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9)
- 2023(12613)
- 2022(10770)
- 2021(10166)
- 2020(8456)
- 2019(19398)
- 2018(19321)
- 2017(38172)
- 2016(20254)
- 2015(22476)
- 2014(22248)
- 2013(21894)
- 2012(19910)
- 2011(17577)
- 2010(17606)
- 2009(16009)
- 2008(15157)
- 2007(13265)
- 2006(11711)
- 2005(9976)
- 学科
- 济(80886)
- 经济(80810)
- 业(63717)
- 管理(55076)
- 农(48052)
- 企(38807)
- 企业(38807)
- 方法(34083)
- 农业(31839)
- 数学(31032)
- 数学方法(30615)
- 财(22719)
- 中国(21108)
- 业经(20984)
- 地方(18711)
- 制(17304)
- 贸(16760)
- 贸易(16751)
- 易(16380)
- 环境(14982)
- 策(14127)
- 学(13208)
- 银(12907)
- 银行(12899)
- 收入(12700)
- 发(12612)
- 行(12349)
- 技术(12115)
- 融(11264)
- 金融(11262)
- 机构
- 学院(273310)
- 大学(266213)
- 济(118118)
- 经济(115760)
- 管理(112031)
- 理学(97198)
- 理学院(96321)
- 管理学(94787)
- 管理学院(94278)
- 研究(87841)
- 中国(69702)
- 农(58253)
- 京(53689)
- 财(52241)
- 科学(51977)
- 中心(44344)
- 农业(44078)
- 业大(44006)
- 所(41961)
- 财经(41087)
- 江(41049)
- 研究所(37975)
- 经(37667)
- 经济学(35102)
- 范(34511)
- 师范(34258)
- 北京(32799)
- 州(32418)
- 经济管理(32159)
- 经济学院(31873)
- 基金
- 项目(191741)
- 科学(152800)
- 研究(145208)
- 基金(140240)
- 家(120782)
- 国家(119715)
- 科学基金(104367)
- 社会(94147)
- 社会科(89010)
- 社会科学(88988)
- 省(75168)
- 基金项目(74538)
- 自然(65473)
- 教育(64456)
- 自然科(63846)
- 自然科学(63830)
- 自然科学基金(62658)
- 划(62173)
- 编号(60812)
- 资助(55981)
- 成果(47839)
- 发(43091)
- 部(42744)
- 重点(42307)
- 创(40185)
- 课题(39642)
- 国家社会(39389)
- 创新(37533)
- 制(37158)
- 人文(37031)
- 期刊
- 济(131091)
- 经济(131091)
- 研究(75275)
- 农(60086)
- 中国(52121)
- 农业(40717)
- 财(37700)
- 学报(37088)
- 科学(36414)
- 管理(35882)
- 大学(30119)
- 融(29877)
- 金融(29877)
- 学学(28643)
- 业经(27859)
- 技术(23880)
- 教育(23786)
- 业(19325)
- 财经(18764)
- 经济研究(18583)
- 问题(18541)
- 经(16140)
- 农村(14992)
- 村(14992)
- 图书(14708)
- 农业经济(14417)
- 资源(13916)
- 世界(13623)
- 版(13529)
- 经济问题(13010)
共检索到401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段培 刘润 陈绳栋 李敏
使用农业节水灌溉服务是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农户的节水灌溉服务支付决策影响着农户的收入。本文基于2018年12月对新疆昌吉州和巴州的7个县(市)61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节水灌溉服务支付决策对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和收入感知的影响,利用工具变量法处理支付决策存在的内生性,并采用分组模型分析服务供给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农户支付决策中,意愿和行为存在“悖离”,但均对农户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2)生态脆弱区农户以种植业为主,务工所得非农收入相对较少,但生态脆弱性越严重时,农户越倾向于通过非农务工获得家庭收入。(3)支付意愿和支付行为均对收入感知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节水灌溉服务供给在农户支付意愿和支付行为对收入感知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本文拓宽了农业服务外包在节水灌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国内外干旱半干旱等生态脆弱区基于农户收入效应的视角推广节水灌溉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建青 刘宁宁
在生态脆弱区与连片特困区重叠地区,推广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特性的生态农业技术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研究以巫山县为研究区,以金银花为例,运用双槛模型,研究了农户禀赋,外部环境及土地禀赋如何影响农户的农业技术选择决策。结果表明,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到生态农业的建设队伍中能够促进生态修复和重建;市场风险依然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大障碍,需要发挥政府支持和定向信贷的作用;土地禀赋构成了农户技术选择决策的自然约束,关系到家庭农场的形成难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建青 刘宁宁
在生态脆弱区与连片特困区重叠地区,推广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特性的生态农业技术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研究以巫山县为研究区,以金银花为例,运用双槛模型,研究了农户禀赋,外部环境及土地禀赋如何影响农户的农业技术选择决策。结果表明,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到生态农业的建设队伍中能够促进生态修复和重建;市场风险依然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大障碍,需要发挥政府支持和定向信贷的作用;土地禀赋构成了农户技术选择决策的自然约束,关系到家庭农场的形成难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燕 郝海广 刘煜杰 勾蒙蒙 张哲
