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4)
- 2023(6319)
- 2022(5399)
- 2021(5073)
- 2020(4250)
- 2019(9394)
- 2018(9574)
- 2017(17992)
- 2016(9712)
- 2015(10756)
- 2014(10651)
- 2013(10707)
- 2012(9792)
- 2011(8805)
- 2010(8737)
- 2009(7929)
- 2008(7607)
- 2007(7029)
- 2006(6405)
- 2005(5337)
- 学科
- 济(40473)
- 经济(40327)
- 管理(28332)
- 业(26081)
- 企(21435)
- 企业(21435)
- 方法(16875)
- 农(14495)
- 地方(12582)
- 技术(12198)
- 数学(11825)
- 数学方法(11705)
- 业经(11003)
- 环境(10494)
- 农业(10225)
- 学(9467)
- 中国(9100)
- 理论(9089)
- 和(8556)
- 财(7803)
- 技术管理(6596)
- 生态(6465)
- 划(6110)
- 资源(5995)
- 制(5643)
- 地方经济(5555)
- 发(5366)
- 经济理论(5159)
- 贸(4744)
- 贸易(4742)
- 机构
- 学院(136367)
- 大学(133169)
- 管理(51877)
- 济(48800)
- 经济(47488)
- 研究(47172)
- 理学(44346)
- 理学院(43734)
- 管理学(42783)
- 管理学院(42507)
- 中国(34758)
- 科学(32567)
- 京(29418)
- 农(24400)
- 所(23941)
- 中心(22330)
- 范(22148)
- 师范(21968)
- 江(21850)
- 研究所(21833)
- 财(21668)
- 业大(21536)
- 北京(18726)
- 农业(18648)
- 师范大学(17795)
- 州(17760)
- 院(17517)
- 财经(17006)
- 省(16903)
- 技术(15183)
- 基金
- 项目(95792)
- 科学(75419)
- 研究(70559)
- 基金(67986)
- 家(59881)
- 国家(59348)
- 科学基金(50618)
- 社会(45664)
- 社会科(41990)
- 社会科学(41972)
- 省(39768)
- 基金项目(37673)
- 划(32745)
- 自然(32725)
- 自然科(31769)
- 自然科学(31765)
- 自然科学基金(31158)
- 教育(30552)
- 编号(28434)
- 资助(26776)
- 发(22259)
- 成果(21737)
- 重点(21616)
- 创(20036)
- 课题(19904)
- 部(19902)
- 创新(18722)
- 国家社会(18114)
- 科研(17944)
- 计划(17656)
共检索到203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涛 姚柳杨 乔丹 陆迁 颜俨 赵敏娟
节水灌溉技术的社会生态效益评估是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甘肃省石羊河下游民勤县为例,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益评估框架,并通过问卷设计、选择实验调研和Mixed Logit模型估计,测算了技术采用效益。结果显示,民勤县居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生态认知,以期通过相应的治理措施来保障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城镇居民平均每户愿意为当地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支付657.21元/年,高于农村居民的587.06元/年;未来10年,民勤县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社会生态效益总量为3.946亿元,单位播种面积的节水效益总量为7674元/hM~2。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运用选择实验法量化节水灌溉技术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丹 陆迁 徐涛
本文利用甘肃省民勤县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样本选择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作用机制在于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拓宽农户获取信息渠道,为其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有助于提升农户技术认知水平,降低技术采用风险,最终促进农户技术采用。因此,未来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发挥社会网络这种非正式组织在技术信息扩散中的媒介作用,加强和完善技术推广中信息传播机制建设,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进而促进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此外,技术培训、平整土地、规模化经营、水价改革和技术推广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也应得到重视。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信息获取 农户 节水灌溉技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乔丹 陆迁 徐涛
以甘肃省民勤县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推广服务两种渠道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民勤地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积极性普遍不高,采用意愿较弱,采用面积较小,尤其是节水灌溉支付意愿处于较低水平;②社会网络、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③社会网络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作用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现为社会网络内在维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促进作用,间接效应表现为社会网络可以正向影响推广服务效果,进而促进技术采用;④水资源稀缺认知和技术的有用性认知可以促进技术采用,良好的社区环境可为技术采用提供外在保障。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乔丹 陆迁 徐涛
以甘肃省民勤县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推广服务两种渠道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民勤地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积极性普遍不高,采用意愿较弱,采用面积较小,尤其是节水灌溉支付意愿处于较低水平;②社会网络、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③社会网络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作用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现为社会网络内在维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促进作用,间接效应表现为社会网络可以正向影响推广服务效果,进而促进技术采用;④水资源稀缺认知和技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丹 陆迁 徐涛
本文利用甘肃省民勤县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样本选择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作用机制在于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拓宽农户获取信息渠道,为其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有助于提升农户技术认知水平,降低技术采用风险,最终促进农户技术采用。因此,未来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发挥社会网络这种非正式组织在技术信息扩散中的媒介作用,加强和完善技术推广中信息传播机制建设,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进而促进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此外,技术培训、平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信息获取 农户 节水灌溉技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格玲 陆迁
社会网络是农户技术信息的主要获取渠道之一,在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中起重要作用,那么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本文以甘肃省民勤县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为例,运用分位数回归检验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社会网络指数及其维度对农户技术采用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越丰富,农户技术采用率越高。社会网络指数与农户技术采用之间呈现典型倒U型关系,在农户技术采用期初阶段,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用影响逐渐增大;在技术采用中后期,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用的作用逐渐减小。社会网络不同维度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网络互惠对农户技术采用具有正向作用关系,而网络学习、网络信任和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荣 汪紫钰 刘婷
