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6)
- 2023(5224)
- 2022(4800)
- 2021(4440)
- 2020(4104)
- 2019(9726)
- 2018(9849)
- 2017(18522)
- 2016(11036)
- 2015(12998)
- 2014(13370)
- 2013(13205)
- 2012(12554)
- 2011(11528)
- 2010(11797)
- 2009(10889)
- 2008(11156)
- 2007(10401)
- 2006(8733)
- 2005(7857)
- 学科
- 济(43000)
- 经济(42964)
- 业(26460)
- 管理(25919)
- 方法(22596)
- 数学(20331)
- 数学方法(20151)
- 企(19813)
- 企业(19813)
- 农(13538)
- 中国(11009)
- 财(10758)
- 学(9856)
- 贸(8972)
- 贸易(8972)
- 地方(8694)
- 易(8693)
- 农业(8690)
- 理论(8524)
- 业经(7851)
- 制(7688)
- 和(6837)
- 教育(6828)
- 务(6567)
- 财务(6554)
- 财务管理(6532)
- 银(6339)
- 银行(6293)
- 教学(6164)
- 企业财务(6131)
- 机构
- 学院(162693)
- 大学(161622)
- 济(61742)
- 经济(60208)
- 研究(57568)
- 管理(56487)
- 理学(48218)
- 理学院(47607)
- 管理学(46597)
- 管理学院(46312)
- 中国(41019)
- 科学(38563)
- 农(38475)
- 京(35159)
- 所(32093)
- 农业(30982)
- 业大(29899)
- 研究所(29440)
- 财(27448)
- 中心(26539)
- 江(25954)
- 北京(22268)
- 范(22230)
- 师范(21972)
- 财经(21970)
- 技术(20917)
- 州(20589)
- 农业大学(19883)
- 经(19804)
- 院(19710)
- 基金
- 项目(105902)
- 科学(79334)
- 研究(75566)
- 基金(71764)
- 家(64369)
- 国家(63797)
- 科学基金(51426)
- 省(44372)
- 社会(42978)
- 社会科(40467)
- 社会科学(40448)
- 基金项目(38170)
- 划(37519)
- 教育(37216)
- 自然(34308)
- 自然科(33439)
- 自然科学(33423)
- 自然科学基金(32806)
- 编号(32709)
- 资助(30581)
- 成果(27146)
- 重点(24929)
- 课题(23768)
- 部(23451)
- 发(23365)
- 创(21974)
- 计划(21578)
- 科研(20787)
- 创新(20526)
- 科技(19875)
共检索到238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永平 王志敏 吴永成
在常规节水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小麦基因型材料光合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节水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探讨光合性状指标与高产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依此进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高产品种的光合性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条件下,穗粒重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单位面积穗数的作用,而穗粒重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穗粒数的增加;开花期的穗面积、旗叶光合速率和单茎叶面积是决定穗粒重的重要因素;粒叶比与穗粒重和经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大穗型、小叶形、高粒叶比是节水高产品种的突出特征。
关键词:
小麦 光合性状 粒叶比 节水高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永平 王志敏 王璞 赵明
研究了不同灌水条件下小麦群体光合的变化,并突出考察了非叶器官光合性能特征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小麦开花后群体非叶器官面积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随着灌水量增加,群体绿色面积中非叶器官面积比例减小;与旗叶相比,非叶器官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F_v/F_m值、净光合速率均较低,但光合功能期较长,在灌浆后期能保持较高的光合活性;在旗叶节以上器官光合物质对穗粒重的总贡献率中,非叶器官光合贡献的比例占70%~80%,且随灌水量减少而增大。节水高产群体开花后总绿色面积大,其中非叶绿色面积比例高,而单茎叶面积较小,叶层透光好,群体光合速率和WUE均较高。
关键词:
小麦 群体光合速率 非叶器官 节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婷 陈华萍 蒲至恩 陈国跃 苟璐璐
对99份北美主要栽培大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考察与评价,并对各性状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这批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株高为半矮秆或中间型,有效穗数大于10的较多,分蘖性较强,穗长在中等或中等以上长度,小穗数较多,穗粒数不高,千粒重较低,无大粒资源,成穗率主要表现为高或中高型。从中筛选出18份综合性状较好的和一些单一性状优良的材料。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千粒重与穗长和小穗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可通过增加千粒重来提高大麦产量。
关键词:
大麦 农艺性状 评价 相关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位华 陈向东 冯素伟 胡铁柱 王丹 杨艳艳 李笑慧 茹振钢
为了解黄淮麦区几种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为筛选高光合育种亲本提供依据,以矮抗58、百农418、百农419、豫麦49和周麦18为试材,研究了其穗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颖壳横切面结构及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农419穗部表现出较强的光合特性。在开花期、花后7 d及花后15 d其光合速率分别比矮抗58高14.12%,42.86%,6.11%,比百农418高2.69%,4.65%,4.50%,比豫麦49高11.45%,12.08%,16.24%,比周麦18高22.92%,6.35%,10.64%;其颖壳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较高,Chla/C...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新昊 张志斌 郭世荣