研究人类生产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科学问题。文章通过调查内蒙古太仆寺旗、多伦县和正镶白旗农户住户基本情况,以生产和消费为基础计算了农户生态足迹,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户生态足迹的构成、动态变化及其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生产足迹远高于消费足迹,农户从生态系统获取的产品主要向外部输出。耕地消费足迹与草地生产足迹分别在消费足迹和生产足迹中占较大比重,并有上升趋势,但随着草地消费足迹和耕地生产足迹显著下降导致农户的消费足迹和生产足迹均有所下降。农户生态足迹,尤其是草地生产足迹和草地消费足迹与收入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非农就业收入占比高的农户生态足迹总体较小。为了保护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改变农户粗放化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持续推进农户非农就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左喆瑜
本文利用条件价值法以山东省宁津县为例研究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付意愿。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农户表现出对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但农业较低的比较收益及农户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直接限制了其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付能力。因而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推广喷灌、滴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具有可行性,但投入需采取农户与政府共担的方式,且政府需承担其中较大部分投入。通过双边界离散选择—双变量Probit模型计算得到样本农户对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11.44元/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孔清 马豆豆
论文基于山西省4县421户农户农业生产调研数据,应用C-D生产函数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生态脆弱区农户化肥减量投入行为及决策机制。结果显示,生态脆弱区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较为严重,化肥过量施用的农户比例和施用量都较高。其中户主年龄、具有干部身份和兼业程度对化肥减量投入有正向影响;农地资源禀赋中耕地面积越大,农户越倾向于减少化肥施用,农地细碎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化肥减量施用,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为严重的地方,化肥施用量超过了最优经济施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另外,农户具有相关认知及亲身参与培训对化肥减量具有良好作用。根据以上结论建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相关技术培训;鼓励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加强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政府加强宣传和服务工作,建立"两减一增"绿色生产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亚军 邱丽萍 姚顺波
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提升灌溉用水效率,有利于促进现代节水农业发展,但是否被采用却依赖于该技术能否有效提高农户收入,因此,研究节水灌溉技术的收入效应对大力推广该技术,促进水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发现:(1)样本匹配前,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组农户的家庭农业收入显著高于未采用组农户;匹配后,采用技术组农户的收入虽然仍高于未采用组农户,但收入差异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2)耕地规模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收入效应,耕地规模越大,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正向影响越显著。(3)农户产业类型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收入效应,技术采用对果农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粮农收入影响则不显著。据此,提出应在增加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补贴的基础上,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农户耕地规模化程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益,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黄智俊
本文从影响农户学习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分析入手,运用二项LOGIT模型,探讨影响农户学习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建立水权交易制度以提高和保护农民对剩余水权的处分权利、加大培育用水者协会等民间组织、提高农民在节水灌溉技术学习和采用有关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提高信息化水平(如普及电话等)、加大对节水技术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对提高农户学习节水技术的积极性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鹏 黄河清 甄霖 鄢帮有 闫慧敏 姜鲁光
脆弱生态区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受偿意愿和家庭生计。论文以鄱阳湖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农户受偿意愿数据,然后通过Logistic方法建立了农户受偿意愿与单位耕地产值之间的关系。根据目前生态补偿措施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农户意愿的分别以耕地、劳动力转移和生产结构调整为主要补偿对象的三种典型生态补偿模式。利用回归分析和年龄移算法,对湖区未来20 a三种生态补偿模式下的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总额变化过程进行详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结构调整补偿模式较其他两种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为高效利用国家补偿资金提供了有效途径,还能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积极性,为农业劳动力提供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弟 霍学喜 黄玉祥 韩文霆
