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02)
- 2023(20224)
- 2022(17404)
- 2021(16076)
- 2020(13330)
- 2019(30354)
- 2018(29935)
- 2017(57470)
- 2016(30966)
- 2015(34588)
- 2014(34662)
- 2013(34074)
- 2012(31488)
- 2011(28434)
- 2010(28578)
- 2009(26028)
- 2008(25272)
- 2007(22120)
- 2006(19446)
- 2005(17547)
- 学科
- 济(142292)
- 经济(142155)
- 管理(86888)
- 业(80864)
- 企(65882)
- 企业(65882)
- 方法(56362)
- 数学(48840)
- 数学方法(48220)
- 中国(39348)
- 农(34985)
- 地方(34056)
- 业经(31129)
- 财(30116)
- 学(29419)
- 农业(23709)
- 制(23381)
- 贸(22448)
- 贸易(22434)
- 易(21649)
- 环境(20915)
- 理论(20874)
- 银(20246)
- 银行(20199)
- 和(20095)
- 融(20092)
- 金融(20089)
- 技术(20028)
- 行(19411)
- 地方经济(18882)
- 机构
- 大学(438119)
- 学院(437840)
- 济(182218)
- 经济(178374)
- 管理(170058)
- 研究(153768)
- 理学(146582)
- 理学院(144883)
- 管理学(142202)
- 管理学院(141390)
- 中国(114620)
- 科学(94564)
- 京(94421)
- 财(81151)
- 所(77235)
- 农(70342)
- 研究所(70256)
- 中心(69195)
- 财经(64615)
- 江(64590)
- 业大(64224)
- 北京(59874)
- 范(58829)
- 经(58765)
- 师范(58256)
- 院(56374)
- 经济学(55429)
- 农业(54654)
- 州(52450)
- 经济学院(49557)
- 基金
- 项目(298470)
- 科学(235167)
- 研究(216932)
- 基金(216214)
- 家(188844)
- 国家(187308)
- 科学基金(161024)
- 社会(137900)
- 社会科(130764)
- 社会科学(130733)
- 省(116373)
- 基金项目(114249)
- 自然(104447)
- 自然科(102050)
- 自然科学(102025)
- 自然科学基金(100142)
- 教育(99158)
- 划(98167)
- 资助(89058)
- 编号(87521)
- 成果(70541)
- 重点(67132)
- 发(66743)
- 部(65156)
- 创(61683)
- 课题(60770)
- 创新(57654)
- 国家社会(57039)
- 科研(56839)
- 教育部(55838)
- 期刊
- 济(204834)
- 经济(204834)
- 研究(131874)
- 中国(87108)
- 学报(68472)
- 管理(63976)
- 科学(63904)
- 农(63617)
- 财(60787)
- 大学(52227)
- 学学(49124)
- 教育(47925)
- 农业(43992)
- 技术(40933)
- 融(38849)
- 金融(38849)
- 经济研究(33441)
- 业经(32973)
- 财经(31611)
- 经(27311)
- 问题(27307)
- 业(22755)
- 图书(22700)
- 技术经济(22228)
- 科技(20745)
- 统计(20700)
- 理论(20246)
- 商业(19941)
- 资源(19812)
- 现代(19776)
共检索到657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林 董千里 申亮
文章以全国性节点城市的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聚类分析法根据21个节点城市的物流业现状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研究针对性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指标体系,将物流业分为物流业投入、产出和外部发展环境三个指标,并进一步细化,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研究三个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最后,实证检验了各节点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度。研究结果显示节点城市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具有互动关系;21个节点城市物流业发展与经济水平互动关系各不相同,应当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物流业发展战略,促进区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关秋燕
针对目前对全国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较少的状况,将全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东部、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部地区,运用区位熵法对这五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东部、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的物流集聚对经济发展作用不显著。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适度集聚、改善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辉 范维娜
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建设对振兴我国物流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城市物流特点,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了较为合理的中心城市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总量、经济实力、工业规模、第三产业总量、物流产业基础和规模六个维度,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衡量了21个全国性节点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并比较分析了各城市间物流发展的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物流 节点城市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全喜 金凤花 孙磐石
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经济产出、物流产业规模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入手,构建包含区域经济产出、社会物资需求、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区域经济指标体系。基于2003~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并结合其他统计分析结果数据提出了促进区域物流能力发展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奉伟
阐述了旅游物流的研究现状,界定了城市旅游物流产业的内涵,从我国城市旅游产业和城市物流产业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城市旅游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优化我国城市旅游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市旅游 物流产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迅猛,尤其是2000年以后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服务水平、经营环境均有显著的扩张与改善,到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就比2000年提高了7倍,达到了158万亿元。继中央颁布"十二五"规划纲要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增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号召,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虽然我国的物流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综合物流体系缺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媛 李琦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研究2012-2020年内循环视角下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产业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产业关联度高,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产业关联水平发展差距大,内部发展不均衡;耦合关系仅处于“勉强协调”阶段。文章建议从提升冷链物流数字化、整合优质资源等方面出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更好促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冷链物流 灰色关联 耦合协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金层
指出城市旅游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目前城市旅游物流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区域经济增长优化城市旅游物流产业发展要从劳动、资本、技术因素出发,结合国内旅游物流发展的其他影响因素,使旅游物流产业发展更加稳健合理。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旅游物流 优化 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三毛 温治
文章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选取2008-2017年31个省(市)(除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探讨了我国整体、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不断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倩 廖洪富
本文以流通业空间集聚特征为基础,研究了流通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流通业产业集聚水平处于逐年提高的趋势;第二,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两者变量都存在空间分布特征;第三,从全国范围来看,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即本地流通产业集聚对邻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第四,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这一效应在西部地区不显著;第五,我国中部地区的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一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石褚巍 李强 窦锦
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首先基于区域物流网络确定节点城市间的邻接矩阵,并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邻接城市间的物流发展协调度,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以协调度为相邻节点城市间的边权,构建出区域物流协调度网络赋权图。然后在该网络赋权图中采用prim算法寻找最小支撑树,在该最小支撑树中综合考虑节点城市的邻接情况及物流发展有序度,便能识别出协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节点及通道布局。最后以甘肃省为实证研究对象,证明该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协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节点及通道布局,为区域物流网络的建设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智寿
文章运用灰色理论对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总体上相互协调,但也存在邮政网点布局不合理、投递线路不够优化、邮政物流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对区域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一定制约。为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形成重庆邮政物流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一要优化邮政线路,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二要促进重庆邮政物流多元化发展,扩大其在重庆现代物流中的比重;三要降低邮政物流成本,提高邮政物流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东岳
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前者决定着后者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后者则有助于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其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物流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交通运输能力提升和区域物流布局加快,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物流成本偏高、运行效率偏低,物流中心发展缓慢、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产业集中度较低、竞争力不强,物流市场成熟度较低、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物流产业区域间差距巨大等几个方面,且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发挥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快健全物流产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与物流供需的平衡、加强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物流产业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薇
本文主要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探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的状况,对共生理论、物流园区合作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实证结论对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产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共生理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薇
本文主要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探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的状况,对共生理论、物流园区合作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实证结论对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产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共生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相互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贡献——基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地方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地市级城市面板数据为例
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性分析——基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
基于改进ISM模型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房价、劳动力流动与第三产业发展——基于全国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及空间协同特征研究
文化产业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的经验数据
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集聚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试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