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0)
- 2023(15878)
- 2022(13316)
- 2021(12314)
- 2020(9903)
- 2019(22391)
- 2018(21969)
- 2017(40940)
- 2016(21694)
- 2015(24467)
- 2014(23859)
- 2013(23549)
- 2012(22369)
- 2011(20585)
- 2010(20517)
- 2009(19095)
- 2008(18507)
- 2007(16176)
- 2006(14962)
- 2005(13901)
- 学科
- 济(109171)
- 经济(109076)
- 管理(55324)
- 业(50885)
- 企(37860)
- 企业(37860)
- 方法(35465)
- 中国(33075)
- 数学(31040)
- 数学方法(30747)
- 地方(29391)
- 农(28539)
- 业经(22740)
- 学(20808)
- 贸(20137)
- 贸易(20118)
- 财(19526)
- 易(19461)
- 农业(19455)
- 制(18271)
- 环境(17126)
- 地方经济(17020)
- 融(16634)
- 金融(16632)
- 银(16446)
- 银行(16413)
- 行(16033)
- 发(15890)
- 和(13835)
- 体(13086)
- 机构
- 学院(312248)
- 大学(310582)
- 济(140934)
- 经济(138248)
- 研究(121275)
- 管理(110427)
- 理学(93073)
- 中国(92926)
- 理学院(91886)
- 管理学(90411)
- 管理学院(89829)
- 科学(71590)
- 京(68046)
- 所(62037)
- 财(62032)
- 研究所(56060)
- 中心(53234)
- 农(53121)
- 财经(48326)
- 江(47874)
- 经济学(44870)
- 院(44002)
- 北京(43933)
- 经(43887)
- 业大(43563)
- 范(43170)
- 师范(42707)
- 农业(41566)
- 经济学院(40022)
- 州(38422)
- 基金
- 项目(202528)
- 科学(159339)
- 研究(150189)
- 基金(145993)
- 家(128278)
- 国家(127212)
- 科学基金(107252)
- 社会(97461)
- 社会科(92381)
- 社会科学(92365)
- 省(78463)
- 基金项目(75410)
- 教育(67927)
- 划(66610)
- 自然(66031)
- 自然科(64427)
- 自然科学(64408)
- 自然科学基金(63258)
- 资助(60178)
- 编号(59587)
- 发(50267)
- 成果(48862)
- 重点(46931)
- 部(45016)
- 课题(43454)
- 创(42080)
- 国家社会(41363)
- 发展(40775)
- 展(40131)
- 创新(39484)
- 期刊
- 济(169630)
- 经济(169630)
- 研究(102734)
- 中国(69633)
- 农(50539)
- 学报(47628)
- 科学(46124)
- 财(45806)
- 管理(43844)
- 大学(36214)
- 教育(35397)
- 农业(34933)
- 学学(34001)
- 融(32567)
- 金融(32567)
- 经济研究(28829)
- 技术(27493)
- 业经(26299)
- 财经(24737)
- 问题(22059)
- 经(21693)
- 贸(19640)
- 业(18992)
- 世界(18195)
- 国际(17907)
- 技术经济(16239)
- 资源(14621)
- 统计(14249)
- 现代(14135)
- 图书(13742)
共检索到499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勇
中国沿海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约束,尽管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但进一步深化发展好沿海的重化工业仍有其必要性。从服务业竞争力来源、服务业需求产生、服务业资源能力角度看,重化工业的充分发展能促进服务业升级。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重化工业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勇
通过实证分析了目前广东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指出解决广东的节能减排问题应主抓工业,而工业中重化工业节能减排又是重中之重;基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重化工业在广东仍有大力发展的必要和增长空间;推进重化工业节能减排需要从重化工业产业内深化和服务业升级两方面入手,且具备可行性;重化工业节能减排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特性,不能仅仅依赖于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严格规制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在这方面世界各国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经验。
关键词:
节能减排 重化工业 产业深化 产业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立华
重化工业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重化工业城市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等问题也显现出来。文章根据重化工业城市对循环经济的现实需要,研究了规划重化工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的基础准备问题,从循环经济的体制和机制、政策法规、示范企业、生态道德观念、环境信息平台、绿色物流、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等多视角探讨重化工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重化工业城市 循环经济 发展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少锋 赵昊
重化工业城市的转型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转型背景下的突出问题。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探讨了重化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转型路径,即实现重化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耦合发展;在阐述现代服务业内容、现代服务业与重化工业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具体讨论了重化工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宇 王建军
传统重化工业生产体系在低碳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要求下难以维系。本文指出,以产业低碳化和低碳产业化为核心的重化工业低碳化导向是平衡重化工业阶段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保护关系的基础,提出了后发工业化国家利用后发优势进行新型重化工业产业升级的"协同模式"。基于此,本文选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化工业体系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重化工业和低碳产业作为子系统,通过建立新型重化工业体系协同度模型,揭示了重化工业和低碳产业各自的有序度和存在的协同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新型重化工业体系"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和相应的政府引导政策。
