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
- 2023(14)
- 2021(5)
- 2020(2)
- 2019(12)
- 2018(13)
- 2017(29)
- 2016(14)
- 2015(21)
- 2014(26)
- 2013(43)
- 2012(54)
- 2011(35)
- 2010(44)
- 2009(40)
- 2008(57)
- 2007(49)
- 2006(72)
- 2005(43)
- 2004(5)
- 学科
- 济(179)
- 经济(179)
- 管理(178)
- 资源(134)
- 环境(128)
- 和(124)
- 生态(122)
- 土地(109)
- 学(103)
- 经济学(103)
- 业(43)
- 农(34)
- 方法(30)
- 发(28)
- 农业(27)
- 收(27)
- 税(27)
- 税收(27)
- 中国(26)
- 企(26)
- 企业(26)
- 城市(26)
- 数学(24)
- 数学方法(24)
- 开发(21)
- 地方(20)
- 利用(19)
- 财(19)
- 业经(17)
- 技术(17)
- 机构
- 学院(326)
- 大学(293)
- 济(156)
- 经济(153)
- 管理(144)
- 理学(113)
- 理学院(113)
- 管理学(112)
- 管理学院(112)
- 研究(108)
- 中国(97)
- 省(89)
- 资源(89)
- 京(80)
- 江(78)
- 科学(74)
- 国土(71)
- 局(65)
- 财(64)
- 农(63)
- 国土资源(61)
- 北京(59)
- 所(58)
- 财经(54)
- 湖(53)
- 院(53)
- 业大(52)
- 农业(51)
- 州(48)
- 研究所(48)
共检索到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毛卉 王春兰 邓良才
对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的构建及评价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从水、土地、能源等方面着手构建城市资源节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这一指标体系用于我国30个城市资源利用现状的评价。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城市 指标体系 聚类分析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璐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节约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和深刻内涵的重要概念,它并非简单局限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节省,也不仅仅等同于传统观念中的消费节俭;相反,正是以劳动时间节约为基本概念,将节约范畴与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联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财富积累和经济增长等现实问题相联系,甚至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相联系。因此,从节约与消费相联系的角度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节约思想,对于指导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新型节约型社会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消费 节约 马克思经济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田长山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织都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努力对资源与环境进行会计核算,并要求将这一核算纳入到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要发掘更好的方法,用来计量自然资源的价值,以适应环境与经济一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建平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退化和资源消耗的加快,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其本质原因在于:大量生产和消费加剧了环境压力,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因此,转变消费观念、改变消费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宗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界定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丰富内涵,分析了我国确定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紧迫性与必然性,提出了当前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
资源 节约 社会 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周爱君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倡议,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也必须将建设节约型学校作为发展战略列入"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德奎
建设节约型高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高校,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重要机构,应该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率先垂范,努力推进节约型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崴
发展节约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始终为之奋斗的事业,循环经济则是人类社会为突破资源与生态环境恶化两大瓶颈而进行的经济发展范式的革命。循环经济不是人类社会任一阶段均可采用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采用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内涵提高经济效率与实现生态平衡两大目标。两大目标并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发展目标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成海 刘继芳
农村建房与节约用地魏成海,刘继芳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建筑技术日新月异。但农村住房建筑在许多地方仍然停留在陈旧的样式之中,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现代化的发展。1、仍有不少村庄未进行建设规划,依地就势,宽打宽用,随意批划宅基,使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