为了加快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普及,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并评估节水灌溉技术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技术的增产效应十分显著,能够使农户每hm2胡萝卜产量增加约7 961kg,相当于单产水平的21%。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在外务工人数和技术采用经历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影响显著;生产规模大、参与产销合作的农户也会更倾向于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根据研究结论,本研究最后提出了4点政策建议:1)努力提升农户受教育程度;2)积极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3)大力推广产销合作模式;4)加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成勇 卢小亨
生态移民是促进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之一,但是传统的移民方式面临成本高、选址难、收入反差大和遗留问题多等一系列难题。在总结传统移民经验的基础上,民勤县创新生态移民路经,实施新的生态移民模式——生态公益型移民,该模式的实施呈现出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魏伟 石培基 雷莉 周俊菊 颉斌斌
论文以石羊河流域武威、民勤绿洲为研究区域,在Arc GIS 10.0、Arc View 3.2软件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的技术支持下,采用干扰度指数、景观脆弱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等指数,并通过分析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度之间的关系,将各景观指数进行栅格叠置运算,从而构建生态风险度,在此基础上,利用GIS局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绿洲区景观结构格局和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聚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用地快速扩展的同时,耕地和草地景观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优势景观类型由耕地、草地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变;2武威绿洲生态风险经历了从较高到中度的转变,生态风险整体趋于好转,而民勤绿洲生态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航 郭萍 张帆
针对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中降雨量的不确定性问题,在传统区间规划的基础上,引入双区间规划理论进行描述,以农民种植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灌溉的作物灌溉水量优化模型。实例应用于武威市民勤县红崖山灌区,对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双区间规划对作物进行灌溉水量的优化,春小麦、春玉米、籽瓜的灌溉定额分别为:[[179.81,191.81],[353.89,365.89]]、[[119.46,141.46],[270.57,292.57]]、[[180.04,213.0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欢 樊胜岳
退耕还林是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论文以沙漠化严重的民勤县为例,采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民勤县农户的退耕还林意愿和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在农户中的响应进行了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并搜集了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表明:退耕还林涉及到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农户的退耕意愿主要取决于退耕后经济利益的得失;农户虽然在近期承受退耕地收益减少的负担,但长期可以得到退耕还林的保肥效果和减少风沙灾害损失的生态经济效果。退耕还林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应该为退耕还林的成本全部买单,同时,在调整退耕地结构、优化退耕模式的过程中还要协调好退耕还林与农户增收的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海娟 陆凡
【目的】评价甘肃省民勤县6个乡的生态安全等级,为民勤县的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根据最佳投影值及其对应等级的关系,构建了用于生态安全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然后以甘肃民勤县6个乡(昌宁乡、蔡旗乡、苏武乡、双茨科乡、红沙梁乡、南湖乡)为主要生态安全评价单元,根据生态安全的目标,从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环境保护整治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包括15个评价指标的民勤县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最后采用遗传投影寻踪插值模型对6个乡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显示,民勤县荒漠化程度严重,所评价的6个乡中,昌宁、苏武、红沙梁生态系统处于较不安全水平,双茨科、南湖生态系统...
关键词:
投影寻踪 插值 生态安全评价 民勤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三焕 朱哲 李京花
根据作者调查资料 ,在与国内外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以长白山汪清林区为例 ,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 (包括生命系统效益、环境系统效益以及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统一的整体综合效益 )的资产评估方法与计量 :森林涵养水源价值评估与计量、森林CO2 固定价值评估计量、土壤保护价值评估与计量、污染物降解的评估与计量、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的评估与计量等 ,并对此进行了计算 ,为汪清林区和我国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清 亢新刚
该文采用效益评价法对河北省承德县五道河林场的森林生态价值进行评估 ,主要集中于该林场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净化空气 3种生态功能上 .由于用效益评价法所得出价值量是森林的最大生态价值 ,而人们对生态价值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被社会所认识直至完全接受 .所以该文以恩格尔系数为参数对最大生态价值进行调整 ,得出现阶段该场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臻 张凤荣 王瀚巍 孙丹峰 伦飞 李超
为改善导致民勤绿洲下游地区土地次生盐化严重、土地退化和生态失衡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模式,通过历史文献法研究了民勤绿洲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史,用遥感方法获取了2008年绿洲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对地貌、地下水和土壤的分布规律的分析,研究表明:1)绿洲农业开垦起源于水源充足、土壤持水性好的中下游区域,并逐渐向外围及上游发展;2)绿洲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业用水空间配置不合理,下游灌溉且主要用矿化度高的地下水灌溉导致严重次生盐渍化;3)传统农业模式下绿洲下游已出现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恶化,且农民生计无法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稻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分析——以干湿交替灌溉技术(AWD)为例
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经验和建议——以民勤县和罗定市为例
中越边境资源富集区甘蔗灌溉绩效评估——以广西崇左市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例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分析——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为例
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计量及评估——以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
农户自愿联合灌溉对干湿交替节水技术运用的影响——以湖北漳河灌区为例
基于生态效益的生态产业链形成研究——以旅游业为例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基于模糊模型识别的石碑坪镇土地整理社会生态效益评价
灌溉农区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诊断与评估——以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河北邢台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