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8)
2023(5436)
2022(4521)
2021(4269)
2020(3528)
2019(8140)
2018(8053)
2017(16155)
2016(8724)
2015(9649)
2014(9376)
2013(9475)
2012(8734)
2011(7958)
2010(8091)
2009(7394)
2008(7101)
2007(6629)
2006(5956)
2005(5332)
作者
(23094)
(20434)
(19545)
(18641)
(12199)
(9760)
(8621)
(7766)
(7428)
(6888)
(6885)
(6379)
(6201)
(6122)
(6036)
(5908)
(5773)
(5722)
(5681)
(5356)
(4890)
(4829)
(4826)
(4757)
(4589)
(4544)
(4402)
(4175)
(4095)
(4038)
学科
(44189)
(40692)
经济(40650)
(33054)
农业(29309)
管理(18172)
方法(15414)
数学(14467)
数学方法(14415)
业经(13338)
(12943)
贸易(12940)
(12835)
(11660)
(11544)
企业(11544)
(11298)
中国(11224)
收入(11093)
农业经济(9692)
(8905)
农村(8900)
(8411)
出口(8166)
出口贸易(8166)
(8166)
(8047)
地方(7590)
(7486)
劳动(7479)
机构
学院(125206)
大学(119594)
(62757)
经济(61904)
管理(51062)
理学(45109)
理学院(44787)
管理学(44268)
管理学院(44080)
(42959)
研究(40646)
中国(33459)
农业(32485)
业大(25405)
(24673)
(23498)
科学(22512)
中心(20166)
(20107)
农业大学(19913)
财经(19691)
经济学(19600)
(18874)
(18208)
经济管理(18157)
研究所(18095)
经济学院(18052)
(15394)
(14515)
(14369)
基金
项目(85229)
科学(68644)
研究(65630)
基金(64407)
(55301)
国家(54745)
科学基金(47498)
社会(45397)
社会科(42726)
社会科学(42718)
基金项目(34314)
(33179)
自然(28081)
编号(27932)
教育(27833)
自然科(27492)
自然科学(27487)
自然科学基金(27029)
(26794)
(26010)
资助(25386)
成果(21162)
(20481)
国家社会(19752)
(19501)
(18140)
(17996)
人文(17847)
重点(17828)
(17668)
期刊
(71693)
经济(71693)
(49714)
研究(34542)
农业(33879)
中国(25888)
业经(18721)
学报(17794)
科学(17516)
(16196)
(15431)
大学(15214)
学学(14715)
(14362)
金融(14362)
农业经济(13369)
农村(13208)
(13208)
管理(13174)
问题(11635)
世界(10170)
经济研究(9684)
技术(9562)
财经(9394)
农村经济(8879)
经济问题(8590)
(8126)
教育(7752)
(7693)
(7490)
共检索到186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宏伟  穆月英  
将劳动力要素配置纳入分析框架是厘清粮食节水生产行为收入溢出机制的关键。基于河北、山东、河南540个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分位数、中介效应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节水生产行为的收入溢出机制及异质性。研究表明:节水生产行为能够显著提升农户收入,且农业增收效应大于要素替代效应;节水生产行为的农业增收效应随农业收入水平提升而递增,即“马太效应”,其非农增收效应随非农收入水平提升而递减,即“重心转变效应”;本地非农就业在节水生产行为增收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外出务工部分遮掩了节水生产行为的收入提升效果;节水生产行为的增收效应随本地非农就业比例增加而上升,随外出务工比例提高而下降。因此,建议完善粮食节水生产的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引导非农劳动力合理有序就业,强化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推动农户持续增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宏伟  穆月英  
将劳动力要素配置纳入分析框架是厘清粮食节水生产行为收入溢出机制的关键。基于河北、山东、河南540个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分位数、中介效应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节水生产行为的收入溢出机制及异质性。研究表明:节水生产行为能够显著提升农户收入,且农业增收效应大于要素替代效应;节水生产行为的农业增收效应随农业收入水平提升而递增,即“马太效应”,其非农增收效应随非农收入水平提升而递减,即“重心转变效应”;本地非农就业在节水生产行为增收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外出务工部分遮掩了节水生产行为的收入提升效果;节水生产行为的增收效应随本地非农就业比例增加而上升,随外出务工比例提高而下降。因此,建议完善粮食节水生产的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引导非农劳动力合理有序就业,强化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推动农户持续增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小龙  郭沛  
本文基于2013年吉林、山东和陕西3省429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就非农就业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有重要影响。Logit和Tobit模型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家庭非农就业人员越多,农户发生土地转出行为的概率越高,土地转出的面积越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以及建立健全基层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政策含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静  陈钦  
十多年前我国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林地产权的稳定性,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移直接降低了农村林地的使用效率,农户林地转出率依旧未达到预期。对非农就业收人、交易成本与农户林地转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提升林地利用率,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由柯水发等著《农户林地经营决策、营林效率及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立足于农户的本体视角,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鸿  
目前有关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性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都是采用农户层面的微观数据,分析中忽略了一个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对与其相邻的其他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对此,在对非农就业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机制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运用2001~2009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从宏观角度实证考察了非农就业因素对一个地区农户平均农业生产性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机会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户平均农业投资水平。非农就业因素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是逐渐增加的。从不同区域看,东北地区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对农业生产性投资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其次,然后是中部与西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晶  邓大松  申云  
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非农就业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总体上看,养老保险存在显著的农户收入分配效应,特别是对低收入农户的"益贫效应"最为明显,反映出养老保险确实能够降低我国农户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从农户收入不同分位点回归看,非农就业对不同收入状况的农户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即表现为随着农户收入分位点的提高而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特征,且对中高端收入农户产生的收入分配效应最为显著,而对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分配效应则不明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葛岩   吴海霞  
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市场改变着农户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亦对农户的生产结构和要素配置产生冲击。基于CFPS2018年25个省、市、自治区的8446个农户样本数据,将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分为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大类,从农户非农收入和土地流转的视角,考察其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非农收入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非农收入对农户短期流动资产投资影响更大;第二,土地转出户倾向于减少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而土地转入则对农户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非农收入与土地流转间存在显著的内生性,考虑内生性后,土地转出对农户流动性资产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向影响依然稳健;而土地转入使得农户因土地规模的扩大会进一步加大农业流动性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党红敏  余劲  
