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6)
2023(3925)
2022(3390)
2021(3213)
2020(2776)
2019(6249)
2018(6374)
2017(11236)
2016(6466)
2015(7472)
2014(8022)
2013(7468)
2012(6946)
2011(6245)
2010(6353)
2009(5889)
2008(5941)
2007(5689)
2006(4893)
2005(4283)
作者
(20844)
(17299)
(17236)
(16255)
(10745)
(8313)
(7993)
(6967)
(6626)
(6201)
(5939)
(5904)
(5653)
(5568)
(5497)
(5344)
(5213)
(5083)
(5060)
(4908)
(4508)
(4363)
(4278)
(4067)
(4015)
(3915)
(3892)
(3778)
(3707)
(3609)
学科
(21807)
经济(21776)
管理(18593)
(14228)
(12320)
企业(12320)
方法(8095)
(7348)
(6767)
中国(6687)
数学(6588)
数学方法(6430)
(6413)
(6353)
(5771)
理论(5549)
地方(5273)
业经(4779)
(4770)
银行(4750)
(4540)
(4397)
教育(4371)
(4170)
金融(4163)
农业(3801)
(3684)
环境(3661)
财务(3651)
财务管理(3631)
机构
学院(89877)
大学(88620)
研究(33064)
管理(31705)
(28837)
经济(27854)
理学(25887)
理学院(25543)
中国(25192)
管理学(24926)
管理学院(24771)
科学(22923)
(20454)
(19851)
(18038)
(16378)
研究所(16371)
业大(15950)
农业(15658)
中心(15363)
(15359)
(13531)
技术(13362)
(12994)
(12927)
师范(12793)
北京(12717)
(12602)
财经(11175)
(9979)
基金
项目(59522)
科学(44702)
研究(43172)
基金(39124)
(35428)
国家(35101)
科学基金(28562)
(25731)
社会(24375)
社会科(22897)
社会科学(22885)
(21470)
基金项目(20380)
教育(20171)
编号(18870)
自然(18543)
自然科(18072)
自然科学(18058)
自然科学基金(17665)
资助(16191)
成果(16134)
课题(14285)
重点(13696)
(12717)
计划(12288)
(12032)
(11928)
(11824)
科技(11682)
(11356)
期刊
(37435)
经济(37435)
研究(25642)
中国(24772)
学报(18267)
(17758)
教育(15207)
科学(14775)
(13775)
大学(13014)
学学(12152)
农业(11844)
管理(11451)
技术(9851)
(7811)
金融(7811)
业经(6631)
(6418)
图书(6079)
(5624)
财经(5402)
职业(5228)
科技(5001)
经济研究(4994)
业大(4892)
统计(4847)
资源(4733)
(4720)
问题(4586)
(4536)
共检索到146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威  
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必须有一个评价体系。然而,当前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土地调查的开展。因此,研究构建符合现实需要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制度迫在眉睫。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层次构成笔者按照用地评价对象及工作目标的差异,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分为两层次三大部分,即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简称"区域用地状况评价")、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简称"城市用地状况评价")以及城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张沛  刘诗毅  
研究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和关键问题。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指通过降低建设用地消耗、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主要属于经济领域讨论的问题;(2)中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包括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潜力测算三大部分;(3)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和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都涉及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工作,定量评价方法是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为主,指标体系设置将因评价目的、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其间用地的承载功能不可忽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育民  潘宏勇  章波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投资拉动。这种方式的可持续条件是市场无限大,而事实上市场是有限的。尽管当前我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这个过程不可能长久持续,生产过剩现象已经开始显现,钢铁、水泥、煤炭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处于开工不足、效益低下的状态。轻工产品由于受到出口市场不振的影响,大量工厂停产半停产,而且这些过剩的产能仍在不断的消耗着大量的土地。同时,广大农村仍然延续着古老的建设方式,无序的住宅建设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业侨  
研究目的: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出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方法,建立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资料综合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明确节约和集约用地指标选取原则,完善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评价指标结构层,特别是农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评价指标,提出区域和土地利用分区的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叶艳妹   罗姮   董玛力   邱滋璐  
研究目的:探索构建系统化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是在现代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念下,通过多主体共同参与,依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运用行政、经济、法制和技术等有效手段,在互动机制下实现土地资源科学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的综合系统。(2)实践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面临治理理念与实践之间的错位、治理主体关系协调难、精细化治理制度供给不足、治理手段亟需创新转型等挑战。(3)建立健全科学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需要推动现代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念的落地,优化多主体协同治理,完善精细化的治理制度体系,提升智能化治理能力。研究结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需要以现代治理思维深入推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实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燕新程  
政府主导统一储备开发模式,有利于调控土地市场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新认识:节约集约用地是一项系统工程47号文件是继《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文)后,对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落实和细化,也是对全国国土资源部门加强节约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正标  
一、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背景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7.66%,此后12年以平均每年增加1.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53.73%。全国城镇人口从2001年的4.81亿人,以平均每年0.21亿人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7.31亿人。短短12年的城镇化发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进入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发展阶段。1980年~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0.5万平方公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楠  朱道林  
为探索有效的节地措施,采用统计评价法和案例分析法,建立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自然效果评价的方法体系,并选取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和凤凰村为示范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竹篙镇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凤凰村建设用地利用现状的节地效果综合评价分值分别为87.29%、61.84%和44.45%,依次为优、较好和较差。分析单项评价结果,影响竹篙镇节地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综合建筑容积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议规划期内要防止过度开发住宅商品房,进行建设用地内涵挖潜,优化用地结构;影响凤凰村的主要因素有户均宅基地面积、综合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和多个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指标;建议缩减人均用地面积和改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敬  杨遴杰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土地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目标。实现此目标,需要考虑具体的政策措施是否对症下药,解决引发土地利用效率低的根本原因。近些年国土资源部围绕此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基本遵循两个逻辑来展开:一是通过市场化配置方式,要求各类经营性用地都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来显化地价,既体现土地稀缺性,又通过成本约束用地者;二是出台各种约束与考核政策,并以此进行激励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刃心  
在经济发展仍需要大量土地作支撑的现阶段,如何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盘活存量土地,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降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成本消耗,寻找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关系的最佳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坚  
近年来,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已经逐渐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大家已普遍认识到"两个最严格"(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对推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到大力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对造福子孙万代是出于战略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今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这个土地日再次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设立宣传主题,这是国家自设立土地日以来第8次就这一相关主题展开宣传。不过,节约集约用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十多年前,当"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被明确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时,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概念就已被提上制度设计的议程,其历史背景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但粗放利用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十多年来,国家从法律、政策与制度各方面对合理用地与保护耕地作了一系列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於海滨  
最近,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推出"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鼓励、监测监管、评价考核、共同责任"八项制度,意义深远。笔者认为,开展八项制度建设,要针对当前在土地利用上比较普遍的急功近利现象,从体制、机制上着手,解决实际工作中动力不足的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年来,湖南省洞口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的工作大局和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任务,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依法廉洁行政,科学规范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县发展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纪永满  于春洋  孟令俐  王琳  
在内部审计监督指导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审计通过多维度、智能化数据分析,创新人力资源审计方法,完善数字化审计工作机制,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常态机制和持续审计监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