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
2023(449)
2022(405)
2021(341)
2020(268)
2019(658)
2018(698)
2017(1155)
2016(772)
2015(870)
2014(889)
2013(936)
2012(950)
2011(894)
2010(986)
2009(805)
2008(890)
2007(798)
2006(667)
2005(600)
作者
(3694)
(3360)
(3344)
(2979)
(1960)
(1580)
(1384)
(1288)
(1141)
(1133)
(1119)
(1063)
(1037)
(1011)
(984)
(971)
(933)
(899)
(892)
(872)
(860)
(860)
(852)
(804)
(792)
(756)
(754)
(744)
(714)
(705)
学科
(2642)
经济(2640)
(1860)
小麦(1617)
(1358)
管理(1340)
方法(1335)
数学(1240)
数学方法(1219)
(1017)
企业(1017)
(701)
(689)
中国(605)
(571)
(550)
贸易(550)
(541)
(494)
(445)
农业(444)
(426)
金融(426)
地方(421)
(409)
(381)
资源(369)
银行(367)
(355)
关系(341)
机构
学院(13119)
大学(12652)
(7345)
研究(6674)
农业(6094)
科学(5420)
(4560)
业大(4272)
研究所(4259)
(4060)
经济(3953)
中国(3863)
(3791)
农业大学(3689)
科学院(3372)
(3278)
(3079)
管理(3052)
中心(2625)
理学(2619)
(2608)
理学院(2574)
管理学(2483)
管理学院(2471)
实验(2470)
实验室(2391)
重点(2295)
农业科学(2091)
技术(2082)
北京(1899)
基金
项目(9664)
(7382)
国家(7332)
科学(6784)
基金(6699)
科学基金(5081)
研究(4769)
(4213)
自然(4042)
自然科(3936)
自然科学(3933)
(3924)
自然科学基金(3867)
基金项目(3258)
科技(3112)
计划(3094)
资助(3026)
(2888)
社会(2578)
(2525)
重点(2522)
社会科(2427)
社会科学(2425)
专项(2298)
(2292)
农业(2264)
教育(2147)
(2030)
(1961)
创新(1888)
期刊
(7418)
学报(6144)
农业(4894)
(3817)
经济(3817)
科学(3711)
(3257)
大学(3253)
学学(3221)
中国(3033)
研究(2877)
业大(1978)
中国农业(1941)
农业大学(1759)
农学(1623)
华北(1623)
(1408)
农业科学(1332)
(1129)
自然(1024)
管理(1004)
西南(976)
自然科(883)
自然科学(883)
(860)
金融(860)
科技(784)
财经(772)
经济研究(764)
技术(709)
共检索到18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秀敏  谢俊良  孙书娈  乔文臣  孟祥海  
采用单交与回交相结合的方式和水旱交替的选择方法,经异地异种条件定向培育,田间自然与模拟限水抗旱节水性以及抗病性专业鉴定,选育成了多穗抗倒、抗病、抗旱节水、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新品种衡4041,适宜黑龙港缺水区及冀中南高产麦区黄淮北片部分冬麦区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强生  朱维云  王婉仪  
充分利用本区灌浆期光温条件优势及大粒亲本资源,积极协调穗粒数较多与熟期及抗寒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是京冬6号突破高产的主要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兰真  杨会武  杨会民  冯新常  
利用早熟大穗品种偃师4号与抗病、灌浆快的大粒品种陕农7859杂交,通过协调穗粒数与千粒重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确定合理的株型模式,选育成高产、稳产、抗病、落黄好、灌浆快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多穗大粒型冬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济麦22(原代号984121)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广适中筋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和2007年1月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鲁农审2006050号和国审麦2006018。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叶片较窄,起身拔节偏晚,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多。穗层整齐,纺锤形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硬质。株形紧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继新  袁振东  
京核一号冬小麦品种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通过阶梯杂文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白粒优质、千粒重高等优点。体现了太谷核不育小麦能集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的理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美荣  李岩华  张俊灵  王瑞生  王国红  申淑珍  
在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中,采用渐近杂交法使目标性状得到有效的组合,采用水、旱地交叉选育法,为杂种后代基因型的潜在遗传特性的充分表达和选择提供了条件,使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大了选择压力和频率,提高了选种质量和效率,为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品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希景  
