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0)
- 2023(3750)
- 2022(3158)
- 2021(2992)
- 2020(2600)
- 2019(6070)
- 2018(6099)
- 2017(11558)
- 2016(6255)
- 2015(7147)
- 2014(7172)
- 2013(6837)
- 2012(6294)
- 2011(5680)
- 2010(5800)
- 2009(5346)
- 2008(5240)
- 2007(4962)
- 2006(4320)
- 2005(3421)
- 学科
- 济(29347)
- 经济(29214)
- 管理(16949)
- 方法(16802)
- 业(13645)
- 数学(13438)
- 数学方法(13130)
- 企(12903)
- 企业(12903)
- 中国(8186)
- 理论(7408)
- 农(7349)
- 业经(7132)
- 和(6511)
- 地方(6105)
- 学(5142)
- 财(4982)
- 农业(4399)
- 经济理论(3895)
- 环境(3874)
- 教育(3852)
- 社会(3784)
- 企业经济(3702)
- 制(3632)
- 策(3494)
- 划(3429)
- 技术(3399)
- 发(3145)
- 工作(3131)
- 融(2749)
- 机构
- 大学(84480)
- 学院(84316)
- 管理(33619)
- 济(31939)
- 经济(31198)
- 理学(29079)
- 理学院(28744)
- 管理学(27828)
- 管理学院(27665)
- 研究(27192)
- 中国(19911)
- 京(18045)
- 科学(16900)
- 财(14678)
- 江(13151)
- 中心(13058)
- 所(13054)
- 农(12831)
- 业大(12482)
- 范(11856)
- 师范(11756)
- 研究所(11731)
- 财经(11425)
- 北京(11337)
- 州(10568)
- 经(10327)
- 院(9819)
- 农业(9747)
- 技术(9548)
- 经济学(9382)
- 基金
- 项目(58142)
- 科学(46210)
- 研究(43256)
- 基金(41544)
- 家(35711)
- 国家(35386)
- 科学基金(30941)
- 社会(28731)
- 社会科(25957)
- 社会科学(25948)
- 省(23759)
- 教育(21510)
- 基金项目(21473)
- 自然(19880)
- 划(19676)
- 自然科(19468)
- 自然科学(19468)
- 自然科学基金(19100)
- 编号(18093)
- 资助(17608)
- 成果(14988)
- 重点(13185)
- 课题(13140)
- 部(12856)
- 发(11882)
- 创(11833)
- 教育部(11261)
- 大学(11231)
- 科研(11212)
- 项目编号(11089)
共检索到129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2005年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召开了全国水价改革与节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本地区水价改革与节水工作,现将天津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兴国、江苏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蒋定之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赵正永的经验交流发言刊载如下,供广大读者参阅学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节水对策研究”课题组 刘宇 李后强 李万友 左小川 张旭
近年来,四川省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水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四川省应从战略高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经济发展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具体对策措施为一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二是借鉴先进经验;三是建立和健全投入保障体系;四是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和使用效率;五是健全科学的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六是成立水务局,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七是全面发展节水农业。
关键词:
经济 节水 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莹 赵勇 刘昌明
该文分别考虑了包括节水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指标,在构建了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节水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对各个体指标的发展趋势和与国外的用水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后确定了不同指标的标准值,并建立了"综合目标分层次评价模型"进行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的量化综合评价。该评价模型由节水型社会目标模型和节水型社会发展子模型(Dt)、节水型社会保障系统子模型(St)2个子模型构成。以水利部确定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绵阳为例,进行节水型社会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分别计算了绵阳市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综合指数、以及节水型社会发展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实现指数。研究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用水人口和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其用水量也与日俱增。根据国家提出的节水行动,调动专业技术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到节水型高校建设之中,将成为我国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基于此,由刘伊生编著、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一书,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研究内容,从节水型社会的法规政策及建设理论、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监管体系以及建设模式等方面对其建设现状及潜在问题加以分析,另外还涉及到考核评价体系及水资源消耗计量等因素,并根据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书内容全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既可供高等学校使用,《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全书共包括六章。第一章阐述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及建设意义与现状。第二章探析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理论及相关法规政策,其基础理论涵盖可持续发展理论、水循环理论、水环境承载理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晓东 刘卫东 陆大道 白永平
基于甘肃省河西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调查分析,研究了经济发展规模及结构、城镇化、水价、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规模等因素与区域节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节水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用水弹性系数将逐渐降低,用水总量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1996-2008年,河西地区用水弹性系数已由0.11降至-0.06;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用水量将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不断加剧。2011年河西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2.13%,已远高于多重胁迫约束下城市化水平的阈值35.14%;在不同的水价区间,水的需求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要充分发挥水价在调节用...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 影响因素 节水潜力 河西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欣莹 解建仓 刘建林 朱记伟 姜仁贵
针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重点不突出、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通过熵权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区域类型评价模型。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节水潜力3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2项指标的节水型社会区域类型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区域类型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不同区域在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节水潜力大小的评价值,进而得到相应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类型。将模型应用到陕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类型划分中,从结果可以得出关中为"中度缺水-中度发达-潜力较小"型、陕北为"严重缺水-较发达-潜力较大"型、陕南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崇 何俊仕 谷峰
循环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本质上属于生态经济。这种理念对于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的探讨,分析了它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并针对北方缺水城市鞍山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节水型社会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欣莹 解建仓 刘建林 朱记伟 姜仁贵
针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重点不突出、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通过熵权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区域类型评价模型。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节水潜力3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2项指标的节水型社会区域类型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区域类型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不同区域在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节水潜力大小的评价值,进而得到相应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类型。将模型应用到陕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区域类型划分中,从结果可以得出关中为"中度缺水-中度发达-潜力较小"型、陕北为"严重缺水-较发达-潜力较大"型、陕南为"轻度缺水-欠发达-潜力较大"型。该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特点及建设重点,应用实例具有普遍适用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争鸣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的1/4,屈居人均水量最低的国家之列。目前全国供水不足的城市有200多个,其中因贫水而陷入危机的城市已增至50多个,包括首都北京。北京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世界的1/25,在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和首府中位居百位之后。日益加深的水危机已成为制约我国许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断水,已不再是危言耸听,而是随时都可能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查曼丽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时期,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制度建设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布局奠定制度基础。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的发展特征: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亟待深入、体系有待健全,制度间存在出入或潜在冲突,制度可操作性应进一步强化。依据霍尔三维结构理论对中国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按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进行细化剖分,刻画中国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的各阶段、各步骤及所涉及的领域,形成集成化逻辑模型,可为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方向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静
开展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和具体内容。文章从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内涵与特征出发,建立节水管理框架,以期为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