基于粮食主产区4省12县96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农户非农就业的代际分工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分析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转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代际差异来看,父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大于子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2)在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以后,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的促进作用下降,而对农地转入的抑制作用也有所缓解,这说明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如果不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现有研究高估了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驱动效应。因此,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不能只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市场优势,将小农户卷入农业分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连翠  柳同音  
粮食补贴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随着国家粮食补贴资金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家庭劳动时间分配很可能因此而产生调整。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嵌入粮食补贴政策的农户劳动分配决策行为模型,理论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然后基于粮食主产区安徽省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非农劳动时间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非农劳动时间供给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动农民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然而,在农业内部工资率低于非农均衡工资率的情况下,这种由粮食补贴政策诱发的农户劳动就业行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丹  方锐  汤颖梅  
选择2011~2015年中国内地29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借助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研究成果,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非农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中国不同省域之间均对农民非农收入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对本地区农民非农收入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邻近省份农民非农收入的提高也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基于此,建议进一步拓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大金融产品和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化发展,进而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钟甫宁  纪月清  
土地产权对农户农业投资的重要性似乎是一种共识。通过全面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地权的稳定性对农户农业投资总量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对土地租赁总量也没有显著影响;如果没有非农就业机会,土地产权、土地买卖和租赁本身并不会扩大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并刺激农业投资。由于农户土地规模小、农业用地的价值低,即使改革土地产权和抵押制度,金融机构也不愿意接受农业用地作为贷款抵押物。本研究同时证实,土地经营收益不仅与贷款可获性一起对农户农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自身影响农户的贷款可获性,因为土地经营收益是农户还款的重要保证。土地调整所表现的地权不稳定并不严重影响农户土地经营收益的稳定性,也不影响农户的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适  秦明  樊林峰  王志刚  
围绕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争论从未停止,然而空间溢出效应并未得到应有重视。本文基于199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以此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空间溢出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路径。实证结果显示,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呈现非线性变化特征,其中,直接效应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而间接效应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是影响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关键因素,并且在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更高的地区更为显著。鉴于此,本文提出保护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权益,制定差异化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促进区域要素市场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增福  唐华俊  
利用湖南、黑龙江和甘肃3省15个乡镇649户微观数据,通过构建空间交互多层次模型(HLM),分析了农户收入的要素空间交互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劳动力、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在乡镇层面的变异显著;"相邻"乡镇的农户收入对其他乡镇农户收入影响具有显著负向效应;乡镇环境要素强化了劳动力、弱化了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乡镇经济要素弱化了劳动力、强化了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劳动力、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增福  唐华俊  
利用湖南、黑龙江和甘肃3省15个乡镇649户微观数据,通过构建空间交互多层次模型(HLM),分析了农户收入的要素空间交互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劳动力、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在乡镇层面的变异显著;"相邻"乡镇的农户收入对其他乡镇农户收入影响具有显著负向效应;乡镇环境要素强化了劳动力、弱化了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乡镇经济要素弱化了劳动力、强化了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劳动力、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要素组内溢出效应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在乡镇间的变异分别有11.15%、50.06%和88.11%被乡镇环境和经济要素溢出效应变量所解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静  霍学喜  
本文以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为支撑,借鉴新经济地理学方法,利用全国七个苹果主产省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从村级层面就农户劳动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选择对其生产经营收入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和生产经营收入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集群倾向;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对本村庄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在农业技术供给主体中,政府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技术推广活动促使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对其他村庄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产生显著且稳健的溢出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由于技术服务功能较弱,未能在农户技术选择对其生产经营收入影响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的过程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