采用派生系统法连续强化选择育成小麦新品种邯优 34 75,测定表明 ,该品种符合优质麦标准。生产试验表明 ,该品种在一般条件下可达到 74 85kg/hm2 ,高产时可达到 880 0kg/hm2 ,从而实现小麦高产与优质的良好结合。示范试验表明 ,该品种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 ,因此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3品种来源:84WR(21)-4-2×洛8912产量表现:2004年度全国北部旱地冬麦预试,平均单产5323.5kg/hm2,2004—2006年度全国北部旱地冬麦区试,平均单产4539.75kg/hm2。1999—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470.4kg/hm2。2003—2006年度示范种植,平均单产3618.9kg/h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邦发  
绵阳26是以自创的“连续优势型”及“稳一攻二法”选育方法与技术培育成功的一个优良小麦新品种。“连续优势型”选育方法就是指:在遗传资源复合聚敛远缘基因的基础上,选择最新最优材料作亲本,设定超亲本,对照种和最优品种作为多重单株选择标准,加大对后代的选择压和淘汰力度,自早世代起在小麦早、中、晚整个生育过程中,连续多代定向选择各时期都具备有优势的“连续优势型”个体,并稳定其中一个因素,主攻另外两个因素的提高,从而获得优于对照,较易实现育种目标的新品种。绵阳26成功地实践了上述方法与技术。突破了集“多抗、丰产、优质、广适”于一体的育种难关。一投入生产,深受种子、粮食、加工、营销等行业及广大农民欢迎,至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进考  张士昌  何明琦  史占良  刘彦军  底瑞耀  蔡欣  傅晓艺  
在高肥地力条件下,通过5年不同气候年型,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灌水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均较干旱处理增产达显著水平。2~4水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小麦生产中节水潜力巨大。干旱年产量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递增,平水年1~4水处理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略有增加,丰水年不灌水的处理产量达到7 500 kg/hm2以上,灌1~2水达到了8 250 kg/hm2以上,2水以后则不增产,甚至减产,说明丰水年过多灌水对产量不利。不同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而下降,0~4水分别为18.29,16.62,15.53,14.62和13.18(kg/(hm2.mm))。不同品种间抗旱节水能力差异显著。晋麦47...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京冬17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冬麦育种室从配制的三交组合中经多年选择培育而成;因其亲本中有京冬1号和丰抗8号血统而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鄂麦22(原代号为40019)是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用鄂恩1号变异株与荆州323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培育的优质中筋小麦品种。该品种于2004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丰产、较稳产,农艺性状和籽粒商品性均好,适用于当前粮食优质品种推广的需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万喜  乔岩  盖琼辉  
陇育4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2000年以西峰20号作母本,中210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陇育4号2008-2010年甘肃省及国家北部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22.50~4089.45 kg/hm2,比统一对照增产13.39%~6.05%,增产差异极显著,3年增产均居第1,第1位率100%,增产点(次)率86.7%;2010年甘肃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22.9 kg/hm2,比对照西峰27号增产15.21%,2年国家区域试验Shukla变异系数3.9576%~7.3098%,变异系数17.19%~29.34%,适应度77.8%~80%,抗旱指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白度)、超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鲁麦23×临9015,2006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46号,2006年1月1日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为CNA002514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方正  
运用基因─性状概念,以日本品种小罂粟作为半矮秆株型的Rht1、Rht2-矮生基因源,以智利的欧柔、罗马尼亚的洛夫林13等为早熟、抗病基因的供体,以本地高产品种白蚰包麦为丰产基因的供体,采用多亲本渐近杂交法与水旱地鉴定法,育成了抗旱高产品种鲁麦13号。经良种良法配套后,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厂亩产616.3kg的记录,耗水系数为0.6838mm/亩·k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