水资源日趋匮乏客观上要求我国发展节水农业,而能否在农户层面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超出我国农户的理性支付能力,因而需要合理的补贴予以激励。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最低补贴标准。构建不确定状态下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付意愿函数和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受偿意愿函数,求解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节水灌溉补贴标准取值区间;以关中灌区大棚蔬菜种植户调查数据为例,运用希克斯等效变差模型测定满足样本农户受偿意愿的最低补贴标准。研究认为,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补贴标准应不小于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支出;政府应健全农户权益保障机制,制定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文玉 赵雪雁 王伟军 薛冰
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基于入户调查数据,识别了高寒生态脆弱区甘南高原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与应对策略及其与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影响农户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因素。结果发现:(1)健康、教育、就业和自然风险已成为当前甘南高原各类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但不同类型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存在差异。(2)自然风险与自然、物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教育风险与人力、物质和金融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就业风险与人力、物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健康风险则与物质、金融和社会资本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文玉 赵雪雁 王伟军 薛冰
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基于入户调查数据,识别了高寒生态脆弱区甘南高原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与应对策略及其与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影响农户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因素。结果发现:(1)健康、教育、就业和自然风险已成为当前甘南高原各类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但不同类型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存在差异。(2)自然风险与自然、物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教育风险与人力、物质和金融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就业风险与人力、物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健康风险则与物质、金融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3)"动用储蓄"、"向亲戚朋友借钱"、"减少开支"和"外出打工"是甘南高原农户采取的主要风险应对策略。其中,"动用储蓄"策略主要受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向亲戚朋友借钱"策略主要受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减少开支"策略主要受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影响,而"外出打工"策略主要受物质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佳 杨新军 王子侨 张立新
脆弱性及其评估框架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借鉴社会-生态系统及其脆弱性相关理论,探索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秦岭山区乡村人地关系的测度与解释。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农户参与式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在农户生计分类的基础上,测度以农户为基础的局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度,厘清不同类型农户和景区脆弱性的影响机理。以农户适应性为切入点,提出实践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以旅游生计和综合生计型为主的农户较传统生计型(务工/农)农户脆弱性降低。局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艳艳 东梅
从农户秸秆资源化认知视角出发,以宁夏同心县丁塘镇为例,基于341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处置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调查中数据显示:样本区域农户环保意识较弱,秸秆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对秸秆禁烧政策的关注程度、农户是否参加过秸秆利用技术培训、农户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认知水平对其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为此,政府应加强农户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发挥典型示范户带头作用,强化资金补贴政策的杠杆效应,合理发展秸秆加工产业,逐步拓宽秸秆收购市场,以激发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腾 赵佳佳 魏娟 刘天军
基于甘肃省5市285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和节水技术采用强度两阶段模型拟合农户动态、多阶段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采用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和采用强度的影响因素,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有效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89.82%的样本农户至少采用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但高效节水技术采用仅为5.26%,大部分农户采用中低效节水技术;(2)年龄与农户技术认知存在倒U型关系,性别、教育程度、村干部经历、农业种植结构、政府资金支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