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4)
2023(8203)
2022(6792)
2021(6152)
2020(4567)
2019(10732)
2018(10448)
2017(19398)
2016(10554)
2015(11802)
2014(11893)
2013(11850)
2012(11604)
2011(10803)
2010(11146)
2009(10309)
2008(10245)
2007(9275)
2006(8539)
2005(8117)
作者
(32429)
(27035)
(26816)
(25321)
(17417)
(12908)
(12098)
(10469)
(10294)
(9694)
(9265)
(8969)
(8740)
(8666)
(8561)
(8342)
(7889)
(7796)
(7754)
(7679)
(6970)
(6657)
(6589)
(6242)
(6124)
(6069)
(6055)
(5979)
(5620)
(5383)
学科
(53345)
经济(53287)
(27005)
管理(25491)
(19500)
企业(19500)
地方(18264)
中国(18000)
(15811)
方法(14920)
业经(14094)
数学(11562)
数学方法(11445)
农业(11267)
(11114)
(10513)
地方经济(10244)
(10178)
金融(10175)
(9724)
银行(9704)
(9575)
(9206)
贸易(9193)
(8794)
(8789)
环境(8782)
理论(8652)
(8461)
(8042)
机构
学院(158873)
大学(156864)
(68368)
经济(66913)
研究(62046)
管理(55736)
中国(47700)
理学(46420)
理学院(45794)
管理学(45125)
管理学院(44834)
科学(37544)
(35355)
(32391)
(30534)
(29544)
研究所(29168)
中心(27011)
(25778)
(24292)
师范(24058)
财经(23100)
农业(23015)
北京(22947)
业大(22389)
(22151)
经济学(21162)
(20990)
(20835)
师范大学(19300)
基金
项目(97807)
科学(76772)
研究(74687)
基金(68182)
(59407)
国家(58820)
科学基金(49319)
社会(47051)
社会科(44480)
社会科学(44474)
(39756)
基金项目(35043)
教育(33643)
(33068)
编号(30802)
自然(29416)
自然科(28697)
自然科学(28693)
(28165)
自然科学基金(28165)
资助(27388)
成果(26033)
发展(23119)
课题(22840)
(22718)
重点(22694)
(21046)
(20659)
创新(19288)
国家社会(19244)
期刊
(86914)
经济(86914)
研究(53064)
中国(39316)
(29251)
学报(23846)
教育(23445)
管理(23061)
科学(22815)
(21548)
农业(20368)
大学(17961)
(17863)
金融(17863)
学学(16640)
业经(15130)
技术(14513)
经济研究(13762)
财经(11497)
(11415)
问题(11283)
(10140)
世界(9158)
(8648)
技术经济(8156)
图书(8031)
商业(7984)
国际(7846)
现代(7828)
(7751)
共检索到262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解放  
节约是指活劳动的节约、物化劳动的节约和财力的节约。坚持马克思的节约理论,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洪远朋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之一。可见,我们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虽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事,但是,“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生产力源泉理论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除了现有生产力要素的合理配置外,还要重视生产力内在源...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楚廷  
全面发展的“全面”主要不是一个量的概念。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关注体现全面的基本方面而非一切方面。个性发展的理念不仅更靠近了创造教育 ,也对德、智、体、美形成更确切的理解。衡量社会发展积极意义的基本标志之一是社会为丰富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条件 ,衡量教育的积极意义的尺度更应在此。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冠清   谷雨涵  
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首先对传统教科书的生产力范畴、生产力核心要素、生产力核心命题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马恩经典作家的生产力理论;然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进行了研究,概括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从对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范畴进行了术语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内涵和形式进行了创新表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进行了创造性思考、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高质量发展引擎等方面概括总结了新质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莹   刘铿  
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于生产力要素的系统性质变,在理论上可归纳为劳动者在科学技术驱动下更大规模、更高效地结合起来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进以创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精神财富的能力,在实践中体现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动能、以数字平台为中介的生产和流通组织、以数据要素为牵引的要素优化组合、以高新产业为引领的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此,新质生产力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形式赋能创新发展;通过重塑生产的社会结合形式赋能协调发展;通过提高自然条件的利用效率赋能绿色发展;通过优化国际贸易和投资结构赋能开放发展;通过催生民生导向的生产关系赋能共享发展,全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将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规范数字平台发展、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培育产业优势作为政策着力点,激发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白暴力  方凤玲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是在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关系着生产力发展的深刻变革。"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构成理论、生产力系统理论、自然生产力理论、生产力发展理论、生产力价值目标理论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化和拓展,为完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中国特色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白暴力  方凤玲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是在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关系着生产力发展的深刻变革。"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构成理论、生产力系统理论、自然生产力理论、生产力发展理论、生产力价值目标理论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化和拓展,为完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乔晓楠  马飞越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利用一个包含三部门的线性生产模型讨论扩大消费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能力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决定,并且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消费能力的上限,生产关系决定工资与利润的分配比例,进而影响总需求中消费与积累的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资本积累主导的社会再生产不同于合意的社会再生产,利润率下降将降低积累意愿,进而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此时,扩大消费有可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并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持续稳定运行。上述发现所带来的当代启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尤其要重视扩大消费的关键作用,在生产环节要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与提高生产效率夯实扩大消费的物质基础,在分配环节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夯实扩大消费的收入基础,在交换环节则要通过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消费潜力与超大市场优势的释放,进而形成高质量的国内经济大循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虹  咸怡帆  
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有其独特的理论视界和逻辑视角。把握马克思三形态理论的本真意涵,需要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思想进程中,考察三形态理论阐发的具体经济学语境。从主体与客体双重逻辑视角出发,探讨人的发展形态是马克思三形态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理论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做到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璐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节约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和深刻内涵的重要概念,它并非简单局限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节省,也不仅仅等同于传统观念中的消费节俭;相反,正是以劳动时间节约为基本概念,将节约范畴与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联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财富积累和经济增长等现实问题相联系,甚至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相联系。因此,从节约与消费相联系的角度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节约思想,对于指导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新型节约型社会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体现。马克思的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属于非剥削的私有制,它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和公有制基础上实现的。马克思在论述重建个人所有制时,只是描述了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框架,并未对自由人联合体中的劳动者结合方式、占有形式以及权力配置作出清晰阐述,也未对未来社会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提出明确的规律和系统性讨论。应进一步研究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
[期刊] 求索  [作者] 糜海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谭顺  
从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的角度去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有利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这与单纯从供求失衡角度解释经济危机相比,实现了由现象层面到本质层面、由对物象关注到对人的发展关注的转变。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与对工人工资的限制,导致生产力的绝对发展与消费力的相对萎缩,这种对立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利润率下降至临界点时,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激化,引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消费力理论对于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治理具有重要理论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思  孟飞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的理论文本,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生产为逻辑起点揭示社会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律,被学术界公认为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针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不断完善的制度要求,应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和基本遵循,着眼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理论来研究如何优化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奎  
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解剖,在价值元素层面为我们明确了商品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使用价值层面明晰了有效商品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二者的矛盾规律总结中寓示了在现实经济实践中遵循科学性与理性的重要性和重大性。理论关于价值量的分析,则为我们提供了衡量现实经济绩效的最抽象、最一般的标准。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再论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理论,必将有助于与启迪我们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智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