工业实现了双赢发展,但其双赢状况在不断恶化;轻工业未实现双赢,经济与环境的矛盾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本文设计的未来39年最优节能减排路径下,中国工业不能实现双赢发展,大部分行业不仅无法实现双赢,其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的矛盾还将进一步深化。为了促进双赢发展的出现,重工业应加速产业升级,提高环保技术研发力度;轻工业的环境规制力度要进一步增强;此外,环境规制应以渐近型和激励型为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湘莲  陆敏  李岩岩  
节能减排的动力主要来自微观主体的企业,但节能减排自身投入产出的不对称性又让企业缺乏行动积极性,同时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的非主营业务也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障碍。本文从企业面对高排放和低排放项目的行为选择出发,建立信贷部门与企业的效用函数,基于非合作、合作博弈视角分析不同参数的变化对各自效用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非合作博弈情形下,罚款的边际效率会越来越低;而当企业与信贷部门经理合谋时,罚款不会改变企业高排放概率和金融机构的审查概率;(2)信贷部门经理的管理惰性一方面会诱发较高的企业高排放概率,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放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3)加大失信企业的粉饰成本和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涛  
一、引言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中央近年来对该领域高度重视,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中央政府通过将此指标层层分解、行政推进的方式虽然能够取得成效,但短期内推进难度大且病根难除。于是,着力构建一种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宏观政策环境,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北京是一个拥有1580万常往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自然资源匮乏,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人均土地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孝军  
节能减排过程中主体的策略选择行为非常重要,通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企业群体之间、企业群体与监察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以及它们对应的复制动态方程,并对动态方程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到了博弈模型中各博弈方的进化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珺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是粗放的、不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高增长、高能耗、高环境问题,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对比和分析,指出当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一定要"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更表明了我国当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决心。本文首先提出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的相关概念及含义;再以重点行业中的电力、钢铁行业如何搞好能源资源节约和"三废"综合利用为例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要通过加快资源价格机制的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转变领导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认识等措施来达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以ERP能源管理系统为平台,在各子公司、车间开展和设立三级能源管理,将小系统变大系统,形成能源系统物联网,将独立控制变成智能群控,提升能源供应中心的用能效率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浙江红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红剑集团)产业涉及化纤、节能环保两个领域,其"红化"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和"全国用户满意度产品"。红剑集团基于物联网的能源管理系统以战略为指引,发动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陕西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省,也是一个环境污染较重的省份。近年来,陕西省实行节能减排一把手负责制,将节能减排工作完成结果纳入全年目标责任考核,加快结构调整,完善政策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取得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炬  吴晋娜  张丹  
台湾地区主持人吴宗宪在接受《鲁豫有约》的采访时表示,2009年6月30日他要全面退出娱乐圈,用自己的后半辈子做环保产业,生产LED节能灯。LED就是发光二极管,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具有相同照明效果时,LED比传统光源节能80%以上。据估算,只要我国目前1/3的白炽灯被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明磊  任荣明  蒋文  
文章认为当前的能源强度概念有不足之处,易引起污染转移、减排责任分配不合理等社会问题,借用投入产出分析中完全消耗量念分析国家的完全能源消耗量,依据合作博弈中K-S解法,认为以GDP比例为国家间减排责任分配的主要途径,有一定科学性及适用性,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