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2)
- 2023(9951)
- 2022(8387)
- 2021(7640)
- 2020(6362)
- 2019(14267)
- 2018(14033)
- 2017(27006)
- 2016(14935)
- 2015(16485)
- 2014(16888)
- 2013(16476)
- 2012(15341)
- 2011(13805)
- 2010(14065)
- 2009(12952)
- 2008(13028)
- 2007(12162)
- 2006(10457)
- 2005(9809)
- 学科
- 济(59974)
- 经济(59880)
- 管理(49388)
- 业(46046)
- 企(39552)
- 企业(39552)
- 方法(23063)
- 财(20362)
- 数学(19118)
- 数学方法(18905)
- 制(18497)
- 农(16346)
- 业经(15896)
- 中国(15738)
- 体(13179)
- 务(13160)
- 财务(13131)
- 财务管理(13090)
- 学(12597)
- 企业财务(12550)
- 地方(12141)
- 银(11562)
- 银行(11540)
- 产业(11266)
- 体制(11242)
- 行(10966)
- 融(10723)
- 金融(10720)
- 技术(10653)
- 农业(10523)
- 机构
- 学院(216098)
- 大学(213946)
- 济(89614)
- 经济(87660)
- 管理(79638)
- 研究(72106)
- 理学(67784)
- 理学院(67030)
- 管理学(65950)
- 管理学院(65545)
- 中国(54691)
- 财(46218)
- 京(44651)
- 科学(42563)
- 所(36365)
- 财经(35704)
- 江(34890)
- 农(34001)
- 中心(32817)
- 研究所(32349)
- 经(32183)
- 业大(29921)
- 经济学(28605)
- 北京(27914)
- 州(27439)
- 范(27116)
- 师范(26785)
- 财经大学(26485)
- 农业(26418)
- 院(26304)
- 基金
- 项目(139460)
- 科学(110258)
- 研究(103683)
- 基金(100987)
- 家(87661)
- 国家(86934)
- 科学基金(74646)
- 社会(66783)
- 社会科(63440)
- 社会科学(63427)
- 省(55526)
- 基金项目(52998)
- 教育(47936)
- 自然(46819)
- 划(45839)
- 自然科(45694)
- 自然科学(45682)
- 自然科学基金(44928)
- 编号(41238)
- 资助(41001)
- 成果(34458)
- 重点(31946)
- 部(31287)
- 制(31015)
- 发(30618)
- 课题(29741)
- 创(29735)
- 性(28619)
- 国家社会(27927)
- 创新(27832)
共检索到330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牛晓耕 王海兰 穆书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能源与资源供给不足、利用效率低下及生态环境恶化诸多问题的困扰,严重影响着发展的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基于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产业结构演进与节能减排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卫国
一、江苏节能减排和环境补偿约束机制的初步形成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初步建立起了具有江苏特色的由环境资源使用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琳 肖序 许家林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能源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渐显著。企业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参与者,经常陷入节能减排投入成本高、担负责任大,却经济效益少的现实境地。与之相反,政府则可以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享受到企业节能减排所带来的各项收益和资源保存收益,这将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本文构建了一种政府—企业节能减排互动机制激励模型,可求得政府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战略中最优的责任分摊比例,并依据模型测度出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本投入和各项经济、环境效益指标,从而为政府合理分摊企业节能减排压力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使得企业更有动力实施节能减排战略,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
能源消耗 节能减排 互动机制 责任分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晓耕 牛建高
1980~2012年间,全球CO2排放量中约80%来自传统化石能源的燃烧,对于暂居CO2排放和能源消耗之首的中国,来源于化石能源燃烧的CO2排放量比例更是高达90%。扭转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被动局面、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持续正态演进,既是化解短期内节能减排压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长期内实现能源系统清洁化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以全国及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结构——CO2排放强度关联模型,分析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同CO2排放强度之间的关联效应,并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视角探讨了区域节能减排的路径和可行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又受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了省级地区的节能减排效果,利用核密度法考察了三者的动态演进特征,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影响的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产业结构门槛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间,各省份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效果均呈现集中态势,且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技术化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明显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但是能源消费结构又受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基于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了省级地区的节能减排效果,利用核密度法考察了三者的动态演进特征,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影响的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产业结构门槛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考察期间,各省份能源消费结构和节能减排效果均呈现集中态势,且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技术化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明显差异;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在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玉文
科技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包含着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在整个社会巨型系统和人的可控范围内,人类是完全可以建构起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科技与道德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实现科技促进社会进步,进而服务于人类的目的。
关键词:
科技 道德 互动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翠红 李秀敏
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是实现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双赢局面的有效手段。利用2007年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多目标投入产出优化模型,模拟不同经济增长率和低碳约束下各行业的经济增长潜力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潜力,估计与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相适应的最优产业结构。结果显示:各行业在不同的经济增长和低碳约束情境下调整方向保持一致,调整幅度差异明显;产业结构调整潜力取决于碳排放强度和经济贡献的目标导向,在高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一些碳排放系数较高的产业随着碳强度约束的加强反而呈现出更大的调整潜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封思贤 居维维 任琇卿
科学测度居民的通胀预期水平,是宏观调控部门有效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并实现物价稳定的核心技术环节。在对各种测算方法进行理论比较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我国1997—2013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净差额统计测算法、概率测算法、计量模型测算法等在我国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不同特征的通胀预期有着不同的测算原理;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属于适应性预期,具有黏性特征,是一种有限理性的预期;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方法更适合于测度并预测我国居民的通胀预期水平。我国应从健全物价预期统计调查体系、加强与公众信息沟通、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方面提高通胀预期管理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挺 刘华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势必影响到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通过将产业结构调整分设为产业结构均衡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两类指标,以1998—2012年期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均衡化对于工业硫排放有着明显的限制作用,但产业结构优化除了对东部地区人均排放量有所抑制之外,基本呈现的是加剧节能减排问题的严重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均衡化 优化 节能减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红
近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国二氧化硫、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不断降低,2007年分别下降4.66%和3.14%,2008年下降5.95%和4.42%,"十一五"前3年两种污染物排放分别下降8.95%和6.61%。2009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35%,降幅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COD排放量下降2%。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汤锦 易新 易红林
基层央行作为公共机构,担负引导社会节能减排的重担。据统计,基层央行等公共机构本身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比重较大,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节能减排工作对央行落实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制度建设、管理优化和技术改造三方面简要介绍湖南省央行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经验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同时对基层央行在节能减排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将问题的对策从制度建设、深化管理和技术改造三个方面分类归纳,提出加强基层央行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荆林波 王雪峰
伴随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扩张。然而,物流业以交通运输、仓储为主要依托特点决定了其对能源的需求也将快速增加。我国物流业高能耗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需引起政府、物流行业和研究人员的重视,并从政策、法律法规、行业约束和管理、技术、运营等多个角度做好物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关键词:
物流业 节能减排 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戈永平 邓雄
2007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全国上下都将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县域金融,如何切实发挥金融服务作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宁波市象山县的实际,提出了县域金融在推进节能减排金融服务工作上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琛 石友蓉
随着我国经济大幅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资源税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在节能减排、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我国现行开征资源税的现状和不足,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在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源税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税收 资源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