将1~5 cm的玉米与小麦秸秆,按质量添加15%鸡粪与1%尿素,堆制90 d后风干,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两种秸秆单独作为栽培基质时存在物理性状的缺陷,体积质量偏小,大小孔隙比偏大;玉米秸秆基质pH值偏高,而小麦秸秆基质电导率(EC)偏大,两种秸秆混合后基质的pH值与EC在基质适宜指标的上限;秸秆基质的营养元素丰富,以全氮、钾和钙含量较高,两种秸秆基质间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小,但混合后基质的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草炭;秸秆基质的砷、汞、铅与铜含量均在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范围内,镉的含量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因此,合成无土栽培基质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秸秆 基质 物理性状 化学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俊儒 庞启华 李邦发 李泽仪 李全 余敖
绵阳25号是根据特定的育种目标,利用E.G.S.C育种新方法,聚集了11个物种的、地理的与生态的远缘品种之亲缘,经14年培育稳定而成的。1995年通过四川省品审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白皮、大粒、商品性突出等特点,深受广大种子生产、经营和加工部门的喜爱。本文介绍了绵阳25号的选育经过和突出特点以及主要栽培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风珍 万勇善 类承斌
试验对外源DNA导入花生变异体的D8株行进行了数量性状的比较、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自D4代同一株行的10个D8株行相比较,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等性状无显著差异,叶长、果长及果皮厚3个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单株生产力与其他性状的相关程度不同,与果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高呈显著负相关;将10个株行聚为3类,结果与系谱图并不完全一致。
关键词:
花生 数量性状 相关系数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时晓伟 洪霞 王辉
对陕西关中地区当前推广的早、中、晚三种熟性 8个高产小麦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以探明参试的早熟小麦品种高产的光合生理机能和进一步提高早熟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性状改良途径。结果表明 ,参试早熟高产小麦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是 :1 灌浆高峰期蒸腾速率高 ;2 花期至灌浆高峰期有持续稳定的高净光合速率 ;3 花前同化产物对子粒干物质累积贡献潜势大 ;4 花后单株生物增长量远高于中、晚熟品种 ;5 花前同化产物转流系数高 ,花后干物质增长系数高 ,光合产物分配性能好 ,收获指数高。同时也进一步明确早熟高产小麦品种的生物学产量低于中、晚熟品种 ,其原因主要在于拔节期至开花期的生物学增长量少。...
关键词:
小麦 早熟 高产 光合生理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彬 张俊丽 徐学欣 张英华 王云奇 赵姣 王志敏
为探究超晚播条件下不同品种冬小麦的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特征,采用3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小穗型衡水4399;大穗型潍麦8号;中间型济麦22)在黑龙港地区进行了连续3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超晚播配合增加播种量,春浇1水可以获得产量为6.438.24t/hm2。在3个品种中,济麦2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品种间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粒重差异引起的。济麦22较高的千粒重和产量与其较高的开花期穗生物量分配、花后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密切相关。济麦22花前水分的穗干物质生产效率、花后水分的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籽粒干物质生产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慕美财 张曰秋 李兴佐 单玉珊
在分析以往高产典型及山东小麦高产途径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一条稳住叶面积系数、控制株型增穗数的小麦高产栽培新途径。并对运用该途径实现单产超过9 t/hm2的麦田进行分析,该途径通过先控后促的肥水运筹和通过减少单株叶面积增加单位面积成穗数等措施建立起大密度-小株型的群体结构,该结构在提高收获指数和粒叶比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且有助于促进源库流在高水平上协调与平衡,从而可实现产量上的突破。同时还为小麦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进考 张士昌 何明琦 史占良 刘彦军 底瑞耀 蔡欣 傅晓艺
在高肥地力条件下,通过5年不同气候年型,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灌水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均较干旱处理增产达显著水平。2~4水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小麦生产中节水潜力巨大。干旱年产量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递增,平水年1~4水处理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略有增加,丰水年不灌水的处理产量达到7 500 kg/hm2以上,灌1~2水达到了8 250 kg/hm2以上,2水以后则不增产,甚至减产,说明丰水年过多灌水对产量不利。不同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而下降,0~4水分别为18.29,16.62,15.53,14.62和13.18(kg/(hm2.mm))。不同品种间抗旱节水能力差异显著。晋麦47...