关键词:
重化工业 低碳经济 协同发展 五点一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兵 杜敏哲
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DDF)模型,采用序列DEA方法测度和比较了广东省21市的工业在2011-2020年间不同节能减排情景的潜在产出变化,探索出广东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情景。结果显示:对大部分地区工业而言,节能减排初始阶段会造成较大的潜在产出净损失,但最终会逐步实现潜在产出净增长;特别地,节能减排行为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其它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小。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是各地区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当然技术效率在后期也发挥出作用,这些结果反映出各地区须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都阳 王美艳
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所引起的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以及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所引起的对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是节能减排政策能否实现与地方政府的发展动机及企业行为激励相容,从而真正得以贯彻的关键。本文通过拟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排放水平从提高到下降的转折点,考察了中国经济内在的节能减排要求。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温室气体的减排来说,被动等待库兹涅茨转折点的到来,已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环境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靠中央政府的决心、地方政府和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动机,加大激励力度,以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
关键词:
减排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刚 张长令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工业化进入到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随着重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重化工业的空间组织形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沿海集聚趋势,即中国重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由20世纪90年代前的矿产地和传统工业城市布局转变为向沿海新兴城市的聚集。研究表明,降低进口原材料的交通运输成本和突破大规模工业用地的行政审批限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重化工业空间组织形态向沿海集聚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旭晓
工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在工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化。以广东为参考标杆,基于200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视窗分析方法测算了青海、河南和福建的工业绿色效率,通过灰色GM(1,N)模型分析了区域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青海、河南、福建的工业绿色效率均属于DEA无效;青海呈现波段式推进态势;河南和福建均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演化趋势,福建的波动性相对较大;促进青海和河南工业绿色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业结构,规模结构则是福建的核心驱动因素。提升青海、河南和福建工业绿色效率新路径的核心分别为调整规模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产权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忠奇 徐佳宾
研究创新方向距离函数探讨中国兼顾节能减排的中期经济增长路径。首先,从研究方法层面探讨如何测算处置坏产出导致的经济增长损失。其次,通过数据模拟测算出适宜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在该路径下,既能实现中国的减排承诺,也能使减排对经济增长的损失降到最小。此外,文章也验证了波特假说,并测算了最优路径下的碳价。
关键词:
距离函数 经济增长 节能减排 模拟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勇
通过分析节能减排的不同属性和工作机制认为:政府行为应偏重调控和服务,坚持市场导向和社会导向的辩证统一,政策制定应建立在相应的产业发展基础之上;企业应通过提升一般产业水平和节能减排专门水平来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政府行为 企业行动 沿海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诗一
节能减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动态行为分析模型来对中国工业从现在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节能减排的损失和收益进行模拟分析,找到了通向中国未来双赢发展的最优节能减排路径。在此路径下,节能减排一开始确实会造成较大潜在生产损失,但这种损失会逐年降低,最终将低于潜在产出增长,双赢可期;节能减排虽然在前期对技术进步有负面影响,但由于前期较高的技术效率以及后期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未来40年将会保持逐年平稳小幅增长的态势。本文的预测支持了环境治理可导致环境和经济双赢发展的环境波特假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近年来,我国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现为:重化工业发展受市场供需机制调节的作用日益显著,具有较鲜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朗生 卢石英
2009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三十年的开端,也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年。低碳经济是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之后的又一次术语革命。在区域发展格局非均衡状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既需要我们梳理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又需要审视非均衡发展的理论范型,这样对于我们思考低碳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大有助益。
关键词:
中国 低碳经济 非均衡发展 法律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