关键词:
冬小麦 高产节水技术 品种筛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正邦 周娜娜 刘凡值 朱文华 申刚 张正学 王健
为了充分了解高糖高产甘蔗品种的性状特征,并针对其品种特性进行优化栽培,提高种植效益。从品种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品质等方面介绍了黔糖4号、黔糖06/154、黔糖06/212和粤糖00/236等12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性状表现,并总结了其相应的优化栽培技术。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性状表现 栽培技术 贵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朋 张鹏 姚金保 吴磊 何漪 李畅 马鸿翔 张旭
【目的】通过分析宁麦系列已育成品种的性状表现,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同时对宁麦系列品种及新选育高代品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重要性状控制位点的分布,为宁麦系列品种的遗传改良、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宁麦系列23个已审定品种及51份高代品系为材料,对产量、品质、抗病性等主要性状表型进行分析,利用Affymetrix 50K基因芯片筛选品种基因型,并补充检测部分功能基因。【结果】宁麦系列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中弱筋品质及赤霉病抗性优良,白粉病、锈病抗性水平相对较差等特点。经过筛选获得28 253个高质量SNP位点,已审定的23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07—0.964,平均为0.600;51个高代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56—0.985,平均为0.684。宁麦系列品种(系)的春性主要由Vrn-D1的位点变异造成,Ppd-D1位点变异使所有材料均为光周期迟钝型;Rht-B1b变异使株高降低,宁麦系列品种还含有较多的提高千粒重与抗穗发芽基因的优势等位变异。宁麦系列品种(系)中含有赤霉病主效抗病基因Fhb1的材料占比达到48.6%,约30%的高代品系携带白粉病主效抗病基因Pm21。【结论】宁麦系列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呈降低趋势,有必要加强种质创新,拓宽育种群体遗传背景;宁麦系列品种(系)携带较多的抗赤霉病及提高千粒重、抗穗发芽的基因或QTL位点,可作为亲本应用于小麦品种诸多性状的遗传改良。宁麦系列品种以中弱筋小麦为主,需加强中强筋、强筋品质类型的品种选育,同时注重白粉病、锈病的抗性改良。
关键词:
宁麦 系谱 遗传多样性 分子育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东 赵斌 季昌好 李金宝 朱斌 王瑞
为了解大麦群体遗传多样性,指导大麦育种亲本组配,对137份栽培与野生大麦籽粒性状差异进行比较,结合皮裸、棱型特征,估算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对群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大麦粒长(8.16 cm)显著短于野生大麦粒长(13.19 cm),但其粒宽与粒厚(3.33 cm与2.62 cm)相对于野生大麦(2.92 cm与1.69 cm)显著增加,粒重在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大麦籽粒性状变异可能与品种选育中增加穗粒数及改良品质目标有关。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0.5,平均值为0.34,在0.334水平上将参试材料聚为4类。第Ⅰ类为六棱皮大麦(35份),主要为饲用...
关键词:
栽培大麦 野生大麦 籽粒性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玲丽 王辉 孙道杰 冯毅
以多穗型、中穗型和大穗型3种类型9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高产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灌区生产条件下,高产小麦品种与丰产品种相比,其光合性能在小麦生育后期具有明显的优势:灌浆期叶面积系数(LAI)和叶绿素(Chl(a+b))含量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旗叶丙二醛(MDA)增长速率和净光合速率(Pn)下降速率明显小于丰产品种。旗叶Pn与Chl(a+b)呈较高的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及产量均与灌浆后期旗叶的Chl(a+b)含量、Pn及叶面积持续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后期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高产小麦 光合特性 相关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